肠镜检查并没有一定的明确要求,那么无论是在普通的体检机构或者正规医院做肠镜检查其目的无非是普通的身体体检或者疾病诊断的要求。
由于肠镜检查是有创检查或者说耐受性不好的检查,因此不是常规的检查手段。临床医生一般推荐肠镜检查主要考虑预防结直肠疾病的需要和诊断结直肠疾病的需要。
一般是存在结直肠疾病尤其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的人群:既往有结直肠疾病的人群;有结直肠肿瘤家族史;经常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的人群或者明显肥胖的人群。在做体检时可考虑结直肠镜检查。
当有明显的症状时需要做结肠镜检查:患者体重短期内明显下降或者贫血,需要完善结肠镜检查,除外大肠癌,尤其是右半结肠癌;患者出现便血,间歇性出血;大便习惯改变,比如大便次数增加,排便困难,大便形状改变;经常腹泻,便秘或者交替出现等。
概述
肠镜检查是经肛门将肠镜循腔插至回盲部,从黏膜侧观察结肠病变的检查方法。是诊断大肠粘膜病变的最佳选择,它是通过安装于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将结肠粘膜的图像传输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中心,后显示于监视器屏幕上,可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电子结肠镜是目前诊断大肠疾病,特别是大肠癌及有关癌前疾病的首选仪器及黄金标准。
肠镜检查适应症1、原因不明的腹部不适、腹泻、腹痛、便血、黑便、大便检查潜血阳性、大便习惯改变、腹部包块、消瘦、贫血,怀疑有结肠、直肠、末段回肠病变者;
2、钡灌肠发现有肠腔有狭窄、溃疡、息肉、癌肿、憩室等病变,须取活检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者;
3、转移性腺癌,寻找原发病灶者;
4、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等病的诊断与随访;
5、做止血、息肉摘除等治疗;
6、大肠癌高危人群普查;
7、大肠癌及大肠息肉术后复查等;
8、长期便秘、长服口服泻剂治疗、排便困难者。
9、从来没作过肠镜检查的40岁以上者的健康体检。
肠镜检查前准备:1. 检查前一日携带肠镜申请单、交费单、肠道清洁药物、润滑止痛药物至内镜室预约。
2. 检查前一日中午进食半流质饮食,晚餐进食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藕粉等。
3. 检查前一日晚22:00开始服用肠道清洁药物,期间要足量饮水,若排出清水样大便表明肠道准备良好。
4. 检查当日禁食,可适量饮无色糖水(避免低血糖),中午11-12时停止饮水。
5. 检查时门诊患者需要携带医保卡或身份证,住院患者需要确认病历。
7. 特殊疾病患者需注意:
1) 高血压患者当日可服用高血压药物,但需要监测血压变化,尤其老年人。
大家好,我是医疗工作者张,是一名执业医师,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若了解更多,关注我!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我国大肠癌以直肠癌为主,而欧美国家主要以结肠癌为主,近年来,我国大肠癌和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而肠镜检查采取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是肠癌诊断手段。
1、有家族性息肉病的人群。
2、直系亲属中有大肠癌的患者。亲属中有大肠癌病人,则他(她)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大肠癌的可能性更大。
3、有下腹部放射治疗历史的女性应提高警惕,一旦出现便血、下坠、排便习惯改变等直肠症状,就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4、长期粪便潜血阳性。
5、患结肠癌的病人术后发生结肠上第二次患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三倍。
6、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其发生大肠癌的几率比正常人高6~7倍,往往在发生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0年后开始癌变。
7、经常慢性腹泻,黏液性血便,或慢性便秘的人。
8、原因不明的中下腹疼痛。腹部肿块,不能排除大肠及回肠末端病变者。低位肠梗阻、下消化道出血、慢性腹泻。
9、疑有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10、钡剂灌肠或肠系检查发现异常,需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11、结肠癌手术前确定病变范围,结肠癌、息肉术后复查及疗效随访。
12、疑有良性或恶性结肠肿
胃镜一般是参考癌症的发病周期来检查的。
一般癌症有三到五年的潜伏期,但是胃镜可以看出来,所以一般情况下,如果大夫怀疑,或是有家族病史可以两到三年查一次
如果很健康,每年可以做钡餐,造影,三到五年查一次胃镜。
对于因为癌症切除了部分胃的患者,也基本上是一年查一次。
如果6月份查没问题,理论上讲可以不用再查,没有什么要命的病发展这么快。
胃病和心病有特别大的关系。建议看看神经内科,找找心理医生。心病除则胃病除。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