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建议及时到精神科检查确诊
指导建议:
必要需要药物治疗,平时多加强看护,细心照料,避免发生意外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旧称早发痴呆,是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病,一般占精神病住院病人的50%-80%。主要症状为思维障碍、情感失调,以及脱离现实的行为。病程长短不一,易复发,多次发病者可转入慢性状态。
一、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未明了。目前研究认为病因与遗传素质有关,其发病机理是体内代谢障碍,而心理、环境因素起促发作用。
二、诊断要点
(一)流行病学特点
多于青年期起病,40岁以后发病者较少。男女两性发病数无明显差异。
(二)起病方式
多数病人起病缓慢,早期表现生活懒散,行为乖异,学习和工作成绩下降,常被当作思想品行问题而不予注意;有的病人表现萎靡不振,自诉头痛、头昏、乏力、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也有急性发病。迅即出现精神紊乱的。
(三)精神症状
表现多样,下面介绍其主要临床症状。
1.思维障碍
(1)联想障碍:轻度联想障碍表现为联想松弛,病人说话抓不住中心;进一步可呈现思维散漫,此时病员说话或书写内容缺乏连贯性,东一句,西一句,教人无法理解。严重时可为思维破裂,内容支离破碎,语不成句,仅是些词的堆砌,不能表达任何意思。思维障碍还可表现为思维贫乏、思维中断或思维云集等症状。
(2)逻辑障碍:可有逻辑倒错(非逻辑性思维)、矛盾观念、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自创新词。
(3)妄想:是指缺乏客观事实根据,内容荒谬,难以说服,坚信不移的一种病态信念。精神分裂症常见的妄想有以下几种:
●被害妄想:最为常见。病人觉得其本人或亲属处处遭到迫害,别人在背后议论、嘲讽,出门受人跟踪监视,或在饮食中放毒等。病人可受妄想支配而拒食、逃跑、控告或采取自卫而攻击伤人。
●关系妄想:或称牵念观念,病人将环境中与自己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自己有关,如认为别人的一举一动、报纸和广播的内容都是针对自己的恶意中伤。常与被害妄想同时存在,相互影响。
●物理影响妄想:或称被控制感,病人认为其思想情感和行为都受外界某种仪器所支配操纵而不能自主。可与被害妄想同存。&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互不协调、相互分裂的特征性症状为突出表现,并且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综合征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分裂”特征的其他症状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未明,但一般认为遗传是精神分裂症病因中的主要因素。近期也有学者提出母亲在怀孕初期感染病毒可能使胎儿的大脑神经细胞错位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病因。
临床表现: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青壮年,其中15-35岁发病最常见。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思维障碍(思维散漫、思维中断、思维贫乏、妄想等)、幻觉、情感障碍(情感淡漠、情感倒错)和行为障碍(社交退缩、行为怪异、紧张性兴奋、木僵等)。其中妄想、幻觉等明显明显精神病性症状称为“阳性症状”;情感淡漠、社交退缩等精神衰退症状称为“阴性症状”。具体可因急性期和慢性期有所不同。
急性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出现思维障碍、幻觉、妄想等明显精神病性的“阳性症状”。
思维障碍具体表现为联想散漫,即语言结构松弛,以至段落与段落之间显得散漫无序、句子与句子之间互不相关、词与词或字与字之间不能组成完整的句子;思维阻隔,即突然无故中止正在谈的话题,片刻后再接续原话题或另换话题,且缺乏自知;推理奇特,即逻辑混乱,使人不知所云。
幻觉具体表现为反复多次的报道性、评价性幻听,即听到有人对患者的行为作实况转播式的报道、听到有两人一褒一贬地对患者品头论足。此外尚有幻视、幻触、幻嗅等,但较少见。
妄想具体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原发性妄想。最常见的有被害妄想,即患者坚信自己被人以某种方法侮辱或伤害;嫉妒妄想,即患者坚信自己的配偶不忠贞;影响(控制)妄想,即患者感到自己的思想、行动和感情都受到外力影响,甚至一举一动都被他人控制。
急性期也可出现情感淡漠、情感不协调等“阴性症状”。情感淡漠即对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物无动于衷,对欢乐、愤怒、恐惧等情境均无明显反应;情感不协调,即情感反应与内容不一致,尤其是内在思维与表露出的情感表现不相应,如一边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一边痴笑,一边述说自己开心的事情,一边流泪等。
慢性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出现缺乏动力、缺乏精力、缺乏兴致、缺乏情感、缺乏礼仪和缺乏社交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