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外伤性耳膜穿孔,进水发炎了,吃什么药?

时间: 阅读:12201
外伤性耳膜穿孔,进水发炎了,吃什么药?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02-23 15:51:26

您好,(1)双氧水冲洗外耳道 (2)需要抗生素治疗,如有条件最好输液治疗,如果青霉素不过敏,青霉素类是首选;也可口服药物治疗,但疗效较慢。 (3)可用氧氟沙星眼水滴耳,没两小时一次 (4)采用局部为微波理疗 (5)治疗期间注意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6)以后注意耳部不能进水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3-06-23 00:00:11

    耳朵流脓很有可能是化脓性中耳炎导致的。化脓性中耳炎急性期要赶紧消炎治疗,应用头孢类的抗生素,局部用滴耳的药水,比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或者氯霉素滴耳液,治疗7-10天。时间很长的耳部流脓发臭,有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如果迁延不愈或者经常频繁发作,要积极在急性炎症期治疗的同时,考虑是不是要进一步进行其余的治疗。如果耳朵流脓比较多,可以用双氧水先清洗耳道,把脓液清洗干净之后再局部滴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或者氯霉素滴耳液。如果时间太久,好几年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外伤性鼓膜穿孔多因间接、直接外力损伤所致。器械伤:如用火柴杆、毛线针等挖耳刺伤鼓膜;矿渣、火花等烧伤;压力伤:如掌击耳部、爆破、炮震、放鞭炮、高台跳水及潜水等。常见的交通事故中颞骨骨折亦可引起。
      鼓膜穿孔后的主要症状是:突感耳痛、听力立即减退伴耳呜,外耳道少量出血和耳内闷塞感。单纯的鼓膜破裂,听力损失较轻。压力伤除引起鼓膜破裂外,还可由于镫骨强烈运动而致内耳受损,出现眩晕、恶心及混合性聋。
      治疗原则是:
      1.清洁外耳道,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口。
      2.可酌情应用抗生素类药物,严防感染。
      3.避免感冒,切勿用力擤鼻涕,以防来自鼻咽的感染。
      4.禁用外耳道冲洗或滴药。穿孔愈合前,禁游泳或任何水液入耳。
      大多数外伤性鼓膜穿孔可于2~4周内自愈。难以自愈的鼓膜大穿孔或1月以上仍未自愈者,应住院行鼓室成形术或鼓膜修补术。


    1.正规医院做检查
    2.按照医生处方,服用抗生素,避免感。外耳道清洗及日常消毒
    以上两点,请按照医嘱即可,需要额外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小的鼓膜穿孔,鼓膜的外表皮可以爬行自愈,但是长好了强度会不如原来(鼓膜分为内,中,外三层,只有外层可以自己长好),所以以后要减少用力的擤鼻涕,用力摒气蹲起拎重物等
    2)尽量注意少感冒,鼻炎等病菌会通过咽鼓管上行中耳,引起炎症容易导致中耳炎,再次导致鼓膜穿孔
    3)不要去环境噪音很吵闹的迪吧等,用耳机听音乐也不可音量太大。
  • 祝由师
    回复
    2023-06-22 23:23:01

    反复张嘴促排水

    洗澡时宝宝耳朵进水,应先将宝宝侧躺着放于自己的大腿上,使进水一侧的耳朵向下,用手掌紧压宝宝的耳根,然后快速松开,连续数次,将水“吸”出来。或者用手指轻轻按压宝宝的嘴唇,诱使其做张嘴动作,反复数次,以便活动颞下颌关节,促使水从外耳道流出。

    宝宝耳朵进水发炎:遵医嘱滴药水,控制炎症

    宝宝耳朵进水发炎怎么办?单纯性外耳道炎先用3%过氧化氢液将外耳道洗净,并用消毒棉签拭干。随后将氧氟沙星滴耳液滴于患耳,每日3次,数日后可控制炎症。注意用药遵医嘱

    宝宝耳朵进水发炎:慎用抗生素

    宝宝耳朵发炎怎么办,大部分都不需要用到抗生素治疗。有时医生会根据情况需要判断是否只要普通护理还是需要药物治疗。对于二至十二岁的儿童,通常只有在确定是急性中耳炎或者是孩子的感染症状非常严重的时候,才会推荐用抗生素治疗。

    若不慎感染中耳炎,就要及时治疗

    症状:对于父母来说,必须注意宝宝的行为,感冒时有无耳痛、流脓表现。如果宝宝得了中耳炎,比较轻的话,一般就是吵闹、甩头、用手抓耳朵等情况,如果比较重了就会有高烧,耳朵里流黄水。小儿患上中耳炎后,主要表现为耳朵疼痛、鼓膜充血,严重的孩子还会出现化脓甚至鼓膜穿孔。父母平日需注意宝宝听力表现,一旦有异常情况就要尽快就医,以免耽误治疗,加重病情。

    提示:中耳炎如果及时治疗,一般3-4天可以痊愈,治疗不及时会损害听力,严重者可导致永久性失聪。

    如何预防宝宝耳朵进水

    给宝宝洗头时使用专用的婴儿洗头帽,避免水流到宝宝的耳朵和眼睛里;

    不要让宝宝躺着喝奶、喝水;

    宝宝躺着哭闹时,要及时把他的眼睛擦干,注意看眼泪有没有流进耳朵里;

怀孕7个月胎儿全身皮肤水肿增厚,双侧胸腔积液,怎么造成的,孩

B2型胸腺瘤术后需要放疗几次?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