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孩子得支气管哮喘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时间: 阅读:1572
孩子得支气管哮喘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七里香

七里香

2025-02-01 23:16:38

孩子哮喘多数是在反复感冒后引起的,患儿的体质弱,抵抗力差也有很大关系。还有一些孩子是过敏体质,冷空气,粉尘,都会引起哮喘。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紫苏
    回复
    2023-06-24 14:14:14

    目前认为,哮喘患病率的增加有以下几种原因:1、现代家庭的布局有利于尘螨的滋生,孩子在室内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了;2、工厂和机动车制造的废气、尾气使得环境污染变得愈来愈严重;3、一些医生或专家认为,我们的房间太干净了,而孩子们需要适当地暴露在感染中,当然,要除外那些有毒的烟、污染物等环境,以便建立他们的免疫系统或者使他们的免疫系统更加强壮;4、由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达、物质的丰富,人们长时间呆在干燥、温热、有空调的舒适环境中;5、吸烟,虽然大环境时时刻刻地宣传吸烟对人体有害,但仍有许多人特别是年青人为了赶时髦,肆无忌惮地、不分场所地在那里喷云吐雾,不仅损害自己的肺脏,也危害着周围无辜的人们;6、饮食的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各种杀虫剂、催熟剂、保鲜剂等的应用,使得真正的绿色蔬菜和水果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食品、加工食品、小食品成了餐桌上和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食品,这些食品的营养成分令人担忧,其致敏因子也越来越多。


    变应原螨
    宝宝对螨的过敏比成人为多,而且多在晚上发作。对螨过敏引起哮喘的特点是病症出现早。
    气候改变
    气候变化对宝宝很敏感,如突然变冷,受冷空气刺激或气压降低,常可诱发哮喘发作。所以宝宝哮喘发病,以寒冷季节为多见,这与呼吸道感染也有一定关系。
    感染
    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诱发宝宝哮喘的主要原因。学龄前宝宝常感染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学龄前宝宝常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青少年常感染肺炎支原体、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运动
    宝宝剧烈运动时,可引起哮喘发作。运动诱发哮喘发作,是由于短时间内从肺泡经气道呼出并损失了大量水分,在物理刺激下,许多细胞产生并释放出能使平滑肌收缩的介质,同时可能有神经传导参与作用,结果导致反射性的支气管痉挛而发生哮喘。
    非特异性理化因子

    在哮喘患儿气道反应性增高的基础上,某些非抗原性物质,如蚊香、香烟的烟尘、DDV、植物油、汽油、油漆的气味等,可刺激支气管粘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咳嗽和刺激迷走神经而产生支气管平滑肌

  • 景天
    回复
    2023-06-24 13:13:04

    儿童哮喘的病因该如何治疗

      儿童哮喘的病因该如何治疗,小儿哮喘是儿童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而在治疗小儿哮喘的同时,进行科学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分享儿童哮喘的病因该如何治疗。

      儿童哮喘的病因该如何治疗1

       儿童哮喘的病因

      首先,儿童性哮喘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专家介绍,哮喘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患儿家庭成员有人患哮喘或有过敏史,则孩子患儿童性哮喘的几率较高。有的父母本身虽没有哮喘,但是他们可能有其他的过敏性疾病,如皮肤过敏或过敏性鼻炎等,这些过敏倾向也会传给下一代,使他们较容易患上哮喘。

      其次,“冷”刺激也可引发儿童性哮喘。“冷”对于儿童性哮喘患者来说是一种过敏原,不论在什么季节,这都是诱发哮喘的重要原因,患儿一旦遇到冷空气、冷风或吃冷饮等冰冻食品后,就容易诱发哮喘。

      再来,精神因素也可导致儿童性哮喘发生。儿童性哮喘中精神因素引起哮喘发作虽不明显,但哮喘儿童也常受情绪影响,如大哭大笑或激怒恐惧后可都会诱发哮喘。

      最后,哮喘还有可能是非特异刺激物质引发的。如灰尘、烟、气味等,这些物质均为非抗原物质可刺激支气管粘膜感觉神经末梢及迷走神经,引起反射咳嗽和支气管痉挛,长期持续可导致气道高反应,从而引发哮喘。

       儿童哮喘如何治疗?

       1、防止病毒感染

      呼吸道感染尤其是RSV感染和小儿哮喘发作有密切关系,故防止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很重要。目前国内外有效抗病毒药物较少,常采用:

      1)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有用干扰素气雾剂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阻止哮喘发作的报道,但来源困难,价格昂贵,且疗程越长,副作用日见增多;

曾做DSA查出脑部5mm动脉瘤现复查看它

血液梅毒用青霉素钠每次800万单位,氯化钠250毫升地塞米松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