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智力发育不仅仅依靠营养物质的提供,还需要精神上的刺激。
自然界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种类丰富的食物,满足人们营养需求。婴幼儿由于其自身特点对营养的要求更加细致,总得原则是营养均衡,食物搭配合理,容易消化吸收,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目前市面上所有营养物质都含有添加剂或防腐剂,长期食用从长远来说对宝宝的健康是不利的,从自然界的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已经足够了,并且是最健康的,除非宝宝有基础疾病需要额外补充营养物质。
除了营养物质的供给,还需要经常和宝宝亲近、互动,做一些小游戏的促进智力发育。
感谢邀请。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智力发育是很多宝妈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又聪明,宝宝的智力一部分来自于遗传,一部分来自于后天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除了外界的环境刺激外,吃对也是辅助宝宝智力发育的关键因素。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支配着宝宝的智力?
人体有很多神经、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枢神经,中枢神经中最主要的是大脑神经。我们的大脑神经细胞数量在出生时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看起来像一棵树,起初是一颗小树苗,随着时间不断的推移,分叉越来越多,最终会枝繁叶茂。
神经元细胞、神经髓鞘细胞和细胞间突触联系,大脑可以执行更多次的运算和信息整合。而神经元的数量、类型、运算能力、神经髓鞘的包裹严密度、神经突触的联结数量和质量,深深的影响着人类的智商。所以很多科学研究都表明,神经突触联系迅速增长的时期也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同时是智商开发的关键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突触密度开始降低,所以在关键时期被开发的神经突触越多孩子的智力发育的越好。
所以关键问题来了,神经连接生长的原料是什么呢?答案是两种酸:亚麻酸和亚油酸,俗称脑白金和脑黄金,也就是奶粉广告里讲的促进婴幼儿记忆的ARA和DHA。DHA就是俗称的“脑黄金”,学名是“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一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为益脑脂肪酸之王,它在大脑细胞膜的脂肪构成中占有二分之一的比例。ARA学名称为“二十碳四烯酸”,是一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中含量最高、分布最广的一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为什么全世界都在推崇母乳喂养,这时因为这两种物质母乳中含量最大,即使最接近母乳配方的配方奶也没有母乳中的含量高。我们买奶粉的时候可以看一下奶粉营养成分表,对比一下这两种物质在奶粉中的配比。
鸡蛋黄和大豆外面的豆衣中的亚麻酸、亚油酸含量也很高,宝宝最早添加辅食是从蛋黄开始的,也有这个方面的原因,所以宝妈可以每天给孩子吃一个鸡蛋或者几颗豆子来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食材。
再就是核桃、动物内脏、深海鱼、海带等这些食物中都富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宝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穿插
关于几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宝宝6个月后(180天)开始添加辅食。根据研究,出生于17 -26周的婴儿对不同口味的接受度最高,而出生于26-45周的婴儿对不同质地的食物接受度更高。
为什么建议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
首先,是因为6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准备好接受辅食了。这个月大的宝宝消化器官已经发育良好,唾液腺开始大量分泌(很多妈妈会发现这个月大的宝宝流口水很多)。消化酶活性增强,特别是淀粉酶大量产生,具有消化母乳以外的其他食物的能力,如淀粉类食物。
其次,对于6个月左右的宝宝来说,发育所需的能量也在增加,而胃的容量相对较小,所以需要通过增加食物的营养密度,减少食物的体积来解决,也就是开始从纯流质食物转变为一些糊状食物。
第三,单一母乳或配方奶所含的热量、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逐步给孩子添加其他种类的营养食物。
第四,6个月的宝宝在感觉、运动、认知、行为能力上也有很大的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对季节探索的兴趣也在增加。所以家长需要给孩子接触、感受、尝试各种食物的机会。
第五,从4个月开始,妈妈体内储存的铁会逐渐耗尽。另外,母乳中的铁含量相对较低,宝宝必须从辅食中获取足够的铁,以满足生长的需要。
最后,添加辅食有助于促进宝宝肠道菌群的形成,增强宝宝肠道的吸收消化功能。
要不要早点给宝宝添加辅食?
很多家长会想,既然给宝宝添加辅食有这么多好处,那能不能早点给孩子添加辅食呢?越早添加,吃的就越香。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过早添加辅食,对宝宝的伤害很大。
宝宝的胃肠道发育还不成熟,肠黏膜屏障的免疫机制要到6个月左右才能发育完全。而且6个月前的婴儿消化酶系统不成熟,过早添加辅食容易导致蛋白质吸收到血液中而不分解,从而导致胃肠道过敏反应。尤其是有过敏史家族的宝宝,最好在6个月后添加辅食。
另外,宝宝的唾液分泌量从4个月到5-6个月逐渐增加。我们都知道唾液可以消化和抑制细菌的生长,含有消化酶,尤其是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食物。而且6个月的宝宝对辅食的接受度比4个月的宝宝好。
综上所述,6个月后给宝宝添加辅食是最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