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男性,脑出血。出院之后一个多月,肢体功能恢复的差不多,但是脑神经功能恢复不良,考虑应该与脑出血引起的脑组织,脑神经损伤有直接关系,建议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可以服用营养脑细胞的药物治疗,比如脑蛋白水解物片,脑复康等,勤和病人多交流,加强脑细胞功能。
脑出血发病凶险,死亡率高,但只要闯过难关,后遗症轻;脑梗塞发病缓慢,死亡率低,但多会留下后遗症。 第一,发病机制不一样。 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血液流入周围脑组织,一方面使颅内压力升高;另一方面,由破裂血管供血的脑细胞会因为得不到血液供应而缺血缺氧死亡。病人一般都有高血压病史,常在激动的时候发病。比如有的病人正在发表演说,讲得吐沫星子横飞,突然倒地死了。还有的病人在吃年夜饭时,嘻嘻哈哈一喝酒,就倒了。这些都是由于情绪激动,引起血压猛升,导致血管破裂。所以,高血压病人,一定不要大喜大悲,不要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 脑血栓是在脑血管内形成血栓,堵住了脑血管,造成由它供血的脑细胞缺血缺氧死亡。由于动脉硬化可使血管壁凸凹不平,不光滑,血液成分容易沉积下来,形成血栓;血液黏稠度高的人,血流速度慢,血里面的东西也容易沉积下来,形成血栓。所以,动脉硬化、血液黏稠度高,都是脑血栓的高危因素。脑栓塞虽然也是脑血管被栓子堵住了,但栓子是从别的地方来的。比如房颤病人心脏内常有血栓,血栓脱落,就有可能顺着血流流到脑子里,堵住脑血管。可见,脑血栓是“本地货”,脑栓塞是“舶来品”。 第二,表现不一样。 第三,预后不一样。 脑出血发生凶险,病人容易形成脑疝死亡。但只要救治及时,平安度过危险期,后遗症多比较轻微,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脑血栓和脑栓塞则不同,尽管死亡率低,但发生后遗症的可能性大,致残率高。 第四,治疗不一样。 脑出血以止血、脱水(防止形成脑疝)、降血压为主。脑血栓、脑栓塞则以溶栓、降纤维蛋白、抗凝、抗血小板凝聚为主。治疗的关键是要早,越早越好,尤其不要超过6小时。
这是因为导致脑溢血(脑出血)、脑梗塞(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发疾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多了、年轻化了的缘故。以致人到中年,脑血管就不堪重负,破裂了,或者堵塞了,所以中年人得脑出血、脑梗死的就多了。
在我国,脑血管病患病总体呈上升趋势,城市有所下降,农村明显上升。2013年我国调查统计显示,脑血管病是我国男性、女性的首位死亡原因。全国27个省首位死亡原因是脑血管病,5个省是缺血性心脏病。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有所降低(下降37.7%),但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上升了28.8%。由于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增加了47.7%。2015年全国统计,城市每10万人口中,因脑出血死亡52人,因脑梗死死亡42人;农村人口中更多,每10万人中,72人死于脑出血,47人死于脑梗死。
脑出血和脑梗死是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引起脑出血和脑梗死最主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粥样硬化(当然还有其他疾病所致,但是少数)。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总体上升,2015年报告18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少年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年增长0.47%,2010年统计患病率为14.5%。高血脂患病率(包括儿童、青少年)也显著增高。高血压、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原因。约2/3的脑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梗死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和脑栓塞。前者主要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后者最多见的是心脏来的栓子(高血压、心肌梗死引起房颤发病增多也是原因)。
脑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造成血管狭窄,或者形成动脉瘤。血管狭窄、闭塞或者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可以堵塞血管引起脑梗死,也可以动脉瘤破裂引起脑出血。
为什么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增多了、年轻化了?这和现代 社会 中人的生活方式改变有很大关系。现代化 社会 ,生活节奏快了,生存压力大了(虽然生活改善了,但人的欲望也愈加增多了,竞争压力大了),饮食习惯改变了(植物性食物减少,动物性食物增加,油、盐吃得多了),体力活动少了(现代化生活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培养了我们的懒惰),睡眠时间少了(多媒体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