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手术之后,最快都要3个月才能够正常走路,但是必须要根据关节骨折的受伤程度,以及患者后期的功能恢复来决定。如果是正常的成年人,体质比较好、营养比较充分,通常手术后的6-8周就可以看到有骨痂生长,就可以开始下地走路等活动功能锻炼,活动功能锻炼积极的情况下,走路1.5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功能能够完全恢复,这时就能够正常走路,所以最快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如果踝关节损伤非常严重而导致整个踝关节后期都很难消肿,关节相对比较僵硬,或中老年人在下地走路之后,活动功能锻炼不是很积极,正常走路的时间可能会延长,可能会延长2-3个月左右。如果踝关节出现粉碎性骨折,做了足踝部的关节融合术,这种情况一般后期很难恢复正常的走路功能。
右侧踝关节腓骨骨折手术后大概外固定4-6周,可见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一定可以先训练负重,锻炼血管操功能,刚开始下地,右足踝会明显肿胀,一定训练静脉血管功能,康复锻炼也是逐渐恢复,可以先锻炼踝关节背屈,跖屈,慢慢下地负责站立,逐渐慢走,步态训练,骨折愈合好后,可以快走,训练上楼梯,下楼梯,活动自如后再逐渐加大活动量。
左脚踝骨折了,术后100天以后 才可以下地走路。“伤筋动骨一百天 ”这句俗语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是说如果骨头发生了骨折,就需要等待100天,才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骨折部位可以根据ct拍片的结果,来判断愈合的程度。骨头内部组织恢复到正常状态,就可以正常下地行走了。一般情况下,左脚踝骨发生了骨折,患者是不可以自行提前行走的。由于现代的医学越来越发达,会根据ct拍片检查结果来判断病人的恢复程度。骨头骨折的部位长出了骨痂,骨痂在随着时间的增长慢慢地愈合,左脚踝骨折患者尝试走路时不感觉到剧烈的疼痛,就可以尝试着锻炼走路了。
一、左脚踝骨折患者,在经过手术以后,是需要长达三个月的时,才可以初步愈合
骨头在经历骨折以后,是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才可以初步愈合的。一般情况下,四个星期以内才会消肿,八个星期还会长出骨痂,在经过十二个星期以后,骨头才会初步塑型。这段时间也就有了足足100天,骨头只有在塑形以后才会有力度在地面上支撑身体行走,少于三个月是不可以自行在地面活动的。
二、想要确定是否可以行走,还需要根据拍片的结果来判断,老年人需要适当的延长时间,以免提前走路下肢发生肿胀疼痛
总会有一些患者在床上躺不住,想要提前下地行走。其实,骨折的患者并不推荐自行下地,本来受伤的骨组织就已经非常脆弱了,再加上筋腱部位也会受到损伤,怎么也要等到康复以后才可以下地。医生也会让左踝骨骨折的患者每隔半月拍一次片,查看骨头的愈合情况。只要骨头塑形以后,就可以下地行走了。
那么,你知道如何促进骨折部位愈合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