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咽喉肿痛,伴有咳嗽,反复发烧,38,5度左右,持续已有三天,

时间: 阅读:9644
咽喉肿痛,伴有咳嗽,反复发烧,38,5度左右,持续已有三天,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过山龙

过山龙

2025-02-23 13:47:17

咽喉炎引起的表现,建议营养均衡,多喝水,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罗红霉素,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一下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龙葵
    回复
    2023-06-26 23:23:11

    指导意见:
    根据你描述的症状,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咽部充血,红肿,并伴有轻微的咳嗽,1,一般来说,在上感的初期,大部分为病毒性的,所以在治疗上还需要积极的配合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小儿氨酚那敏颗粒可以继续口服,还可以配合点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咽扁颗粒或者清开灵分散片等,效果更好,3,在体温较高时,及时应用退热药物,一般病毒性上感的自然病程为一周左右,如果反复发热,症状不缓解,建议到当地医院查一下血常规,看白细胞计数是否正常,以便指导治疗。祝宝宝早日康复


    引起孩子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为感染所致,如是病毒或支原体感染,血常规可正常,在炎症未能有效控制之前会有反复发烧,孩子其他方面如精神,食欲,面色好的话,问题应该不大。
    指导意见:
    1、给予抗病毒治疗,可用利巴韦林,四季抗病毒合剂等,可做个支原体抗体检查,以排除支原体感染。
    2、在孩子体温超过38.5度时给予退烧药,如布洛芬,尼美舒利,同时多喝水,配合冰敷,酒精降温等。

    孩子有可能还是病毒性的感冒没有痊愈的原因导致的。建议你最好是在给孩子服用小儿清肺化痰泡腾片,不同于传统中药,专为儿童研发,降低药物兼相互作用及毒副作用。水溶剂为水果味,无一般小儿药物普遍存在后苦味的现象,符合儿童用药习惯用温开水溶解后服用,周岁以下一次1片,1~5岁一次2片,5岁以上一次3~4片,一日2~3次。治疗期间多注意让孩子喝一些水是比较好的,这样孩子慢慢就会好的,治疗期间多注意给孩子保暖,祝孩子早日康复。


    问题分析:
    你好:反复咽喉疼痛伴随发热常见于急慢性咽喉炎以及扁桃体炎方面疾病,结合咽喉部检查以及血常规检查确定感染病因后针对感染治疗,配合清利咽喉药物对症治疗。

    意见建议:
    出现上述临床症状不排除慢性咽喉炎方面可能,结合咽喉部检查确定有无扁桃体肿大情况以及结合血常规检查确定感染性质后及时抗感染治疗。适当多饮水,避免辛辣食物进食, 祝早日康复!


    1。首先,发烧应注意不能盲目的吃退烧药,确需使用退烧药时也应严格按体

  • 山亭柳
    回复
    2023-06-26 22:22:01

      当孩子咳嗽并反复发烧的时候,做家长的肯定很心疼孩子和有点手足无措,那么该怎么办呢?一起去看看吧!

      

      孩子为什么咳嗽反复发烧

      1、对疾病的认识不足

      小孩发热,对一般家庭来说,都是很恐惧的。在很多人的脑海里,发烧是会死人的。即使不死人,也怕会烧坏脑子。所以,在中国,儿科医生是最难做的,也是最容易受到人身攻击和威胁的。这与中国的国情有关,都是独生子女,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可怎么办呢?

      儿科医生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造成儿科医生无人问津的局面。如果有门诊有个高热的小孩过来。总会掀起一点小小的波澜。我小孩发高烧了,医生先给我小孩看看。我想说:不管是普通发热,或者高烧。只是机体和病毒,细菌反应引起的一个症状,是小孩一次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只要小孩精神状态好,也不必要为此而惊慌失错。要求医生紧急退烧,会给以后小孩身体的埋下祸根。个人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适当听取医生的建议,根据医生的经验,来选择用药。以减少或避免药物对小孩身体的伤害。有是证,用是方。可以是小柴胡,可以是桂枝汤,也可以是麻黄汤,银翘散等。

      2、小儿幼体娇嫩,免疫功能不足,过多出门受影响

      一个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从一个温室到一个畅开环境,要经过各种变迁环境的考验,这已经够锻炼人的了。但是,小孩的病还没好,或者刚好,就带着小孩到处游走,寻亲访友。从一个城市又到另外个城市,走南闯北,人为的制造障碍,无疑是设置重重险井,这不是一般家长所能理解。建议小孩生病期间不要频繁的走动,以利疾病的恢复。

      3、治疗不当,疗程不够

      很多的时候,小孩有发热,家长就要求紧急退烧。如果烧退

女,未婚,26岁,纤维瘤手术两年多了,伤口有时还会酸疼,特别

被感染梅毒,为什么没有传染给老公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