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拉了一个星期干黑大便,还出血肛门特么疼,今天拉的大便稍微有点

时间: 阅读:2958
拉了一个星期干黑大便,还出血肛门特么疼,今天拉的大便稍微有点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02-23 15:47:58

考虑应该是肛裂,如果是痔疮的话。可以摸得到,你这种情况就是要保持大便通畅,吃一点乳果糖口服液。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祝由师
    回复
    2023-06-30 04:04:41

    去医院检查,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肛门的护理,具体就是坐姿时肛门悬空透气,便后肛门要用水清洗干净,熏蒸坐浴要保证足够时间。可以准备一套电动肛门护理包,里面有肛部支撑垫在坐姿时候架空肛门,肛部药浴盆直接放在马桶上用坐姿坐浴,肛部清洁器便后装清水冲洗肛门。坐浴药要用1:5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稀释100倍后使用,注意不要买成1:5000浓度男科或者妇科用的,否则一次坐浴至少得要10瓶。便血的患者,每次大便后不但要用肛部清洁器冲洗,还需要用肛部消毒巾来进行消毒,因为便血的伤口会受到大便中细菌的污染,不及时消毒细菌滋生会造成病情恶化。肛门护理包医院和网上都有,网上买时,注意鉴别,例如假的盆体是用洗脚盆的塑料搞的不透明,对热水不稳定,熏蒸时散发有害物质,毒害菊花,而医院用的是注射器级的透明材质。


      大便出血原因:

      1、痔疮:痔疮是最容易造成大便出血的了,因为痔疮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大便出血疼痛,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加以治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后果。

      2、肛裂:便中带血或排便后出血,便血量少,色鲜红,呈丝状覆盖于粪便的表面,排便时或排便后肛门疼痛。肛裂也是常见的大便出血的原因之一。

      3、直肠息肉:直肠息肉也是大便出血的一个原因,常见的是便中带血或排便后出血,一般便血量不多,不与粪便相混,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呈鲜红色。慢性者可混有黏液或脓液。有时粪便变细呈细条状。

      4、直肠癌:直肠癌引起的大便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便血间歇或反复发生,逐渐加重,有里急后重症状,粪便表面可混有黏液、脓液、血液,粪便成形但逐渐变细。患者晚期有体重减轻、贫血等表现。另外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出血也是大便出血的原因之一。


    病情分析:
    你这个可能有肛裂或者痔疮可能,尤其是痔疮.所以建议你看看肛肠科的医生,遵医嘱治疗。

    意见建议:
    考虑是肛裂,典型症状是疼痛、便秘、出血。排便时干硬粪便直接挤擦溃疡面和撑开裂口,造成剧烈疼痛,粪便排出后疼痛短暂缓解,经数分钟后由于括约肌反射性痉挛,引起较长时间的强烈疼

  • 山亭柳
    回复
    2023-06-30 03:03:31

    1.第一种可能性:痔疮
    疮是肛门静脉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经大便摩擦而破裂出血或形成血栓并引起剧痛。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三种。引起痔疮的主要原因有习惯性便秘、门静脉压增高、腹内压增高。内痔主要表现为便后无痛性肛门便血,血呈鲜红色,滴注状,便后出血可止住,重者会有肛门脱出物,难以回纳。外痔主要表现为静脉血栓引起的剧烈疼痛,站立或坐时都很明显,疼痛难以忍受。混合痔则二者的表现都有。

    治疗:
    对无症状的外痔无需治疗,剧痛者可手术取出血栓。早期内痔,可采用注射硬化剂,但必须在正规医院内进行,以免发生大出血或感染,严重内痔则需行手术治疗。
    2.便血 :

    消化道出血经肠道排出后,粪便带血或全血便,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暗红色和柏油样。血便的颜色取决于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下消化道(小肠、结肠、直肠、肛门)出血,大便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样。

    (一) 病因

    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小儿肺炎治疗方法是?

小孩子得了支气管哮喘,该怎么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