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京门穴
【类属】属足少阳胆经。是肾的募穴。
【出处】《《脉经》
【定位】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取法】章门穴(快速取穴:正坐,屈肘合腋,肘尖所指处,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章门穴)后2横指处。
【作用】健脾通淋,温阳益肾。
【主治】腰,肾等疾患:如腰嵴痛,项背寒,肩胛内廉痛,胁肋痛,腹胀,小便不利,溺黄,小腹痛,洞泄下痢,水肿,腰痛,胁痛,泄泻,肠鸣,呕吐,现代又多用京门穴治疗肾炎,肠疝痛,肋间神经痛,尿石病,肠炎,腰背肌劳损,腹痛等。
【保健】用拇指指腹按揉京门穴,对腹胀、腹泻、肠呜等胃肠疾病有良好疗效。
【艾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刺灸】斜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
【配伍】
配肾俞穴、三阴交穴治肾虚腰痛。
配天枢穴,中脘穴,支沟穴治腹胀。
配中极穴、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治水肿。
配行间穴治腰痛不可久立仰俯。
配身柱穴、筋缩穴、命门穴治嵴强嵴痛。
【文献】
《针灸甲乙经》:腰痛不可久立仰俯,京门及行间主之。
《针灸甲乙经》:瘗,嵴强反折,京门主之。寒热,腹胀膜,怏怏然不得息,京门主之。溢饮,水道不通,溺黄,小腹痛,里急,肿,洞泄,体痛引骨,京门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京门、照海,主尿黄,水道不通。
《针灸大成》:主肠鸣,小肠痛,肩背寒,痉,肩胛内廉痛,腰痛不得俯仰久立,寒热腹胀,引背不得息,水道不利,溺黄,小腹急肿,肠鸣洞泄,髀枢引痛。
《类经图翼》:主治肠鸣洞泄,水道不利,少腹急痛,寒热膜胀,肩背腰髀引痛,不得俯仰久立。
你好!“京门穴”位于“侧腰部,第十二肋游离短下季处”。从中意的角度来讲:“京门穴”属于“足少阳胆经”,为“肾之募穴”。此穴若有疼痛,当考虑肾及胆囊的问题?还可能是肠胃病变?从西医的角度来讲:若右侧京门穴疼痛当考虑胆囊炎、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症等疾病(结石痛多为阻塞感,胆道蛔虫痛为绞痛难忍,胆囊炎疼痛疼痛说不清楚明确的感觉可以根据这个初略的辨别)还当考虑阑尾炎的问题。如果是女性的话,妇科病的可能也有可能。如果是左京门穴疼痛当考虑胃、脾脏、胰脏等问题了。建议你最好是去医院查一查。
艾灸大横穴运化水湿
大横穴位置:大横位于腹中部,肚脐水平,旁开4寸。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大横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能耐受为度,每次灸10-30分钟。
艾灸功效:大横意指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腹结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脾部外散之热,水湿云气胀散而形成风气,其运行方式为天部的横向传输,故名大横,艾灸大横能帮助运化水湿,从而让腹部保持平坦没有多余的赘肉。
2.艾灸天枢防止宿便停留
天枢穴位置:天枢位于腹中部,肚脐水平,旁开2寸。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天枢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能耐受为度,每次灸10-30分钟。
艾灸功效:天枢为大肠的募穴,意指本穴为气血运行枢纽,一是穴内气血外出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二是穴内气血循胃经运行,艾灸天枢能通过对大肠气血的影响,增强肠胃功能,防止宿便停留,减掉肚子上的赘肉。
3.艾灸水分穴促进水液运行
水分穴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上。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
艾灸功效:水分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神阙传来的冷降经水及下脘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地部分流而散,故名水分,艾灸水分能温煦任脉气血,促进水液运行,防止赘肉堆积在小腹。
5.艾灸京门穴消除肥胖
京门穴位置:侧卧位取穴,在侧腰部,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处,或两手叉腰,大拇指向后,摸取人体最下的一个肋骨,在该肋骨尖下方取穴。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
艾灸功效:京门穴之所以能减肥,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肾主水”,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有助于体重下降;再者刺激该穴位可以振奋肾中真阳,加快身体代谢,加速体内废物排出,起到减肚子的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