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缺盆穴
【类属】属足阳明胃经。
【出处】《素问·气府论》
【定位】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取法】正坐,乳中线直上锁骨上方有一凹陷,凹陷中点按有酸胀处。
【作用】宽胸利膈,止咳平喘
【主治】咳嗽气喘,喘息,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咳嗽,唾血,胸中热,胸满,胸闷,瘿气,肩臂疼痛及上肢麻痹,喉痹,瘿瘤,上肢麻痹或挛急,颈肿,胸膜炎,膈肌痉挛,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肩部软组织病变等。
【保健】用拇指指腹按压对侧缺盆穴,每次左右各按压3分钟可缓解咳嗽、气喘症状。
【艾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刺灸】直刺或斜刺0.3~0.5寸,局部有胀痛感,可向上臂放散。不可深刺,以免发生气胸。《类经图翼》:“孕妇禁针” 。
【配伍】
配膻中穴、巨阙穴治咳嗽。
配天突穴、中府穴治缺盆中痛。
配水突穴、气舍穴治咽肿。
配肺俞穴治咳嗽。
【文献】
《黄帝内经素问》:泻胸中之热。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热也。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欬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脏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针灸甲乙经》:肩痛引项,寒热,缺盆主之。寒热沥适,胸中满,有大气,缺盆中满痛者死,外溃不死,肩引项不举,缺盆中痛,汗不出,喉痹,咳嗽血,缺盆主之。腰痛不可俯仰,先取缺盆,后取尾骶,刺入三分,留七唿,灸三壮,刺太深,令人逆息。
《针灸大成》:主息奔,胸满喘急,水肿,瘰疬,喉痹,汗出,寒热,缺盆中肿,外溃则生。胸中热满,伤寒胸热不已。
《类经图翼》:孕妇禁针。
《黄帝内经素问》: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
缺盆穴主治疾病: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穴中痛,瘰疬。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注〗经言缺盆穴中满痛者死,外溃不死,此即指缺盆穴的缺散功能。如果缺盆穴肿胀满痛,胃经气血不能经此穴顺利传输,则承泣穴外输的经脉气血就会因本穴的闭塞而上积于头颈部使人致死,但缺盆穴外溃后则不会造成经脉气血阻塞于头,故言缺盆穴中满痛者死,外溃不死。
它位于颈部和喉部下方4寸处,胸骨上窝的中间。
缺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位于颈部下缘,锁骨上窝的中点,距前正中线4寸。取穴方法:仰卧位或端坐位,乳头直上,锁骨上窝中点处取穴,具有宣肺止咳、通络止痛的功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