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心俞穴
【类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心之背俞穴。
【出处】《灵枢·背腧》
【定位】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取法】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2个椎体,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
【作用】养血宁心,理气止痛,通络宽胸。
【主治】咳嗽,吐血,梦遗,心痛,胸背痛,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癫狂痫,盗汗,惊悸,健忘,癫痫,癫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心绞痛,胸闷,卧不得安,失音不语,咳嗽唾血,咯血,便血,肩背痛,痈疽发背,手足心热,遗精,现又多用心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癔病胃出血,食道狭窄,背部软组织损伤等。
【保健】
【艾灸】可酌情使用灸法或拔罐法。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刺灸】斜刺0.5~0.8寸,不可深刺,避免伤及肺脏。
【配伍】
配巨阙穴、内关穴治心痛、惊悸。
配内关穴、神门穴 治失眠、健忘。
配神门穴、三阴交穴治健忘,失眠,惊悸,梦遗。 刺灸法
【文献】
《黄帝内经素问》:热病气穴,五椎下间主肝热。
《外台秘要》:主心痛,与背相引而痛。
《针灸大成》:主呕吐不下食。
《针灸甲乙经》:寒热心痛,循循然与背相引而痛……泪出悲伤,心俞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吐逆,呕不得食,灸心俞百壮。中风心急,灸心俞百壮,当权其缓急可也。
《循经考穴编》:心家一切邪热,唇口破裂,心血不能入肝,在上妄行,在下便血。
《外台秘要》:主寒热心痛,循循然与背相引而痛。
心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心俞穴在临床具有非常强大的治疗作用,它具有宁心安神,调和营卫的功效。临床中可以通过对心俞穴适当的刺激,治疗心绞痛、心率增快以及惊吓、咳嗽。还有吐血、失眠、健忘以及神经官能症的相关表现,都可以通过心俞穴进行辅助治疗。
极泉Jíquán( HT 1) 【标准定位】在腋窝顶点,腋动脉博动处。【取法】上臂外展,在腋窝中部有动脉搏动处取穴。【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腋腔及其内容、大圆肌。皮肤较厚,皮内汗腺发达,表面长有腋毛,由肋间臂神经和臂内侧皮神经双重分布。皮下组织疏松,富有脂肪组织和淋巴结。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腋筋膜入腋腔。该腔为胸廓与臂部之间由肌肉围成的腔隙,是颈部与上肢血管、神经的通路。因此,腔内除大量的脂肪(内含有淋巴结及其相连的淋巴管)外,围绕腋动脉有臂丛神经的三个束及其五条支配上肢肌的终支。而针经臂丛内侧,可深达腋腔后壁肌肉之一大圆肌,该肌由肩胛下神经支配。 【功用】宽胸宁神。 【主治病症】 1.循环系统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包炎,脑血管病后遗症;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癔病; 3.其它:腋臭,肩周炎,颈淋巴结核,乳汁分泌不足。 4.弹拨本穴可预防冠心病,肺心病。 【刺灸法】刺法:避开腋动脉,直刺0.3~0.5寸,整个腋窝酸胀,有麻电感向前臂、指端放散,或上肢抽动,以3次为度。不宜大幅度提插,以免刺伤腋窝部血管,引起腋内出血。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极泉: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阴心经。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举臂开腋取穴。布有尺神经、正中神经、臂内侧皮神经、腋动脉。主治心痛,目黄,胸胁痛,腋下肿,肩臂不举等。直刺0.5-1寸,避开动脉。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