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肺俞穴
【类属】属足太阳膀胱经。肺之背俞穴。
【出处】《千金要方》
【定位】位于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法】低头屈颈,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向下推3个椎体,下缘旁开2横指处。
【作用】养阴清热,调理肺气。
【主治】咳嗽,气喘,胸满,背痛,潮热,盗汗,骨蒸,吐血,鼻塞,咯血,皮肤瘙痒,瘾疹,骨蒸潮热,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咳嗽上气,胸满喘逆,头项强痛,自汗盗汗,肺痿痨瘵,吐血唾血,腰脊疼痛,喉痹,眩晕,黄疸,呕吐,癫狂,瘈疭,瘿气,疠风,现代又多用肺俞穴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胸膜炎,胸背神经痛,背部软组织劳损,百日咳,肺气肿,颈淋巴结核,感冒,心内膜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痛等。
【保健】
【艾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刺灸】斜刺0.5~0.8寸,不可直刺或深刺,以防伤及胸膜及肺脏,引起气胸。
【配伍】
配风门穴治咳嗽喘。
配合谷穴、迎香穴治鼻疾。
配膏肓穴、三阴交穴治骨蒸潮热,盗汗。
配曲池穴、血海穴治皮肤瘙痒,荨麻疹。
配列缺穴、合谷穴、外关穴治疗风寒咳嗽。
配尺泽穴、曲池穴、大椎穴治疗风热咳嗽。
配太渊穴、丰隆穴、阴陵泉穴治痰湿咳嗽。
配血海穴、曲池穴、大椎穴、合谷穴治疗痤疮。
配曲池穴、血海穴、三阴交穴、风池穴治疗皮肤瘙痒、皮疹等皮肤病。
配天突穴、定喘穴、脐中穴治疗哮喘发作。
配复熘穴、噫嘻穴治盗汗。
配膈俞穴、孔最穴、太渊穴、鱼际穴治咳血。
【文献】
《黄帝内经素问》:五藏俞傍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论》: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膺中外俞,背三节五脏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骨蒸劳,肺痿咳嗽。
《针灸资生经》:哮喘,按其肺俞穴,痛如锥刺。
《针灸甲乙经》:肺寒热、唿吸不得卧、咳上气、呕沫、喘、气相追逐……腰嵴痛,肺俞主之。癫疾憎风、时振寒、不得言、得寒益甚、身热狂走、欲自杀、目反妄见、瘛疚泣出、死不知人,肺俞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心烦上气,灸肺俞,针入五分。治喉痹,气逆咳嗽,口中唾涎,方灸肺俞七壮,灸可随年壮至百壮。灸主黄疸,通治百毒病
《针灸大成》:主咳嗽红痰。
《针灸大成》: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太阳肺俞、肝俞。。
《医宗金鉴》:治内伤外感,咳嗽吐血,肺痿肺痈。
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风门穴。此两处就是“风门穴”。
肺俞穴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 属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脾俞穴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11肋间和肋下动、静脉后支;布有第11、第1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1、第12胸神经后支肌支。
随着时代发展,城市污染变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很多肺部疾病都是因为吸入了大量的不干净气体造成的,甚至有人戏称:肺部是废气的回收站。外界对肺部的伤害在大人身上可能不易体现,但是对于宝宝来说,由于免疫力相对较弱,所以肺部疾病的反应就会较为明显。
擦拭背部预防肺病
本文的作用在帮助宝宝预防肺部疾病,很多家长可能注意到出门为宝宝戴口罩、督促宝宝锻炼身体等,小臻推荐一种特别的中医方,通过对宝宝背部的擦拭,胸部的拍打来激发出宝宝体内的免疫力,也是中医里常用的按摩理疗方式。
操作方式非常简单:用手或湿热毛巾揉擦后背的胸椎部,每次擦至皮肤发红,对各种肺部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擦拭背部预防肺病的原理:
背是督脉所在之处,脊柱两旁的足太阳膀胱经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常擦背、捶背,其实是一种机械性刺激,可以疏通经络,增强经络的经气,促进气血流通,还可以调节交感、副交感神经的抑制作用和兴:奋功能。据研究发现,人的背部皮下有着许多“沉睡”的免疫细胞,适当的拍打和摩擦能让这些细胞“醒”过来,激活它们的功能,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按揉肺俞穴调肺补肺
除了擦拭宝宝后背来刺激相应的穴位,家长朋友还可用手指重点按揉宝宝背后的肺俞穴,每次按2分钟,能起到调肺气、补虚损、止咳的作用。按揉时要注意,宝宝皮肤娇嫩,手法要轻柔,按揉时沾少许盐粒效果更好。
肺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之上的重要穴位,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有卫外、御邪的功能,同时肺俞穴也是肺脏经气输注背部的主要穴位,具有调补肺气的功效。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父母寻找穴位时,可让宝宝低头,脖子后面正中有两个明显的骨性突起,下面那个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往下数四个这样的突起,这就是第三胸椎棘突,这个部位往两边水平1.5寸处(约为两个手指的宽度)就是肺俞穴。如果父母依然没有把握,就沿着胸椎上面这段按摩两旁,按摩这一区域均对保护肺脏有一定作用。
拍打宝宝前胸预防肺病
除了揉擦后背,拍打宝宝的前胸也能起到预防肺病的功效。父母可以用虚掌或者空拳轻叩轻拍胸部正中间的胸骨,每次拍3~5下,停10秒左右,每天3~5分钟就可以了。
前胸是人体阴气所汇之处,拍前胸不但可以宽中理气、活血化瘀,增强心肺功能,还可调节胸腺的应激系统,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同时使体液系统产生各种激素,作用于各种器官组织,提高免疫功能。
化痰平喘补肺的要穴:膻中,天突
家长在拍打宝宝胸骨时也可顺带按揉膻中、天突两个穴位。膻中位于两乳连线的中点,操作时家长先用掌根部贴在孩子的膻中穴上,旋转揉动20~30次,再换另一手揉动相同的次数。天突就在喉咙下面,两锁骨中间凹陷处。家长可用中指指端按这个穴约10次,可起到化痰、平喘、止呕的作用。注意力道不要太大,否则会引起宝宝咳嗽或者其他不适。
胸前的两个穴位对于保护宝宝肺脏也有很大的作用。膻中穴是脏腑之气汇聚的地方,所以膻中又被称为气会,但凡和气有关的疾病,如气虚、气机瘀滞等都可以按揉它来调治,有宽胸利肺、理气通络的作用。《甲乙经》记载:“咳逆 上气,唾喘短气,不得息,口不能言,膻中主之。”
而天突穴是任脉腧穴,在胸腔最上面的喉头上,相当于肺与气相通的通道,清气从这里进入肺,浊气又从这里呼出,治疗肺病二般都需要通过天突穴。如果用天突穴来通痰、导气,效果不错。而常常按揉这个穴位,具有止咳化痰、清咽利喉的功效。
小臻最后提醒家长朋友
当了解宝宝肺部不适,不要第一个想到吃药或者是输液。都知道吃药有一定的副作用,而输液其实相当于吃药副作用的十倍。对于宝宝的肺部保养,依然要从平时的护理着手,出现问题及时去往儿童医院,遵从医嘱采取措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