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艾灸养生>经络穴位

兑端穴

时间: 2023-02-11 22:01:18

兑端穴

【穴位】兑端穴

【类属】属督脉。

【出处】《针灸甲乙经》

【定位】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

【取法】仰卧,面部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上唇的交界处。

【主治】宁神醒脑、生津止渴

【运用】口唇及神志疾患等:如口噤鼓颔,口唇动,口疮,口臭,齿龈肿痛,消渴,鼻炎,晕厥,狂症,遗尿,鼻衄,口噤,牙痛,目翳,鼻渊,鼻塞,昏迷,昏厥,癔症,黄疸,小便黄,口腔炎,癫痫,面神经麻痹,糖尿病等。

【保健】齿龈痛、鼻塞时,可用食指指腹揉按兑端穴,有很好的缓解和调理作用。

【艾灸】禁灸。

【刺灸】向上斜刺0.2~0.3寸,局部酸痛。

【配伍】

配合谷穴、颊车穴治牙痛。

配迎香穴、合谷穴治鼻塞。

配本神穴、后溪穴治癫痫。

配目窗穴、正营穴、耳门穴治唇吻强闭不开。

配本神穴治癫疾呕沫。

配耳门穴治上齿龋。

配目窗穴、正营穴、耳门穴治唇吻强、上齿龋。

配本神穴、丰隆穴治癫疾吐沫。

配内关穴治昏厥。

配小海穴治小便赤涩。

【文献】

《针灸甲乙经》:手阳明脉气所发,刺入三分,留六唿,灸三壮。

《针灸甲乙经》:痓互引,唇吻强,兑端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癫疾吐沫,小便黄,舌干,消渴,衄血不止,唇吻强,齿龈痛。

《针灸大成》:主癫疾吐沫,小便黄,舌干,消渴,衄血不止,唇吻强,齿龈痛,鼻塞,痰涎,口噤鼓颔,炷如大麦。

按摩丰唇的具体步骤?

随着医学整形的发展,丰唇技术日新月异,丰唇方法也越来越多,大致可分为手术丰唇和非手术丰唇两种,而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就是非手术丰唇,即注射丰唇。根据注射丰唇的材料不同,又可分为5种,最常见的丰唇材料有玻尿酸、胶原蛋白、伊维兰、爱贝芙以及自体脂肪。
1、玻尿酸注射丰唇法
玻尿酸就是胶原蛋白,是填充物的一种,但是因为没有副作用,所以慢慢会被人体吸收,保持的时间一般5年最多了。丰唇效果非常自然完美。
第一步:将唇部边缘拉出一个唇线;第二步:拉出唇线之后,在下嘴唇打出饱满度;第三步:再打小小量的玻尿酸,去掉上嘴唇唇纹;玻尿酸丰唇15-30分钟。注射完成后医生均匀按摩挤压注射部位,捏出想要的唇形。
2、自体脂肪移植注射丰唇法
这是目前采用的比较多的丰唇的手术方法。该手术的基本原理就是从脂肪多的部位抽取脂肪颗粒,经漂洗筛选后注射到红唇皮下。它的优点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同时还可以改善其它部位的脂肪堆积。
3、伊维兰注射丰唇法
伊维兰是由法国著名人体植入材料实验室Procytech研制成功的,是世界最新非手术丰唇产品,为英国皇家医学美容学会推荐产品,丰唇效果极佳。伊维兰的优点有非生物源性,无过敏危险;组织相容性极好,丰唇效果完美自然,无硬结,更无坚硬感。
4、采用其它填充物注射丰唇法
透明质酸是人体内一种固有的成份,是一种葡聚糖醛酸,没有种属特异性。将一种人体天然的“透明质酸”配合以其他促进细胞再生除皱药物制成一种凝胶,通过注射方法使用经注射进入整形部位,注射入的胶原逐渐降解并被人体自身的胶原所代替,留在整形部位,起到永久效果,并保证局部组织柔软。

人体穴位图和对应功效

上关穴的作用:治疗耳聋、耳鸣、偏头痛、上牙痛、面神经麻木
下关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

翳风穴的作用:治疗耳聋、耳鸣、下颌肿痛、面神经麻痹及痉挛

颊车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关节紧闭

颧髎穴的作用: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

大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肿痛、面部浮肿
神庭穴的作用:治疗头痛、鼻病

阳白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眩、眼跳、夜盲

丝竹空穴的作用:治疗偏正头痛、目眩、目赤、眼跳

睛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诸疾患

四白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经痛

巨髎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泪囊炎

水沟穴的作用:治疗昏迷、中暑、休克

兑端穴的作用: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牙龈肿痛

上星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目痛、鼻痛

攒竹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面肿

瞳子髎穴的作用:治疗眼部疾患、头痛

承泣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眼跳、目部疾患

迎香穴的作用:治疗鼻病、面神经麻痹、面肿

禾髎穴的作用:治疗鼻衄、鼻息肉、鼻炎

地仓穴的作用: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口角炎、口腔炎

承浆穴的作用:治疗糖尿病、颜面病、牙痛、不语
二、胸部腹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天突穴的作用:治疗咳喘、咽喉肿痛、咯血、失音、噎嗝
璇玑穴的作用:治疗咳喘、咽喉肿痛

神藏穴的作用: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

华盖穴的作用:治疗咳喘、胸满

膻中穴的作用:治疗气短、哮喘、噎嗝

鸠尾穴的作用:治疗胃痛、呕吐、气喘、胸满

上脘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

梁门穴的作用:治疗胃肠胀痛、腹泄、不思饮食

中脘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气喘

下脘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

水分穴的作用:治疗水肿、肠鸣、腹痛、腹胀

神阙穴的作用:治疗肠鸣、腹痛、腹泄、虚脱

气海穴的作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便秘、虚脱、水肿

关元穴的作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虚脱、体质虚弱

中极穴的作用: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下腹痛、水肿

曲骨穴的作用:治疗遗精、赤白带、尿闭

横骨穴的作用:治疗精索及睾丸痛、淋病、遗精、尿闭
人迎穴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高血压

缺盆穴的作用:治疗咳喘、胸满、项强

水突穴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咳喘、颈肿

云门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喘息、胸闷

气舍穴的作用:治疗咽喉肿痛、咽食不利、颈项强痛

气户穴的作用:治疗咳喘、胸肋胀痛

中府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喘息、胸痛

灵墟穴的作用: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

神封穴的作用: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

期门穴的作用:治疗胸肋痛、呕吐、消化不良

不容穴的作用:治疗腹满、呕吐、胸痛、吐血、咳嗽

章门穴的作用:治疗呕吐、腹胀、腰冷背痛

太乙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

天枢穴的作用:治疗胃肠疾患、水肿、月经不调

大横穴的作用:治疗腹泄、便秘、小腹痛、胃下垂

外陵穴的作用:治疗脐周痛

带脉穴的作用:治疗妇女经带病、腰肋痛

水道穴的作用:治疗小腹胀满、尿闭、腹水、精索及睾丸痛

府舍穴的作用:治疗腹痛

气冲穴的作用:治疗阴茎肿痛、睾丸痛、妇女经漏胎产诸症

冲门穴的作用:治疗腹胀痛、尿闭
三、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定喘穴的作用:治疗哮喘

肩中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

肩外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

肩井穴的作用: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

秉风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肩凝

天宗穴的作用:治疗肩胛痛、手麻、耳鸣、耳聋、上肢痛

臑俞穴的作用:治疗肩臂酸痛

膈俞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吐血、盗汗、肋痛、呕吐、膈肌痉挛

魂门穴的作用: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

脾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

京门穴的作用:治疗腰肋痛、肠鸣、腹泄

三焦俞穴的作用: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

气海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痔疮

关元俞穴的作用:治疗腰痛、便秘、腹泄、腹胀

膀胱俞穴的作用: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

秩边穴的作用: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

白环俞穴的作用:治疗遗精、白带、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

会阳穴的作用:治疗痛经、性机能减退、便血、腹泄、痔疮
四、胳膊手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商阳穴的作用:治疗手痛麻、脑充血

少商穴的作用: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

合谷穴的作用:治疗中风、感冒、头痛、牙痛、月经闭

阳溪穴的作用:治疗手痛麻、耳目齿痛

阳池穴的作用:治疗感冒、上肢、手腕关节炎

支沟穴的作用:治疗大便秘结、手足倦怠

四渎穴的作用:治疗齿痛、肘臂痛

手三里穴的作用:治疗齿痛、半身不遂

曲池穴的作用:治疗肘中痛、月经不调、上臂痛、半身不遂

肩髃穴的作用:治疗肩臂不举、肩痛、中风、齿痛、半身不遂

曲垣穴的作用:治疗神经痛、肩部麻痹

肩髎穴的作用:治疗风湿性肩周炎、肩部麻痹

肩贞穴的作用:治疗肩关节炎、上肢麻痹

臂臑穴的作用:治疗颈椎病、手臂不举

消泺穴的作用:治疗颈痛、麻痹、头痛

清冷渊穴的作用:治疗肩痛、头痛

天井穴的作用:治疗喘息
中魁穴的作用:治疗手指不伸

少泽穴的作用:治疗口干、前臂痛、小指痛、头痛

液门穴的作用:治疗手臂痛、头痛、齿痛

前谷穴的作用:治疗吐血、耳鸣、手痛

后溪穴的作用:治疗肘臂痛麻、耳聋

中渚穴的作用:治疗头痛、耳聋、手臂痛不得屈伸

腕骨穴的作用:治疗腕痛、麻痹、指肿

阳谷穴的作用:治疗臂痛、腕痛、晕眩、耳聋、耳鸣

养老穴的作用:治疗肩臂痛麻、弱视

外关穴的作用:治疗上肢麻痹、半身不遂

支正穴的作用:治疗肘臂痛、头痛、感冒

尺泽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

小海穴的作用:治疗上臂痛麻、心肺痛

青灵穴的作用:治疗肘关节伤痛

尺泽穴的作用: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

曲泽穴的作用:治疗肘痛、热病

少海穴的作用:治疗头目眩晕、颈椎病、肘挛手颤、心痛

间使穴的作用:治疗调经、心脏病、中风、液肿

列缺穴的作用:治疗头痛

内关穴的作用:治疗半身不遂、臂痛、心脏病

大陵穴的作用:治疗心脏病、热病

神门穴的作用:治疗失眠、头晕痛、心脏病

鱼际穴的作用:治疗齿痛、头痛

少府穴的作用:治疗心脏病

劳宫穴的作用:治疗中风、齿痛

少商穴的作用: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
五、人体腿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伏兔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痹、腰痛、胸痛

阴市穴的作用:治疗腿痛、水肿、糖尿病

梁丘穴的作用:治疗膝部麻痹

犊鼻穴的作用:治疗脚气、膝关节痛麻、水肿

足三里穴的作用:治疗脚气、麻痹、各种慢性病、胃病、便秘、全身病

上巨虚穴的作用:治疗四肢痛麻、腰痛、肠胃病

条口穴的作用:治疗肩臂不举、不肢痛麻、胃肠病

丰隆穴的作用:治疗下肢痉挛、痛麻

下巨虚穴的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脑贫血

解溪穴的作用: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

冲阳穴的作用:治疗胃胀、足麻痹

陷谷穴的作用:治疗胸胀痛、盗汗

内庭穴的作用:治疗腿肿、头痛、转筋
箕门穴的作用:治疗腿痛、生殖器病

环跳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筋活血

血海穴的作用:治疗一切血病、妇科病

阴谷穴的作用:治疗膝痛、阳痿、带下

风市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木

阴陵泉穴的作用:治疗糖尿病、腰病

中渎穴的作用:治疗半身不遂、麻痹、下肢病

膝阳关穴的作用:治疗膝关节炎、下肢麻痹、脚气

地机穴的作用:治疗小腿痛麻、胃肠病

阳陵泉穴的作用:治疗半身不遂、关节炎

足三里穴的作用:治疗脚气、麻痹

漏谷穴的作用:治疗小腿痛、神衰、脊髓病

三阴交穴的作用:治疗前列腺炎、消化不良、性病

三阳交穴的作用:治疗小腿痛、颈椎痛

阳辅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

悬钟穴的作用:治疗手足不遂、一切骨病

复溜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痹、浮肿、虚脱、盗汗、腹泻、腰痛

太溪穴的作用:治疗四肢麻痹

照海穴的作用:治疗下肢病、肾病

公孙穴的作用:治疗一切气病
环跳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经活血、神经痛

承扶穴的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

殷门穴的作用: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委中穴的作用:治疗腰背痛

浮郄穴的作用:治疗便秘、膝关节痛、吐泻、坐骨神经痛

委阳穴的作用:治疗膝关节痛、此穴解热

合阳穴的作用:治疗脊髓病、抽筋

承筋穴的作用:治疗一切筋痛

筑宾穴的作用:治疗腿痛

承山穴的作用:治疗内外伤痛

飞扬穴的作用:治疗脚气、眩晕、小腿无力

跗阳穴的作用:治疗下肢麻痹、腰胯痛

昆仑穴的作用:治疗头痛、眩晕、腰痛

申脉穴的作用:治疗痉挛、此穴主伸展一切

金门穴的作用:治疗癫痫、筋病

京骨穴的作用:治疗脚痛

仆参穴的作用:治疗足跟骨痛
六、脚部足底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涌泉穴的作用:治疗高血压、呃逆、此穴主将一切

丘墟穴的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腰痛、肺炎、肋膜炎

解溪穴的作用: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

中封穴的作用:治疗全身麻痹、腰痛、遗尿

冲阳穴的作用:治疗胃胀、足麻痹

足临泣穴的作用:治疗全身麻痛、眩晕

陷谷穴的作用:治疗胸腹痛胀、炎肿、盗汗

太冲穴的作用:治疗腰痛、调经

内庭穴的作用:治疗腿肿、头痛、转腹

行间穴的作用:治疗便秘、腹痛、腰痛

侠溪穴的作用:治疗耳聋、头晕痛、下肢麻痹

厉兑穴的作用:治疗足痛、脑贫血、麻痹多梦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