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强间穴(别名:大羽)
【类属】属督脉。
【出处】《针灸甲乙经》
【定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取法】百会穴(正坐,两耳尖与头正中线相交处,按压有凹陷处即是百会穴)与风府穴(沿嵴柱向上,入后发际上1横指处即是风府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清热散风、安神定志
【运用】头目、神志疾患等:如头痛,目眩,耳源性眩晕,口歪,颈项强痛,枕神经痛,失眠,神经衰弱,精神病,烦心,失眠,癫狂,痫证,瘛疭,眩晕,项强,呕吐涎沫,心烦,脑膜炎,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癔病等。
【保健】用中指指腹揉按强间穴,每次1~3分钟,可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等。
【艾灸】艾条灸5~10分钟。少灸则无益,多灸则不宜,不如勿灸为佳。
【刺灸】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
【配伍】
配丰隆穴治头痛。
配风门穴治项强。
配阴郄穴治心烦,心痛。
配腰奇穴、丰隆穴治癫痫。
配长强穴治心烦。
配百会穴、承光穴治烦心。
【文献】
《针灸甲乙经》:癫疾狂走,瘛疭摇头,口,戾,颈强,强间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脑旋,目连头痛不可忍,烦心,呕吐涎沫,发即无时,颈项强,左右不得回顾。
《针灸大成》:主头痛目眩,脑旋烦心,呕吐涎沫。项强左右不得回顾,狂走不卧。
穴位查询
人身上到底有多少个穴位,因为很多朋友不清楚,有说720个穴位,也有说409个穴位的,我们可以看看现存的标准是怎么说的。按1995年版《针灸穴位图》统计:
根据十四经脉循行路线(12经脉合任、督2脉合称14经)而排列腧穴的房法有双穴309条, 任脉24穴, 督脉28穴,公认的奇穴是48个,所以人身上共718个穴位。
单穴指仅有一个的穴位,如位于身体中线上的穴位,任督脉的穴位都是单穴,所以任脉合督脉加起来的穴位是52个。
双穴是指位于身体中线双侧的,左右对称的穴位,一般是左右各一个的。so,双穴309条的话,那12经脉的穴位数就是309*2=618个穴位(按409个算的没算双穴,如左手合右手)。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类。功能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
穴 位 查 询
按 所 属 经 络 查 询
肺经
中府穴 云门穴 天府穴 侠白穴
尺泽穴 孔最穴 列缺穴 经渠穴
太渊穴 鱼际穴 少商穴
大肠经
商阳穴 二间穴 三间穴 合谷穴
阳溪穴 偏历穴 温溜穴 下廉穴
上廉穴 手三里穴 曲池穴 肘髎穴
手五里穴 臂臑穴 肩髃穴 巨骨穴
天鼎穴 扶突穴 口禾髎穴 迎香穴
胃经
承泣穴 四白穴 巨髎穴 地仓穴
大迎穴 颊车穴 下关穴 头维穴
人迎穴 水突穴 气舍穴 缺盆穴
气户穴 库房穴 屋翳穴 鹰窗穴
乳中穴 乳根穴 不容穴 承满穴
梁门穴 关门穴 太乙穴 滑肉门
天枢穴 外陵穴 大巨穴 水道穴
归来穴 气冲穴 髀关穴 伏兔穴
阴市穴 梁丘穴 犊鼻穴 足三里穴
上巨虚穴 条口穴 下巨虚穴 丰隆穴
解溪穴 冲阳穴 陷谷穴 内庭穴
厉兑穴
脾经
隐白穴 大都穴 太白穴 公孙穴
商丘穴 三阴交穴 漏谷穴 地机穴
阴陵泉 血海穴 箕门穴 冲门穴
府舍穴 腹结穴 大横穴 腹哀穴
食窦穴 天溪穴 胸乡穴 周荣穴
大包穴
心经
极泉穴 青灵穴 少海穴 灵道穴
通里穴 阴郄穴 神门穴 少府穴
少冲穴
小肠经
少泽穴 前谷穴 后溪穴 腕骨穴
阳谷穴 养老穴 支正穴 小海穴
肩贞穴 臑腧穴 天宗穴 秉风穴
曲垣穴 肩外俞穴 肩中俞穴 天窗穴
天容穴 颧髎穴 听宫穴
膀胱经
睛明穴 攒竹穴 眉冲穴 曲差穴
五处穴 承光穴 通天穴 络却穴
玉枕穴 天柱穴 大杼穴 风门穴
肺俞穴 厥阴俞穴 心俞穴 督俞穴
膈俞穴 肝俞穴 胆俞穴 脾俞穴
胃俞穴 三焦俞穴 肾俞穴 气海俞穴
大肠俞穴 关元俞穴 小肠俞穴 膀胱俞穴
中膂俞穴 白环俞穴 上髎穴 次髎穴
中髎穴 下髎穴 会阳穴 承扶穴
殷门穴 浮郄穴 委阳穴 委中穴
附分穴 魄户穴 膏肓穴 神堂穴
譩譆穴 膈关穴 魂门穴 阳纲穴
意舍穴 胃仓穴 肓门穴 志室穴
胞肓穴 秩边穴 合阳穴 承筋穴
承山穴 飞扬穴 跗阳穴 昆仑穴
仆参穴 申脉穴 金门穴 京骨穴
束骨穴 足通谷穴 至阴穴
肾经
涌泉穴 然谷穴 太溪穴 大钟穴
水泉穴 照海穴 复溜穴 交信穴
筑宾穴 阴谷穴 横骨穴 大赫穴
气穴 四满穴 中注穴 肓俞穴
商曲穴 石关穴 阴都穴 腹通谷穴
幽门穴 步廊穴 神封穴 灵墟穴
神藏穴 彧中穴 俞府穴
心包经
天池穴 天泉穴 曲泽穴 郄门穴
间使穴 内关穴 大陵穴 劳宫穴
中冲穴
三焦经
关冲穴 液门穴 中渚穴 阳池穴
外关穴 支沟穴 会宗穴 三阳络穴
四渎穴 天井穴 清冷渊穴 消泺穴
臑会穴 肩髎穴 天髎穴 天牖穴
翳风穴 瘈脉穴 颅息穴 角孙穴
耳门穴 耳和髎穴 丝竹空穴
胆经
瞳子髎穴 听会穴 上关穴 颔厌穴
悬颅穴 悬厘穴 曲鬓穴 率谷穴
天冲穴 浮白穴 头窍阴穴 完骨穴
本神穴 阳白穴 头临泣穴 目窗穴
正营穴 承灵穴 脑空穴 风池穴
肩井穴 渊腋穴 辄筋穴 日月穴
京门穴 带脉穴 五枢穴 维道穴
居髎穴 环跳穴 风市穴 中渎穴
膝阳关穴 阳陵泉穴 阳交穴 外丘穴
光明穴 阳辅穴 悬钟穴 丘墟穴
足临泣穴 地五会穴 侠溪穴 足窍阴穴
肝经
大敦穴 行间穴 太冲穴 中封穴
蠡沟穴 中都穴 膝关穴 曲泉穴
阴包穴 足五里穴 阴廉穴 急脉穴
章门穴 期门穴
任脉
会阴穴 曲骨穴 中极穴 关元穴
石门穴 气海穴 阴交穴 神阙穴
水分穴 下腕穴 建里穴 中脘穴
上脘穴 巨阙穴 鸠尾穴 中庭穴
膻中穴 玉堂穴 紫宫穴 华盖穴
璇玑穴 天突穴 廉泉穴 承浆穴
督脉
长强穴 腰俞穴 腰阳关穴 命门穴
悬枢穴 脊中穴 中枢穴 筋缩穴
至阳穴 灵台穴 神道穴 身柱穴
陶道穴 大椎穴 哑门穴 风府穴
脑户穴 强间穴 后顶穴 百会穴
前顶穴 卤会穴 上星穴 神庭穴
素髎穴 水沟穴 兑端穴 龈交穴
分 类 查 询
按 所 属 性 分 类
解表穴(12穴)
风府穴、大椎穴、陶道穴、玉枕穴、大杼穴、风门穴、风池穴、当阳穴、颞颥穴、太阳穴、百虫窝穴、京骨穴
清热穴(85穴)
清心热穴
天柱穴、小海穴、少海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少府穴、曲泽穴、筑宾穴。
清肺热穴
上星穴、尺泽穴、孔最穴、鱼际穴、虎口穴、前谷穴、百劳穴、灸痨穴、身柱穴、灵台穴。
清肝胆热穴
阳白穴、头临泣穴、五处穴、颔厌穴、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浮白穴、脑空穴、头窍阴穴、完骨穴、浊浴穴、五枢穴、足五里穴、胆囊穴、光明穴、中封穴、足临泣穴、地五会穴、侠溪穴。
清胃肠热穴
曲池穴、手三里穴、下廉穴、合谷穴、三间穴、二白穴、下极俞穴、下腰穴、尾穷骨穴、长强穴、阳纲穴、肓门穴、小肠俞穴、阑尾穴、下巨虚穴、解溪穴、冲阳穴、内庭穴。
清三焦热穴
瘈脉穴、消泺穴、天井穴、支沟穴、外关穴、阳池穴、渊腋穴。
清热解毒穴
夹承浆穴、地合穴、龈交穴、颊里穴、角孙穴、耳尖穴、颧髎穴、肘尖穴、温溜穴、偏历穴、阳溪穴、二间穴、臂间穴、八邪穴、大指甲根穴、乳上穴、腰俞穴、昆仑穴、外踝尖穴、八风穴、内踝尖穴。
止咳平喘化痰穴(31穴)
天突穴、气舍穴、水突穴、天府穴、列缺穴、小指尖穴、璇玑穴、华盖穴、紫宫穴、玉堂穴、肋头穴、胸堂穴、俞府穴、彧中穴、神藏穴、灵墟穴、神封穴、气户穴、库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云门穴、中府穴、周荣穴、天溪穴、崇骨穴、灸哮穴、定喘穴、魄户穴、譩譆穴、丰隆穴。
消食导滞穴(16穴)
上脘穴、中脘穴、建里穴、下脘穴、脐中四边穴、幽门穴、不容穴、承满穴、梁门穴、关门穴、太乙穴、长谷穴、食窦穴、腹哀穴、接脊穴、四缝穴。
益气壮阳穴(28穴)
百会穴、石关穴、商曲穴、神阙穴、气海穴、石门穴、关元穴、胃上穴、大巨穴、提托穴、脊中穴、命门穴、腰阳关穴、脾俞穴、肾俞穴、中膂俞穴、意舍穴、胃仓穴、志室穴、京门穴、环跳穴、足三里穴、仆参穴、束骨穴、太溪穴、商丘穴、公孙穴、太白穴。
补阴穴(9穴)
肺俞穴、膏肓穴、腰眼穴、小儿龟胸穴、脐上脐下穴、大赫穴、横骨穴、照海穴、然谷穴。
温里穴(13穴)
龙颔穴、三角灸穴、大横穴、腹结穴、胃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会阳穴、关仪穴、地机穴、漏谷穴、大都穴。
平肝息风穴(15穴)
鼻交頞中穴、发际穴、神庭穴、前顶穴、本神穴、率骨穴、天冲穴、后顶穴、强间穴、滑肉门穴、筋缩穴、太冲穴、行间穴、足心穴、里内庭穴。
理气穴(49穴)
天容穴、人迎穴、缺盆穴、极泉穴、天泉穴、侠白穴、青灵穴、经渠穴、中泉穴、中魁穴、膻中穴、中庭穴、步廊穴、胸乡穴、辄筋穴、天池穴、乳根穴、期门穴、日月穴、大包穴、鸠尾穴、巨阙穴、腹通谷穴、阴都穴、肓俞穴、天枢穴、外陵穴、章门穴、府舍穴、气冲穴、羊矢穴、急脉穴、至阳穴、中枢穴、血压点穴、厥阴俞穴、督俞穴、胃管下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肘椎穴、膈关穴、魂门穴、痞根穴、后腋穴、上巨虚穴、阳陵泉穴、外丘穴、中都穴。
理血穴(10穴)
太渊穴、养老穴、阴交穴、膈俞穴、竹杖穴、阳刚穴、闾上穴、血海穴、三阴交穴、合阳穴。
调经止带穴(26穴)
中注穴、经中穴、四满穴、气穴、气门穴、绝孕穴、维胞穴、归来穴、子宫穴、冲门穴、带脉穴、维道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白环俞穴、阴廉穴、阴包穴、曲泉穴、阴谷穴、蠡沟穴、交信穴、营池穴、水泉穴、独阴穴。
利水通淋穴(15穴)
水分穴、利尿穴、中极穴、水道穴、曲骨穴、三焦俞穴、胞肓穴、膀胱俞穴、淋泉穴、委阳穴、箕门穴、阴陵泉穴、复溜穴、大钟穴、陷谷穴。
安神穴(19穴)
安眠穴、伴星穴、燕口穴、支正穴、阳谷穴、手逆注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灵道穴、大陵穴、臣觉穴、巨阙俞穴、神道穴、神堂穴、心俞穴、腰奇穴、女膝穴、足通谷穴。
开窍苏厥穴(28穴)
水沟穴、兑端穴、承浆穴、悬命穴、内迎香穴、四神聪穴、劳宫穴、后溪穴、少泽穴、少冲穴、关冲穴、中冲穴、商阳穴、少商穴、十宣穴、十王穴、夺命穴、乳中穴、会阴穴、委中穴、金门穴、隐白穴、大敦穴、厉兑穴、足窍阴穴、至阴穴、气端穴、涌泉穴。
利窍穴(63穴)
利目穴
睛明穴、攒竹穴、瞳子髎穴、球后穴、承泣穴、四白穴、鱼腰穴、上明穴、丝竹空穴、睛中穴、眉冲穴、承光穴、目窗穴、头维穴、翳明穴、天牖穴、拳尖穴、大骨空穴、凤眼穴。
利鼻穴
迎香穴、上迎香穴、禾髎穴、素髎穴、囟会穴、通天穴、承灵穴、散笑穴、鼻流穴。
利耳穴
耳门穴、听宫穴、颅息穴、听会穴、会宗穴。
利口舌咽喉穴
正营穴、脑户穴、哑门穴、颊车穴、大迎穴、上廉泉穴、廉泉穴、洪音穴、扶突穴、天鼎穴、唇里穴、聚泉穴、海泉穴、金津穴、玉液穴、龙玄穴。
通利诸窍穴
巨髎穴、印堂穴、曲差穴、上关穴、耳和髎穴、络却穴、下关穴、翳风穴、天窗穴、四渎穴、三阳络穴、中渚穴、液门穴、小骨空穴。
袪风除湿穴(12穴)
肩髎穴、臂中穴、伏兔穴、阴市穴、髋骨穴、梁丘穴、鹤顶穴、膝眼穴、犊鼻穴、条口穴、陵后穴、膝关穴。
舒筋活络穴(54穴)
牵正穴、地仓穴、肩髎穴、肩贞穴、臑会穴、臂臑穴、手五里穴、肘髎穴、上廉穴、清冷渊穴、手踝穴、腕骨穴、肩前穴、泽前穴、腰痛点穴(威灵穴精灵穴)、落枕穴、五虎穴、新设穴、颈臂穴、肩井穴、天髎穴、巨骨穴、秉风穴、曲垣穴、天宗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附分穴、悬枢穴、肩头穴、臑俞穴、夹脊穴、新建穴、居髎穴、十七椎穴、秩边穴、髀关穴、拇趾里横纹穴、风市穴、中渎穴、膝阳关穴、阳交穴、阳辅穴、悬钟穴、丘墟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膝旁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申脉穴。
头针是在头部进行针刺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方法。有的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在头部选取相关经穴进行治疗。有的是根据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在头皮上划分出相应的刺激区进行针刺。
中文名
头针疗法
用途
头部进行针刺以治疗各种疾病
理论
脏腑经络理论
根据
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头者精明之府”,张介宾注:“皆上升于头。”说明头部与人体内的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手足阳明经分布于前额及面部,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交颈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手足少阳经分布于头侧部。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毗。”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其文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手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颊、头颈部。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督脉“上至风府,入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
六阴经中则有手少阴与足厥阴经直接循行于头面部,尤其是足厥阴肝经在"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除手少阴与足厥阴经脉直接上行头面之外,所有阴经的经别合入相表里的阳经之后均到达头面部。因此,人体的经气通过经脉、经别等联系集中于头面部。在气街学说中"头之气街"列为首位,其原因也在于此,并因此而有"气出于脑"的阐述。这些都说明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重要【部位】,针灸治疗非常重视头部腧穴的重要作用。
焦氏头针
山西焦顺发同志于1971年首先提出,是以大脑皮层机能定位为理论依据,以针刺为手段治疗各种疾病。临床常用于脑源性疾病。
刺激区的定位及主治
为了准确地掌握刺激区的定位,首先要确定两条标准线。前后正中线:是从两眉之间至枕外粗隆下缘的头部正中连线。眉枕线:是从眉毛上缘中点至枕外粗隆尖端的头侧面的水平连线。
运动区
【部位】: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往后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如果鬓角不明显,可以从颧弓中点向上引垂直线,此线与眉枕线交叉处向前移0.5厘米为运动区下点。上下两点之间的连线即为运动区。将运动区划分为五等分,上1/5是下肢、躯干运动区。中2/5是上肢运动区,下2/5是头面部运动区,也称言语一区。
【主治】:运动区上1/5,治疗对侧下肢及躯干部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等。
感觉区
【部位】: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在头皮上的投影部位。自运动区向后移1.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感觉区。上l/5是下肢、头、躯干感觉区;2/5是上肢感觉区;下2/5是面感觉区。
【主治】: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后头部、颈项部疼痛、头鸣;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偏头痛,颞颌关节炎等。
舞蹈震颤控制区
【部位】:在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
【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震颤麻痹综合征。(一侧的病变针对侧,两侧都有病变针双侧)
【刺法】:用长毫针由本线上端刺入,沿皮向目外眦方向刺至发际,或用2寸毫针分段刺入,行快速捻针手法。
晕听区
【部位】: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共4厘米。
【主治】:眩晕、耳鸣、听力减退等。
【刺法】:由此区的前端或后端刺入,沿皮刺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
言语二区
【部位】:相当于顶叶的角回部。从顶骨结节后下方2厘米处引一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向下取3厘米长直线。
【主治】:命名性失语。
【刺法】:由此区的上点进针,沿皮向下刺1寸(3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
言语三区
【部位】: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厘米长的水平线。
【主治】:感觉性失语。
【刺法】:由此区前端刺入,沿皮向后刺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
运用区
【部位】:从顶骨结节起分别引一垂直线和与该线夹角为40度的前后两线,长度均为3厘米。
【主治】:失用症。
【刺法】:由顶结节进针,沿皮刺入1寸(3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
足运感区
【部位】: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 l厘米,向后引平行于正中线的3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对侧下肢瘫痪,疼痛,麻木,急性腰扭伤,夜尿,皮质性多尿,子宫下垂等。
【刺法】:沿皮刺,行快速捻针手法。
视区
【部位】:从枕外粗隆顶端旁开l厘米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
平衡区
【部位】:相当于小脑半球在头皮上的投影。从枕外粗隆顶端旁开3.5厘米处,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小脑性平衡障碍。
胃区
【部位】:从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胃痛及上腹部不适等。
胸腔区
【部位】:在胃区与前后正中线之间,从发际向上下各引2厘米长的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
【主治】:胸痛、胸闷、心悸、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哮喘、呃逆、胸部不适等症。
生殖区
【部位】:从额角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 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白带多;配足运感区治疗子宫脱垂等。
血管舒缩区
【部位】:在舞蹈震颤控制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
【主治】:皮层性水肿、高血压。
【刺法】: 从此区的上端刺入,沿皮向眉尾方向刺至发际。行快速捻针手法。
国际头针标准线
1970年以来,头针疗法在我国逐步推广应用,不久,这种疗法也成为一些国家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头针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所用的穴区和经络、穴位、脏腑有密切联系,其穴名反映了经络、穴位等理论和特点。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于1984年5月在东京)经过讨论,决定按照分区定经,经上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一针透双穴或三穴)方法原则,制定了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包括由头穴名的英文字母数字编号、穴名汉语拼音和汉字三要素。编号中的英文MS是“micro-system”and “scalp points”的缩写。
(一) MS 1额中线ézhōngxiàn
【部位】: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癫痫。
【刺法】:沿皮向下刺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二) MS 2额旁1线épángxiànⅠ(胸腔区) 【部位】: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过敏性哮喘,支气管炎,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对心慌、气短、浮肿、尿少有一定的效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刺法】:从眉冲穴刺入,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三) MS 3额旁2线épángxiànⅡ(胃区、肝胆区) 【部位】: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主治】:对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疗效,对肝胆疾病引起的右上腹部疼痛也有一定的疗效。
【刺法】:从头临泣穴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四) MS 4额旁3线épángxiànⅢ(生殖区、肠区) 【部位】: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法从额角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直线即是。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配双侧足运感区治疗急性膀胱炎引起尿频、尿急,糖尿病引起烦渴、多饮、多尿,阳痿,遗精,子宫脱垂等。对下腹部疼痛有一定疗效。
【刺法】:从此线上端进针,沿皮向下刺入1寸,行快速运针手法。
(五) MS 5顶中线 Dǐngzhōngxiàn
【部位】:在头顶部,即从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段。
【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昏厥,癫狂,痫症。
【刺法】: 从百会穴进针,向前沿皮刺,透至前顶,行快速捻针手法。
(六) MS 6顶颞前斜线 DǐngnièQiánxiéxiàn (运动区) 【部位】:在头顶部、头侧部,从头部经外穴前神聪至颞部胆经悬厘引一斜线,并将其分为五等分段。
【主治】:上1/5段,治疗对侧下肢瘫痪:中2/5段,治疗对侧上肢瘫痪;下2/5段(言语一区),治疗对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口水、发音障碍。
【刺法】:用长针由前神聪沿皮向曲鬓穴方向刺入,或用2寸长针由上点向曲鬓分段接力刺,行快速运针手法。
(七) MS 7顶颞后斜线Dǐngniè Hòuxiéxiàn (感觉区) 【部位】: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颞前斜线之后1寸,与其平行的线。从督脉百会穴至颞部胆经曲鬓穴引一斜线,将全线分为五等分段。
【主治】:上1/5段,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及后头痛、颈项痛和头鸣;中2/5段,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下2/5段,治疗对侧头面麻木、疼痛等。
【刺法】:用长针从百会穴刺入,向颞部曲鬓穴透刺,或用2寸长针从上点作分段接力刺入,然后行快速捻针手法。
(八) MS 8顶旁1线 DǐngpángxiànⅠ
【部位】:在头顶部,督脉旁1.5寸(4.5厘米),从膀胱经通天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4.5厘米)。
【主治】:头痛,头晕,耳鸣,视物不明。
【刺法】:从通天穴向后沿皮刺入1.5寸,行快速捻针手法。
(九) MS 9顶旁2线 DǐngpángxiànⅡ
【部位】:在头顶部,督脉旁开2.25寸(6.75厘米)。由胆经正营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至承灵穴)。
【主治】:头痛,偏头痛,眩晕。
【刺法】:由正营穴向后沿皮刺入1.5寸。行快速捻针手法。
(十) MS 10颞前线 Nièqiánxiàn
【部位】:在头的颞部,从胆经颔厌穴至悬厘穴连一直线。
【主治】:偏正头痛,目外眦痛,耳鸣,痫症。
【刺法】: 由颔厌穴进针,沿皮刺入透悬厘穴,行快速捻针手法。
(十一) MS 11颞后线 Nièhòuxiàn
【部位】:在头的颞部,从胆经的率谷穴向下至曲鬓穴连一直线。
【主治】:头痛,偏头痛,眩晕,小儿惊风,鬓发部疼痛。
【刺法】: 从率谷穴进针,沿皮向下透曲鬓穴,行快速捻针手法。
(十二) MS 12枕上正中线 ZhěnshàngZhèngzhōngxiàn 【部位】:在后头部,即督脉强间穴至脑户穴之段。
【主治】:头痛,头晕,目眩,颈项强痛,癫狂,痫症。
【刺法】: 从强间穴进针,向后沿皮刺至脑户,行快速捻针手法。
(十三) MS 13枕上旁线 ZhěnshàngPángxiàn (视区) 【部位】:在后头部,由枕外粗隆督脉脑户穴旁开0.5寸(1.5厘米)起,向上引一直线,长4厘米。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等。
【刺法】:由此线的下端进针,向上沿皮刺入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
(十四) MS 14枕下旁线 Zhěnxià Pángxiàn (平衡区) 【部位】:在后头部,枕外粗隆即督脉脑户穴外侧1.17寸(3.5厘米)向下线引一垂直,长1.33寸(4厘米)。
【主治】:治疗小脑损害引起的平衡障碍,头项痛,眩晕。
【刺法】:由此线的上端进针,向下沿皮刺入1.33寸(4厘米),行快速捻针手法。
操作方法
1、体位:取坐位或卧位,依不同疾病选定刺激穴区,单侧肢体疾病,选用对侧刺激区;双侧肢体疾病,选用双侧刺激区;并可选用有关刺激区配合治疗。局部常规消毒。
2、进针:一般选用28-30号1.5-2寸长的不锈钢毫针。针与头皮呈30度左右夹角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当针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针,根据不同穴区可刺入0.5-1寸。然后运针。
3、运针:头针之运针只捻转不提插,为使针的深度固定不变及捻针方便起见,一般以拇指掌侧面与食指桡侧面夹持针柄,以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身左右旋转,捻转速度每分钟可达200次左右,进针后持续捻转2-3分钟,留针5─10分钟,反复操作2-3次即可起针,偏瘫患者留针期间嘱其活动肢体(重症患者可作被动运动),加强肢体的功能锻炼。起针时,如针下无沉紧感,可快速抽拔出针,也可缓缓出针,起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止出血。
4、电针刺激:进针后亦可用电针治疗仪在主要穴区通电,以代替手法捻针,频率可用200-300次/分,亦可选用较高的频率,刺激波形选择可参考电针,刺激强度根据患者的反应而定。
5、疗程:每日或隔日针一次,10─15次为一个疗程。休息5-7天后,再作下一疗程。
适应范围
头针主要适应治疗脑源性疾患,如瘫痪、麻木、失语、眩晕、耳鸣、舞蹈病等等。此外,也可治疗腰腿痛、夜尿、三叉神经痛、肩周炎、各种神经痛等常见病多发病。头针还应用于外科手术的针刺麻醉。由于头针运用的时间尚不长,适应证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
注意事项
1、治疗时需掌握适当的刺激量,注意防止晕针,尤其取坐位时,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及表情。
2、中风患者,急性期如因脑出血引起有昏迷、发热、血压过高时,暂不宜用头针治疗,待病情及血压稳定后再行针刺治疗。如因脑血栓形成引起的偏瘫者,宜及早采用头针及体针结合治疗,有高热、急性炎症及心力衰竭等症时,一般慎用头针治疗。
3、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起针时要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如有出血及皮下血肿出现,可轻轻揉按,促使其消散。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