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阴包穴
【类属】属足厥阴肝经。
【出处】《针灸甲乙经》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股骨内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取法】大腿内侧,膝盖内侧上端的骨性标志,直上6横指处即是。。
【作用】调经止痛,利尿通淋,通调下焦。
【运用】调经止痛,利尿通淋,通调下焦。肝肾、少腹、前阴等疾患:如小便不利,少腹疼痛,遗尿,癃闭,月经不调,两股生疮,腹痛,小便不利,腰骶痛引小腹,现代又用阴包穴治疗痛经,尿失禁,腰骶神经痛,遗溺,尿闭,盆腔炎,腰腿痛,骶髂关节炎,腰肌劳损,腹股沟淋巴结炎等。
【保健】用拇指指腹轻揉阴包穴,可增强生殖器官的功能,也可预防女性乳腺疾病。
【艾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刺灸】直刺0.8~1.5寸,局部有酸胀感,或向周围放散。
【配伍】
配至阴穴、阴陵泉穴、地机穴、三阴交穴治疗小便不利。
配气海穴、中极穴、肾俞穴治遗尿。
配关元穴、血海穴、三阴交穴治月经不调。
配交信穴治月经不调。
配关元穴、肾俞穴治气虚不固之遗尿。
配箕门穴、足五里穴、血海穴治膝股内侧疼痛,小儿麻痹的肌萎缩。
【文献】
《针灸甲乙经》:腰痛,少腹痛,阴包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腰尻引中腹痛,遗溺不禁。
《针灸聚英》:主腰尻引小腹痛,小便难,遗尿,妇人月水不调。
《肘后歌》:中满如何去得根,阴包如刺效如神。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