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中都穴
【类属】属足厥阴肝经。足厥阴之郄穴。
【出处】《灵枢·本输》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取法】正坐或仰卧位,先在内踝尖上7寸的胫骨内侧面作一水平线,当胫骨内侧面的上中1/3交点处取穴。或坐位,内踝尖与阴陵泉(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向上推,抵膝关节下,胫骨向内上弯曲凹陷处即是阴陵泉穴)连线之中点上半横指处
【作用】疏肝理气,调经止血。
【运用】肝肾、少腹等疾患:如疝气,遗精,崩漏,产后恶露不尽,少腹满痛,肠澼,手足拘急,脚胫枯瘦,湿痹,胫内廉红肿,腹痛,泄泻,恶露不尽,胁痛,下肢痿痹,现代又用中都穴治疗急性肝炎,下肢神经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月经不调,带下,少腹痛,泻痢,盆腔炎阴暴痛,腹胀腹痛,痢疾泄泻,肠炎,急性肝炎,膝关节炎症,下肢麻痹疼痛,足软无力,喉炎等。
【保健】
【艾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刺灸】平刺0.5~0.8寸。
【配伍】
配合谷穴、曲池穴、中渚穴、液门穴治疗四肢浮肿。
配血海穴、三阴交穴治月经过多和崩漏、产后恶露不绝。
配合谷穴、次髎穴、三阴交穴治痛经。
配脾俞穴、阴陵泉穴治白带症。
配足三里穴、梁丘穴治肝木乘土之腹胀、泄泻。
配太冲穴治疝气。
配三阴交穴、阴陵泉穴、膝阳关穴、膝关穴、伏兔穴、箕门穴治下肢痿痹瘫痛。
【文献】
《针灸甲乙经》:肠澼,中郄主之。崩中,腹上下痛,中郄主之。
《备急金要方》:主足下热,胫寒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妇人崩中,因产恶露不绝。
《针灸大成》:四肢浮肿,中都、合谷、曲池、中渚、液门。
中都穴是足厥阴肝经的郄穴。像急性肋骨痛、急性肝区痛、急性眼睛胀痛,一揉中都穴就好。
中都穴”。“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都”,都市之意。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气在此云集天之下部。本穴物质为蠡沟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聚集而成一个水湿气场,所处为天之下部,本穴如同肝经气血的集散之地,故名“中都穴”。
疏肝理气,调经止血,治疗腹胀腹痛,胁痛,痢疾泄泻,泄痢,肠炎,急性肝炎,崩漏,下肢麻痹疼痛,膝关节炎,喉头炎等
按压中都穴有疼痛表示体内肝脏出现了炎症,炎症的轻重程度与穴位按压疼痛度成正比。
肝脏有炎症的表现:眼球和皮肤发黄、小便发黄、生殖器周围潮湿、发痒等。
中都穴定位:内踝高点直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操作方法:点穴、针刺、艾灸、放血均可。找准中都穴,先轻轻体会穴位及周围肌肉的软硬度、温度、结节、压痛点,双手拇指叠加慢慢施加力气,由轻、中、重三层次用力,分别作用于表皮下、肌肉间、骨膜层;仔细体会手下感觉,体会力度到哪个层次能找到结节或出现酸胀麻木最明显;定格力量层次不变,按揉、拨法、颤动,持续刺激5~8分钟左右,以酸胀麻木感减轻或结节点变软或消散为宜。
和于大夫从零学中医——针灸篇(第七篇:郄穴)
本系列文章《和于大夫从零学中医》追求在非中医专业读者、普罗大众学习本系列内容后,能明白中医基本原理,掌握相应的核心操作,可以使用与此相关的中医、中药、针灸等知识对日常生活常见的 健康 问题进行安全、合理、有效的处理,突出中医真实而有效的预防保健,乃至的治疗作用。
郄穴,“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十二经各有一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也各有一个郄穴,一共16个郄穴。除足阳明胃经的梁丘外,都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临床上郄穴多用于治疗急性病。
郄穴在临床当中有诊断作用,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虚实的征象。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孔最治咳血,足厥阴肝经的郄穴中都治崩漏。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足少阳胆经郄穴外丘,胃脘疼痛取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等。
1、足太阴脾经之郄穴--地机穴,位于人体小腿内侧,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2、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穴,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3、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穴,在屈肘时,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4、足阳明胃经郄穴--粱丘穴,取该穴时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3寸。
5、手少阴心经郄穴--阴郄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6、手太阳小肠经郄穴--养老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缘中。
7、膀胱经郄穴--金门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8、足少阴肾经郄穴--水泉穴,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太溪穴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前上部凹陷处。
9、手厥阴心包经郄穴--郗门穴,位于腕横纹上五寸。
10、三焦经郄穴--会宗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穴尺侧,尺骨的桡侧缘。
11、胆经郄穴--外丘穴,位于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穴。
12、足厥阴肝经郄穴--中都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13、阴跷脉郗穴--交信穴,位于人体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复溜穴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
14、阳维脉郗穴--阳交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
15、阴维脉郗穴--筑宾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太溪穴与阴谷穴的连线上,太溪穴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16、阳跷脉郗穴--跗阳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该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有吸热化湿之功效。主治头痛、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等症。
手太阴肺经孔最穴,手厥阴心包经郄门穴,
手少阴心经阴郄穴,手阳明大肠经温溜穴,
足太阴脾经地机穴,足厥阴肝经中都穴,
足少阴肾经水泉穴,足阳明胃经梁丘穴,
足少阳胆经外丘穴,足太阳膀胱经金门穴,
手少阳三焦经会宗穴,手太阳小肠经养老穴,
阴维脉筑宾穴,阳维脉阳交穴,
阴跷脉交信穴,阳跷脉跗阳穴。
郄穴在临床中,其实是简便易学又实用的救身之道。比如,有人突然出现 休克 的紧急情况时,找医生或打电话叫救护车都要耽误一些时间,即使医生来了或者救护车赶到,病人往往也就撒手西去了。如果懂得这些简单而实用的一穴救命的方法,用指尖掐按病人鼻唇之间的 人中穴 ,就可使患者苏醒,再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治疗不迟,此即民间所谓的 [掐人中] 。真正的急救,是在医生和救护车还没有到来前的当场施救,以赢得宝贵的时间。再比如 心脏病突然发作 ,可马上取心包经上的 郄门穴 ,只要对这个穴位进行强烈刺激(强有力的按压),往往能一穴见效,迅速缓解病情而起死回生。西医的急救方法在家庭是做不到的,而通过中医的简单取穴进行急救,只要穴位选的准,按压方法得当,则是最快速、最有效的。
当出现 急性胃疼 时应立即想到 梁丘穴, 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该穴,持续2-5分钟,往往可以立即止疼;
孔最穴 ,这可是治疗 内脏出血 的郗穴,使用时可用母指腹尖适度用力按压该穴;
当有 尿血症 时,要马上想到 水泉穴 ; 女子崩漏、膝关节炎、疝气 就找 中都穴 ;
急性腰痛 时可随手取来 养老穴 ; 胆囊疼痛 了就快按 外丘穴 ;
凡遇 心动过速、心绞痛等心胸疾患 那就是 郄门穴 的事了,按压的时间同前;
外丘和阳交穴 可以治疗 急性头疼 ;
当出现 头疼、咽喉肿痛、肠鸣腹疼 的时候就选 温溜穴 ;
那么 心疼、吐血、鼻出血 怎么办?可以选择 阴郗穴 ,平时经常按压此穴还可预防和治疗心脏疾病;
地机穴 ,可治疗腹胀、腹疼,泄泻,这个穴位按压时间要长些,3到5分钟;
筑宾穴 ,可治疗恶心呕吐;
交信穴 ,可治疗月经不调、痢疾、肠炎;
承浆穴 ,可治疗休克昏迷、口眼歪斜、齿龈肿疼。
至于 梁丘穴 配 中脘穴 治疗急性胃炎;
孔最穴 配 膻中穴 治疗气逆吐血等。
郄穴歌
郄有孔隙意,本是气血聚。
病症相应点,临床能救急。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当。
胃经是梁丘,脾应取地机。
心经取阴郄,小肠养老名。
膀胱金门寻,肾向水泉觅。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列。
胆经在外丘,肝经中都立。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会,阴维筑宾为。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