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的,但也不是都会有这样的症状的,出现并发症则有相应的症状的。
指导建议:
如果不能通过非药物治疗控制血糖的话,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血糖,可以服用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阿卡波糖等进行治疗的,必要时需要考虑胰岛素治疗的,预防血糖增高引起的并发症,才是关键所在。
前言:想要控制糖尿病就要了解糖尿病。
一、糖尿病的起源
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过“消渴证”这一病名。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的消渴篇对“三多”症状已有记载。唐朝初年,我国著名医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证患者的小便是甜的。
世界上最早确认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王焘根据其父患口渴难忍,饮量大增,身上多疖疮,小便水果味,并根据甄立言《古今条验》一书中指出的:消渴病者小便似麸片甜。于是他亲口尝其父小便,果然是甜的。故针对消渴病制定了治疗方案,辅以调整饮食,使其父病情得到控制。他把这些经验写进了《外台秘要》一书。
为什么中国人患有糖尿病特别多 ,中华民族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在战争动荡面前食物明显不足,饥饿面前我们祖先身体要能容易的吸收糖份和盐,在现代不缺营养物质的时候,就使我们的身体过多的吸收,所以中国人糖尿病和高血压居高不下。
二、血糖升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糖尿病具有明显的特征,即高血糖。这么多人认为高血糖是患糖尿病,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但高血糖不一定是糖尿病。
1、当患有肝病,例如肝炎,肝硬化和其他肝脏疾病时,肝脏合成糖原的能力降低,并且血糖升高。
2、应激状态下的急性感染、创伤、脑血管意外、烧伤心肌梗死、剧烈疼痛等。此时,胰岛素拮抗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加相对不足。提高血糖。
3、厌食,食欲大大减轻,体重明显轻于原有,弱弱,缺乏力量和慢性疾病可以降低体力,导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
4、服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抗癌药,降压药,避孕药,含糖糖浆和中药蜜丸,都会增加血糖。
5、机体的改变:过度兴奋,过度的体力活动,发烧,感染,大出血,创伤,手术,麻醉,昏迷等,可能引起血糖的暂时变化,例如应激激素增加,葡萄糖耐量降低和血糖升高。
6、生活习惯不好:现在的人工作压力大,常坐办公室通常活动量少,会使胰岛素功能降低,加上长期食用高热量的食物,摄入的蔬菜和水果较少,也容易导致血糖升高。
三、糖尿病患者不一定服用药物
1. 糖尿病前期人群是可以不吃药的。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已经高于正常范围,但是还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临界状态,包括糖耐量异常和糖耐量受损两种,也就是空腹血糖偏高和餐后血糖偏高两种。这个时候的血糖偏高,但又没达到诊断值,所以被叫做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人群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调整和运动来控制血糖,但是当糖尿病前期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以上,血糖仍然控制不好,也就是说空腹血糖 6.1毫摩尔/升和(或)餐后血糖 7.8毫摩尔/升,或高血糖进展快的,建议早期尽量使用药物干预。
2. 1型糖尿病“蜜月期”可以暂停胰岛素
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后,随着血糖的好转,胰岛素的用量可以逐渐减少,有的患者可以完全停用胰岛素数周。甚至有的可达数个月,其血糖水平也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这个糖尿病的缓解时段就叫做“蜜月期”。
但是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明白,“蜜月期”仅能持续数月,不打胰岛素并不是糖尿病治愈了,如果误以为停用胰岛素是糖尿病治愈的表现,从而放松对血糖的管理,会导致“蜜月期”很快结束,而且可能会发生糖尿病症酸中毒。
所以在“蜜月期仍然要按照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自己,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3. 新诊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后
刚刚被诊断为糖尿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医院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一般6个月到三五年不等),胰岛素用量可以很小,甚至可以不用降糖药。这一段可以摆脱降糖药治疗的时期也被称为“蜜月期”。和1型糖尿病一样,在蜜月期2型糖尿病患者同样不能放松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和运动。
4. 减重手术后一段时间内
体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减重手术达到改善血糖的作用。通过减重手术,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缓解,降糖药用量显著减少,有些患者甚至可以停用降糖药,但术后仍然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进行适当运动等,还需要为避免手术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减重手术后,血糖仍然控制不好,那么患者需要继续服用降糖药。
除了以上4种情况外,糖尿病人必须要遵医嘱终身服药或者打胰岛素。
五、糖尿病应该怎么控制
很多糖友得并发症是毁在自己无知,无知却又不自知,总以为自己懂的很多,总以为自己做的很对、很好。他们需要真正弄懂糖尿病,糖尿病饮食和糖尿病用药,也需要弄懂怎么样才是真正的管好糖尿病。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了,只要控制好血糖就可以了。但糖尿病要控制血糖,控制血糖也是基础,但并不是只要控制血糖就可以。糖尿病是一种全身综合性的疾病,不仅糖代谢紊乱,还存在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
所以也要控制体重、血脂、血压和尿酸;要改正不 健康 的饮食习惯;改正不 健康 的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熬夜等;要坚持适度运动等等。
糖尿病患者的两种错误行为:1、会将血糖控制的非常严格,甚至不惜以发生低血糖为代价。什么都不敢吃,如果长期下去,虽然血糖控制下来了,却会因为低血糖、营养不良等严重损伤 健康 。2、不忌口、不运动、不减肥,控糖就靠吃药,打胰岛素。控制不住了就加大药量,加药后又控制不好了,继续加大药量。血糖看似控制的还行,体重一如既往的增加,血脂高,血压也还高着,血脂和血压联手会将很多地方的血管堵死。
要知道:血管病变是所有并发症的发病基础。得了糖尿病血管病变已10年,血管狭窄至少30%,此时血管病变速度是正常人的3-6倍。此时积极预防,保护血管才是出路。
糖友保护血管,除了遵医嘱用药外,日常应做到:
1、定期检测:血糖、血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要按时监测,定期检查。
2、定量主食:控制主食量就是控制血糖,增加肉、蛋、豆等抗饿食物的比例。
3、控制油和肉:多选择“好”脂肪,如:深海鱼、核桃、亚麻籽油等。
4、控制盐量:一天盐摄入在6克以内。
5、适度运动,改善“三高”,延缓血管环境恶化。
6、远离烟酒,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
7、积极治疗牙周炎等慢性感染。
8、放松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焦虑。
行文不易,谢谢支持!
糖尿病分为一型和二型,一型糖尿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胰岛细胞破坏,使得胰岛素绝对减少,血糖得不到控制,必须使用合成胰岛素进行治疗,并且是终身用药。
二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肥胖和不健康的饮食等等因素导致,胰岛素相对减少,口服降糖药物会有比较好的效果,通过饮食控制,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把血糖维持在比较正常的水平。但最终可能还是会产生胰岛素依赖,也就是说,有可能也需要终身用药。
如果相比较而言,糖尿病对全身各个脏器的损害,对生命健康的威胁都远远高于长期用药产生的副作用,所以糖尿病必须得到有效的治疗,至于是否需要终身服药,应当根据病情的进展和医生的建议采取科学的方式治疗。
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需要终身服药。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给予的治疗措施包括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治疗、糖尿病运动治疗、糖尿病自我监测,部分患者通过上述治疗措施就可以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并不需要用药物治疗。通过上述治疗措施之后,患者如果血糖仍然不达标,就建议使用药物,比如口服药或者是胰岛素。
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当中,对关于2型糖尿病属于一种终身用药疾病的说法已经进行删除,并且2021年中国第1版《缓解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出台,其中已经指出,这个疾病是可以逆转的。
这里说的逆转指的是患者在没有使用降糖药物的情况下,血糖仍然处于达标或者正常的状态。而逆转也有分开不同阶段,主要分为部分逆转、完全逆转和长期逆转。
部分逆转:不用药并且至少一年,HbA1c6.5%,空腹血糖7mmol/L
完全逆转:不用药并且至少1年,HbA1c5.7%,空腹血糖5.6mmol/L
长期逆转:完全逆转状态持续超过5年(仍需要定期检查、对体重保持警惕,以免复发)
二型糖尿病患者想要逆转,一定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努力减重,把体重维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胰岛素分泌量会增加。
二是遵照医嘱,尽早开始强化降糖治疗,例如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把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是把生活方式调整得健康且规律,控制饮食,坚持运动,戒烟戒酒。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病,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群居多,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较少,有的说法称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服药,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是因为糖尿病目前无法根治,一旦患病就要做好长期与其对抗的准备,当然,如果病症不是很严重,通过饮食和运动可以对血糖起到一个很好的控制作用的话,那么就不用一直吃药,否则就要借助药物治疗。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的绝对缺乏而导致人体自身无法平衡血糖,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将糖尿病分为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这两者的症状多表现为多尿、多食、频繁口渴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可怕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所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由于患者体内缺乏胰岛素,无法对摄入的糖类进行分解转化,导致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偏高,从而引起高血压、下肢血管堵塞、视力障碍等疾病,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患者失明或截肢。
患病初期往往通过控制饮食配合运动就可以使血糖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含糖量高的食物尽量要少吃,主食应多吃粗粮,少吃白米白面,另外要注意增加蔬菜和肉类蛋类奶类食品的摄入,适当地吃一些水果,保持营养均衡,勤加运动,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最好购入血糖仪,方便定期监测血糖,有利于保持血糖的稳定。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患病时间越长,血糖就越不好控制,需要借助降血糖的药物来辅助治疗,同时也要注意控制饮食,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在长期服用某种药物之后会发现这种药物对他来说失去了效用,尤其是一些患病时间比较长的患者,往往还需要通过注射人工胰岛素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无论是哪种方式,药物必然是伴随其一生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