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多数病人,起病相对比较缓,尤其是在发病的前三天,会有一点低烧、咳嗽、畏寒等症状,往往不太严重,随着病情的进展, 在第5-7天症状会愈发严重。你的情况可能是既往感染的情况。
指导建议:
你的情况,症状不典型,不能说明是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的,但如果有接触史需要警惕,可以到医院进行排查,如果没有,应该还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造成的,不必过于紧张,可以居家隔离观察。
疾控专家针对北京患者核酸检测阴性,但是却出现呼吸道系统临床症状一事进行回应,导致检测结果出现错误的原因包括:
一、病毒在不断的进化,疫情发生以来新冠毒株已经有多种变异体,核酸检测原理和试剂都是针对新冠病毒本身的基因序列,一旦病毒再次发生明显的进化和变异很可能导致目前检测试剂无法有效识别出病毒,因此不排除病毒隐匿性特征更加进化的可能性,导致部分个体的新冠核酸检测结果依然呈现阴性。
二、个体的抵抗力、对病毒的敏感程度、病毒载量不同也会导致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奥密克戎潜伏期长导致前期个体内所能够检测到的病毒载量很低,低到不足以和新冠检测试剂发生明显的反应,同时由于个体对病毒的反应不同,也可能出现病毒含量低,个体反应激烈的症状,同样也可能出现个体无症状但是却检测出阳性的事件,因此案例中的患者本身病毒含量低,但是免疫力比较低,身体对病毒的反应比检测结果更明显,就会出现核酸阴性,个体呼吸道病变的症状。
三、核酸检测的过程不标准导致结果出现一定的误差,我国目前核酸检测有混采和单采两种模式,也分为咽拭子、鼻拭子、肛拭子三种样本,相对而言鼻拭子、单采的准确度更加高,混采的准确率相对较低,北京疫情分布面广,因此选择混采、咽拭子的方式可以加快初筛的进程,因此在获取咽拭子时有可能因为采集方式不标准、不到位、病毒含量低等原因导致没有足够的病毒样本进行检测,就会导致混采样本出现阴性,但是个体症状比较明显的现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已经快4个月了,中国疫情已经控制住了,但还有少数病人出院后的复检结果又是阳性。这是为什么呢?这部分人会不会再传染别人了呢?
按照第六版之前的出院标准,经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响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满足以上条件,可解除隔离出院。问题出在哪里呢?
原因之一:检测方法本身可能存在问题这些患者出院前的检测结果为阴性,复检又是阳性,情况说明病毒并没有完全清除,之前的两次阴性不是真正的阴性,是假阴性,上呼吸道的咽拭子未必能反映病毒的实际情况。为什么会是假阴性?
目前采用的定量PCR的方法,其实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样本准备或者说采样,是可能引起假阴性的重要一步。
采的是患者的咽拭子和痰液样本,检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ORF1ab基因、N基因和E基因等三个基因。
从咽部和扁桃体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如何采?在过分依赖核酸检测技术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采样这一最重要的步骤。样本采集不当,并未采集到合理位置的标本,病毒含量不能反映真实状况。
正常操作:张开嘴巴,暴露咽喉,用培养管内的消毒长棉签以灵敏而轻柔的动作擦拭两侧腭弓和咽、扁桃体上的分泌物。然后将棉签插入试管,及时送检。关键步骤是擦拭,而不是蘸一下或者点一下就完了。
咽拭子的取样是非常非常关键的步骤!换句话说,如果取样不对,大概率是检测不到病毒的,或者说不同的医生取样,得到的结果有可能是相反的。
整个操作与检测过程中,假阴性的产生原因还有以下几点:1、样本保存和处理不当,造成处理过程中病毒RNA降解。2、提取效率低,病毒并未完全提取,或提取过程中病毒降解。3、检测分辨率低,检测下限过高,导致无法检出病毒。由此可见,无论是RT-qPCR检测步骤,还是检测之前的采样步骤,都要最大程度的避免产生假阴性。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与病毒复制的周期有关。病人在医院抗病毒治疗,并逐渐好转过程中,病毒载量会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很可能测不到的。而且,人与病毒共生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这也是之前卫生部专家提到的,新冠病毒与人长期共存的情况有可能存在。而病毒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人的免疫情况。这个道理有点像乙肝病毒,持续用药转阴了,但是并不代表完全清除了病毒。
这些人出院后,还会再感染吗?
理论上,这部分经过病毒感侵染,医院封闭治疗,病毒载量降低,体内已经产生较高的新冠病毒抗体IgG,在人体正常的免疫能力下,再次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
这些患者还具有传染性吗?临床中发现,符合国家诊疗方案解除隔离标准的患者,在出院后8天左右,家属有确诊的情况。患者体内核酸成阳性,可以理解为体内还有病毒存在,对于患者自身而言,可能不会再感染,但是对于密切接触者,却是一个潜在传染源。对于疫情控制而言,假阴性的结果比假阳性更可怕,也就是说,一个人本身已被感染,检测结果却是阴性,达不到收治条件,任由其自由活动,才是最大的传染源。对于一种新发传染病,宁可严格一点。
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首先,出院标准还是应该再严格一些。在刚刚发布的《新冠诊疗方案第七版》,在出院标准上也较第六版有了更明确的要求,即此前要求做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现在明确为两次痰、鼻咽拭子等呼吸等标本核酸检测。这样其实能减少鼻咽拭子采样不到位造成的假阳性。
其次,出院后,应该继续隔离14天。第七版中也删除了“解除隔离”的说法。在未明确是否还具有传染性的时候,从控制疾病传播的角度,删除“解除隔离”的做法是明智的。目前武汉要求出院患者到隔离点进行两周的隔离,减少复阳造成传染的可能风险。
第三,尝试增加采样点
比如上海等城市,需要检测肛拭子,肛拭子(粪便)核酸检测为阴性才可出院。他表示,由于上海的出院标准较《诊疗方案》更加严格,到目前为止,上海出院患者未出现一例核酸转阳。
【不药博士】简介
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核酸检测为“阴性”是患者没有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意思。不过,一次核酸检测的检查结果为“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染。是否感染新冠病毒,需要结合临床表现、肺部CT来进行判断。因为样本取样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或检测试剂、人员等问题,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为“假阴性”的情况出现。
核酸检测为阴性安不安全
核酸检测是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一旦检测为核酸“阳性”,即可证明患者体内有病毒存在。所以说,核酸检测阳性可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的金标准。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首先根据试剂盒说明书”样本要求“部分进行样本采集,常规的样本类型包括咽拭子、鼻拭子、痰液、支气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等。获得患者样本后,需尽快进行检测,如无法立即检测需要转运的样本,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低温封装,并送到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检测机构收到样本后,对样本进行核酸提取,核酸提取试剂应使用批准产品说明书中指定的核酸提取试剂盒。病毒RNA需要首先逆转录为cDNA,再进行扩增检测。PCR扩增和检测应使用批准产品说明书中指定的荧光定量PCR仪,通过荧光定量PCR所得到的样本Ct值的大小,可以判断患者样本中是否含有新型冠状病毒。
新冠即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后行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呈阴性,但患者仍有感冒症状,可能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较重,机体尚未完全康复。
对于少数患者,尤其是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或是年老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未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容易引发肺部症状,出现较重的临床表现,此时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经过临床治疗后,体内病毒清除,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已经转阴,但受损的部位尚未完全恢复,身体尚未痊愈,仍会有咳嗽等感冒症状。日常加强防护,积极锻炼,有助于症状的逐渐缓解,无需过于担心。
还有一小部分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已经痊愈,但是自身免疫能力未恢复,容易受外界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比如秋冬季节,冷空气的刺激或是呼吸系统受细菌或病毒侵袭,可能会引发支气管炎等疾病,也会表现为咳嗽、咽痛等感冒症状,去做核酸或抗原检测,表现为结果阴性但患者还有感冒症状。此时,需针对感冒进行治疗,遵医嘱使用感冒灵、复方氨酚烷胺等药物,一周左右即可逐渐恢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