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内科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吃HIV抗病毒的药吗

时间: 阅读:3161
我现在还不到三十岁,但是由于前段时间不良的性生活使我感染了艾滋病,我本身就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想知道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吃HIV抗病毒的药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5-02-01 20:52:52

正常情况下如果之前没有发现乙肝也没有用过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并且同时肝功能正常,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采取其它措施,抗HIV药物拉米夫定,替诺夫韦本身也是抗乙肝病毒药物,可以同时治疗乙肝。但是如果之前已经抗乙肝治疗,则要考虑对HIV耐药的问题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3-07-20 20:20:00

  • 龙葵
    回复
    2023-07-20 20:20:00

    乙肝病毒携带者与乙型肝炎患者是有区别的。区别的关键词就是“肝炎”。携带者的肝脏并没有发炎,是健康的,所以不需要吃药治疗肝炎这种病。

    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所理解的吃药治疗的目的仅仅是清除乙肝病毒,终止携带状态的持续。可是非常可惜,医学界再先进,但也不可能是什么都知道的“上帝”。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包括美国在内都没有研发出有效清除乙肝病毒的药物。目前用于清除乙肝病毒的药物算是干扰素,可是有效率也仅达到30%左右。价格贵,治疗效率低。其它的核酸类抗病毒效果没有一个能超过干扰素的。

    综上所述,个人的主观意见是:既然肝脏没发炎,不是病,那么就没有必要吃什么药。打个通俗点的比方吧。每一个人的鼻腔中肯定能化验出各种各样的“病毒”的,也就是说人只要呼吸,那么必定是“病毒”携带者,但只要不是鼻炎患者,那么就没有治疗的必要性。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7-20 20:20:00


    文章目录:

    合并基础疾病者

    合并HIV感染者

    合并HCV感染者

    接受化疗、免疫抑制剂者

    需运用B细胞单克隆抗体或干细胞移植者


    合并基础疾病者


    由于HBV感染的漫长性和服药治愈的艰巨性及稀少性,在罹发乙肝期间,可能会同时或先后出现高血压、糖尿病、脑血栓、心肌梗死 等基础疾病。


    这些基础疾病亦可能疗程漫长,且疾病本身对乙肝及其用药产生不良的相互影响,不同种类的药物之间也可能会出现相互的掣肘现象,此时用药宜遵循准而少的原则 ,不滥用中草药、中成药物,停用效果不确切的补品、保健品等。



    用药期间定期复诊 ,接受相应的专科医师指导,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影像学、免疫学 等指标,及时发现药源性疾病或生化指标的异常。毒、副作用较多的药物更应慎重,如有可能应及早过渡到维持量或较小的治疗量。 有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错开应用时间。


    许多基础疾病用药 ,如止痛、退烧、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抗代谢药物、中草药 等等过久或长期使用均有潜在的伤肝风险 ,这时乙肝的抗病毒药物万不可擅自停去,必要时可依据化验结果加用护肝药物。


    合并HIV感染者


    合并HIV感染者需同时控制两种病毒,抗HIV药物需要 选用两种同时对乙肝、艾滋病有效的药物 ,单一的核苷酸类似物可能诱导对HIV的耐药。建议这部分患者咨询专科医生,切忌随意停药。




    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肝功能、HBV DNA、影像学 等。


    合并HCV感染者


    对初治的乙肝患者,宜于治疗前筛查HCV,发现合并HCV者需要同时做HCV病毒载量的检测。 阳性者 宜先用 直接抗病毒药物或同时运用抗HBV药物进行治疗 ,期间和停药后3个月密切监测HBV的载量。



    仅为抗-HBc阳性的丙型肝炎 ,亦应定期检测HBV DNA、HBsAg水平,阳转者需要及时抗乙肝治疗。


    接受化疗、免疫抑制剂者


    所有接受化疗、免疫抑制剂者开始治疗前亦需做乙肝五项。



    若HBsAg阳性 ,即应先抗HBV,一周后再做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 。


    若HBsAg阴性而抗-HBc阳性 ,需做HBV DNA载量:如果HBV DNA阳性 ,亦必须先预防用药抗HBV;如HBV DNA阴性 ,应每1~3个月复查ALT、HBV DNA、HBsAg的水平, 一旦后二者转阳,立即启动抗HBV治疗


    需运用B细胞单克隆抗体或干细胞移植者


    对需运用B细胞单克隆抗体或干细胞移植者,也应先预防性的抗乙肝病毒治疗 ,防止HBV的再激活,用至疗程结束后1.5年方可停用, 停用后仍需每1~3个月随访复查 。

  • 龙葵
    回复
    2023-07-20 19:19:50

    到目前为止,治疗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有,蛋白酶抑制剂、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融合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以及ccr5抑制剂主要是这六类药物来治疗艾滋病的。对于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不一样,在使用药物上面的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西医控制乙肝病毒的药物主要是:干扰素,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片,但这些药品,虽然对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eag;HBV-DNA)有一定的疗效,但主要是,治疗期间,产生耐药性,乙肝病毒变异,副作用大,转阴后,反弹率高,治疗难度更大.目前最常用的是阿德福韦酯片(优贺丁),但需要中西医相结合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是个慢性过程,重要的是乙肝患者要注意进行科学正确的治疗,治疗方法也要选对,“中西医结合基因免疫双向疫苗疗法”就是不错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根据乙肝患者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标本兼治的治疗方式,“基因免疫双向疫苗疗法”有着双重作用,既对带乙肝病毒因子有直接杀灭作用,同时,又对正常细胞还可以释放出一种保护膜,这样一来,无论患者携带病毒数量多少,只要从使用了这一刻起,正常细胞就不会再遭受病毒的侵害,那么病变细胞就会逐步清除,可以消减肝脏的炎症,减缓甚至完全终止肝脏的纤维化,而其强大的免疫诱导功能则可以防止复发和癌变的发生,从而被推荐为当代乙肝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替诺福韦酯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以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似的方法抑制逆转录酶,从而具有潜在的抗HIV-1活性。替诺福韦的活性成分替诺福韦双磷酸盐可通过直接竞争性地与天然脱氧核糖底物相结合而抑制病毒聚合酶,及通过插人DNA中终止链。
    替诺福韦几乎不经胃肠道吸收,因此进行酯化、成盐,成为替诺福韦酯富马酸盐。替诺福韦酯具有水溶性,可被迅速吸收并降解成活性物质替诺福韦,然后替诺福韦再转变为活性代谢产物替诺福韦双磷酸盐。给药后1~2h内替诺福韦达血药峰值。替诺福韦与食物服时生物利用度可增大约40%。替诺福韦双磷酸盐的胞内半衰期约为10h,可1天给药1次。由于该药不经CYP450酶系代谢,因此,由该酶引起的与其他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很小。该药主要经肾小球过滤和主动小管转运系统排泄,约70%~80%以原形经尿液排出体外。
    目前国内TAF一盒大约一千多,个别城市报销下来五百多一盒,如果负担大可以选择印度TAF,一盒大约140元,还有什么想知道的欢迎问我。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够在医院接受八个月实习吗

和癌症患者发生性关系会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