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内科

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型,食欲不振,胃胀,胃酸,发冷

时间: 阅读:11894
5月末晚上突然呕吐,恶心,急诊输液,在门诊输液一周,之后服用中药一周,6月中旬去医院做胃镜活检,胃镜结果慢性非萎缩胃炎伴隆起糜烂,活检结果(胃窦)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度)-活动性炎,浅溃疡行成,灶状淋巴细胞聚集。之后服用医院开的西药一直到现在,患病已经一个月了,用过很多药,症状反反复复,现在的症状还是有食欲不振,没吃太多就爆了,胃胀,嗳气,打嗝完舒服一点,老感觉有东西卡着,微微恶心,有时会胃酸胃痛,有时发冷,有点四肢无力,一般一天早晨1次大便,但不成型,大便里有没消化完的东西,,想请医生分析一下我的病情,给一下饮食、运动,用药方面的建议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04-02 16:23:30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存在消化不良导致的,会出现纳差、打嗝、肚子胀、嗳气酸腐,大便酸臭等表现的,没有见,也是不能肯定的。

指导建议:
建议到医院看一下,可以进行粪常规等检查看看,有无肠道感染的情况,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措施治疗的,如果是肠道感染的话,需要抗感染治疗的,具体的需要看看是什么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可以服用化积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的,注意避免受凉,预防积食等情况。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泠青沼
    回复
    2023-05-07 00:00:21

  • 南絮
    回复
    2023-05-07 00:00:21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压力的增大,脾胃虚寒的人越来越多。 寒冬之际,脾胃虚寒的人,特别容易被寒气侵袭,出现手脚冰凉、胃部一受寒就胃痛等等症状。


    冬季是滋补的好季节,很多人会在冬季通过进补来调养,但是很多食物、茶饮及方剂,都会写着 脾胃虚寒者忌用 ,让人想补而不敢补;还有一部分人是 吃了很多进补的东西,但怎么也补不进去 ,反而还会出现腹胀、腹泻、便秘、口臭等症状。


    脾胃虚寒的人到底应该如何调理呢?吃什么能补进去呢?



    01

    脾胃受伤,五脏遭殃


    “脾胃一伤,则五脏皆无生气”,就是说脾胃对五脏有很大的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营养五脏; 脾胃受损,则气血生化之源匮乏,影响五脏。


    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有问题,不但影响食欲、睡眠、情绪,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器质性疾病。


    01 | 心与脾


    心与脾就像一对母子, 心脏病可从脾胃治。 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


    02 | 肝与脾


    肝与脾胃互相影响。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吃完饭还感觉饿,但肚子却是鼓鼓的,吃了胃肠药也不管用。


    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上述症状。



    03 | 肺与脾


    肺像个“宰相”,专门辅佐心脏这个“君主”。 然而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 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使人更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04 | 肾与脾


    肾的精气强弱与人的脾胃是否 健康 、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有关。 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 ,表现为心里烦热、容易盗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凉。



    02

    自查你的脾胃,是否“虚寒”了?


    「脾胃虚寒」虽然听起来抽象,但总的来说, 脾胃虚寒的症状表现为: 胃口差、吃得少、肚子容易胀(饭后胀得更厉害)、大便不成形且有时无便意。


    除此外, 还伴有 疲乏无力、面色暗黄、消瘦或浮肿肥胖等表现。


    01 | 脾胃虚寒,胃痛隐隐


    在心窝之下,肚脐以上部位发生 经常性或者突发性的疼痛 ,有隐痛、胀痛、刺痛、灼痛、剧痛等不同程度的疼痛, 有的会随进食而表现为有规律的疼痛,加重或者减轻。



    02 | 脾胃虚寒,喜温喜按


    我们有这种感觉,胃疼了喝热水,热敷胃就特别舒服, 那是因为脾胃喜欢温暖。


    脾胃好的人拥有足够的阳火“烹煮”饭菜,而脾胃虚寒的人,阳火不足就像“冷灶头”,食物得不到完全的消化。


    这类人一旦接触冷食会造成胃痛,一旦接触暖的食物、外敷、揉按,则会变轻。



    03 | 脾胃虚寒,手足不温


    脾胃虚寒者,脾失健运,清阳不升,营养输送不了全身;脾阳不足,更无法到达多个脏腑和四肢末端,所以有手足不温的情况。


    04 | 脾胃虚寒,四肢倦怠


    脾胃不好的人多数身体有湿重气,这样体质喝水都胖,属于湿胖;还有的人极瘦,其实是因为脾胃虚寒,消化吸收不好,气血严重不足。 当脾胃虚寒者劳累后还会加重气耗,四肢无力,肌肉松弛。



    05 | 脾胃虚寒,时呕清水


    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运化转输的功能受到影响,可能会导致痰、饮、水、湿等多种虚实夹杂的胃肠病症。 脾胃虚寒,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


    06 | 脾胃虚寒,大便溏稀


    脾阳不足,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便不能及时运化,吃一点就饱了,吃了又涨肚;同时, 食物也得不到充分消化,快速排出体外,大便带水,糖稀不成型。 妇女还会带下清稀、腰腹酸沉。


    07 | 脾胃虚寒,面色青白


    面部的弹性,气色要依靠脾胃 ,脾胃两条经多气多血,足阳明胃经走面部,一旦脾胃虚寒,气弱,就会出现面焦,面色会不红润,呈青白之色。



    出现这些症状后,若不及时进行调理,脾胃虚寒的危害也会越来越严重。


    脾胃虚寒,多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因此,一般是年轻上班族和一些饮食生活不 健康 及身心劳累的人群易患此病。


    03

    这样做,养出好脾胃


    如果把长寿比喻成盖房子,护好脾胃就是打地基,根基不牢,吃再多的营养品、保健品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是,养脾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有 健康 的生活习惯和保健常识。


    01 | 忌食生冷寒凉,规律饮食


    对于脾胃虚寒的患者,调理的前提在于忌口,即:


    忌食生冷瓜果、带壳海产品、寒性蔬菜等食物;

    切忌夏日贪凉服用冰镇食品。


    生活中常见的性质偏寒凉的食物有:


    蔬菜: 苦瓜、竹笋、莲藕、荸荠等;

    海产品: 螃蟹、生蚝、蛏子、花螺、蛤蜊等;

    水果: 西瓜、梨、火龙果、山竹、香蕉、橙、椰子等。


    脾胃虚寒,可以吃点温热的水果,如龙眼、榴莲、蜜桔、大枣、桃子、荔枝、桂圆等。


    脾胃怕生、怕冷,脾胃虚寒的人尽量 不吃或少吃各种生冷寒凉的食物 ;特别是胃本来就不好的人, 更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宜食性温味甘辛,具有健脾补气、温暖肠胃及祛寒作用的食物



    02 | 合理适量的运动


    经常久坐不动,时间久了也会伤害脾气。


    中医有“以动助脾”的 养生 观念 ,对于脾胃虚弱、体内痰湿重的人,在饮食调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坚持参加适当的 体育 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气功等。


    适当的 体育 锻炼能: 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



    03 | 按摩养脾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养护脾胃是防病、保健的根本,在这里我们介绍几个自我按摩简单有效的养脾胃的方法。


    捏脊法


    本疗法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 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为突出。


    具体操作: 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叩打带脉穴


    双手叩打带脉3~5分钟,即双手握拳,叩打腰部两侧,以自身耐受为度。 可健脾利湿,调经止带。



    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膝眼直下3寸处)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每日按揉50~100次, 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脾胃病变。



    按揉肚脐


    一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每次约5分钟,每日1 2次;或者两手分别紧贴肚脐两侧,上下来回搓动,搓至发热为止, 胃胀、腹痛的人可以试试,每日2 5次。


    每天在肚脐和足三里穴的位置灸上15-20分钟 ,对脾胃虚寒表现为肠易激综合征(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或大便性状改变等)的人群有明显的效果。


    04 | 常读“呼”字音


    常读“呼”字音,可以培养脾气, 对缓解脾虚、腹胀、脾胃不和、食欲不振都有好处。


    首先,两手掌相叠,掌根放在胸口处,从上往下推摩至肚脐以下,边推摩边口吐“呼”字气息。口吐“呼”字时,口唇撮圆,在口腔中形成一股中间气流,气息经撮圆的口唇呼出体外。只吐气,不发音,气息匀长不要憋气。


    吐字后用鼻吸气,再将两掌放在胸口处,重复上述动作。最后,两掌相叠放在肚脐上,静养片刻。



    05 | 避免坏情绪


    中医看来,生气动怒、忧思郁结,都会导致肝气不舒,横逆犯脾,易出现腹胀气滞、胃脘不适等诸多病证。


    据研究, 不良情绪可导致食欲下降、腹部胀满、暖气、消化不良等 ,而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胃肠系统的正常活动。


    现代人从事脑力活动的居多,易有肝郁脾虚的问题。 要想养好脾胃,就要放下偏执,用宽容通达的心面对生活。



    04

    调理脾胃虚寒,试试这么吃!


    脾胃虚寒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通过食疗来调理脾胃虚寒, 多可选用羊肉、山药等食材以温补脾阳、健胃和中。


    01 | 补中羊肉粥


    食材: 羊肉250克,大米180克,食盐、生姜、花椒适量。

    做法: 羊肉切成小块,与大米加水煮成粥,酌加食盐、生姜、花椒调味食用。可分作2 3次食用。

    功效: 温中补虚,健脾益胃。用于脾胃虚弱之食欲缺乏或虚寒呕逆。



    02 | 芝麻炒山药


    食材: 山药250克,芝麻、干辣椒、植物油、盐、鸡精适量。

    做法: 山药切段用开水焯一下,后放入冷水中泡一会儿;将切好的干辣椒放入油锅爆香,放入山药大火炒;放入少量水,同时放入盐、鸡精、芝麻,炒匀焖一下,即可食用。

    功效: 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者食用。



    03 | 黄金南瓜粥


    食材: 鸡蛋1个、南瓜100克、小米50克。

    做法: 先煮一个鸡蛋,取蛋黄;南瓜去皮洗净切小块,隔水蒸熟,和蛋黄一起用汤勺压碎和匀;小米熬粥,快好时,加入南瓜蛋黄羹,继续煮几分钟即可。

    功效: 南瓜所含果胶可保护胃肠道黏膜,促进溃疡面愈合,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适宜于胃病患者。



    04 | 栗桃猴菇猪肚汤


    食材: 栗子仁、核桃仁各100克,猴头菇2只,香菇6只,胡椒15粒,红枣3枚,生姜3片,猪肚1只(约750克),火腿肉50克。

    做法: 先将猪肚用生粉、花生油处理,清洗干净,切大块;猴头菇、香菇用温水泡发,洗干净,猴头菇切为小块,香菇对半切开;火腿肉洗净,切薄片;红枣劈开,去核;胡椒压碎。然后,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白酒少许,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1.5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 诸物合烹,味道鲜美,汤性温和,有良好的补益脾肺、补益气血、散寒暖胃、补肾益精、理气化痰等作用,适宜于一般人群服食以御冬寒。也可用于脾胃虚寒、食少纳呆,肺肾两虚、咳喘痰稀等症的辅助治疗。



    冬季寒冷,容易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平时最好早睡晚起、多晒太阳,让身体温暖,是保护脾胃最好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大家还是要少吃冷饮,三餐定时,健脾养胃,以热 养生 。

  • 紫苏
    回复
    2023-05-06 23:23:11

    从你描述的情况很难判断到底是什么病,希望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1.肚子疼吗?拉不拉肚子?2.有没有胃胀、胃酸、胃烧、食欲不佳?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初步考虑慢性胃肠炎,用药可以用点,氧氟沙星+腹可安片+吗叮咛。

癫痫患者的病状

头痛是因为抑郁症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