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导致你腰痛的病因术后肾结石肾绞痛。你提高的上面没有说明结石的大小,但肾集合系统有分离,说明结石较大。
指导建议:
建议你及时住院治疗,如果结石超过8毫米一般需要体外碎石甚至手术取石治疗。
这个结果非常正常。结石首先是因为尿液浓积,其内成分积聚形成各种类型结石,一般人体内尿路结石含钙质,而胆道结石含钙质较少。
结石如果单纯在肾盂肾盏内,不会引起尿路阻塞和积水扩张,当结石随尿液下行,堵在输尿管内时就会引起尿路梗阻,这个时候就会引起积水,有时会有血尿,这个时候就会引起疼痛,有时疼痛会非常剧烈,这都是输尿管痉挛和积水扩展引起的症状。
因此,肾结石因为在肾盂肾盏内,当未引起梗阻时不会引起症状;而输尿管结石症状就会非常明显。
你左肾结石没有引起症状非常正常;而右侧你已经出现症状,并且有尿路积水扩张,多数是输尿管结石引起,只是超声因为肠道气体及人体骨骼等因素,并不一定能够检查到这枚结石,如果想让这积水扩张的原因搞清楚,需要行输尿管的CT检查。我们单位对尿路结石一般都要行CT检查,检出率可达98%以上,如果症状明显,一定要求手术处理,可行钬激光碎石。
接你问题回答,医生现在给你选择的是保守治疗,有些患者经过吃药,有时甚至是喝水,结石都会自己脱落,主要看你运气。此时关键是你的症状是否很重,如果痛的很历害,不是镇痛处理能解决的,可以考虑取石;还要考虑积水情况,长期积水会导致肾功能影响,这个也是需要处理,目的是挽救你的其中一个肾脏。取石方法很多,下尿路可以用钬激光,如果是肾盂结石可以经皮肾镜。大医院处理结石的办法很多,自己考虑。
病情分析:肾盂积水是由于尿路阻塞而引起的肾盂肾盏扩大伴有肾组织萎缩.尿路阻塞可发生于泌尿道的任何部位可为单侧或双侧.阻塞的程度可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持续一定时间后都可引起肾盂积水.尿路任何部位的管道狭窄或阻塞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紊乱尿液通过即可出现障碍造成尿流梗阻梗阻以上部位因尿液排出不畅而压力逐渐增高管腔扩大最终导致肾脏积水扩张肾实质变薄肾功能减退若双侧梗阻则出现尿毒症后果严重.肾积水临床表现:1.原发病的症状如结石有疼痛肿瘤有血尿尿道狭窄有排尿困难等.2.积水侧腰部胀痛.3.并发感染有畏寒发热脓尿.4.患侧腰部囊性包块.5.双侧梗阻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辅助检查:1.腰痛腰部囊性包块.2.B超:肾脏体积增大皮质变薄实质内大小不等液性暗区.3.X线静脉尿路造影显示肾积水.4.同位素肾图梗阻型肾图.5.经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显示肾积水肾积水治疗原则:1.去除病因解除梗阻.2.情况太差或病因复杂可先经皮穿刺肾造娄引流肾脏.3.严重肾积水或脓肾对侧肾功能好则行肾切除.4.不能手术切除者放双“T”管或支架管.5.用药的目的主要是在手术前后预防控制感染.1.去除病因解除梗阻.2.情况太差或病因复杂可先经皮穿刺肾造娄引流肾脏.3.严重肾积水或脓肾对侧肾功能好则行肾切除.4.不能手术切除者放双“T”管或支架管.
【摘要】 目的 超声动态监测妊娠中晚期肾盂分离的特点和程度,判断生理性或梗阻性肾盂积水 。 方法 对妊娠16~42周发现胎儿肾脏肾盂分离前后径(APD)≥5mm者进行超声动态监测,同时仔细检查肾盂出口处宽度、肾盏、输尿管、膀胱。若肾盂分
. W^C, w; T# R3 P) L; b& v
【摘要】 目的 超声动态监测妊娠中晚期肾盂分离的特点和程度,判断生理性或梗阻性肾盂积水 。 方法 对妊娠16~42周发现胎儿肾脏肾盂分离前后径(APD)≥5mm者进行超声动态监测,同时仔细检查肾盂出口处宽度、肾盏、输尿管、膀胱。若肾盂分离持续存在,出生后再次检查。 结果 在孕30周以前APD<6mm(排除染色体异常),孕30周以后APD<7mm,单纯肾盂分离,大多可恢复正常;反之且伴肾盂出口处宽度>7mm,肾盂分离饱满呈楔状,则需在出生后2天随访。孕30周以后APD>15mm,伴肾盏扩张、输尿管扩张、膀胱持续增大,则高度提示泌尿道梗阻。 结论 超声动态监测胎儿肾盂分离能较早区别生理性与病理性泌尿系梗阻病变。
【关键词】 肾盂分离; 胎儿; 超声检查9 E$ B/ S6 C4 Q6 x$ s
& J. A9 [# s3 [ 胎儿期的肾盂分离,随着孕期的增加,有些逐渐减少而趋于正常,有些则逐渐增加,预示着胎儿有泌尿系统的畸形或梗阻的可能,必须跟踪随访,以了解肾盂分离程度、有无合并其他异常等,为临床及早采取措施提供重要依据,对新生儿的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资料和方法8 Y( K$ o+ w) S! Z% K& h
一、临床资料; u8 s" H; . z& ^
5 U* T" w% Q! X: K. : k
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在我院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中发现胎儿肾脏肾盂分离值%26ge;5mm的,都列入超声动态随访对象,共139例胎儿194只胎肾(双侧55例、单侧84例)。孕妇年龄在23~35岁,孕周16~42周(w),其中初产妇136例、经产妇3例。1例双胎,其余均为单胎。139例孕妇中除7例合并糖尿病、贫血或并发妊娠高血压外,其余均无异常。进行母亲血清AFP检查或羊水染色体检查的有100例。胎儿引产或出生后外观畸形2例。
; }$ T& oh2 T# ]9 Y0 p`4 l) U+ i. z5 G
二、仪器和方法
使用LOGIQ 400、ALOKA SSD-14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孕妇取仰卧位,对胎儿各系统器官进行全面超声检查及测量。观察胎儿肾脏时取胎儿脊柱长轴切面,对脊柱两侧肾脏做纵切面扫查,观察肾脏实质及集合系统回声,对胎肾有肾盂分离的,注意观察肾盂出口处宽度、输尿管显示情况,然后探头旋转90%26deg;再对肾脏做横切面扫查,并测量肾盂分离最大前后径。若孕中、晚期发现肾盂分离APD%26ge;5mm者,超声随访。对胎儿肾脏肾盂分离持续存在者,出生后继续随访,最长至2岁。孕中期常规进行母体血清AFP测定。
三、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计算生理性肾盂分离的均值和标准误差结果
D3 P' a; U7 A" J
本资料139例194只胎肾中,经过随访最后肾盂分离消失或明显缩小者有128例180只胎肾(男性111例,女性17例);证实泌尿系梗阻者9例10只胎肾(男性6例6只,女性3例4只),其中8例单侧胎肾肾盂分离全部为左侧,1例下尿路膀胱收缩机能不全引起双侧肾脏肾盂分离,也以左侧为甚;证实13-三体2例4只胎肾,均在孕20W以前出现双侧胎肾肾盂分离5mm,且都在孕20W以前引产。各个时期不同肾盂分离宽度的只数见表1。
)C6 P' N
a) 180只胎肾肾盂分离最终消失,其出现及消失时间、孕期胎儿肾盂分离的均数及标准差见表2。5 d3 Y" f. Z: W7 R; h' o1 b+ e
' V& z9 Y4 d- s- Q/ ]
b) 9例10只梗阻性肾盂分离的声像图变化特点。
8 O# w& @3 v8 p$ y+ k
下尿路膀胱收缩机能不全1例:为女性,在孕30周以前,双侧胎肾肾盂分离6mm,以膀胱持续充盈增大为明显;孕30周以后,膀胱继续充盈增大,双肾肾盂分离APD>15mm,以左肾肾盂分离更甚,伴肾盏扩张,输尿管显示直径8~10mm,出生后导尿治疗。
: x$ M9 p; @4 s_8 V0 v' o5 W8 l2 O' u0 ^& P+ z
左输尿管膀胱狭窄2例:均在孕30周以后发现肾盂分离>15mm,且见输尿管显示前后径8~11mm,其中1例男性左胎肾伴肾盏扩张(见图1),出生后2个月手术证实。1例女性左胎肾未伴肾盏扩张,出生后随访至18个月,APD维持在10~14mm,输尿管扩张维持在9~11mm。
m6 x
左输尿管上端狭窄6例:在孕30周以前发现胎肾APD>7mm的2例,其中1男性左胎肾伴肾盂出口处宽度>7mm,肾盂分离呈楔形,孕30周以后APD>15mm,伴肾盏扩张,肾盂出口处呈漏斗状,肾皮质厚2.5mm。出生后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DTPA)示:左肾积水,肾功能受损,排泄受阻,左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呈明显梗阻,出生后2个月手术证实;另1女性左胎肾在孕中、晚期APD均在8mm,单纯肾盂分离,出生后2天随访APD 10~14mm,肾盂出口处宽度>20mm,呈漏斗状,在肾门稍下截然而止。后随访APD呈持续增大至>30mm,出生后9个月手术证实:左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在孕30周以后发现胎肾肾盂分离的4例,其中3例男性左胎肾APD>15mm,且伴肾盏扩张,肾盂出口处宽度>20mm,呈漏斗状,肾皮质厚4~5mm,出生后DTPA示:左肾积水,肾功能受损,排泄受阻,左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呈完全梗阻。出生后2~5个月手术证实;1例男性左胎肾APD 10~14mm,伴1个肾盏扩张。出生后2天APD>15mm,生后42天以后APD维持在10~14mm,随访至生后2岁无变化。排泄性尿路造影示:输尿管上端狭窄,肾功能正常。
4 139例孕妇中孕中期进行母体血清AFP检查者100例,发现AFP大于正常3例,其中2例在孕16~20周为双侧胎肾肾盂分离均为5mm,且1例合并心室内强回声光点,唇、腭裂;另1例合并右心室双出口(见图2)。羊水染色体进一步检查,结果均为47XY+13,其中前1例引产后外表还见右六指,双六趾及右耳缺损封闭型,2例都在孕20周以前引产。1例在20~30周时胎双肾肾盂分离5~9mm,羊水染色体检查45XYt(13:14)(13p12:14p12),为染色体平衡易位而继续妊娠,孕30周以后肾盂分离9~14mm,出生后随访至1.5岁肾盂分离消失,新生儿外观正常。其余各例母体血清AFP值在正常范围内,除1例伴唇、腭裂外,余外观正常。
p/ q* O2 T' b! g: hm
讨论" k4 }" P2 d7 q* w
由于胎肾肾盂分离有着变化过程。其前后径部分可逐渐缩小而恢复正常,部分可逐渐增大而提示泌尿道存在狭窄可能。本文中随访的194只胎肾中的180只胎肾最终肾盂分离消失和前后径明显缩小,其中在孕晚期者41只(占22.78%)、在产后2天者100只(占55.56%)。 Siemens DR等[1] 研究发现, 孕20周以下,APD<6mm;孕20~30周APD<8mm;孕30周以上,APD<10mm的情况下,为正常生理现象。Stocks[2]等认为,孕33周以前APD%26ge;4mm,孕33周以后APD%26ge;7mm为肾积水的标准。而本文的资料表2中显示:孕30周以前排除染色体异常,胎儿肾盂分离APD<6mm,孕30周以后胎儿肾盂分离APD<7mm,大多为生理性肾盂分离,且大部分在孕晚期及产后2天内消失或明显缩小至<5mm二者共占78.34%。
; ^! D
泌尿道狭窄引起的肾盂分离除胎肾肾盂分离大于正常或逐渐增大外,由于其狭窄部位不同,也有其变化特点。狭窄在肾盂输尿管衔接部可引起不同程度肾积水,积水位于肾门稍下截然而止,早期使肾盂出口处宽度>7mm、肾盂分离饱满而呈楔形,后期肾盂出口处宽度>20m,呈漏斗状。如狭窄在输尿管膀胱连接处,则可见与肾盂相连的输尿管显示直径8~11mm;后期随着肾盂内压力增加,肾盂、肾盏同时扩张。而狭窄在下尿路,则以膀胱持续充盈增大为主,双肾肾盂分离逐渐增大,输尿管显示直径8~11mm,肾盏扩张。因此狭窄在肾盂输尿管衔接部以下,早期会引起肾盂出口处增宽,肾盂分离饱满呈楔形;随着肾盂压力增加,肾盂、肾盏扩张,继续发展融合呈囊状,肾盂出口处呈漏斗状,肾皮质<6mm。因此孕期发现肾盂分离除注意其程度外,还要注意肾盂出口处宽度、形态及以下的输尿管、膀胱情况,这为判断梗阻性肾盂分离及梗阻部位提供帮助。由表1可见,孕30周以后梗阻性肾盂分离APD>15mm占8/10。在出生后2天复查,APD>15mm占8/8。因此在孕晚期APD>15mm,且伴肾盏扩张,输尿管扩张,膀胱持续增大等,则高度提示存在泌尿道梗阻可能,出生后需及时随访和治疗。8 }4 C: ]- C9 C; o; D
/ W( L, J: F# q9 n# u# z
在随访的资料中,有1例左肾盂输尿管狭窄患儿,在孕中、晚期APD维持在8mm,单纯肾盂分离;而在出生后2天复查时,APD10~14mm,肾盂出口处宽度>20mm,呈漏斗状。后随访,APD逐渐增大至>30mm,而最终手术。从我们的资料可见:在孕21~30周APD>6mm,孕30周以后APD>7mm,或伴肾盂出口处增宽,肾盂分离饱满呈楔形、肾盏扩张、输尿管显示、膀胱持续增大等现象,则出生后2天左右的随访观察甚有意义。由于肾积水临床症状一般并不明显或仅有轻度腰部钝痛,甚至全无症状[4],早期患者不易被发现,通过随访,尤其在出生后2天左右复查,可将产前出现的大部分生理性肾盂分离排除,少数泌尿道梗阻引起的肾积水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不致被发展到严重程度。& R( K$ d, j; k" X$ w5 x# D
5 b$ M; w6 j3 ^# @
Benacerraf[3]等在22例唐氏综合症病例中,25%的患儿有轻度的肾盂扩张或积水。本资料中2例13-三体患儿,在孕20W前发现胎儿双侧肾脏肾盂分离前后径均为5mm,且合并其他脏器畸形。因此孕20W以前若发现胎儿双侧肾脏肾盂分离≧5mm,应注意胎儿其他脏器检查及母体血清AFP,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
z, g3 j, x# |9 X* Z
在随访的139例(194只胎肾)中,除2例4只胎肾因染色体异常而早期引产外。男性111例,女性17例,男:女=6.5:1,即使1例双胎(1男1女双胎),也以男性胎儿出现肾盂分离,女性胎儿未见肾盂分离。其中存在泌尿道梗阻的,男性6例,女性3例,男:女=2:1。单侧肾盂分离中,左肾58例,右肾26例,左:右=2.2:1,其中存在泌尿道梗阻的全部为左肾,1例下尿路膀胱收缩机能不全患儿引起的双侧肾积水,也以左肾积水为重。这些都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这可能与男性泌尿道解剖结构及左肾位置有关。
孩子的情况是肾盂分离的,这样的情况是肾积水的表现的,现在的情况应该进行泌尿系的造影检查,这样就可以确诊具体输尿管梗阻的部位的,对于治疗有很好的帮助的。请问会有什么症状吗?如果肾盂积水有腰部疼痛,或是没有症状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