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内科

早上喝水后查肌酸激酶结果是会偏高还是偏低

时间: 阅读:12819
早上喝水后查肌酸激酶结果是会偏高还是偏低:需要医生帮助提供远程诊断: 早上喝水后查肌酸激酶结果是会偏高还是偏低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02-01 22:15:45

肌酸激酶是常由于肌肉及心脏细胞分泌,饮水对结果的影响较小。指导意见如果有肌酶的增高,要到医院心内科就诊,排除冠心病心梗的危险。要注意休息。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3-08-05 05:05:02

      肌酸激酶高是怎么回事呢,在我们生活中,想必大家对于肌酸激酶高还是有所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肌酸激酶高怎么回事吗,肌酸激酶高如何治疗呢,肌酸激酶高的危害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脑、心肌、骨骼肌中的和平。肌酸激酶的正常参考值受性别、年龄、种族、生理状态的影响。而且很多人会出现高肌酸激酶的现象,我们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了高肌酸激酶的原因。

       肌酸激酶高是怎么回事

      由于心肌里面含有肌酸激酶的`量较多,所以患有心肌炎的人也长出现肌酸激酶偏高这一现象。

      营养不良,其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人最容易出现肌酸激酶的偏高。

      大量的体育运动,如自行车、滑雪和马拉松长跑等运动会导致高肌酸激酶。

      乙肝患者出现肌酸激酶偏高有可能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其他并发症所导致,所以乙肝患者出现肌酸激酶偏高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注意事项

      当发现自己的肌酸激酶偏高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到正规的医院接受科学检查,根据病因来分析自己是否需要进行治疗,该如何进行治疗。切勿自私乱用药,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

      引起肌酸激酶超高的原因有病毒性心肌炎,皮肌炎,肌肉损伤,肌营养不良,心包炎,脑血管意外及心脏手术等都可以使CK增高。但影响CK因素很多,不必过于担心,可做全套心肌酶检查。

      首先考虑肌肉损伤,但需要排除心肌病变,建议检查心肌酶和肌钙蛋白,如果肌酸激酶的正常心脏病变可能较小的肌肉损伤引起的剧烈运动,肌肉紧张,过度劳累,肌肉发炎的原因造成的。

      肌酸激酶(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组织中。增高可见于心肌损伤坏死、脑血管疾病、急性脑外伤、酒精中毒、全身性惊厥、癫痫发作时血清CK的水平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黏液性水肿和脑梗死时CK水平亦可增高。手术后、心导管、冠状动脉造影、运动试验、反复肌注、剧烈运动,肌酸激酶可一过性增高。

       皮肌炎或横纹肌溶解症

       高肌酸激酶血症

      肌酸激酶又称为肌酸磷酸激酶。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肌酸激酶位于肌细胞内,血液中肌酸激酶升高一般提示已有肌肉损害或正发生肌肉损害。

      慢性肌酸激酶升高称为高肌酸激酶血症,偶尔也见于正常人。1980年将无神经肌肉病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证据的情况称之为特发性高肌酸激酶血症。对于有神经肌肉病临床症状的高肌酸激酶血症者,一般情况下,就诊后行各种相关检查有可能明确诊断。

       符合以下条件者属无症状性高肌酸激酶血症

      1.偶然发现血清肌酸激酶升高。

      2.至少3个月持续性高肌酸激酶血症。

      3.无症状或仅在就诊时发现轻微和非特异性症状(偶然出现轻度肌肉痛)。

      4.无神经肌肉病家族史。

      5.缺乏与高肌酸激酶血症相关的神经肌肉病临床表现。

      6.无心脏疾病(CK-MB及心电图正常)。

      7.无其他高肌酸激酶血症的原因(恶性肿瘤、酗酒及滥用药物、全身代谢性疾病、感染、恶性高热、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血液病、妊娠、药物等)。

       对于确定为无症状性高肌酸激酶血症者,一般应进行以下检查明确原因

      1.神经系统检查,特别是肌力检查。

      2.家庭成员进行肌酸激酶测定。

      3.血乳酸试验,包括基础状态、前臂缺血后以及运动后。

      4.针电极肌电图检查。

      5.肌肉活检,标本进行常规组织学、多种组织化学染色、某些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电子显微镜等检查。

      如果经过以上所述系统的检查仍为阴性结果,则可以考虑为特发性高肌酸激酶血症。

       结语: 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肌酸激酶高是怎么回事也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肌酸激酶高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比较多见的哦,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祝大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 紫苏
    回复
    2023-08-05 05:05:02

    营养不良造成肌酸激酶偏高

    因为营养不良,身体各方面所需营养元素达不到正常值,所以会导致体内肌酸激酶含量偏高。因为这种原因而引起的肌酸激酶偏高治疗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其中存在的危险也比较小,只要适量的补充身体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就好了
    患有心肌炎的患者肌酸激酶可能偏高

    在人的体内,心肌中所含有的肌酸激酶含量是比较高的。因此,如果有患者患有心肌炎,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心肌中的肌酸激酶偏高,也因此在医学上喜欢用检查体内肌酸激酶是否偏高来大概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心肌炎。
    大量运动以后体内肌酸激酶含量会增加

    当人在大量的运动后——如跑步、骑自行车等——会导致体内的肌酸激酶含量偏高,所以一般检测体内的肌酸激酶都不会在过度运动以后进行检查,这样的结果是不准确的,因为当人体回归冷静状态下,其中的肌酸激酶含量就会恢复到正常数值。

    乙肝患者可能会肌酸激酶偏高

    如上面所说,肌酸激酶大多存在于心肌中,当患者由于病毒性肝炎而引起其它的并发症后,体内的肌酸激酶含量会增加。但并非是肌酸激酶含量增高就代表患有乙肝,需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后方可确诊,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当患者检查出身体中肌酸激酶含量异常的时候也不要惊慌失措,引起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有很多,针对不同的病因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3-08-05 05:05:02

      肌酸激酶偏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其实引起了肌酸激酶偏高的因素,主要还是存在了骨骼,以及心肌疾病、脑组织,还有平滑肌中的疾病引发的。下面我为大家介绍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

      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还是比较多的。很多患者在发生了这种疾病的时候,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心肌之中含有了不少的肌酸激酶的量较多的原因形成的,所以,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上,患了心肌炎的患者,也是因为出现了不少的肌酸激酶偏高的状况导致的。

      营养不良,其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人最容易出现肌酸激酶的偏高;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心肌、脑组织和平滑肌中。肌酸激酶正常参考值受性别、年龄、种族、生理状态的影响而有所不同。而且很多的人会出现肌酸激酶偏高的现象。

      乙肝患者出现肌酸激酶偏高有可能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其他并发症所导致,所以乙肝患者出现肌酸激酶偏高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当发现自己的肌酸激酶偏高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到正规的医院接受科学检查,根据病因来分析自己是否需要进行治疗,该如何进行治疗。切勿自私乱用药,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

      肌酸激酶偏高的危害

      1.心肌梗死急性发病后2~4小时CK水平开始升高,12~48小时达高峰,2~4天可恢复正常,而且CK升高程度与心肌受损程度基本一致。因此CK可用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诊断心肌缺血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时,其灵敏度高于其他酶标志物。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使闭塞血管恢复血流后,CK达峰时间提前,故动态检测CK变化有助于观察病情和评估预后。

      2.各种肌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发作期、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肌炎、挤压综合征等严重肌肉损伤)或手术后血清CK升高。

      3. 脑血管疾病、急性脑外伤、酒精中毒、全身性惊厥、癫痫发作时血清CK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黏液性水肿时CK水平亦可升高。

      肌酸激酶偏高的注意事项

  • 山亭柳
    回复
    2023-08-05 04:04:52

    问题一:肌酸激酶超高是什么原因肌酸激酶(CK)以前称肌酸磷酸激酶(CPK),也就是你说的磷酸肌酸激酶,这一名称不确切,国内外已废弃不用.
    磷酸肌酸激酶(CP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在脑组织中也存在,是参与体内的能量代谢的一种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后2-4小时,血液中此酶活动即开始升高。比血清中谷草转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变化都出现得早。
    临床意义:
    (1)珐肌梗塞后,CPK较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特异性高,但持续时间短,2-4天恢复正常。
    (2)病毒性心肌炎,CPK也可升高,对诊断及预后有参考价值。
    (3)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以及肌肉损伤时CPK也可升高。
    (4)严重的心绞痛、心包炎、房颤、脑血管意外、脑膜炎以及心脏手术等,CPK可见升高。

    问题二:肌酸激酶高怎么办?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组织中。检测是心肌和骨骼肌疾病诊断中最特异和最造纸厂的指标。其检测结果以单位/升(U/L)来表示。 血清肌酸激酶的正常参考值: 男性 25-200U/L 女性 25-170U/L 血清肌酸激酶检测异常有什么临床意义? 1、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尤其对心肌缺血和心内舁下心肌梗死的诊断比其他酶灵敏度高。急性发病时2-4小时开始上升,12-48小时达高峰,2-4日可恢复正常。且增高程度与心肌受损程度基本一致。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使梗死的血管恢复血流后,CK达高峰时间提前,故动态检测CK变化有助于病情观察和预后估计。 2、各种肌肉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发作期、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肌炎、严重肌肉损伤(如挤压综合征)或手术后血清CK的水平增高。 3、脑血管疾病、急性脑外伤、酒精中毒、全身性惊厥、癫痫发作时血清CK的水平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黏液性水肿和脑梗死时CK水平亦可增高。 4、手术后、心导管、冠状动脉造影、运动试验、反复肌注、剧烈运动,肌酸激酶可一过性增高。 单纯肌酸激酶220U/L,没有什么临床意义,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放心吧

    问题三:肌酸激酶高是怎么回事_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肌酸激酶位于肌细胞内,血液中肌酸激酶升高一般提示已有肌肉损害或正发生肌肉损害。慢性肌酸激酶升高称为高肌酸激酶血症,偶尔也见于正常人。19 80年Rowland将无神经肌肉病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证据的情况称之为特发性高肌酸激酶血症。对于有神经肌肉病临床症状的高肌酸激酶血症者,一般情况下,就诊后行各种相关检查有可能明确诊断。符合以下条件者属无症状性高肌酸激酶血症。1.偶然发现血清肌酸激酶升高;2.至少3个月持续性高肌酸激酶血症;3.无症状或仅在就诊时发现轻微和非特异性症状(偶然出现轻度肌肉痛);4.无神经肌肉病家族史;5.缺乏与高肌酸激酶血症相关的神经肌肉病临床表现; 6.无心脏疾病(CK-MB及心电图正常);7.无其他高肌酸激酶血症的原因(恶性肿瘤、酗酒及滥用药物、全身代谢性疾病、感染、恶性高热、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血液病、妊娠、药物等)。对于确定为无症状性高肌酸激酶血症者,一般应进行以下检查明确原因。1.神经系统检查,特别是肌力检查。2.家庭成员进行肌酸激酶测定。3.血乳酸试验:包括基础状态、前臂缺血后以及运动后。4. 针电极肌电图检查。5.肌肉活检,标本进行常规组织学、多种组织化学染色、某些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电子显微镜等检查。

    问题四:肌酸激酶高是怎样造成的,什么原因肌酸激酶(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组织中.增高可见于心肌损伤坏死,脑血管疾病,急性脑外伤,酒精中毒,全身性惊厥,癫痫发作时血清CK的水平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黏液性水肿和脑梗死时CK水平亦可增高.手术后,心导管,冠状动脉造影,运动试验,反复肌注,剧烈运动,肌酸激酶可一过性增高生活护理:建议去医院做个比较仔细的检查,以便确定是哪方面的原因好对症治疗磷酸肌酸激酶(CP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在脑组织中也存在,是参与体内的能量代谢的一种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后2-4小时,血液中此酶活动即开始升高.比血清中谷草转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力变化都出现得早. 临床意义: (1)心肌梗塞后,CPK较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特异性高,但持续时间短,2-4天恢复正常. (2)病毒性心肌炎,CPK也可升高,对诊断及预后有参考价值. (3)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以及肌肉损伤时CPK也可升高. (4)严重的心绞痛,心包炎,房颤,脑血管意外,脑膜炎以及心脏手术等,CPK可见升高. 正常值:无机磷法:0-200U/dL 比色法:M(男):0.55-7.5U/dL F(女):1.45-4.0U/dL 肌酸激酶高达1000 可能是双腿不能行走有痛疼感引起的,建议你做详细的检查以明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及早进行相应的治疗.

    问题五:肌酸激酶偏高是怎么回事1、病理原因,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现肌酸激酶偏高有可能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其他并发症所导致,所以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现肌酸激酶偏高现象需要引起重视;此外,由于心肌里面含有肌酸激酶的量较多,所以患有心肌炎的人也长出现肌酸激酶偏高这一现象。假如是病理原因导致的肌酸激酶偏高那就要积极的对症治疗。度脂蛋白多少是正常的  2、生理原因,特别是营养不良所致,其中假肥丁型肌营养不良的人最轻易出现肌酸激酶的偏高;另外假如做了剧烈的运动然后去做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检查也会出现肌酸激酶偏高的情况,如间隔自行车、滑雪及马拉松跑等运动都可导致肌酸激酶的偏高。因此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现肌酸激酶偏高情况后不不必担心,但是要引起重视。肝区疼痛需要做什么检查  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可治可防的,感染了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千万不能由于没有症状而一直拖着,这样只会是病毒的含量越来越高,终极导致病情恶化。肝病医院引进的治疗技术是目前治疗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最好的方法,该技术床历经7年验证,安全、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具有疗程短、作用快、疗效确切、康复率高的上风,能够快速识别并清除变异的病毒株,避免耐药的发生,大大的进步了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康复的几率。

甘油三酯偏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

人流要怎么样就可以康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