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论采取何种治疗手段,建议住院观察,急性肠梗阻如果发生痉挛可能发生肠道坏死,住院的话有可以条件及时处理
产后排气是非常重要的,医生会进行按压的方法来使产妇的腹部进行排气,这样有助于产妇产后的身体恢复功能,使产妇的身体得到更好的恢复,子宫会进行一定的收缩,使子宫日后更好的恢复,能够达到再次生育的良好环境时机。那么,剖腹产肠梗阻排便不排气怎么办呢?
剖腹产肠梗阻排便不排气这主要是因为在手术就会影响产妇的肠胃蠕动情况,在肠胃不佳的情况时贸然进食,可能就会引起腹胀腹痛的情况,不利于术后恢复严重的情况,还可能会引起术后肠梗阻,所以医生一般会建议产妇在术后多下床多翻身,这样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如果产妇排气了,那说明肠胃蠕动恢复正常,可以正常进食了。
为了及早恢复肠蠕动,在剖腹产手术24小时后,可以在家人或护士帮助下,在地上适当站立一会儿或轻走几步,一天内做3~4次。通常第一次下床会有低血压现象出现,出现“眼前发黑”、“眩晕”等情况,应特别注意。
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患者要早下床、多活动。如果实在不能站立,也可在床上适当活动,如多翻身,这样既有利于排气,还可以防止内脏器官的粘连。
可以让产妇的丈夫或其他家人在卧床休息时,给产妇轻轻按摩腹部,方法是自上腹部向下按摩,每2~3小时按摩一次,每次10~20分钟。这不但能促进肠蠕动,还有利于子宫、阴道排出残余积血。
剖腹产3天后胀气怎么办快速排气法可以让产妇多运动。现在的孕妇怀孕过程中总是补充过多的营养,于是造成了宝宝在妈妈的体内发育成为了一个非常大的胎儿。胎儿非常大的话生产就会出现困难。于是很多孕妇不得不采取剖腹产的方式,生下自己的宝宝。大家都知道剖腹产后一定要排气才能够安全无虞。那么孕妇剖腹产后不排气怎么办。坐月子期间,洗澡用某种树叶(如龙眼树叶、枫树叶、拔子树叶等)或树根熬过的水洗澡,这是为了消毒和祛风。
尽快下床活动。新妈妈尽早下床活动,这是会对产后排气有所帮助。新妈妈剖宫产手术24小时后,可以在家人或护士帮助下,适当站立一会儿或轻走几步,一天内做3到4次,这样可以及早恢复肠蠕动。不过,也有新妈妈第一次下床会有“眼前发黑”、“眩晕”等低血压现象出现,可稍等一会再下床,如果实在无法站立运动,可在床上适当活动,如多翻身,这样既有利于排气,还可以防止内脏器官的粘连。 剖腹产后也只能喝汤,可以喝一些顺气的萝卜排骨汤。排气后也要吃一些流食,少量的吃肉。等排便了之后就可以正常的饮食,穿衣服的时候尽量穿宽松的,紧的衣服会影响伤口的恢复。生孩子要消耗大量的体力,所以月子期间要通过睡眠休息来使身体尽快的恢复,妈妈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才行。坐月子期间,产妇除料理婴儿之外,不做其它家务劳动。
疾病无处不在,尤其是肠梗阻在生活中给患者带来了压力很大,患上肠梗阻会有什么症状呢?治疗肠梗阻最佳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肠梗阻最佳治疗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肠梗阻的常见症状
1、腹痛:由于肠内容物受阻引起肠管膨胀、肠剧烈蠕动所致。机械性肠梗阻腹痛的特点是阵发性绞痛,疼痛多在腹中部,当腹痛的间歇期不断缩短,成为剧烈的持续性腹痛,应考虑绞窄性肠梗阻可能。麻痹性肠梗阻的腹痛不剧烈,有广泛的胀痛。
2、呕吐: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并且频繁,主要为胃液、胆汁、胰液、十二指肠液;低位性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呕吐有粪臭味;麻痹性肠梗阻的呕吐呈溢出性;绞窄性肠梗阻呕吐物味血性或棕褐色液体。
3、腹胀:腹胀一般出现较晚。高位性肠梗阻由于呕吐频繁,腹胀不明显;低位性肠梗阻、完全性肠梗阻,腹胀明显,遍及全腹。
4、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完全性肠梗阻者,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不完全性肠梗阻者,可有多次少量排便、排气。
肠梗阻的常见治疗方法
第一,进行胃肠减压,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缓解方法,在确诊为这种疾病之后,要注意减轻腹胀现象,因此患者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方法,以免造成肠管膨胀,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有效地对胃肠进行减压。这样有助于促进肠壁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功能。
第二,液体治疗,要根据肠梗阻的发病位置,发病时间。在检验结果出来之后,进行电解质的补充,避免造成液体缺失,要以补充液体为主,对于严重的缺水患者,合理的补充液体,这样有助于改善肠绞窄。在补充液体之后应该进行补充血浆及全血。
第三,抗生素药物治疗,若是出现了单纯性的肠梗阻,可以不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对于绞窄性肠梗阻,患者需要药物方法进行控制,避免造成细菌不断繁殖,这样还容易造成肠管内发生坏死。
第四,采取营养支持治疗。很多的患者在出现疾病之后,不愿意吃饭,这样容易造成营养缺失,而且,会导致免疫能力低下,对疾病的康复不利,采取营养支持治疗,主要是进行静脉注射营养,这样可以让胃肠得到营养。
肠梗阻非手术方法
1、中成药外治法:新鲜葱白20?30根洗净,捣烂后加入六神丸15?20粒,调匀成圆饼状,经稍焙温后贴敷在患儿肚脐上,盖上纱布,稍固定,根据病情每4?6小时用药1次,连续用药1?2天,可清热解毒,行气通腑。
2、生姜疗法:生姜500克,切碎捣烂,装入布袋内,置脘腹部位,上放热水袋热熨1?2小时,每日2?3次,直至病愈。可散寒通络,行气止痛。
3、热熨疗法:葱白100克,食盐500克,先将食盐放锅内炸花为度,纳入葱白拌匀,用毛巾包好,趁热敷脐上。热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每日1?2
连续2?3天。可温阳散寒。
4、填脐疗法:吴萸适量,研为细末,米醋少许调为稀糊状,外敷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次。可行气消肿。
5、熨脐疗法:小茴香、艾叶、枳壳、陈皮、花椒各等量。将诸药择净,水煎取汁,取敷料2?3块浸透药液,趁热熨脐,外盖塑料薄膜,冷则更换,每日2?3次,每次30?50分钟,连续2?3天。可温中行气,消胀除满。
治疗肠梗阻的中医偏方
偏方一:温中散寒方。党参20g,白术9g,茯苓12g,橘红6g,麦芽12g,川附片6g(先煎20min),神曲9g,草蔻仁4.5g,广木香4.5g。水煎服,日1剂。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
偏方二:温通方。党参、花椒、干姜、炒莱菔子各10g,蜂蜜30g(兑服)。水煎服,1剂或2剂顿服。具有温阳散结,理气化滞的功效。
偏方三:驱虫方。使君子15g,大黄(后下).乌梅.厚朴各10g,枳实.槟榔片各7.5g,元明粉5g(冲服)。水煎100ml,2次分服。具有驱虫导滞,通腑泻下的功效。
肠梗阻
肠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道通过障碍,而导致肠道和全身的病理变化。肠梗阻是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的急腹症。
〔病 因〕 肠梗阻大致可分为机械性(器质性)和动力性(功能性)两大类。
1.机械性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内或肠道外器质性病变而引起肠管堵塞。病因可以是先天性发育畸形如肠闭锁、肠狭窄、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疝气嵌顿等。后天的原因有肠套叠,蛔虫团堵塞、肠扭转、肿瘤压迫、炎症或手术后肠粘连等。
2.功能性肠梗阻是由于肠蠕动功能不良使肠内容物不能正常传递运送。常见于各种重症肺炎、败血症、肠炎所致的中毒性肠麻痹或低血钾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或是因肠道神经发育不正常引起的先天生巨结肠、幽门肥厚性梗阻等。
〔症 状〕 除原发疾病的特有表现外,肠梗阻共同的表现是阵发性腹部绞痛,呕吐腹胀和肛门不排气排便。
1.阵发性腹痛常常突然发生,机械性肠梗阻绞痛剧烈。小儿腹壁薄,腹痛发作时腹部常可见到鼓起的肠型和蠕动波。麻痹性肠梗阻没有绞痛,只有高度腹胀时可有持续胀痛,也见不到肠型,听不到肠鸣音。
2.呕吐,腹胀;如果梗阻部位高,呕吐出现早而频繁,吐出胃液和黄色胆汁,仅上腹胀或无腹胀。如梗阻部位低,则呕吐出现晚,吐出粪汁样液,且腹胀明显,麻痹性肠梗早期大多不吐,晚期可吐出粪便样物,腹胀明显。
3.肛门不排便、不排气是肠道完全梗阻的表现,但在梗阻早期,梗阻远端肠道里存留的粪便和气体仍可排出,不要误认为没有梗阻。肠绞窄时可以有血性液体排出。 除以上表现外,还有全身中毒症状,比如嗜睡、苍白、脱水等症状,一般肠绞窄6-8小时就可发生肠环死,常伴中毒性休克,病情十分凶险。
〔治 疗〕 X线腹部透视、照片、钡灌肠可协助诊断治疗: 机械性肠梗阻必须手术治疗。功能性肠肠梗阻如先天巨结肠,幽门肥厚性梗阻也多须手术治疗。感染中毒性肠麻痹或低钾性肠麻痹除治疗原发病外,肠梗阻主要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和水分,补充多种维生素。可配合中药,针炎等治疗。
肠梗阻预后取决于梗阻的原因和类型,并与诊断治疗的早晚有密切相关。一般单纯性肠梗阻,无合并全身严重中毒症状者。手术预后较好,如已有肠坏死,则取决于坏死肠管长短。范围。一般抢救及时效果较好。如肠子切除过多,则难以维持肠道正常功能,营养吸收障碍,预后较差。
体检一般呈急性痛苦面容,早期生命体征一般变化不大。晚期可出现体温升高、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腹部体征可出现肠型、蠕动波、腹部有压痛,出现绞窄后可有反跳痛及肌紧张。部分病人腹部可触及包块。绞窄性肠梗阻可出现腹水,叩诊可听到移动性浊音。听诊:机械性肠梗阻可出现肠鸣音亢进和气过水音。绞窄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理化检查
血常规: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一般在10×1O9/L以上,绞窄性肠梗阻常在15×109/L以上,中性白细胞增加。
血清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二氧化碳结合力可以降低。
血清电解质测定:可出现低钾、低氯和低钠血症。
X线检查:站立位透视可见多个液气平面及胀气肠袢。
(4)治疗
西医治疗
①非手术治疗:解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酸碱失衡。
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可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细菌和毒素,有利于改善局部和全身的情况。
防治感染:抗生素的应用,对防治细菌感染有重要的意义。
②手术治疗:对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及先天性畸形所致的肠梗阻,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应行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应根据梗阻的病因、性质、部位及全身情况而定。
中医治疗
单验方
生植物油:生豆油、香油或花生油,成人200-250ml,儿童80-150ml,口服或由胃管内注入。
(5)护理
禁食水,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体位选半卧位,以减轻对膈肌的压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病情加重。应警惕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及时手术治疗。
(6)预防
对粘连性肠梗阻在缓解期应注意饮食,勿进食较硬的食物,饮食以稀软食为主。对蛔虫性肠梗阻缓解后应行驱虫治疗,除药物驱虫外,还可用氧气疗法驱除肠道蛔虫。饱食后勿作剧烈运动,以防止肠扭转的发生。
肠梗阻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虽然常见,但是对身体也是非常的有损害的,而且肠梗阻是需要手术治疗的,所以建议肠梗阻患者一定要及时的就医。肠梗阻手术之后也是需要小心护理的,尤其是饮食方面。那么肠梗阻怎么治疗?肠梗阻怎么护理?
1、肠梗阻怎么治疗
(1)胃肠减压治疗:胃肠减压抽出积聚在梗阻上端的气体和液体,降低肠内张力,有利于改善肠壁血循环,减轻全身中毒症状,改善呼吸、循环功能。有效的胃肠减压对单纯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可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对于需要手术者也是一种良好的术前准备;
(2)液体治疗:重点在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肠绞窄时因丢失大量血浆和血液,故在适当补液后应输全血或血浆;
(3)营养支持治疗:肠梗阻时手术或非手术治疗都有相当一段时间不能进食,所以营养支持很重要。一般的外周静脉输液通常达不到营养支持的要求,可采用全胃肠外营养,也就是通过静脉途径输注身体所必需的营养液。肠梗阻时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既可作为术前的准备,也可作为非手术治疗或术后不能及早进食的支持治疗。若肠梗阻解除和肠功能恢复,最好尽早口服。不能进正常饮食的病人,可进要素膳食;
(4)抗生素治疗:肠梗阻时,在梗阻上端肠腔内细菌可迅速繁殖。肠梗阻病人应使用针对需氧和厌氧的抗生素。
2、肠梗阻怎么护理
1、肠梗阻患者在发作时应禁食,禁饮,通过静脉注射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患者在术后恢复肠功能之后,可以服用少量的开水或流质食物,禁食容易产气的甜食和牛奶等食物,并逐渐转为半流质食物及普通食物。
2、患者在手术后,要注意调节饮食规律,用餐要做到定时定量,不宜过饱,切忌暴饮暴食的出现,此外,患者的饮食应以柔软容易消化为主,家属还要保证患者的食物营养丰富性。
3、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还要注意在进餐后避免剧烈的活动,特别是弯腰,打滚,体力和连续下蹲等能够引起肠梗阻发作的活动,家属还要注意患者的饮食卫生,避免因为不洁的食物入口,而诱发其他症状的现象。
4、患有肠梗阻的患者,在发现自己患上这种疾病之后,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自己的饮食进行调节之外,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戒烟戒酒,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避免自行配药,出现错误治疗的现象。
3、肠梗阻有何症状
1.腹痛
为阵发性绞痛。空肠或上段回肠梗阻,每3~5分钟发作1次,回肠末端或大肠梗阻,每6~9分钟发作1次,发作间歇期疼痛缓解,绞痛期间伴有肠鸣音亢进。
肠鸣音呈高调。有时可闻气过水声。麻痹性肠梗阻可以无腹痛,高位小肠梗阻绞痛可以不严重,中段或低位肠梗阻则呈典型剧烈的绞痛,位于脐周或定位不确切。每次绞痛可持续数秒到数分钟。
假如您经常出现一阵一阵的腹部绞痛转的话,就要注意了,一旦转为持续性的腹部疼痛的话,那您就非常有可能是患上为绞窄性肠梗阻,一定要去医院确诊一下的。
2.呕吐
梗阻以后,肠管的逆蠕动使病人发生呕吐。呕吐物开始为胃内容物,以后为肠内容物。高位小肠梗阻绞痛不重,但呕吐频繁。
中段或远端小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低位小肠梗阻呕吐物有时呈“粪便样”(feculentvomitting)是由于肠内容物的滞留、细菌的过度生长,分解肠内容物所致。
3.腹胀
多发生在晚期,高位小肠梗阻不如低位者明显,结肠梗阻因回盲瓣存在,很少发生反流,梗阻常为闭襻性,故腹胀明显。绞窄性肠梗阻时,腹部呈不对称性膨胀,可以摸到膨大的肠襻。
4.排气停止与排便异常
肠梗阻病人,一般都停止由肛门排便与排气。但是肠系膜血管栓塞与肠套叠可以排出稀便或血性黏液。结肠肿瘤、憩室或胆石梗阻的病人也常常有黑色大便。
排便的情况也是可以看出您是不是患上肠梗阻的,观察自己大便的颜色是不是已经来变化了的,如果颜色变成了黑色的话,那恭喜您已经患上肠梗阻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