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考虑你是原发性高血压2级,主要是遗传及环境因素引起的,需要及时治疗。指导意见你这种情况建议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其次配合贝那普利类效果更好
厄贝沙坦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线降压药,属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II与其AT1型受体结合,从而降低血管阻力,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发挥降压作用。此外,厄贝沙坦还具有抗心力衰竭、逆转左室肥厚、保护肾脏、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降低蛋白尿、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房颤电重构等作用,适用于高血压的起始治疗和维持治疗,尤其适用于伴有左室肥厚、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心房颤动、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
氨氯地平也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线降压药,属于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滞钙通道,减少细胞外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从而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而降低血压,其降压疗效和幅度强,降压作用平稳而持久,用药依从性好,个体差异小,对血糖和血脂无明显影响。此外,氨氯地平还可通过扩张外周小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通过扩张冠状小动脉,解除冠脉痉挛,增加心肌供氧,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发挥抗心绞痛作用,长期服用还可延缓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适用于各年龄段、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尤其适用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高血压以及高盐摄入或盐敏感性高血压,可作为合并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或外周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的首选降压药。
美托洛尔同样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线降压药,属于选择性β1受体阻断剂 ,通过 抑制 中枢 和 周围 的 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 系统 ,降低心肌收缩力 、减慢心率 而 降低血压,其降压 作用 强 ,起效 快 ,不仅 能 降低 静息 血压 ,而且 能 抑制 体力 应激 和 运动 状态下 血压 急剧 升高 ,同时还可 通过 降低 交感神经 张 力 ,预防 儿茶酚胺 的 心脏毒性 作用 ,保护心血管系统 ,尤其 适用于 合并 快速 心律失常 、慢性心力衰竭 、冠心病 、主动脉 夹层 、交感神经 活性 增高 和 高动力 状态 的 中青年 高血压患者 ,对 老年 高血压 疗效 相对 较差 。美托洛尔很少单独使用,一般需要联合其他类型的降压药。
人体的血压具有明显的昼夜规律,一般呈现“两峰一谷”,即早上9时-11时,血压明显上升,呈现一高峰,然后下降,下午4时-6时,血压从低谷再次升至另一高峰,次日凌晨2时-3时,血压达到最低谷,如此循环。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都是长效降压药,每天服用1次,可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因此推荐早上7时服用,餐前或餐后服用均可。
厄贝沙坦的初始剂量和维持剂量为150mg,一日1次,不能有效控制血压可将剂量增至一次300mg,或加用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如利尿剂(氢氯噻嗪)。进行血液透析和年龄超过75岁的患者,初始剂量75mg,一日1次。肾功能不全、轻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对于高血压和心绞痛患者,氨氯地平一次5-10mg,一日1次。对于年老体弱者、伴有肝功能损害者,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初始剂量是一次2.5mg,一日1次,治疗心绞痛,一次5mg,一日1次。
美托洛尔有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和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两种剂型,酒石酸美托洛尔半衰期 短 ,常规剂量为50-100mg,一日 2-3次 ,推荐空腹服用, 因为进餐时 服药可使美托洛尔的生物利用度增加40%,增加心动过缓 的风险,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半衰期 长 , 且 用药 不受 进餐影响 ,最好 在 早晨 服用 ,常规剂量为47.5-190mg,一日1次,可掰开服用,但不能咀嚼或压碎,服用时应至少用半杯温水送服。
长期服用美托洛尔,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容易引起心悸、焦虑、不安、胃肠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血压反跳性升高、心动过速、心绞痛加重,甚至心肌梗死,即撤药综合征。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该重新用回原来的剂量,然后逐渐减量停药,整个停药过程至少持续2周,每周日用剂量比上周减少一半,每周减量1次,当日用剂量减至每日25mg时,按照该剂量继续用药1周,然后停药,用药剂量越大,停药时间越长。在停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尤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一旦出现胸闷、胸痛、气短、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上述三种药物当发现漏服时,如果距离常规服药时间小于6小时,应立即补服,下次仍按原来的时间服用即可,不会引起较大的血压波动,如果距离常规服药时间超过6小时,建议及时测量血压,如果超过目标血压20mmHg,应立即补服,如果超过目标血压小于20mmHg,且无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补服,注意补服时一定不要把两次的剂量一起服用。
厄贝沙坦片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能抑制AngⅠ转化为AngⅡ,能特异性地拮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受体(AT1),对AT1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本品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肾素、其它激素受体,也不抑制与血压调节和钠平衡有关的离子通道.;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抗高血压药物合用。对重度高血压及药物增量后血压下降仍不满意时,可加用小剂量的利尿药(如噻嗪类)或其它降压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眩晕、心悸等,偶有咳嗽,一般程度都是轻微的,呈一过性,多数患者继续服药都能耐受。罕有荨麻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1%的有:消化不良、胃灼热感、腹泻、骨骼肌疼痛、疲劳和上呼吸道感染,大于1%但低于对照组发生率的有腹痛、焦虑、神经质、胸痛、咽炎、恶心呕吐、皮疹、心动过速等。低血压和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约为,需长期服。以上是对“厄贝沙坦片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高血压 本品降低血压的同时引起轻微的心率变化。血压的降低和与每天服用的剂量相关,但当剂量大于300 mg时,血压降低趋向平稳。每天服用剂量在150-300 mg时,卧位和坐位血压降低的(服药24小时后)平均谷值为8-13/5-8 mmHg(收缩压/舒张压),比安慰剂组高。服药后3-6小时内血压下降达到峰值,并且降压疗效至少维持24小时。推荐剂量下,服药后24小时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是峰值的60-70%。每天服用一次150 mg产生的24小时谷值和平均值与每天150 mg分2次服用的结果相似。开始服用厄贝沙坦后,1-2周内血压下降,4-6周达最大疗效。在长期治疗中,能保持其抗高血压疗效,停止治疗后,血压逐步恢复至基础值,未观察到高血压反弹。厄贝沙坦与噻嗪类利尿剂的降压作用可相加。单用本品不足以控制血压的病人,可加用小剂量的双氢克尿噻(12.5 mg),与加用安慰剂相比,血压谷值进一步降低7-10/3-6 mmHg(收缩压/舒张压)。厄贝沙坦的疗效不会受年龄和性别影响,但与其它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相似,黑色人种对厄贝沙坦单药治疗的反应率明显较低。当厄贝沙坦与低剂量双氢克尿噻(如12.5 mg/天)同时服用时,对黑人的降压效果与白人相似。血清中尿酸和尿中的尿酸分泌无临床意义的改变。伴有肾脏病变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 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试验(IDNT)显示 :厄贝沙坦减慢慢性肾功能不全和有明显蛋白尿患者的肾功能进展。该试验是比较本品、氨氯地平和安慰剂对肾脏病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双盲对照试验。在1715例患有2型糖尿病、蛋白尿≥900 mg/日和血清肌酐在1.0-3.0 mg/dl范围的高血压受试者中,对本品对肾脏病变进展的长期疗效(平均2.6年)和所有原因所致的死亡率进行了研究。患者服用本品从75 mg增量至300 mg维持剂量,氨氯地平从2.5 mg增量至10 mg,或者安慰剂增量至耐受程度。所有治疗组的患者常规接受2至4种抗高血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和α-阻断剂)以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血压 :135/85 mmHg或如果基础收缩压]160 mmHg则需减少10 mmHg。60%安慰剂组的患者达到这个目标血压,而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组相应的百分比分别为76%和78%。厄贝沙坦组明显降低主要复合终点即血清肌酐加倍、终末期肾脏疾病或所有原因所致死亡率的相对危险度。大约33%厄贝沙坦组患者达到了主要肾脏复合终点,安慰剂组和氨氯地平组相应的百分数分别为39%和41%[和安慰剂比较,其相对危险比降低20%(p=0.024)] ;和氨氯地平比较,其相对危险比降低23%(p=0.006) 。当对主要终点的单个成分进行分析时,没有观察到本品对所有原因所致死亡率有作用,但可观察到终末肾脏疾病有减少趋势和血清肌酐加倍明显减少。对包含不同性别、种族、年龄、糖尿病发病时间、基础血压、血清肌酐和白蛋白分泌率的亚组的治疗效应进行了比较。在分别代表32%和26%总体研究人群的女性和黑色人种亚组中,肾脏受益不明显,尽管可信区间不排除。至于致死和非致死心血管事件的次要终点,尽管女性患者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增加,而男性患者中厄贝沙坦组相对于安慰剂组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但所有人群中三个组没有差异。在女性患者中,厄贝沙坦组相对于氨氯地平组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中风的发生率增加,而在总体人群中,由于心力衰竭而住院的发生率减少。然而女性患者中的这些发现尚无合理解释。一项有关"厄贝沙坦对伴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作用"的研究(IRMA2)结果表明 :300 mg厄贝沙坦能延缓患者从微量白蛋白尿进展成明显蛋白尿。IRMA2是有关发病率的安慰剂对照双盲研究,其中包括590位患有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30-300 mg/天)和肾功能正常(男性血清肌酐≤1.5 mg/dl和女性血清肌酐[1.1 mg/dl)的患者。该研究探索了本品对微量白蛋白尿进展为临床蛋白尿(尿白蛋白分泌率]300 mg/日,尿白蛋白分泌率增加自基础值的30%以上)的长期效应(2年)。预先设定的目标血压值为≤135/85 mmHg。如果为达到目标血压的需要可加用其它抗高血压药物(除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和二氢吡啶钙离子阻断剂)。所有的治疗组均达到了类似血压值,与安慰剂组(14.9%)相比,厄贝沙坦300 mg治疗组(5.2%)中较少的受试者达到临床蛋白尿的试验终点,显示厄贝沙坦较高剂量组和安慰剂组比较(p=0.0004),其相对危险度减低70%。在治疗的最初3个月内没有观察到伴随的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善。但3个月时,微量白蛋白尿进展为临床蛋白尿的进程延缓是明显的并持续直至2年时间。本品300 mg组回归至正常白蛋白尿的百分比例高于安慰剂组,分别为34%和21%。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