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内科

抑郁症一般注意有哪些呀

时间: 阅读:11647
最近心情特别差,常会胡思乱想,经常没有精神,不喜欢与人交流,一个人座着发呆,去医院诊断,代夫确认是抑郁症.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抑郁症一般注意有哪些�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02-01 21:12:55

你好:1: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良好的精神状态表现为自信乐观、积极向上、情绪高昂,在这种状态下会对他人充满善意,对生活充满希望。2:抑郁症症状与正常的情绪低落相比,前者在程度和性质上超越了正常变异的界限,轻者会出现早醒、便秘、厌食、消瘦、失眠、性功能减退、精神萎靡等3:合理地宣泄不良情绪:4:丰富自己的生活。祝早日康复!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8-10 07:07:13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8-10 07:07:13

    自我治疗
    1、学习技术坚持锻炼:
    特别是早晨时期的锻炼,很多抑郁症患者有行动迟缓、邋遢、懒惰的状况,长期这种状况不仅严重损害身体机能,更会加重抑郁症患者消极、负面情绪。
    2、外出交际:
    把自己关在家里,逃避与人接触,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而这首先是他们所需要改变的地方。
    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不如他人、什么都做不好等负面症状,这些感受导致他们兴趣匮乏、遇事退缩、减少社交活动、封闭自己,这使得抑郁症者处在恶性循环之中,不断的强化了自我症状。
    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前提必须强迫自己走出去,多接触朋友,参加社会活动或出去旅游,尽管开始内心会很痛苦,但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后,负面的情绪感受就会被外部环境慢慢消融,你的自信心就会重燃起来。
    3、观息法:
    观息法是心灵重塑疗法其中的一种净化内心的方法。呼吸的品质代表着生命的品质,呼吸伴随着生命的开始和结束。
    心理学上讲,专注于呼吸是身心一体的练习,可以消除内在思想的对抗,回归本真的自我。
    4、整理感受:
    抑郁症患者更多时候是沉浸在自己的消极感受中,虽然在他们的认识层面上有时也认为自己的想法或情绪是不合理的,但是自己仍是无力摆脱,要想真正转变这种认识的方法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感受整理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无论是多么荒唐的或者在你认为是可笑的,你所要做的就只是完整的把它整理在笔记本上,不要急于去分析它、认识它,你可以在锻炼或者身心状态有所缓解之后,再去看它,要知道,只是去看不必分析,因为这不是锻炼你分析和认识的能力,你也不缺乏这种能力,而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5、阅读书籍:
    开卷有益,多阅读一些心理学、哲学、包括道家、佛学方面的书籍,可以提高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对自身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超越过去的思想局限。
    如能完成以上自我治疗的行动计划,一定可以走出自己的抑郁症。如你看完这个行动计划,觉得很有道理,那就去行动,因为只有身体力行才是唯一可以让你走出抑郁症的途径。只停留在思考方面,那么再有效的方法也帮不了你。去行动吧,你可以做自己心灵的主人。

    食物疗法
    饮食疗法对于轻度抑郁症治疗来说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良好基础。抑郁症专家也指出,合理营养的饮食调养措施,不仅可以增强抑郁症患者的身体机能,而且能够有效地缓解抑郁症的一些不适症状,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下面就来一起看看轻度抑郁症治疗吃些什么食物比较好吧!
    1、改善睡眠提高兴奋度的食物
    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约有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研究证实,人体一种必需的氨基酸——色胺酸的代谢产物五羟色胺与抑郁症有关,通过提高五羟色胺的浓度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如:橙色食物,最常见的橙色食物有胡萝卜、芒果、橘子、南瓜、红薯等,都能提供丰富的胡萝卜素。还有,香蕉蓝莓汁、葡萄汁、树莓苹果汁,都可以帮助大脑减少忧郁情绪,让人的心情高兴起来。
    2、提高工作积极性的食物
    抑郁症患者一般都承受着相当大的工作和社会压力。出现精神抑郁后,直接导致他们在工作上的力不从心,思维上时常出现短暂的空白,致使语言不流畅、反应迟缓等现象。
    如:吃海鲜可改善精神障碍。这是因为海鲜中所含的Ω-3脂肪酸能产生相当于抗抑郁药的类似作用,使人的心理焦虑减轻。美国的学者曾经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患者在加服鱼油胶囊后发生抑郁症的间隔时间比只服常规药物的患者明显延长。
    3、让情绪愉快起来的食物
    含微量元素硒、锌、铜丰富的食品,对这类抑郁症患者效果十分显着。
    如:含锌量最高的食物,牡蛎,动物肝肾、奶制品中也有分布。含铜最高的食物,乌贼、虾、羊肉、蘑菇等均含铜丰富。含硒的丰富的食物有,干果、鸡肉、海鲜、谷类等。

  • 山亭柳
    回复
    2023-08-10 07:07:13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抑郁症的生理基础是抑郁状态,抑郁状态的根本原因是身体能量的过度消耗。只要休息得当,抑郁状态一般会在两个星期之内得到缓解,相应的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无意义感等症状,也会渐渐好转。但是,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往往都是由内心冲突导致的,所以,自我的放松也非常的重要。可以坚持做冥想、瑜伽、慢跑等身心活动,帮助自我放松。

    抑郁症所产生的抑郁状态,会导致身体的各大器官的机能陷入低激活状态,其中大脑新皮层的活动也同样受到抑制,而新皮层对于情绪管理尤为重要。这就导致抑郁症患者对自己情绪的管理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失能,容易出现情绪剧烈起伏。甚至,严重时还会出现感觉过敏的现象,就是普通的声、光刺激,也会引起抑郁症患者的不适,进而引起情绪上的波动。所以,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为自己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也至关重要。平时也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的保持情绪的平稳。

    抑郁症患者第一次服用抗抑郁药物,一般需要坚持服用6个月到一年;第二次复发需要服用两到三年;第三次复发往往就要终身服药了。抑郁症患者在治疗的依从性上,并不是很高。有时候会根据自己的感觉,而随意停药。这对于治疗来说,往往是灾难性的。所以,抑郁症患者一定要坚持服药。

    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帮助抑郁症患者更好的适应当下的生活。但是,只有通过心理咨询,让抑郁症患者对抑郁症,以及自我有了合理的认知,并能够自主的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才能够彻底的帮助抑郁症患者摆脱抑郁症的阴影。也就是说,药物指标心理咨询治本。只有通过药物治疗配合着心理咨询,才能够帮助抑郁症患者彻底的治愈。

    要求患者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患者焦虑、紧张、均可激发,所以患者要放松自己,舒缓压力,懈下责任,在生活中想办法给自己增加点爱好、兴趣,让自己整个开朗起来。

    2

    2、要求患者有治疗信心:建议抑郁症患者在治疗时,不要着急,只要坚持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不过,任何疾病的治疗都需要时间,需要恢复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好了,没那么快,何况抑郁症是慢性疾病,更得需要时间。

    3

    3、要求患者找些事情做,分散精力:有人患上抑郁症后,什么也不想干,觉得什么也没意思,整天不出门,也不愿意和别人多说话,为此更加孤僻。治疗抑郁症应该注意什么呢?其实,正确的做法是要勇敢地走出去,多和人交流,尽量找些事情干,一来锻炼了身体,二来分散了注意力,这样就不总盯着自己的病了,反而对疾病的康复有好处。

    4

    4、要求患者多运动:建议抑郁症患者平时多运动,走走,散散步,慢跑等,有条件的话可以登山,游泳,打打球,练练太极等,反正别总在家里憋着, 健康 的人也不活动,不出门也会憋出问题的。

    最后,最重要的,一定要时刻聆听和关注抑郁症患者,他们最怕的是没有聆听的对象。

  • 紫苏
    回复
    2023-08-10 06:06:03

    1、消除心理压力。很多患者长期心理上存在较大压力,这对抑郁症治疗带来很大的阻碍。患者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做到完全消除心理压力并非易事,做好这一点需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按照医生的嘱托进行治疗。无论是药物治疗、电疗、激素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医生都会根据不同病人的病情,在药物的用量上,光疗的频率,激素的使用方法,以及是否合适进行手术治疗等方面做出不同的决定。
    2、复诊要及时。抑郁症患者一定要定期到医院复诊,和医生交流病情的发展,以及自己在调养时的一些情况,便于医生及时准确的掌握病情变化,然后对治疗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最快的时间、最好的效果治疗抑郁症。注意饮食禁忌。各家医院说法颇不一致,有的医院要求忌食所有动物类食物。我们认为忌食不需千篇一律,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则是必要的。避免做人生重大决定。患上抑郁症后,做出重大决定的能力就会受影响。因此,最好等抑郁症好了之后,且对决策力有信心时再做重大决定。这些就属于抑郁症的注意事项。
    3、不要自责。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你没有能力创造或选择它。因此,不要自责“我为什么得了这种该死的病”,而应明白自己急需帮助,积极踏上寻求康复的治疗之路。这些抑郁症的注意事项较为常见。防止复发。防止复发的方式之一就是防患于未然。严格遵循医生制订的治疗计划,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对复发讯号保持警觉。这也是抑郁症的注意事项。

腰涨,尿频,次数多是肾结石还是前列腺炎?

女性人流手术后生活应注意什么细节?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