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各种颅内感染引起的癫痫,要积极地预防这些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了颅内感染性疾病,应及早诊断,正确治疗,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
指导建议:
在颅内感染的急性期,不少患者常有癫痫发作,这时应及时、足量地使用抗癫痫药物,以减轻脑组织因癫痫发作造成的损害。
我爷爷今年81岁,一个月之前突发脑出血后,引起肺部深度感染,近一个月的时间,脑出血已经比较好的吸收,但是由于肺部的炎症引起持续发烧,期间体温基本维持在36.9度-38.2度,经医生推荐,开始使用西班牙产人血白蛋白,在体温降低至37.5度以下时使用,每两天注射一次,每次注射50ml眼看患者体温可以控制在38度以下多日之后,医生却因吸痰困难,建议给患者做气切,气切之后的5天之内,体温都在37。5度左右,一次升至38.2度,之后服用美林退烧药患者意识也较为清醒,精神状态也比较好,但就在这是,医生却突然说怀疑因为呼吸系统衰竭,所以要上呼吸机,半天之后血压也由平时的高血压降低到90左右。老人心脏一直不好,之前就一直患有房颤,脑出血之后,心率就一直在110-150次/分,加之长期高血压,所以为减缓心率医生建议服用贝特勒克,一日两次,每次25毫克。上周日已经使用呼吸机维持,周日下午医生怀疑是呼吸系统衰竭,晚上值班医生又说是心脏衰竭,血压由之前的高血压(高压150左右)下降到需要靠药物维持才能达到高压100左右。间歇性进入中度昏迷状态。在使用呼吸机第三天时候,经医生观察,又将呼吸机撤掉,至今,经自主呼吸血氧浓度可维持在95左右,但血压仍需药物(多巴胺打到8)维持(据医生观察,撤掉呼吸机后,血压稍有上升),高压基本维持在120左右,但心率仍然在120次-150次/分钟。
脑干出血的确很危险,因为脑干主要管着呼吸,心跳,血压。如果出血量大的话,情况不容乐观,如果能控制住的话还是慢慢可以恢复,至于能恢复到什么程度那就不好说了。昏迷时间的长短能看出病情的厉害程度,昏迷时间越长,伤的越重,恢复的就越差。 脑干出血比较凶险,建议去尽快去医院住院治疗。相信专业的医生会给你最好的治疗方案。我只能给你例出一些病例已及救治的方法 建议还是在医生的知道下进行活血化淤治疗注意保护凹细胞,注意抗炎积极治疗,同时要注意给患者增加营养。预防脑出血的再次发生。 目的 提高脑干出血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积极实施气管切开术、亚低温疗法以降低脑细胞代谢、晶体与胶体脱水剂联用并兼顾肾脏保护、抗氧化脑护剂的早期大量应用、较早投用活血化瘀药物,多学科协作及完善的护理与康复训练。结果 18例病人中12例好转出院;2例闭锁状态;2例经积极救治病情稳定,因经济拮据放弃治疗出院;2例死亡,救治成功率77.8%(含放弃治疗者)。结论 脑干出血综合救治的成功率高,收效显著,值得向同仁推荐。关键词:脑干;脑出血 ;气管切开术;低温;综合救治中图分类号:R743.34脑干出血是神经系统急重症,其预后差,病死率高。我们近期成功地救治了18例脑干出血病例。兹作如下介绍,以飨同仁。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自2002.1至2004.7我科共收治脑出血148例,其中脑干出血18例,占脑出血12.62%。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40-65岁,平均52.4岁。起病形式:均为动态发病。既往有高血压史16例,心肌梗塞1例,糖尿病2例,既往均无脑出血、脑梗塞史。18例病人中入院距发病时间最短为1小时,最长为4小时。入院时神志模糊或烦燥不宁8例,浅昏迷2例,中度昏迷2例,重度昏迷例6例,血压190~220/110~129mmHg ;平均血压197±21/118±7mmHg。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明确诊断,出血量在1ml~10ml之间。其中单纯桥脑出血6 例,累及中脑8 例,延髓4例。破入环池或第4脑室6 例。救治方法: 入住CCU当即吸氧、心电监护,取15°去枕卧位、头部低温保护、保留导尿、打开静脉通道(留置针);即脱水降压、脑保护剂应用;凡伴有鼾声大作呼吸不畅者,均行气管切开术;无高凝倾向者入院3-4天适量使用1种止血剂(6-氨基已酸或止血芳酸);48小时后下鼻饲管以保障热量的供给和药物的服用;燥动或出现高热者均采用亚冬眠疗法;适时应用中药活血化瘀;预防感染、加强护理与康复训练等。治疗结果 14例行气管切开术,12例曾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住院天数最长50天,最短不足1 天,平均20.4天;12例好转出院(存有不同程度后遗症:复视、周围性面瘫、一侧肢体轻瘫等)2例闭锁状态;2例经积极救治情稳定,因经济拮据不足一周放弃治疗出院;2例入院后12小时内死亡(均拒行气管切开术),出血量均大于5ml,救治成功率77.8%(含虽救治成功但最终自行放弃治疗者)。典型病例:张某,男,55岁。发病前有过劳、饮酒,凌晨5:30下床时突感头晕右肢无力,唤120接诊,途中有呕吐、小便失禁。即行脑CT示:“脑干二个层面片状高密度影,伴局部水肿至第四脑室及环池受压”。6:30抬送CCU。既往高血压病史4年,否认有糖尿病及心梗、心绞痛史。入院体检:T 37.2℃,P 120次/分,BP 192/120 mmHg,醒觉状态,燥动不宁,鼾声如眠。双瞳孔如针尖状,左眼裂小于对侧,左鼻唇沟略浅,右肢少动,右足轻外展,双病理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9.4×109/L,中性77%,淋巴23%;电解质及肾功无异常;CCG:“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诊断:脑干出血。即予镇静、降颅压(甘露醇加甘油果糖)、降压等处理。2h后病人出现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SpO2)由98%降至82%,即行气管切开术后上述症状改善,脉搏、血压恢复正常。10h后病人体温升至38.5℃即实施亚冬眠疗法。实施机械呼吸至自主呼吸恢复,SpO2维持在98%以上,于72h后撤用呼吸机,仍保留气切插管。鼻饲,每日电解质、肾功监测,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大剂量维生素C及脑甙肌肽等脑保护剂应用。住院第6日投用香丹2支加入5%GS250ml静点qd。第8天停用冬眠,病人意识恢复,第15天拔除气管插管即可言语。多次复查CT,第20天CT示脑干血肿完全吸收,第25天病人遗有复视、左侧周围性面瘫、右肢肌力5-出院。初期病人功能姿势体位的摆放与被动运动以及后期肢体及语言功能的训练贯穿始终。讨论 本组治疗成功率较高的经验主要在于:①打消顾虑,积极实施气管切开术;②积极采取冬眠疗法、头部低温保护以降低脑细胞代谢,不过早使用促醒剂,最大限度降低病人脑功能负荷;③积极有序降颅压治疗:晶体脱水剂与胶体脱水剂(人血白蛋白)联用;④抗氧化等脑护剂的早期大量应用;⑤适时投用活血化瘀中成药制剂;⑥补给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⑦重点护理;⑧完善的脑血管病综合救治体系建立与运作(卒中单元理念的实施与多学科协作)。脑干出血并延髓麻痹、鼾声大作头部摇摆震动,不利脑部保护并势必加重病情。以往因顾虑护理工作强度大、手术风险等因素,对实施气管切开持谨慎态度。将脑干出血伴鼾声大作作为气切手术指征是一大胆赏识;亚低温疗法,能降低组织的耗氧量及代谢,提高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脑水肿,保护血脑屏障[1]。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还可防止或减轻脑损伤后的反应性高热,延长脱水剂的作用时间。对继续出血者还可使出血停止[2];在危重急性期避免过早使用脑细胞兴奋激活药物,是对脑细胞的最好保护;降颅压治疗,尤其是对高龄患者,甘露醇用量要慎,最好辅以甘油果糖。人血白蛋白的应用不仅是极好的增强免疫、营养支持药物,同时也是提高体内胶体渗透压降低颅内压之良药;应用脑细胞保护剂,包括钙离子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兴奋性氨基酸NMDA受体拮抗剂等,对脑干出血的救治是有益的;近年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受到重视[3]。按中医理论“离经之血为之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等理论,并结合临床客观“瘀血证”的依据和脑出血的自止性。早期使用活血化瘀药对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良好 的治疗作用,安全有效[4]。抗生素及抗溃疡药物的早期应用对预防感染和消化性溃疡是必要的;补给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引入“卒中单元”理念,多学科协作,全面规范的整体护理与康复训练,是脑干出血救治成功的保障。参考文献1.黄如训,梁秀龄,刘焯霖主编.临床神经病学[M].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72-1732.秦得营,李向锋 .亚低温辅助治疗脑出血[J]. 中原医刊.2003,30(7):24-253. 王伟 .近年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研究概况[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7):672-6744.黄颖 .早期使用活血化瘀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5): 279-281注:本文发表于《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年1月第4卷第一期83-84页作者:陈健,系福建省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脑部出血手术后出现狂躁是不足为奇的,可以不用过于紧张,应用镇静剂使其睡觉,这是促进身体恢复的常用办法,让病人得到良好的休息,使脑部得到完全的放松。治疗上主要是应用脑部的常用药物来改善神经功能、促进循环恢复。
脑出血术后会躁动这不是坏事,这说明病人意识没有严重昏迷,但是会影响治疗和护理,所以必须使用镇静剂,没问题的,这种躁动时间不会太久,一般1-2周就会稳定下来,镇静剂对这种病人有益无害,请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吧。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