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风寒咳嗽服用杏苏糕。做法:取面粉适量,经过发酵,揉制成35块;将杏仁15克泡去皮研压成粉,加适量红糖拌匀,撒于糕面上,再将新鲜苏叶35片洗净覆于糕上,置锅上蒸,熟后取食,每日1~2次的。
哮喘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涉及多种因素。因此,哮喘的控制也是一个综合的治疗系统。儿童哮喘的治疗原则是消除易感因素,控制急性发作,防止哮喘复发。但是一般情况下儿童的哮喘病是不太常见的,那么如果宝宝患上了哮喘病应该如何治疗呢?
消除的原因:
由于哮喘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找出病因并加以保护是非常重要的。感冒引起的儿童,要积极治疗和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寒冷、寒冷的天气,最好戴口罩出门。孩子们避免使用油漆、杀虫剂、有香味的盥洗用品和化妆品、避免接触毛绒玩具、猫、狗和其他宠物。孩子们不在家的时候在家中打扫卫生。服装应使用棉制品,并定期晾晒、清洗。尽量少吃食物和冷饮。总之,儿童哮喘发作的所有因素都应按照“避、避、换、移”四原则加以清除。
急性发作控制:
当患者胸闷、咳嗽起病急、气喘等症状,家长应该让孩子保持冷静,缓解气道痉挛儿童吸入药物,如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如果改善,每3 - 4小时一次。如果在1小时内吸入3次,患儿的症状仍不改善,应联系医生,必要时应送医院治疗。在医院治疗一周左右后,大部分患儿都能得到缓解。
你好,自古以来医内不治喘,即:到今天为止无论中医药、西医药,没有可以治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效药物产品问世。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按照以下治疗方案,即可达到临床治愈:
1、坚持三甲医保医院教授级主任医师系统药物治疗。。
哮喘禁用抗生素。
2、使用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国家专利、生物医学工程学的产品:细胞基因能量治疗仪以彻底解决肺代谢功能的恢复、提高血液含氧量、促进一氧化碳排出、康复免疫系统生物平衡功能。
按照上述方法,可在20天道60天左右时间基本充分控制住病情的发展,巩固1到3个月内,可达到临床意义的充分控制病情继续发展的治疗效果目的。 疗效承诺:20天内如无显著程度的治疗效果——产品召回。
巩固治疗4个季节,即可达到完全控制、治愈的治疗目的。
孙平
哮喘病人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拮抗药、色甘酸、支气管扩张药、抗胆碱药等药物进行治疗,能起到很好的止喘效果;也可以试一试腌制鸭梨、冰糖炖紫皮蒜、杏仁粥等食疗方法,也能缓解病情。
哮喘病人会在天气变冷、情绪变化的时候出现喘息、气短、胸闷、咳嗽等不适症状,严重时还会让人有一种窒息感。如果疾病进一步加重,可能会导致呼吸系统受损,出现呼吸衰竭,对生命构成一定的威胁,所以需要及时治疗,那么,哮喘怎么治疗比较好呢?
一、哮喘的药物治疗方法
1.糖皮质激素
这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一种药物,当哮喘发作的时候,应用这种药物可以消炎、止喘,缓解不适症状。
2.白三烯拮抗药
这种药物也是目前治疗哮喘的一种常用的药物,通过服用这种药物可以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气道粘液的形成,并且降低纤毛运动的能力,所以对于止喘也有很好的效果。
3.色甘酸
如果是儿童出现了哮喘,可以应用这种药物,虽然它的抗炎作用不及糖皮质激素,但是副作用比较小。患者在应用这种药物时,也可以有效的抑制支气管痉挛,缓解喘息症状。
4.支气管扩张药
哮喘发作时,患者常常会有支气管痉挛的症状,所以应用支气管扩张药物缓解痉挛,可以减轻喘息、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5.抗胆碱药
这样的药物也可以有效的抑制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对于缓解喘息有很好的帮助,一般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有哮喘的时候,用这种药物治疗效果不错。
二、哮喘的食疗方法
1.腌制鸭梨
把鸭梨放到干净的容器中,加上大盐粒腌制,数九天气的时候食用,对于老年性哮喘有很好的疗效。
2.冰糖炖紫皮蒜
把紫皮蒜和冰糖一起放到砂锅中加清水炖煮,一直呈粥状为止,每天早晚服用一汤匙,对于哮喘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杏仁粥
把杏仁碾碎加水煎煮,去渣留汁后,和粳米、冰糖一起,加适量的水煮粥,每天食用两次,能止咳平喘,缓解哮喘病情。
哮喘是不能根治的,提醒广大的患者朋友不要轻易相信声称能够根治哮喘的医疗机构和个人。哮喘虽然不能根治,但接受正规的治疗可以控制发作。
据调查,在我国至少有2000万以上哮喘患者,但只有不足5%的哮喘患者接受过规范化的治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教授指出:哮喘虽然不能根治,但实施以控制为目的的疾病评估、疾病治疗和疾病监测的“三步骤”,特别是使用经全球循证医学证实的联合治疗方案,哮喘是能够控制的。在中国,控制哮喘的关键是积极鼓励患者寻求正规的治疗方案。
哮喘的治疗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治疗包括:(1)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2)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或反复: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避免触发因素、做好自我管理。
哮喘治疗的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的临床控制,我们可以通过药物达到长期、良好的控制,使患者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学习,参加日常活动,甚至体育锻炼。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