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内科

你好,张医生,淋巴结正常应该是多大呢,我的是,1,3*0,5

时间: 阅读:7337
你好,张医生。淋巴结正常应该是多大呢。我的是,1.3*0.55cm另一个是1.0*0.4cm的淋巴结。这严重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02-01 21:16:59

浅表淋巴结一般是不会肿大的,肿大有可能是炎症引起的

指导建议:
你这个淋巴结肿大处有没有疼痛感呢,如果有的话需要服用消炎药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南絮
    回复
    2023-08-13 05:05:05

    宝宝淋巴结肿大的一些具体情况

      宝宝淋巴结肿大的一些具体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相信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有些人孩子会有淋巴结的现象,下面分享宝宝淋巴结肿大的一些具体情况,一起看下吧。

      宝宝淋巴结肿大的一些具体情况1

      1、关于孩子淋巴结的问题:很多家长无意中发现,宝宝脖子上有几个小包包,像花生米一样大小,摸起来滑溜溜,以为是长什么东西了,然后赶紧带到来医院。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几乎每次门诊都可以碰到,以前在急诊外科的时候,好几次遇到晚上急诊来看淋巴结的,原因是家长晚上给孩子洗澡时发现了这些包包。

      2、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淋巴结,而且成群聚集,每一群淋巴结分管身体的一部分区域,当入侵身体的细菌病毒从淋巴管进入淋巴结之后,一方面大部分可以被淋巴结过滤清除,另一方面可以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免疫反应,包括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所以淋巴结既是人体的一道屏障,也是一个报警器。

      3、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一般都摸不到淋巴结,出生后开始接触各种病原,孩子的免疫系统在与病原的接触中不断完善成熟,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淋巴结在这个过程中会缓慢增生,所以很大一部分孩子都可以摸到,尤其是后脑勺、脖子、耳朵后面。因为这些部位相对暴露更容易被发现,另外可能是孩子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常见,这些部位的淋巴结经常处于炎症刺激下容易增生,这个增生过程会一直持续到青春期,随后淋巴结会慢慢缩小,渐渐的就摸不到了,所以大人很少能摸到淋巴结。

      4、有人统计大约一半的儿童可以摸到淋巴结,所以如果自己孩子摸到了,也不用紧张,大部分都是正常的增生。正常的淋巴结,大多为黄豆或花生米大小,表面光滑,质地柔韧,可以滑动,摸起来不痛,孩子也不会有别的不舒服,如果是这种动态观察就可以了,既不需要打针,也不需要吃抗生素,更不需要吃什么中药。

      5、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异常的淋巴结改变,通常认为当颈部和腋下的淋巴结直径超过了1cm,腹股沟区的直径超过1.5cm,就算淋巴结异常肿大了,感冒发烧之后很多孩子都会发现淋巴结肿大,当淋巴结持续肿大不消退,或者淋巴结在一两周内迅速增大,或者几个淋巴结融合成团,变得特别硬,固定不能滑动,或者孩子同时出现了身体其它的症状,那就需要小心,最好找医生检查一下,确定有没有问题,原因是什么,再决定要不要治疗。

      6、淋巴结异常改变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还是感染,包括普通的细菌、病毒感染,也可能特殊细菌、病毒及其它病原体感染,需要抗感染或对症治疗。还有些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表现,比如前面所说的淋巴瘤、白血病等,这也是家长们最担心的问题,虽然比较少见,但碰到了就比较麻烦,需要医生做详细的检查来排查。

      宝宝淋巴结肿大的一些具体情况2

       宝宝耳后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当触摸到这些疙瘩时,孩子并不感觉疼痛,一般不用处理。这是人体正常的浅表淋巴结,淋巴结内含有许多专门吞噬致病物质的细胞,它们能吞噬和消化细菌、病毒、以及身体内衰老的死亡细胞,起着保护和防卫的功能。如果发现肿大的淋巴结超过黄豆大小,单个或成串状,触摸时孩子会哭闹或叫痛,家长应该重视。因为它是小儿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常见的疾病有以下三类:

      1、慢性的局部炎症 如口腔内扁桃体炎、龋齿、牙周炎、脂溢性皮炎、中耳炎等,均可引起下颌下、枕部、耳后淋巴结肿大。

      2、结核性炎症 感染结核杆菌后,小儿也可有颈部、耳后、下颌下的淋巴结肿大和疼痛,同时还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表现。

      3、传染病及全身感染 例如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全身慢性感染及白血病,这时可在全身各浅表部位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 冉冉云
    回复
    2023-08-13 05:05:05

    这是淋巴结(耳后淋巴结),2-6岁儿童是淋巴系统发育快速的阶段,基本上所有的儿童在此阶段都会再现耳后淋巴结的肿大,但同时,淋巴结肿大也与咽喉部的炎症有关。1、很多家长存在的一个误区:——总认为“淋巴结”是一种不好的“东西”,一看到淋巴结肿大,就很紧张,总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淋巴结上,想方设法去弄掉这些淋巴结。2、关于淋巴结的一些常识:——淋巴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如果把人体看成是“一个国家”、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是是一个国家的“军队”,保护人体不受到一切病原体的入侵。而这个淋巴结就是军队的“前沿哨兵”,当人体的器官受到感染、有炎症或异变时,这个“前沿哨兵”就首先进行报警和“反应”,将入侵的病原体进行“拦截”和“处理”,保证病原体不要“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液”导致全身受侵害。——人体的淋巴结分布于全身的“软组织”中,包括各个关节的皱折处、腹膜、颈部、腋下等等,分别对它所管辖的组织进行“监控”。——所以,当人体的一处组织受到感染时,其所管辖的淋巴结就会出现肿大、疼痛,严重的因感染量大而化脓等。 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经历:当你的腿部受伤、皮肤破损或感染,这时,你的膝关节后侧、大侧根部就会出现“疼痛”,其实就是这几处的淋巴结兰截了来看受伤处的细菌,导致此处发炎。——当淋巴结附近的组织为症消失后,淋巴结的疼痛也会消失,但不会那么快消退,而是会慢慢消退。

  • 离亭燕
    回复
    2023-08-13 05:05:05

    炎症会导致附近的淋巴结发炎,有的短期内可以通过消炎的方法治愈,有的几年也不见效果。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正常人约有500-600个淋巴结。淋巴结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临床实际工作中所检查的淋巴结主要是浅表淋巴结。深部淋巴结肿大早期多无表现,需经过一些特殊检果,如淋巴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才能发现。正常淋巴结直径多在0.2~0.5㎝,常呈组群分布,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边,除颌下、腹股沟、腋下等处偶能触及1~2个外,一般不易触及。由于炎症或肿瘤等原因时可触及淋巴结肿大。每一组群淋巴结收集相应引流区域的淋巴液。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判断原发病灶的部位及性质有重要临床意义。
    淋巴结肿大非常多见,常提示淋巴结周围的组织器官出现了病变。因此,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通常提示腹股沟周围的生殖系统、腹腔各器官病变,也包括全身性的。
    可以口服消炎药,进行抗生治疗,如头孢拉啶0.5 一天3-4次;克林霉素0.3 一天3次;氧氟沙星0.2一天2次中的任何一种,如果有发热或疼痛的厉害,可以加服解热镇痛药如芬必得
    淋巴结肿大非常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多种疾病,有良性,也有恶性,故重视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时就诊、确诊,以免误、漏诊,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谈一谈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
    慢性淋巴结炎

    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应予以重视,进一步检查确定。

    结核性淋巴结炎

    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

    恶性淋巴瘤

    也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侵犯皮肤,破溃后经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纵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肤、乳腺、神经系统等。确诊需活组织病理检查。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常易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确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治疗。

    巨大淋巴结增生

    是一种易误诊的罕见病。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主要侵犯胸腔,以纵隔最多,也可侵犯肺门及肺内。其它受侵部位有颈部、腹膜后、盆腔、腋窝以及软组织。常易误诊为胸腺瘤、浆细胞瘤、恶性淋巴瘤等。了解本病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假性淋巴瘤

    常发于淋巴结外的部位,如眼眶、胃的假性淋巴瘤及消化道的淋巴性息肉,均可形成肿块。一般认为属反应性的增生,由炎症引起。

    淋巴结转移瘤

    淋巴结常较硬,质地不均匀,可找到原发灶。很少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也常有淋巴结肿大,特别是儿童常见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上发病急,常伴有发热、出血、肝和脾肿大、胸骨压痛等,血液学和骨髓穿刺检查可以确诊鉴别。

    结节病

    在我国较少见,常侵犯双侧肺门,呈放射状,伴有长期低热。全身淋巴结都可肿大,尤其是耳前后、颌下、气管旁。在临床上很难与恶性淋巴瘤鉴别。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多见与青壮年男性,为EB病毒所致,但病人常一般情况良好,可有发热及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也可有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中有异形淋巴细胞,嗜异凝集实验阳性可以确诊。

    血清病 为病人使用血清制品(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等)后发生的一种疾病。少数患者以淋巴结肿大为最先出现的临床症状。但多为注射处及滑车上淋巴结首先肿大。根据注射史及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可诊断。

    淋巴结肿大很常见,列举的以上10种疾病原因,希望能给大家以启示,及时就诊、确诊及鉴别,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平时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当脚长疖肿或受伤后发炎,腹股沟处也会觉得疼痛。仔细一摸,会在皮肤下触到一个或几个如蚕豆大小的“小疙瘩”,又硬又痛,那就是淋巴结。当细菌从受伤处进入你的血管内时,淋巴结这个“御敌哨兵”首先对细菌进行还击,以防止“敌人”深入。随着每一个淋巴细胞“吃掉”大量细菌后,它的“肚子”便越来越大,整个淋巴结会肿大疼痛。所以说,淋巴结是身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淋巴结还是人体内的一个报警装置,淋巴结肿大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外在表现。

    细菌感染:如口腔、面部等处的急性炎症,常引起下颌淋巴结的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软、活动度好,一般可随炎症的消失而逐渐恢复正常。

    病毒感染: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都可引起淋巴结肿大。有时淋巴结肿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如风疹,常引起枕后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结核: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多见,有的会破溃,有的不破溃,在临床上有时与淋巴瘤难于鉴别。确诊方法是多次、多部位地做淋巴结穿刺、涂片和活体组织检查,并找出结核原发病灶。

    淋巴结转移癌:这种淋巴结很硬,无压痛、不活动,特别是胃癌、食道癌患者,可触摸到锁骨上的小淋巴结肿大。乳腺癌患者要经常触摸腋下淋巴结,以判断肿瘤是否转移。

    白血病:该病的淋巴结肿大是全身性的,但以颈部、腋下、腹股沟部最明显。除淋巴结肿大外,病人还有贫血、持续发热,血液、骨髓中会出现大量幼稚细胞等表现。

    淋巴瘤: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多见。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肿瘤,同时有一些淋巴结以外的病变,如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脾脏等处的损害。

    淋巴结的肿大还可出现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疾病。再如过敏反应性疾病及毒虫蜇伤等。所以,对淋巴结肿大不容忽视,特别是发现淋巴结持续肿大时更应及早请医生诊治。

    淋巴结肿大可分为疼痛性及无疼痛性两种。疼痛性肿大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时,感染处得到正确处理后即可消除。引起无痛性肿大的疾病往往较顽固且难以发现,危害较大。一般多见于结核菌感染、淋巴瘤、肿瘤转移至淋巴结、血液病(如白血病)等。

    淋巴结遍布全身,只有在比较表浅的特殊部位才可触及。如颌下、颈部、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最易摸到。女性患乳腺癌时在乳房周围及腋窝可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正确的触摸方法是:将食指及中指并拢,在上述部位上下左右触摸,若感觉到皮下有圆的、椭圆的、或条索状,有鸡蛋大小甚至更大的淋巴结节时,应立即去正规的医院请医生诊断

    淋巴系统是身体的自然防卫组织,可以抵抗感染和毒素的侵入,浅表的淋巴结群存在于颈部、腋窝、腹股沟、膝盖后面以及耳朵前后。
    孩子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肿大的部位取决于感染的位置。喉和耳朵感染可能会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头部感染会使耳朵后的淋巴结肿大;手或手臂感染会使腋窝下淋巴结肿大;脚和腿部感染会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孩子最常见的是颈部淋巴结肿大,母亲很容易注意到孩子的这一部位,带孩子让医生检查后才能放心。
    以大多数人来说,咽喉痛、感冒、牙齿发炎(脓肿)、耳朵感染或昆虫叮咬都是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不过假如淋巴结肿大出现在颈部前面正中间或是正好在锁骨上方,你就
    必须考虑感染之外的原因,如肿瘤、囊肿或甲状腺功能紊乱。
    大多数母亲一看到孩子颈部淋巴性结肿大,首先想到的是肿瘤,这是自然反应,肿瘤的确也是引起孩子淋巴结肿大的一个原因,不过感染是更为多见的原因。对此,进行血和尿的化验、x线检查、皮试以及活体切片检查等,可以证实医生的疹断。

  • 芍药
    回复
    2023-08-13 04:04:55

    淋巴结肿大非常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多种疾病,有良性,也有恶性,故重视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时就诊、确诊,以免误、漏诊,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谈一谈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

    慢性淋巴结炎 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应予以重视,进一步检查确定。

    结核性淋巴结炎 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

    恶性淋巴瘤 也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侵犯皮肤,破溃后经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纵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肤、乳腺、神经系统等。确诊需活组织病理检查。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常易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确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治疗。

    巨大淋巴结增生 是一种易误诊的罕见病。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主要侵犯胸腔,以纵隔最多,也可侵犯肺门及肺内。其它受侵部位有颈部、腹膜后、盆腔、腋窝以及软组织。常易误诊为胸腺瘤、浆细胞瘤、恶性淋巴瘤等。了解本病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假性淋巴瘤 常发于淋巴结外的部位,如眼眶、胃的假性淋巴瘤及消化道的淋巴性息肉,均可形成肿块。一般认为属反应性的增生,由炎症引起。

    淋巴结转移瘤 淋巴结常较硬,质地不均匀,可找到原发灶。很少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也常有淋巴结肿大,特别是儿童常见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上发病急,常伴有发热、出血、肝和脾肿大、胸骨压痛等,血液学和骨髓穿刺检查可以确诊鉴别。

    结节病 在我国较少见,常侵犯双侧肺门,呈放射状,伴有长期低热。全身淋巴结都可肿大,尤其是耳前后、颌下、气管旁。在临床上很难与恶性淋巴瘤鉴别。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多见与青壮年男性,为EB病毒所致,但病人常一般情况良好,可有发热及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也可有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中有异形淋巴细胞,嗜异凝集实验阳性可以确诊。

    血清病 为病人使用血清制品(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等)后发生的一种疾病。少数患者以淋巴结肿大为最先出现的临床症状。但多为注射处及滑车上淋巴结首先肿大。根据注射史及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可诊断。

    淋巴结肿大很常见,列举的以上10种疾病原因,希望能给大家以启示,及时就诊、确诊及鉴别,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子宫内膜增厚,下午刮宫完,出血比月经量多,痛的尿不出来,怎么

最近老是感觉饿的特别快今天我10多吃了饭的结果到了11多都饿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