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情况的话,可能是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等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情况造成的。
指导建议:
这个情况的话,还是应该到大医院血液科检查一下看看的,这个情况的话,还是存在问题的,需要查找原因,对因治疗的。
个人经验,血小板少的原因两大类:第一,造血功能障碍 第二,免疫功能障碍一般第二种居多。 如果是第二种原因,病毒性感染会造成免疫系统启动,免疫系统中的血小板抗体也会跟着启动(正常人的血小板抗体是很少的,生病的人会很多),从而导致血小板破坏加剧,血小板自然变低,所以血小板少的人要尽量避免感染、发炎。 想必医生也跟你说过同样的话。一般引起白细胞降低的原因主要是⑴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病毒感染,如流感 ,病毒性肝炎,寄生虫感染,如疟疾等.⑵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不增多型白血病等.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抗体导致的白细胞减少.⑷理化损伤及药物反应,如苯及其衍生物引起的放射线损伤,化学品中毒,如氯霉素,保泰松,抗癌药等引起的各种反应.⑸其他,如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 治疗建议对症治疗,也可服用中药调理.
生活护理:
平素注意生活规律,多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
补血食谱概述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血又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虚是指因血液不足或血的滋养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的生理功能失调而出现某些变化。临床常易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华,口唇淡白,头晕眼花,舌质淡白,脉细无力,妇女月经量少,延期,甚至闭经等症状。血虚之人要常吃补血的食物。营养原则
1、宜多吃常吃具有补血作用的食物;
2、适当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优质蛋白质、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丰富的食物;
3、宜吃些补气、补肾、健脾作用的食物;
4、蔬菜中铁的含量较低,吸收差,但是新鲜绿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叶酸参与血红蛋白的生成,叶酸缺乏可造成大细胞贫血,也可引起混合性贫血。因此亦要多吃蔬菜。
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紫米、黑米、黑豆、豆腐皮、豆腐干等豆制品等。
2、肉蛋奶的选择:猪肉、牛肉、羊肉、动物肝脏、肾脏、血液、鱼、虾、鱿鱼、乌贼、章鱼、蛋类、奶制品等。
3、蔬菜的选择:黑木耳、黄花菜、菠菜、胡萝卜、芹菜、油菜、番茄、藕、发菜等。
4、水果的选择:大枣、桑椹、龙眼肉、葡萄干、荔枝、樱桃、桃、橘等。
5、其他:黑芝麻、松子、红糖等。
饮食禁忌忌吃生冷性凉之物一日参考膳食早餐:龙眼肉、红枣、粳米、小麦面粉、鸡蛋、番茄等,如龙眼粥、馒头、番茄炒鸡蛋;加餐:酸奶;午餐:黑米、粳米、猪肝、菠菜、胡萝卜、牛肉等,如二米饭、炒猪肝、萝卜炖肉、紫菜蛋花汤;加餐:荔枝;晚餐:紫米、小麦面粉、虾仁、油菜、藕等,如紫米粥、家常花卷、虾仁扒油菜、凉拌藕丝。备注
1、学会科学生活戒烟、少喝酒、不偏食、不熬夜、不吃零食、例如不在月经期或产褥期等特殊生理阶段过性生活等。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及充沛的体力,并做到起居有时,娱乐有度,劳逸结合。
2、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剧烈活动、劳累。保持心情愉快、性格开朗,不仅可以增进机体的免疫力,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还能促进体内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来,使得皮肤红润,面有光泽。
3、食物强化铁剂预防贫血多吃绿色蔬菜和含铁量高的食物,如蛋黄、牛肉、肝、肾、海带、豆类等。不饮茶,茶叶中的鞣酸会阻碍铁质的吸收。胃酸缺乏(如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术后)者可适当口服些稀盐酸。盐酸能将食物中的铁游离化,增加铁盐的溶解度,有利于吸收。吃一些维生素C,有利于食物中铁的吸收。使用传统的铁锅煎炒食物,锅与铲之间的磨擦会产生许多微小的碎屑,在加热过程中,铁可溶于食物之中,故铁锅是一种很好的补血器皿。
4、改善饮食,补充铁元素在动物性食物中,肝脏、血豆腐及肉类中铁的含量高,吸收好。蛋黄中也含有铁。蔬菜中铁的含量较低,吸收差,但是新鲜绿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叶酸参与血红蛋白的生成,叶酸缺乏可造成大细胞贫血,也可引起混合性贫血。因此既要进食一定量的肉类、动物肝脏、血豆腐,也要食用新鲜蔬菜。动物肝脏中既含有丰富的铁和维生素A,也有较丰富的叶酸。维生素A对铁的吸收及利用有一定帮助,每周吃一次肝对预防贫血是有好处的。
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过,白细胞减少并不一定要治疗,一要看减少程度;二要看减少原因。
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9/升,通俗说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平均值则为7000个。如果介于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疗;如果低于4000个,就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疗,比如说,仅仅是轻度减少或一过性减少,复查时未继续下降,又毫无症状或不适,那就不必紧张,也无需治疗。当然,下列情况下的白细胞需要关注,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
1、白细胞数严重减少需要紧急治疗。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组成。一般所说的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最主要的是指粒细胞减少,如果减少程度过于明显,则细菌很可能在机体完全或基本丧失抵抗力的状态下迅速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严重威胁生命。
2、有原因可寻的白细胞减少应针对原因治疗。常见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有三类: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3、同时有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时需要进一步诊治。当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如果血液中其他两种细胞即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异常变化,问题就比较复杂,首先要进一步检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检查,以排除有无其他血液病,然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临床上常用升高白细胞药物有:维生素B4、利血生、鲨肝醇、辅酶A等,一般无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
1.西医药治疗
(1)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或维生素B410mg,每日 3次;或碳酸锂0.25克,每日3次。
(2)用G--CSF和GM-CSF促进细胞生成。
2.中医药治疗
气血亏虚:气短乏力,头晕,四肢酸软,食欲减退,失眠多梦,或极度衰弱,经常发生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党参、黄芪各30克,黄精、陈皮、白术、生地、熟地、当归、白芍、丹参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
中成药:峰龄胶囊、百令胶囊、施普瑞螺旋藻。
[预防与调养]
1.注意饮食:避免生冷及不洁饮食以免消化系统感染。
2.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损害或白细胞减少的药物。
4.避免接触造成骨髓损害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
(1)宜多样化平衡饮食:平衡膳食是保持正常体重的最好办法。平衡膳食包括粗粮与杂粮搭配,富含热能,适量蛋白,富含纤维素、高无机盐及富含维生素A、C、E、K、叶酸等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玉米、糙米、全麦面、植物油、蜂蜜、蔗糖、蜂王浆、瘦肉、蛋类、豆类、鲜奶、菌菇类、胡萝卜、竹笋、南瓜、黄瓜、菜花、菠菜、白菜、芹菜、黄花菜、西红柿、大蒜、海带、紫菜、海鱼、动物肝、肾,以及人参、枸杞子、山药、灵芝、冬虫夏草及新鲜水果等。宜低脂肪、低盐、低糖膳食,适当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如少食肥肉、乳酪、奶油等。
(2)忌食生葱蒜、猪肉、南瓜、醇酒以及辛温、煎炒、油腻、荤腥厚味、陈腐、发霉等助火生痰有碍脾动的食物。宜食海带、海藻、紫菜、牡蛎、芦笋、鲜猕猴桃等具有化痰软坚散结功能的食物。
(3)可给予益气养血、理气散结之品,巩固疗效,以利康复。如山药粉、糯米、菠菜、丝瓜、海带、鲫鱼、泥鳅、大枣、橘子、山楂、玫瑰花等。
(4)若出现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现象,可食和胃降逆、益气养血之品,如鲜姜汁、甘蔗汁、鲜果汁、佛手、番茄、生薏米、粳米、白扁豆、灵芝、黑木耳、向日葵子等。
问题分析:
如果出现了人体白细胞和血小板都减少,多认为是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具体需根据伴随症状和病史来分析。
意见建议:
需进一步检查血沉,风湿系列等,来明确是否有疾病的发生,然后针对性使用合适的药物治疗,都可以逐渐好转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