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内科

快速走路血糖会增高吗?

时间: 阅读:11215
最近出现消瘦状态,但体重没有明显减轻,有一次我餐后两小时,在街头人行道上快步走,遇一家药店门口有医生测血糖,测出7.9,请问,有快走的原因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5-04-06 14:11:16

这种情况属于是糖尿病,属于是轻度的糖尿病的情况的,但一次性的也不好说的,需要进行复查看看,必要时进行糖耐量试验检查看看的。

指导建议:
如果是糖尿病的话,可以通过积极的运动锻炼、饮食控制、减肥等措施控制血糖。如果不能通过非药物治疗控制血糖的话,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血糖,可以服用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片、阿卡波糖等进行治疗的,必要时需要考虑胰岛素治疗的,预防血糖增高引起的并发症,才是关键所在。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半夏
    回复
    2023-05-04 02:02:35

    不一定啊,如果是中低强度的运动,运动后血糖会降低的,这也是为什么让糖尿病患者运动后以及长时间运动的运动中都有监测血糖。如果是高强度激烈运动,运动后血糖会升高,但此后的24小时血糖会持续降低。
    运动会消耗肌肉中的糖原,同时会促进肌肉从血中摄取葡萄糖来补充糖原,所以血糖会降低,这也是运动后有的人甚至会在24小时后还出现低血糖,因为肌糖原大量消耗,肌肉要持续的从血中摄取葡萄糖以补充糖原库。但剧烈运动后,一些胰岛素拮抗激素的水平很高,会导致肝糖原大量释放入血,所以血糖可能反而会升高。


    运动后血糖会升高。
    因为在人体运动时,体内蓄积的脂肪,蛋白质就会有一部分转变成葡萄糖,所以在运动以后马上就测血糖的话,测量值就会有所上升。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不用担心。只要保持的是适量的运动,就不会对血糖有影响。少量的喝水,对于血糖的检查关系不大的。
    建议有氧运动。运动后会刺激体内产生大量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属于升高血糖的激素,会刺激血糖升高,运动后检查血糖肯定不能反映正常时的血糖水平!一般检查血糖都建议患者早晨空腹检查,并且最好是平静状态下检查比较可靠!


    糖尿病是我国第一大代谢性疾病,诊断明确后应给予合理的降糖方案,以改善代谢,降低血糖。运动治疗是非药物降糖的重要措施,糖尿病患者规律运动,近期有助于降低血糖,远期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那么,糖尿病患者每日快走5公里,7000来步,能控制好血糖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糖尿病患者可能伴随多项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脂肪肝以及高尿酸血症中的一种或多种。运动不仅可改善血糖,还可降低血压、改善血脂、减轻体重、减轻脂肪肝以及降低血尿酸水平。因此,糖尿病患者坚持运动,受益的远不止血糖这一项指标。虽然运动使糖尿病患者获益颇多,但应注意控制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太低,运动时间太短,可能很难达到预期治疗效果。运动强度分低、中、高等,运动方式分无氧运动与有氧运动,不同的组合可产生不同的效果,其中,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使糖尿病患者显著受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需要控制好两个因素:一是运动时间,每次运动半小时为宜;二是强度,每次运动时心率保持在(220-年龄)的50%-70%这个范围比较合适。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运动包括快走。
    快走是指每分钟步行约80-100米,30分钟大约运动2.4至3.0公里;成人平均步伐约0.6至0.75米,30分钟大约快走3000至5000步。单从数据上来看,快走5公里,7000来步已经达到了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要求,因此是有助于血糖控制的。但运动是一个长期受益的过程,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坚持运动8周以上,糖化血红蛋白可降低约0.66%;坚持运动12-14年以上的患者,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欲使糖尿病患者终生受益,需要长期坚持运动。当然,除开快走,其它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也适宜于糖尿病患者,包括打太极拳、骑车、游泳、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慢跑、慢节奏舞蹈等。选择多种运动形式,会增加运动乐趣,更易于坚持。
    运动时需注意:

    综上,快走属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长期坚持有助于降低血糖。每日快走5公里、7000来步可达到运动降糖的预期。运动的同时应注意改变其它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减轻体重等。血糖显著升高的患者,应给予药物降糖。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 健康 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快步走锻炼是很好的有氧运动方式,有高血糖问题的朋友,可以结合身体情况坚持这样的运动锻炼方式,但仅仅靠每天坚持快步走,能不能控制好血糖水平,还要看具体的情况。

    单从运动锻炼调控血糖来说,快步走运动是很好的方式,通过每天坚持运动锻炼,能够调节身体的代谢机能,还可以有效的改善身体的胰岛素抵抗问题,另一方面,运动锻炼还能够增强肌肉组织对于葡萄糖的利用,因此,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运动锻炼,都是做好血糖控制的重要调节干预手段。

    对于高血糖的运动调节,一定要注意坚持,虽然有科学证据表明,一次锻炼都可以达到有效降低血糖的效果,但同时科学研究也指出,只有长期坚持的运动锻炼,才能够起到更好的平稳控糖效果,如果锻炼中间间断时间超过2天,运动锻炼对于血糖的控制效果就会收到影响,因此,如果您用快步走5公里的运动方式来加强血糖控制,一定要注意每天坚持锻炼,如果偶尔间断没关系,但每周锻炼时间应该不少于4天。在运动强度上,要结合自身情况,如果有肥胖问题的朋友,不妨适度的加大下运动强度,即使是走路运动,也可以尽量的提高下配速,或者走路的距离再加长一些,通过加大消耗的方式,来起到减脂减重的目的,控制好肥胖问题,也是改善和调节血糖的重要方面。

    运动锻炼有利于血糖控制,但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 高血糖想要控制达标,通常都是一个综合多方面的全面调理过程,通过一种单一手段,往往较难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

    举个例子,比如说这样一位朋友,发现了血糖升高的问题,空腹血糖超过了6.1,但还未超过7.0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属于空腹血糖受损的情况,医生告诉他要多运动,于是他由原来的从不运动,转变成了每天坚持快步走运动锻炼的方式,这种方式每天坚持,几乎每天都能走7000步,5公里左右,这样的一段时间坚持下来,发现血糖水平竟然变化不大,只是略微的下降,为什么会这样呢?医生为了这位朋友锻炼期间的饮食情况,才发现了真相,原来自从运动锻炼以后,这位朋友胃口大开,比原来的要吃的多很多,几个月锻炼下来,原来的肥胖问题不但没有改善,还长了几斤肉出来,这样的情况,属于仅仅加强了运动,而没有在饮食上加强调理,能量过剩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自然也就不太容易降下来了。

    而如果这位朋友在每天坚持快步走锻炼的同时,能够合理的控制饮食,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高糖高脂的食物,多吃蔬菜,低糖的水果,适量的摄入坚果,饮用牛奶,即能保证身体营养的前提下,又控制好热量的摄入,结合自身身体有肥胖问题的情况,能够控制好食量,再在加强运动的基础上,有效的控制好体重问题,血糖的下降幅度和控制情况,就会更好,控制到完全达标的水平,也完全不是什么难事。

    对于已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就更是要注意糖尿病的综合控制了。对于轻度的新发糖尿病患者,并非一定要先吃药,同样可以试着通过加强运动锻炼,控制饮食来加强血糖控制,如果能够在3个月内把血糖控制下来,控制到合理的达标水平,比如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控制到6.5%以下,那么可以继续通过生活调理的方式来控制血糖,如果通过生活方式调理血糖控制不理想,就应该考虑加用药物来加强血糖控制了。

    而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已经服用药物来控制血糖的朋友来说,如果想单单通过每天走路5公里来控制血糖,而停用降糖药物,往往是很难做到血糖的稳定控制的,不管是走路运动,还是控制饮食,还是使用降糖药物,最终的目的,是要控制血糖的平稳达标,减少高血糖带来的 健康 危害,因此,如何控制血糖,要结合实际情况,如果单靠一种方式不能有效控糖,就要不断的加入其它手段,提高控糖效果。

    快速走路也叫健步走,是一种有氧运动,简单易学,成本低,不受场地限制,其运动强度介于散步和跑步之间,尤其适合中老年朋友,健步走有助于锻炼心肺功能,减轻体重,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血管弹性,并可增强肌肉力量,减少骨质丢失,缓解压力,改善睡眠,可有效的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骨质疏松以及失眠等慢性疾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荐日常应坚持主动身体活动,每周5天应进行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每周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最好每天走6000步,有益于保持身体 健康 。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天坚持快走5公里,7000步,可有利于减少脂肪含量,减轻体重,促进脂肪和肌肉等外周组织更好的利用葡萄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血糖达标率。此外,坚持每天快走不仅可以改善血糖控制,而且还可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提升幸福感,并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

    这种快速走路应达到中等强度的运动水平,对于改善血糖会有更大帮助,可以通过监测心率来判断您是否达到了标准,运动时的心率不要超过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实际年龄)的50%-70%,比如您60岁,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80次-112次,就达到了中等强度的运动标准,这种运动状态有点用力,呼吸和心跳加快,但不急促,运动时可以通过佩戴运动手环或手表监测心率。

    总之,快速走路是一种 健康 、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属于有氧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每天坚持快走5公里,7000步,可有助于血糖的控制,通过监测心率,达到中等强度的运动标准,对于改善血糖效果更好,但是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单凭快速走路,很难达到理想的降糖效果,生活方式的干预还应包括饮食控制、戒烟、限酒等方法,如果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血糖仍不达标,应及时开展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刚开始血糖可能会有控制,但时间长了就很难控制,因为经常中等强度运动如跑步,跳绳游泳,甚至快走都会导致代谢不可逆转性氧化衰老性下降,病情难以控制。不信试试。

    运动医学硕士评论

    题主一次五公里七千步这样子控制血糖,我一同事是每天三餐后运动,一天健走三次。每次15~20分钟即可,正常走,每次散步后测量血糖可以降。他坚持特别好,多年如一日。我血糖正常,只是陪走过几次,没有坚持下来。

    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考虑,一般快走30-40分钟,走到微微出汗就可以。

    每天坚持走,坚持测量血糖,根据饮食情况增减运动情况。

    合理运动,只是一种 健康 的生活方式,收效长远,不是什么特效药,属于兴利。戒烟戒酒,不吃垃圾食品属于除弊。


    注意如果是散步,动作特别缓慢,没有出汗,心率不快,这种运动降血糖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最好速度快一点的散步或者慢跑、骑自行车,有氧运动可以使心率到100次以上,微微出汗,觉得有一点累,但不是特别累,这种运动如果饭后能坚持15-30分钟,对于降低血糖有很好的效果。吃完饭之后散步是有助于降血糖的,因为运动本身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促进肌肉组织利用葡萄糖,减少肝糖的输出,可以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一般在饭后,尤其是晚饭之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开始散步。


  • 半夏
    回复
    2023-05-04 01:01:25

    平均一天走2万步算多,但是也是正常的。

    在自然界里,人是唯一以两腿走路的动物,现代人的解剖和生理结构最适合步行,走路是人类最自然的运动。我国的养生学家也提出“百练不如一走”,多项研究也明确指出,走路在防病、抗癌、长寿方面功效突出。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每周步行大于或等于4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比每周步行小于1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心血管发病率减少69%,病死率则减少73%。

    走路对于糖尿病也有益处,运动作为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之一,有人把快步走比喻成有降糖作用的“散步药丸”。当人体的血糖升高时,需要依靠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骨骼肌功能,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等。

    走路姿势要对:

    1、最理想的走路姿势,头部应该是垂直的,不要盯着脚下看,一定不要含胸,而是将胸部挺起来,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最好让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体现出韵律感。

    2、走路时可有意地调整呼吸,建议走三步吸气一次,再走三步呼气一次。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平均每天五六千步,运动时间半小时到四十分钟最好。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中国人每天行走步数全世界最多

凌晨六点忽然眩晕、恶心、左耳胀痛

喝北京二锅头酒有什么危害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