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排除,因为如果有过高危行为的话,存在体液交换,病毒容易入侵体内,造成感染,腹泻也是急性期的症状,但是症状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建议可以在高危行为后六周。去医院做个血液检查,检查前,先不要进行无套性交。
在艾滋病感染初期,由于身体还没产生HIV抗体,导致HIV大量复制,体内的病毒量急剧上升,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因此就会出现一系列与免疫力低下有关的症状。
需要指出的是,在感染者中,只有一半的人会出现艾滋病初期症状,另一半的人没有明显症状或没有任何症状。
感染HIV后,通常1~4周会出现症状,而症状一般会持续1~3周,当身体产生HIV抗体后,大量的HIV会被消灭(不能完全消灭),免疫力恢复正常,症状也就会消失。
艾滋病初期症状有很多种,临床表明,以下几种症状最为常见(点击可查看具体的介绍)。
腹泻
鹅口疮
淋巴结肿大
低烧
皮疹
注意
症状只是一种警示,并不能由症状就断定感染了HIV,很多时候,高危后产生的恐艾症,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也会出现一些与艾滋病初期症状类似的症状,因此,只有进行科学的艾滋病检测,才能确诊是否感染HIV。
得艾滋病初期皮肤症状有哪些
得艾滋病初期皮肤症状有哪些,人们的生活中往往不只是有快乐和悲伤等其他情绪心情,还会有疾病,那么大家都知道艾滋病有哪些表现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得艾滋病初期皮肤症状有哪些吧。
得艾滋病初期皮肤症状有哪些1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在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艾滋病初期皮肤有哪些症状?
1、皮肤粘膜是艾滋病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许多艾滋病患者是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如皮疹、全身瘙痒、尖锐湿疣 ,接触性湿疣、荨麻疹等。但皮肤损害最具特征的是卡波济氏肉瘤的皮肤改变。
2、在口腔中易发生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此时X线片 可见患者牙槽骨吸收严重,附着丧失严重,但是牙石和菌斑不一定很多。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血液传播, 最常见的为输血时感染,因此输血要谨慎一些。
2、性传播, 和一般常见性病相同;
3、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有爱滋病则其产下的.婴儿有很大几率感染爱滋病,患有艾滋病的患者在生育问题上要多加考虑。
得艾滋病初期皮肤症状有哪些2疾病症状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疾病对策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临床表现
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会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还可侵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皮肤和黏膜损害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
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