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乙肝小三阳的要隔壁家自身的病情治疗,不要盲目的用药和换药,你现在碱性磷酸酶降低可能是你的病情在慢慢兼职了,不知你现在体内的病毒含量是多少呢?现在有什么症状没有?比如乏力,疲劳,食欲不振,厌油,腹胀,恶心,肝区疼痛,口干口苦,尿黄,脸色黄,眼睛黄等?
很多人的体检报告中的血清检查一项中会出现碱性磷酸酶偏低或是偏高。本文来介绍下碱性磷酸酶偏低是怎么回事。
碱性磷酸酶的正常范围值是:女性,1-12岁小于500U/L;大于15岁,40-150U/L;男性,1-12岁小于500U/L;12-15岁,小于750U/L;大于15岁,40-150U/L。
如果低于碱性磷酸酶的正常范围即为碱性磷酸酶偏低。
碱性磷酸酶偏低是怎么回事呢(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碱性磷酸酶偏低该怎么治疗呢?
在临床上碱性磷酸酶偏低只见于病例性方面:可能是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等原因引起的。
体检报告中的化验结果是结合起来看才准确的。如果单纯的拿出一项来看并不能说明就一定是某种疾病。
综上可知: 如果体检报告中的体检结果中并没有建议您去复查您大可以放心,这种程度的碱性磷酸酶偏低并不影响我们的健康。如果您怕可能是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引起的碱性磷酸酶偏低的话,在这里可以给你一个小小的建议,其中由于贫血引起的碱性磷酸酶偏低可以通过饮食来调整,而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则需要到医院确诊了。
女性在怀孕期间身体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不能劳累还要营养跟得上,不然很容易影响孕妇身体的状况。有些女性在怀孕期间害怕胖,就不愿意吃过多的东西,就出现营养不良或者贫血的情况,可能还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那么,孕妇怀孕3个月血清碱性磷酸酶低是什么意思、要不要紧呢?
首先,碱性磷酸酶是广泛分布在人体的肠道、肝脏、骨骼、肾脏和胎盘等组织经过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一般情况下孕妇在怀孕3个月产检时检查发现血清碱性磷酸酶偏低,一般是营养不良或是贫血造成的。其次,孕妇血清碱性磷酸酶偏低是会对胎儿有影响的,可能会造成胎儿早产、胎膜早破,如果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严重缺乏可引起流产,孕妇饮食中铜离子减少可使成纤维母细胞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合成减少,胎膜弹性降低,维生素C缺乏可使胎膜的脆性增加,胎膜早破发生率升高。
另外,孕妇血清中铜离子、锌离子浓度降低可导致过期妊娠的发生,孕妇营养不良还会致胎儿畸形活导致胎儿智力发育迟缓。所以产检时出现血清碱性磷酸酶偏低时,一定要及时补充营养,或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
1、碱性磷酸酶22,轻度偏低:病毒感染时可稍降低。疾病原因见于贫血、甲减、慢性肾炎等。建议先除外病毒感染,或做一下血常规、尿常规除外贫血与肾脏病变,必要时再查甲状腺功能。
2、血肌酐正常值一般为:女70—106,你经检查,肌酐87,比当地参考值80稍高,原因一是肾脏疾病,二是化验标本溶血时,可使血肌酐假性增高。
为了排除检查因素影响,可再复查一次,如仍高,应做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肾脏B超等其他检查,以明确原因。
平时喝水后特别快就上厕所,如果没有肾脏疾病,糖尿病、肾功能正常,则不必担心,多为生理性的排尿增多。
发现碱性磷酸酶低时可通过药物治疗和食疗缓解。建议及时到医院诊断碱性磷酸酶低的原因,切勿随意治疗。
分析磷酸酶低是什么原因?
1、一般引起碱性磷酸酶降低的原因如下。 病毒感染时其活性在正常范围或稍低,严重慢性肾炎、甲状腺功能不全者。 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有时也会引起碱性磷酸酶的下降。
2、引起碱性磷酸酶下降的原因很多,所以孕妇如果引起碱性磷酸酶下降,首先应该检测碱性磷酸酶下降的原因,一般是贫血、慢性肾炎引起的。 贫血原因可以通过饮食调整,但患者疾病原因碱性磷酸酶低时,必须在专科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和对症下药。
3、碱性磷酸酶不是通过食物补充的,所以必须注意。 不要检测碱性磷酸酶低,盲目开始补充。 磷酸酶低的时候,建议在专科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磷酸酶低怎么治疗?
如果是贫血导致碱性磷酸酶下降,在医嘱下服用葡萄糖酸亚铁可以治疗甲减,如果是服用左甲状腺激素可以治疗的话; 患有慢性肾炎后仍有碱性磷酸酶下降的症状时,需要在医生的指示下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抗感染类药物进行治疗。 平时多吃动物肝脏、新鲜蔬菜、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可以提供机体所需的营养。
碱性磷酸酶是肝脏功能中的一个检测指标,主要用于梗阻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测,主要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因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血导致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上升因此,碱性磷酸酶高可能会对以上功能产生损害,导致身体功能不正常。 一般来说,该指标各单位的参考值略有不同,但基本在45-125U/L之间。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