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是无法检测出癌症的。通常血常规只可以检查身体是否有炎症,是否贫血或是患上血液病。你可以针对肺部做个胸片或者胸部CT扫描,就可以检查出来。
血液检查:癌症诊断过程的下一步是血样的实验室检查。有两类用于帮助癌症诊断的血液检查。
1、非特异性检查绝大多数血液检查是非特异性的。这意味着它们能显示血液中的异常,表示有某些疾病,但不能明确具体是哪一种。
用于癌症诊断的血液检验
非特异性检测
碱性磷酸酶
骨和肝脏的肿瘤
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血清谷丙转氨酶有肝损害时升高
(SGOT和SGPT)
胆红素肝脏有疾病时升高,特别是胆汁阻塞
尿酸在痛风、血液及淋巴结癌症和肿瘤治疗后升高
肌酐和血尿素氮肾脏疾病时升高
钙癌症播散到骨时升高,由于肿瘤产生类甲状旁腺素蛋白而升高和在多发性骨髓瘤升高,同时一些非恶性疾病也升高
电解质(钙、钾、二氧化碳、氯化物)用于新陈代谢和内分泌性疾病,以检测营养状况和疗效
淀粉酶用于检查胰腺疾病
特异性检测和标记物
不是所有癌症都产生这些标记物
CEA(癌胚抗原)患结肠、直肠、肺、乳腺和胰腺癌时升高
CA-125患卵巢癌和子宫癌时升高
CA-19-9患结肠癌、胰腺癌、胃癌和肝癌时升高
CA15-3/CA27-29患乳腺癌时升高
甲台蛋白(AFP)患原发性肝癌和某些睾丸时升高
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一些睾丸癌、卵巢癌和一些肺癌中升高;妊娠中也升高
PAP(前列腺的酸性磷酸酶)在某些前列腺癌明显升高
PSA(特异性的前列腺抗原)
血清蛋白电泳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检查复发和指导治疗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现异常的γ球蛋白(单克隆的“峰”)
IgG、IGA、LgM(血清蛋白免疫电泳法)同上,但可对异常的γ球蛋白分类
例如,血常规检查可查出贫血。为什么会贫血?原因许多,其中包括癌症。贫血可能与肿瘤无关,但需排除有肠道出血史,并且X线检查未发现结肠癌。肝脏功能检查显示肝功能的异常,原因可能是胆石、肝炎、肿瘤或药物毒性所致。一些检验指标提示肿瘤或其他原因的胆汁阻塞。而另一些指标提示肝炎,但这些指标实际上只是重要的线索。但不能解决诊断问题。
有如此多的用于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检查方法,使医生能获得完善的检查结果,如血常规检查,新陈代谢的检测(包括电解质的水平,如钙)及肝、肾、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检查结果可提示某类型的肿瘤,但不能单独根据检查做出确切的诊断。
2、特异性检查:另一些血液检查是专门针对特殊种类的癌症,常常是几种,如果医生高度怀疑这些肿瘤中的某一个,就会下医嘱检查。
最重要的是对称作肿瘤标志物的化学物质的检测。这些物质由于不同类型的肿瘤产生。例如,乳腺、肺及肠道肿瘤产生一种称作癌胚抗原的蛋白质(CEA)。同样地,前列腺癌及许多睾丸癌和卵巢也会产生大家所熟知的化学物质。也可以应用这种检查。
3、其他血液学检查:当癌症起源于血细胞本身,做出诊断最必须的是检查血液造血器官。白细胞的癌症——白血症,常常能通过指头或手臂的血样检查诊断,然后通过检查制造这些细胞的骨髓细胞,以明确诊断。骨髓分析也用于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内原生质细胞占主要的恶性肿瘤。http://jibing.myzx.cn/2013/tjk_0826/20929_3.html
病情分析:
您好,血液检查的项目有
1、白细胞计数(WBC)2、中性粒细胞比例(N)3、淋巴细胞比例(L)4、红细胞(RBC)5、血红蛋白(HGB)6、红细胞压积(HCT)7、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9、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10、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数(RDW)11、血小板(PLT)12、血小板平均体积(MPV)13、血小板比积(PCT)14、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指导意见:
这些都是血液的组成成分及其性状的指标,可以提示血液的变化情况,对于诊断贫血、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凝血功能等都是很有帮助的
血常规能不能筛查出癌症呢?哪些指标需要重视呢?
大家好,血常规(血液常规检查及扩展)血液一般检测是对血液成分的一些基础指标进行数字值测定、形态学描述的实验室检查。传统的血液常规检测仅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由于技术手段和医学科学进步,血液检查在不断扩大,各种血液细胞的形态、状态、定性、定量等不断加入血液的常规检测,因此也有把血常规检测称为全血细胞计数(CBC)。是我们在医院里头能做的一个最普遍,最简单的一个化验检查,那么这个血常规他能不能查出我们患有癌症呢?如果有三项指标升高的话,我们需要引起重视。
第一,就是白细胞计数升高,白细胞它是我们身体里头抵抗各种病原体的细胞,白细胞升高排除了生理性的原因之外,比如说月经期、哺乳期、妊娠期,以及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都会导致这个白细胞的升高。另外,就是肺炎,中耳炎,扁桃体炎,胆囊炎,以及白血病,恶性肿瘤,也都会导致白细胞升高。
第二,就是血小板指数升高,血小板指数如果超过了400,那么就要引起重视了,导致血小板指数升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类风湿性的关节炎,结核,急慢性的一些炎症性的疾病,以及部分肿瘤,还有淋巴瘤等等,也会引起血小板的升高。
第三,就是血红蛋白数量的升高,我们说这个呕吐,腹泻或者脱水,都有可能会造成这个红细胞数量的偏高,但是我们只要通过补充水分,那红细胞的数量,就会降至正常。而有一些疾病,比如说甲亢,糖尿病性的酸中毒,还有肺源性心脏病,血液性的疾病,它也会导致这个红细胞的增多,或者血小板的增多,所以我们呢,血常规三个指标异常的话,就要引起重视,积极诊治来寻找病因,有可能呢,它是引起癌症的一种表现。
血常规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之一??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血常规检查包括有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不过,一般人拿到血常规报告单时,通常只会留意那些有异常升高或降低的项目。
其实,血常规结果里还隐藏着和癌症预后相关的秘密。
1、白细胞异常要怀疑这些病??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指标,每当指标升高就预示着身体处于炎症状态,需要消炎来抑制疾病的爆发。指标的异常升高可以表现不同的疾病,如急性感染、急性中毒、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大出血、白血病等。
2、红细胞异常要怀疑这些病??
红细胞是判断人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数,其中包含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数量、每个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等,一旦血红蛋白指数偏低,说明有贫血可能性。贫血会引起很多疾病产生,首先是造成全身器官缺血缺氧,继而引发心脏超负荷、脑部供血不足、器官功能衰退等。
3、血小板异常要怀疑这些病??
血小板是人体的止损将军,血管一旦出现损害,它就会发挥止血、凝血、修复血管等功能。一旦血小板指标发生异常,容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从而造成组织器官内部出血,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大。
被纳入分析的血常规中的四个主角是:
? 淋巴细胞绝对数(ALC)
?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
这些细胞里,哪些能杀伤肿瘤呢?我们熟知的具有杀伤肿瘤能力的T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一种,因此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淋巴细胞绝对数(ALC)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这两项指标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好。另两项指标则是越低越好。结果是否如此呢?结果果然如我们所料:淋巴细胞绝对数(ALC)>1500/μL、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3,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300,都和TTF(至治疗失败时间)有关,也就是说,患者有较长的疗效获益时间。
血常规指标和乳腺癌预后有联系吗?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被称为“粉红杀手”,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目前,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乳腺癌中研究较为透彻的基因之一,HER2涉及到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多个方面。根据HER2及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乳腺癌被分成多种亚型,针对不同亚型的治疗有较大差异。其中,HER2阴性的晚期乳腺癌,紫杉醇联合贝伐单抗(以下简称PB)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存。
不过,并非所有接受PB方案治疗的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都有令人满意的疗效。如果能有一种便捷的检测方法,识别出会从PB治疗里获益的患者,就能更好地实现个体化的肿瘤精准治疗其实,血液里淋巴细胞的绝对数量和比值,在很多疾病里都能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情况,包括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等。
比如,新冠病毒感染者,重症和轻症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轻症患者血液里的淋巴细胞比重症患者多。这背后的机制也很好理解:杀伤性T细胞是主要的杀死病毒和肿瘤细胞的战斗力量,它们在血液里的数量越多,免疫功能才越强大。??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