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大范围肺不张是可以预防的.因为原有的慢性支气管炎大量吸烟增加术后肺不张的危险性故应鼓励术前停止吸烟并采取增强支气管清除措施.避免使用长效麻醉剂术后亦应少用止痛剂因为此类药物抑制咳嗽反射.
指导建议:
疾病或受压等原因导致阻塞其远端的肺组织通气受阻而其内气体被吸收后形成的肺泡闭锁不张称为肺不张如发现及时解除阻塞原因部分肺泡可以复张
咳血是肺癌的常见症状,除了少数肺癌有大咳血外,一般咳血量较少。常出现在病程的早中期,血量不多,质鲜红或与泡沫混为一体,肺癌咳血常常反复出现,可贯穿整个病程,故对肺癌的治疗颇具临床意义。31.6%~58.5%的肺癌患者有咳血的症状,约有40%的肺癌患者是以咳血为第一症状来就诊的。那么肺癌咳血的原因有哪些呢?且听专家的详解:肺癌咳血的原因(中医)肺癌咳血的原因是因肺络受伤而致血自肺中,经气道咳嗽而出,或纯血鲜红,或痰血相兼,或痰中带血丝的现象。又称嗽血、咯血。外邪袭肺、痰瘀阻肺,肝火犯肺,肺肾阴虚,气虚不摄等诸病因均致肺络受损,肺气上逆,血溢气道。一般外感咳血病程短,起病急,初起即有发热恶寒等表证;内伤咳血起病缓,病程长,均有脏腑阴阳气血虚衰或偏盛的表现(西医)肺癌咳血的原因是因肿瘤的关系,阻塞了气体的通道,刺激支气管壁,使气管会有想要将异物排出的反应,因而产生了咳嗽,有时咳出的痰中带血,就是我们所称的咳血了;肺癌患者咳出的血,通常是源自支气管或肺泡,咳出的血是不含食物残渣的,若是含食物残渣,则可能是吐血而不是咳血;当肺部有肿瘤时会造成局部的肺组织发炎,使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血液流至呼吸道内;或是肿瘤压迫到微血管造成血管的破裂也会引起咳血现象。咳血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可能会发生的疾病除了肺癌外,还有支气管发炎,肺炎,肺脓疡,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专家特总结以下几种肺癌咳血的特点:★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有长期大量吸烟史。★早期多为刺激性咳嗽。★持续或间断性反复痰中带血,色鲜红,少见大咳血。★X线所见:肺部附近或肺野出现团块状或圆形状阴影,多呈分叶状或毛刺状,有时出现阻塞性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支气管断层可显示支气管受压现象。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您应该对肺癌咳血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肺部肿瘤的早期症状和治疗
肺部肿瘤(tumors of lung)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见肺癌)。肺部的良性肿瘤包括支气管和肺的真性肿瘤、腺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纤维瘤等。是极少见的一组疾病。支气管、肺良性肿瘤的细胞分化和形态与正常细胞相似,肿块大多有包膜,和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边缘光滑、整齐,呈圆形或椭圆形,多为实体病变。其分布右侧多于左侧,组织分化良好。但某些良性肿瘤有恶变的可能。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肺部肿瘤的早期症状和治疗的知识,欢迎阅读。
症状
临床症状表现
肺部肿瘤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咳嗽 2.咯血 3.发热 4.胸痛 5.气急或胸腔有积液。
体征
1.锁骨上淋巴结肿大2.喉返神经压迫征:如声带麻痹、音哑 3.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如颈、胸部静脉曲张,紫绀 4.颈交感神经综合症:如患侧眼球凹陷,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等 5.恶性积液 6.血行性转移。如骨、肝、脑转移。
肺部肿瘤检查
检查方式汇总
一、胸部X线检查:本项检查是发现肺肿瘤的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二、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CT的优点在于能发现普通X线检查不能显示的解剖结构CT对转移癌的发现率比普通断层高。
三、磁共振(MRI):MRI在肺肿瘤的诊断价值基本与CT相似。
四、痰脱落细胞检查。
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简称纤支镜检)。对明确肿瘤的存在和获取组织供组织学诊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胸部X线检查
X线检查这是诊断肺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多数肺肿瘤可以经胸部x线摄片和CT检查获得临床诊断。中心型肺肿瘤早期X线胸片可无异常征象。当癌肿阻塞支气管,排痰不畅,远端肺组织发生感染,受累的肺段或肺叶出现肺炎征象。若支气管管腔被癌肿完全阻塞,可产生相应的肺叶或一侧全肺不张。当癌肿发展到―定大小,可出现肺门阴影,由于肿块阴影常被纵隔组织影所掩盖,需作胸部X线断层摄影和CT检查才能显示清楚。
在断层x线片上可显示突入支气管腔内的肿块阴影,管壁不规则、增厚或管腔狭窄、阻塞。支气管造影可显示管腔边缘残缺或息肉样充盈缺掼,管腔中断或不规则狭窄。肿瘤侵犯邻近的肺组织和转移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时,可见肺门区肿块,或纵隔阴影增宽,轮廓呈波浪形,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有时呈分叶状。纵隔转移淋巴结压迫膈神经时,可见膈肌抬高,透视可见膈肌反常运动。气管隆凸下肿大的转移淋巴结,可使气管分叉角度增大,相邻的食管前壁,也可受到压迫。晚期病例还可看到胸膜腔积液或肋骨破坏。
CT检查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可显示薄层横断面结构图像,避免病变与正常组织互相重叠,密度分辨率很高,可发现一般X线检查隐藏区(如肺尖、膈上,脊柱旁、心后、纵隔等处)的早期肺肿瘤病变,对中心型肺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CT可显示位于纵隔内的肿块阴影、支气管受侵的范围、癌肿的淋巴结转移状况以及对肺血管和纵隔内器官组织侵犯的程度,并可作为制定中心型肺肿瘤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痰脱落细胞检查
痰脱落细胞检查是诊断肺部肿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以往人们对于肺部肿瘤性疾病的检查,多采用痰液直接涂片法,需制备多张涂片、多次检查,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检查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且因涂片中的背景模糊、有形成分多而复杂,常可掩盖肿瘤细胞并增加识别的难度;加上患者不按要求留取合格的标本,而是非常随便的留取一点口水、唾液等送检,检出的阳性率明显降低,这也相对的使痰液肿瘤细胞的检测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临床诊断
支气管腺瘤
多发生在30~40岁女性。好发于近肺门的大支气管,右下叶支气管多见。肿瘤来源于支气管腺体。一部分向管腔内生长,表面覆盖正常的支气管粘膜;一部分向管腔外肺组织生长,常呈亚铃状。其组织学特点为典型的腺瘤样结构,支气管表面上皮完整,有时可见鳞状上皮化生,支气管局部粘膜内的粘液腺增多,有乳头形成。据其组织学将支气管腺瘤分为二型:①类瘤型,绝大多数支气管腺瘤属此型,与胃肠道类型肿瘤相似。②圆柱型,此型有明显的浸润性生长特点,可侵犯附近的组织和器官,也可呈息肉型垂于支气管管腔内,它可撑大管腔内径但不侵犯外膜。此型 X射线检查可正常,支气管造影或支气管镜检查可发现有半圆形阴影。
支气管平滑肌瘤
起源于支气管平滑肌的良性肿瘤,少见。肿瘤主要向支气管内生长,引起管腔狭窄或阻塞。
支气管软骨瘤
来源于支气管壁和肺内的软骨,呈光滑分叶状或息肉状,突出于管腔内。质硬,其组织学属正常的软骨成分。
支气管脂肪瘤
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下组织,呈息肉样肿块,突于管腔内,少见。
肺和支气管的神经源性肿瘤
分为神经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神经源性肿瘤在胸内多见于后上纵隔,而气管、支气管和肺内很少见。肺内神经源性肿瘤来源于小支气管。它位于气管、支气管管壁,向腔内外生长,腔内部分少,腔外部分大。肿瘤有包膜,表面光滑,呈结节状。此瘤可恶变,切除不彻底时可局部复发。
肺粘液瘤
位于肺脏深部,临床症状不明显,很难发现。组织学结构颇似原始的间皮瘤。多见于皮下组织,腱膜组织,骨、肌肉和泌尿生殖器,发生于肺者极少见。
肺纤维瘤
极少见,中国曾有一例报告。瘤体藏于肺脏深部,多无症状。 X射线检查偶然发现,手术切除后,经病理检查方能确诊。
肺化学感受器瘤
98%发生于颈动脉窦,发生在肺者很少见。中国曾有 2例报告。是由肺间质内细静脉周围存在的化学感受器细胞增生和集结而形成的肿瘤。
肺错构瘤
是器官的正常成分,肺在正常组织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排列、增殖或分化的异常,形成的肿瘤样畸形。其发生率占肺原发肿瘤的 1.8%,在肺良性肿瘤中属最常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但多发性错构瘤女性多见,常伴有子宫肌瘤。
肺畸胎瘤
多发生于前上纵隔,原发于肺者罕见。肺内畸胎瘤可能系迷走神经的胚胎沿组织支气管下行为肺胚基包绕而形成的肿瘤,与错构瘤同属发育性肿瘤。肿瘤可位于肺实质或支气管腔内,多为圆形实质性或囊性肿物,大小不等。位于支气管内的则形状小,似息肉状,表面光滑。
肺乳头状瘤
多发生于喉、气管和支气管壁,可为多发。有人认为肺乳头状瘤系原发于喉或气管向下蔓延而形成的肺内继发性肿瘤。
上述支气管和肺部良性肿瘤在临床上很罕见。多数无临床症状,一般在肺部检查或行支气管镜检时偶然发现。但若瘤体较大,则可部分或完全阻塞支气管,造成呼吸困难、肺不张或肺部感染。病人可出现咳嗽、咯痰、咯血等。
良性肿瘤一旦发现应手术切除,一般预后良好。部分良性肿瘤可有恶变,并有浸润性增长,故手术时应切除彻底,力求根治。
肺部肿瘤的早期症状
早期症状
肺部肿瘤的早期症状一般有咳嗽,咯血,胸背痛,喘鸣和原因不明的发热等。我们知道肺部肿瘤是发生在我们呼吸器官肺上的恶性肿瘤,因此症状和它发生的部位是密切相关的。大体来讲,肺部肿瘤分中央型肺部肿瘤和周围型肺部肿瘤,中央型肺部肿瘤一般来讲出现症状略微早一些,因为发生在主要的支气管,比较早出现咳嗽、痰血或者胸部不适。周围型可能在发现的时候,一旦肿瘤累计到胸膜,会有胸痛的改变,如果再发展,会出现胸膜的病变,会产生胸腔积液。
高危人群
在发现肺部肿瘤的时候,特别强调高危人群,目前来讲第一个是重度吸烟,第二有家族史和直系亲属里有恶性肿瘤的病史,尤其是肺部肿瘤的病史,说明基因对抗癌物质的抵抗能力比较差的。另外是有接触职业污染的,比方说再一个有放射性污染的工作场所或者是化学、物理等等会导致细胞损伤这样的工作场所长期工作的,也是我们要定期进行检查的。最后来讲,如果有刺激性干咳,咳嗽性质,当然咳嗽都是每个人都会,要持续性的进行干咳,还有待有血丝,这个要特别担心,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其他的胸痛或者胸部不适,如果是重度吸烟者和刚才所介绍的几种高危人群,也需要定期地检查。早期发现就是需要有规律地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胸部的透视,血液的化验,包括其他的相应检测。这样能够发现早期肺部肿瘤,及时进行治疗。
治疗
肺部肿瘤分小细胞肺部肿瘤和非小细胞肺部肿瘤。后者包括肿瘤、肺腺肿瘤及未分化大细胞肿瘤。鳞肿瘤及腺肿瘤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分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三种状态。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是:细胞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未分化肿瘤比低分化肿瘤恶性度更高。
小细胞肺部肿瘤的治疗
小细胞肺部肿瘤属于未分化癌,生长最快,转移发生最早,恶性程度也最高,首选全身治疗。全身治疗包括化疗和中医药治疗。
小细胞肺部肿瘤对化疗药物特别敏感,咳嗽、咳血、闷气等症状很快缓解,肿瘤缩小;但毒性大,损伤免疫功能。故选用化疗药时尽量选用免疫抑制轻微的药物,保护病人免疫功能。
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阻止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减轻化疗造成的不良反应,提高免疫力等。
因此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小细胞肺部肿瘤的最佳方法。日本学者陈瑞东报道用中药十全大补汤等加减治愈晚期卵巢肿瘤等。
非小细胞肺部肿瘤的治疗
①对低分化的鳞肿瘤或腺肿瘤,疗法同小细胞肺肿瘤,先中西结合全身治疗,待原发肿瘤缩小,病情稳定后,再根据情况进行手术或放疗局部治疗,最后给予全身治疗,这样可明显提高低分化鳞、腺肿瘤的治疗效果。 ②对于高中分化的肺鳞或肺腺肿瘤,应先局部治疗,后进行中西结合全身治疗方法。这种高中分化的鳞或腺肿瘤、生长慢、转移晚、恶行度低,确诊时多数局部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局部治疗后进行全身治疗,可消灭全身可能扩散的肿瘤细胞。
治疗原则
根据肺部肿瘤的形态,位置,细胞学和分化程度及其肿瘤的分期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首先,确定是原发性或是转移性,是中心型或是周围型,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和体质,年龄及有无远端转移来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案。
西医治疗
1.外科手术:彻底切除原发灶和胸腔内有可能转移的淋巴结,尽可能保留正常的肺组织。
2.放射治疗。
3.化学治疗;手术或放疗后,辅助以化疗来减少复发转移。
4.免役治疗。
5.激光治疗。
6.冷冻治疗。
7.高热微波治疗。
中医治疗
中医对肺部肿瘤的认识是从阴阳学说中平衡失调,及整体观念,四诊合参,辨证施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法则进行施治的。肺为娇脏,易受邪毒侵袭,致肺气肃降失职;郁滞不宣,脉络不畅,气血瘀阻,毒瘀互结,久而形成肿块。脾主运化,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失运化,聚湿生痰。留于肺脏,或饮食不节,致湿邪痰浊内聚痰贮肺络,宣降失司,痰凝气滞导致气血瘀阻,毒聚邪留,郁结胸中,渐成肿块。可见肺部肿瘤是正虚邪实,正虚以气虚,阴虚,气阴两虚,邪实以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为主,是一种全身整体属虚,局部属实的,或虚实夹杂的疾病。
饮食常识
增强机体免疫
宜多食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抗肺肿瘤肺癌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甜杏仁、菱、牡蛎、海蜇、黄鱼、海龟、蟹、鲎、蚶、海参、茯苓、山药、大枣、乌梢蛇、四季豆、香菇、核桃、甲鱼。
咳嗽多痰者
咳嗽多痰宜吃白果、萝卜、芥菜、杏仁、橘皮、枇杷、橄榄、橘饼、海蜇、荸荠、海带、紫菜、冬瓜、丝瓜、芝麻、无花果、松子、核桃、淡菜、罗汉果、桃、橙、柚等。
发热者
发热宜吃黄瓜、冬瓜、苦瓜、莴苣、茄子、发菜、百合、苋菜、荠菜、蕹菜、石花菜、马齿苋、梅、西瓜、菠萝、梨、柿、橘、柠檬、橄榄、桑椹子、荸荠、鸭、青鱼。
咯血者
咯血宜吃青梅、藕、甘蔗、梨、棉、海蜇、海参、莲子、菱、海带、芥麦、黑豆、豆腐、荠菜、茄子、牛奶、鲫鱼、龟、鲩鱼、乌贼、黄鱼、甲鱼、牡蛎、淡菜。
减轻放疗、化疗副作用
宜吃减轻放疗、化疗副作用的食物:鹅血、蘑菇、鲨鱼、桂圆、黄鳝、核桃、甲鱼、乌龟、猕猴桃、莼菜、金针菜、大枣、葵花籽、苹果、鲤鱼、绿豆、黄豆、赤豆、虾、蟹、银豆、泥鳅、塘虱、鲩鱼、马哈鱼、绿茶、田螺
;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疾病。其基本病变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使支气管管壁损坏变形和持久的扩张。本病多发生于青年和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1、病因
(1)支气管感染和阻塞:支气管、肺脏的反复感染,支气管阻塞,导致支气管管壁损坏,变形和扩张。左下叶及右中叶多见。因左下叶支气管细长,受心血管的压迫,易致引流不畅和继发感染之故,右中叶周围有淋巴结颁,也易引流不畅,引起支气管扩张。
(2)肺纤维收缩和胸膜粘连,使已受病变侵袭受损的支气管管壁被牵拉而发生扩张。如肺结核、肺脓肿、胸膜纤维化等。
(3)先天性支气管发育不全较。少见,多呈囊性,常与鼻窦炎、右位心同时存在。
2、临床表现
本病约80%患者在10岁以前发病,病儿多数患过百日咳、麻疹或支气管肺炎。约1/3病例有反复发作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史。其症状的轻重与支气管病门类的轻重及感染的程度有关。
(1)慢性咳嗽和咳大量脓痰:约50~90%的患者具有典型的咳嗽、咳脓性痰。早期较轻可完全无症状,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和合并感染,则咳嗽加重,痰量增多,每日可达100~400ml,呈黄绿色,痰液放置数小时后常可分三层,上层为泡沫状痰液,中层为混浊粘液,底层为脓性坏死组织。如伴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具有恶臭味,患者常在变换体位时(如早晨起床或晚上睡下时)咳嗽加重,痰液较多,这是因为支气管扩张感染以后,其粘膜遇到破坏,纤毛消失而失去了对分泌物的清除作用,引起分泌物的积聚,当改变体位时,分泌物接触到正常粘膜,引起咳嗽反向,使大量脓性痰液咳出。
(2)反复咯血:反复咯血为本病的特点,约占50~75%,咯血量多少不等,可为痰中带血丝到大咯血,常因为压力较高的小支气管动脉破裂所致,血液可急骤喷出,出血量可达数百甚至上千毫升,出血后血管压力降低而收缩,出血可自动停止。咯血量与病变范围和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有的患者以咯血为主要症状,咳嗽咯痰不明显,患者一般情况较好,这一类型称“干性支气管扩张”。
(3)发热:患者反复感染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早期可不发热,当分泌物引流不畅炎症蔓延,引起肺炎、肺脓肿、胸膜炎或脓胸时,病人可高烧。
(4)其他症状:随着病情加重,患者有食欲减退、消瘦等。儿童可致生长发育和营养不良,少数患者可有继发性淀粉样变。
(5)体征:早期支气管病变轻,范围小,可无明显体征,病变明显时,在病变部位可闻及持续性湿罗音,排痰后罗音可暂时消失。久病患者约1/3的人可出现杵状指(趾)。
3、诊断
(1)根据病史。过去曾患过百日咳、麻疹、肺炎、肺结核、肺部感染史等及慢性咳嗽、咯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痰液静置后分三层,细菌培养可有细菌生长。
(2)肺部有局限性固定的罗音,病程长的有杵状指(趾)。
(3)胸部X线检查常显示肺纹理明显粗乱增多,在增多的纹理中可有管状透明区,为管壁增厚的支气管影,称为轨道征。
(4)支气管造影: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最重要步骤,可明确病变部位、程度和范围。
4、治疗与护理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原,促进痰液排出,控制感染等内科保守治疗,必要时行外科手术。
(1)一般护理:支气管扩张感染严重,伴有高热及咯血等全身反应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病室环境的清洁、安静、空气新鲜,随时更换卧具,保持床单位的整洁。高热时按高热病人护理,出汗较多的患者,应注意补充液体,防止脱水。及时清理口内分泌物,作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炎发生。鼓励患者尽可能多进食,食谱的选择应满足患者的生理和能量所需。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补充机体消耗,提高机体抗病的能力。
(2)去除病因:不少支气管扩张患者合并有慢性鼻窦炎、齿龈炎、齿槽溢脓、慢性扁桃体炎,经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入支气管,使支气管反复感染,因此,必须首先除去这些疾患,避免诱发因素。
(3)密切观察痰量、气味、颜色和分层,及时采取痰标本送化验。
(4)积极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
①根据病情及痰液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的抗菌素。可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病人咳嗽、痰多且粘稠时可用抗生素及糜蛋白酶进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以达到消痰、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的目的。
②保持呼吸通畅,排除气管内分泌物,减少痰液在气道及肺支气管内的积聚,除去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是控制感染的主要环节。
(5)支气管引流的护理:首先应给予祛痰剂,使痰液变稀薄容易咳出,以减轻支气管感染和全身毒性反应。指导病人根据病变的部位使患侧向上,开口向下,作深呼吸、咳嗽,并辅助拍背,使分泌物在气管内振荡,借助重力作用排出体外,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雾化吸入,效果更好。患者作体位引流应在空腹时,每日可作2~4次,每次15~20分钟。作引流时要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等变化,如有呼吸困难、心慌、出冷汗等症状时应停止引流,给予半卧位或平卧位吸氧。引流完毕应协助患者清洁口腔分泌物。
(6)支气管造影的护理:为了明确支气管扩张的范围和部位,常常依靠支气管造影来确定。造影前要向病人讲清目的和注意事项,解除顾虑和紧张情绪,以取得合作。术前4小时应禁食禁水,作碘过敏试验。术后待咽喉反射恢复后再进食,以免引起呛咳误吸,还应作深呼吸、咳嗽,以利造影剂的排出。
(7)咯血的护理:
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小量咯血时嘱患者安静休息,作好精神护理,解除紧张心理状态,可以加用小量镇静剂。
②大咯血的抢救护理。大量咯血时要安慰病人,保持镇静,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防止窒息。首先要准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如吸引器、粗吸痰管、氧气、气管切开治疗包、止血剂等等。采取患侧卧位头,头偏向一侧,尽量把血咯出,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可用吸痰管吸引。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垂体后叶素静脉滴入,可使全身小动脉收缩,回心血流减少,肺循环减少,制止肺的出血。静脉输入垂体后叶素应调好输入速度,观察血压的变化,速度过快易发生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因此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禁用。如果大咯血骤然停止,病人面色发青,神志呆板,应考虑有窒息的可能,必须立即将患者置于头低脚高位,拍背、用粗吸引管吸出气管内血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引 ,解除梗阻。同时给予输血、补液等抗休克治疗。
(8)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护理:对于反复咯血不止,经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还应采取出血部位血管栓塞的办法,可以挽救大咯血不止的危重患者。其方法是在X光下,经股动脉处插入导管,经腹主动脉、主动脉至支气管动脉,注入造影剂,确定出血部位,然后将剪碎的明胶海绵顺导管填到出血部位的上方,即可止血。这一方法的效果很好,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给予抗感染治疗,加强营养,继续观察有无咯血情况。
(9)外科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反复发生大咯血,病变又局限,内科治疗不能解除症状,全身情况和心肺功能较好,行肺叶切除等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应按胸外科术后护理要求作。
5、预防
支气管扩张是可以预防的。首先应积极早期治疗婴幼儿的呼吸道感染,进行百日咳、麻疹等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减少支气管扩张诱因疾病的发生。
支气管是人体呼吸系统中的一块,而生活中很多人都可能有咳嗽的症状,咳嗽通常要么就是支气管出了问题要么就是扁桃体出现了问题,而比较常见的还是支气管的问题,有些人甚至会出现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情况,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相关知识吧。
支气管扩张咯血治疗
支气管扩张咯血还是比较严重的,那么支气管扩张咯血治疗是什么样的呢?
支气管扩张咯血主要治疗方法是抗感染治疗,如果合并咯血,止血是主要治疗方法。止血主要靠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八曲亭、利血平,是很好的止血药。除这些药物外,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如介入治疗或栓塞治疗。更好的方法,如手术切除,彻底切除病灶,基本杜绝出血问题。因此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是不同的和升级的。
如果支气管扩张咯血只是小量咳血,比如痰中有血丝、隐约看到血或痰血颜色浅,说明血量比较少。感染期可以用抗病毒或杀菌的药物。假如在平常,偶尔痰中带血,可以适当服用常用的止血药,如云南白药、凉血止血的药物等。
支气管扩张咯血原因
支气管扩张咯血不会无缘无故有的,那么支气管扩张咯血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患者多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
因此90%患者常有咯血,程度不等。有些病人,咯血可能是其首发和惟一的主诉,临床上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症”,病变多在上叶支气管。随着病变发展,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或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的终末支扩张与吻合,形成血管瘤,即可出现反复大量咯血。
支气管扩张咯血分级
支气管扩张咯血也有严重的和不严重的,那么支气管扩张咯血分级是多少呢?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分度主要是依据咯血量来确定的,一般认为,如果每日咯血量小于100毫升,则称为少量咯血。如果每日咯血量在100到500毫升之间,则称为中等量咯血。如果每日的咯血量大于500毫升或一次咯血量大于100毫升,则称为大咯血。
而大咯血的情况一般见于一些空洞型的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等;如果是支气管肺癌,一般常少有大咯血,主要是以痰中带血为主;像慢性支气管炎,会出现痰中带血或者是血性痰,往往伴有剧烈的咳嗽;如果是在青壮年出现,咯血往往只见于一些支气管扩张和肺结核;假如是40岁以上的长期吸烟者,应该高度警惕有可能是支气管肺癌的可能。
支气管扩张咯血怎么办
支气管扩张咯血不治疗可能会越发严重,那么支气管扩张咯血怎么办呢?
一旦肺支气管扩张而出现咳血,这种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主要是气道有慢性炎症以及阻塞。这个时候气道的血管破裂出现出血。首先要积极的控制感染,比如合并细菌,可需要选择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头孢哌酮、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其次针对于出血,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止血药物,比如立止血、云南白药等。如果出血非常明显,这个时候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失血性休克,必要的时候使用垂体后叶素来止血。
要知道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异常而持久的扩张,常常继发于各种急慢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或反复的咳嗽、咳痰或咳脓痰。如感染加重,还可出现痰量增多和发热症状。如果病变累及肺血管导致血管被破坏,患者还可出现咯血症状。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