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内科

近来有糖尿病的症状,明显不怕冷、父亲是糖尿病患者、有遗传吗?

时间: 阅读:12758
近来有糖尿病的症状,明显不怕冷、父亲是糖尿病患者、有遗传吗?以下该如何处理!?谢谢.近来有糖尿病的症状,明显不怕冷、父亲是糖尿病患者、有遗传吗?以下该如何处理!?谢谢.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5-02-01 21:20:21

根据你说的情况,有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表现,一般是不遗传的。

指导建议:
建议要改变老一辈人的生活习惯,少吃油,少吃脂肪类的食物,高纤维素,多吃蔬菜和水果,完全可以预防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3-06-30 06:06:16

    糖尿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常见的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具体如下: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缺陷、遗传因素以及病毒感染,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腺病毒、腮腺病毒,三种作用同时作用于患者,导致1型糖尿病的发生。1型糖尿病是医道素绝对缺乏,患者需要终身治疗。

    2型糖尿病是基因遗传加之环境因素,包括机体肥胖过重、冠心病、高血压、痛风都可产生2型糖尿病。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遗传因素占有重要的位置,如果附带有糖尿病子代,发生糖尿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4-5倍,如果有肥胖就更容易发生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主要是遗传的因素影响很大,妊娠期糖尿病也应遗传的因素有关。其他类型的糖尿病,比如胰腺的炎症、肿瘤,切除组织造成的胰岛素分泌减少是由继发原因所导致,其他类型的糖尿病与遗传的关系不大。

    糖尿病通常不能够被治愈,但是糖尿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以及药物治疗等,将血糖控制良好,达到临床缓解,从而延缓并发症发生。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通常是由遗传以及环境因素所引起,一般很难治愈。当然,有部分糖尿病是由于药物或者其他疾病所导致,针对特殊类型糖尿病,在药物去除以及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以后,有些糖尿病患者确实是可以血糖恢复到正常。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本篇由小编进行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本人会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 南絮
    回复
    2023-06-30 06:06:16

    糖尿病会遗传吗?
    据早在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就在研究中发现糖尿病病人的家属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因而认为糖尿病会通过基因遗传给子女。目前的研究表明,糖尿病的遗传涉及多个基因,这些基因的变异使人更易患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遗传性尤为明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父母有糖尿病,子女就一定会患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还受环境、肥胖等后天因素的影响,积极的预防对于这些易患糖尿病的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对于这个问题,简单的回答是:会遗传。因为糖尿病患者的亲属中发生糖尿病的机会比非糖尿病患者的亲属要大,说明糖尿病有遗传倾向。
    因此,父母或某一方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应定期查血糖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有资料统计表明,父母亲都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约有5%会患糖尿病,若父母亲中只有一方有糖尿病,则子女得病的机会更少。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下一代只有5%会患糖尿病呢?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有些人有某些基因,而这些基因对糖尿病具有易感性。也就是说,在某种环境中就有可能发病,而避免这种环境,就可能不发病。
    至于这种环境,目前认为和饮食热量过剩及生活方式改变、活动太少及肥胖有关。
    以上回答是“简单的回答”,主要是针对社会上最多见的2型糖尿病来说的。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糖尿病学会新的分型方法以及最新的研究,情况就复杂得多。如最近有报道,发现了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基因,而1型糖尿病的遗传可能性就比2型糖尿病大得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条件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2型糖尿病在我国近几年的发病率有快速增长的势头,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很可能双亲患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病率超过5%。
    至于新分型中一类“特殊类型糖尿病”,情况就更复杂。有一部分病因已明确为因线粒体突变引起者,则是母系遗传,即母亲患有此种糖尿病,会将疾病遗传给下一代;还有“成年型青年糖尿病”,则已明确了几个特定的基因遗传缺陷,当然和遗传有关。但因药物(如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利尿剂等)或内分泌疾病(如临床常见的有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或者因胰腺疾病(如胰腺手术切除、慢性胰腺炎)引起者,则就和原发病或所服的药物有关,而不一定与遗传有关了。

  • 龙葵
    回复
    2023-06-30 06:06:16

    ? ? ? ?糖尿病会遗传吗?糖尿病都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特殊类型的糖尿病。1型和2型糖尿病都具有遗传的倾向。1型糖尿病有一个主效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存在遗传和环境的因素,诱导免疫引起发病;2型糖尿病多基因遗传,多基因重叠效应,它的遗传倾向更明显,家族中往往有几代都是糖尿病;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有一部分是由于遗传性的,比如说线粒体糖尿病、MODY等这些类型的糖尿病,它是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的。

    a

    糖尿病是与遗传有关系的,所以他很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但这种情况也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概率是不太大。引发糖尿病还有自身不合理的饮食和不合理的作息习惯所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三多一少症,最主要的症状就是体重严重下降。建议平时在饮食方面多控制,主食以粗粮为主,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平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情,可以选择胰岛素进行治疗。

    b

    糖尿病有症状,可以表现为三多一少的现象,就是吃得多,喝的多,尿得多,并且表现为体重下降的现象,病人也可以表现为乏力,也有可能累积眼睛肌内出现复视的现象。病人可能是1型糖尿病是属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的原因造成,这种情况需要采取胰岛素替代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并且有胰岛素抵抗的原因,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方法进行治疗。

    通常糖尿病的病人饮水量在差不多在3000到4000。我给大家一个标准,比如咱们常用的四磅的暖壶,是2200毫升,一般来说一暖壶到两暖壶一天喝的水量,我们这个就叫多饮了。那么尿量也是,尿量一般在1500毫升,那么大于2500毫升到3000毫升以上,我们叫多尿。

    c

    多食,一般城市人口,我们目前来说其实是这样,一般来说四到六两主食,我指的主食不超过六两,原则上都不叫多食,超过这以上,如果除非干这种重体力活动的,我们可以放宽到八两。而消瘦,可能大家觉得没有什么,我们指的是原则上就是半年内没有明显减肥的情况下,体重明显下降五公斤以上就叫消瘦。所以,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 木槿
    回复
    2023-06-30 05:05:06

    首先糖尿病有一定遗传易感性(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子女更容易得糖尿尿病),但并不是说父母得糖尿病的,子女一定也会得病,这只是一个概率事件,而且不同糖尿病类型、父母等不同人得糖尿病对子女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1型糖尿病

    1) 如果父亲患有1型糖尿病,且一直打胰岛素或是在青少年时期就确诊为糖尿病,子女得糖尿病的概率是1/17。

    2) 如果母亲患有1型糖尿病,生孩子时不满25岁,子女得糖尿病的概率是1/25;如果生孩子时妈妈满25岁,子女得糖尿病的概率是1/100。

    3) 如果父母都患有1型糖尿病的,子女得糖尿病的概率是1/4。

    4) 家族中无糖尿病的,子女患糖尿病的概率为0.3%

    2型糖尿病

    1) 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患有2型糖尿病得,子女得糖尿病的概率是1/13~1/7。

    2) 但如果父母双方都有2型糖尿病,子女得糖尿病的概率是35~55%左右。

    3) 家庭中无糖尿病,子女患糖尿病的概率为14.0左右%

    从中可以看出, 2型糖尿病的遗传作用更大。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除了遗传因素外,不良生活习惯特别是肥胖等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也非常大。除了遗传因素外,糖尿病发病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容易得糖尿病的人群

    1、性别:女性更容易得糖尿病,特别是妊娠后的女性。

    2、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可能对全身整体状态包括血糖都有影响。

    3、年龄:年龄越高患糖尿病风险越高。

    4、缺乏运动锻炼。久坐的生活方式是一个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5、高体重指数BMI: BMI值越大越危险

    6、其他因素,如人种、出生低体重、婴儿时期喂养方式等也可影响血糖。

    遗传因素和年龄因素我们是没法改变的事实,但后天的环境因素是可以改变的。通过控制后天因素,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抽烟酗酒、久坐等),保持心情舒畅,前预防糖尿病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我患有糖尿病,七八年了,最近血糖十三,八,而尿糖4个加号,吃

网上看到用木瓜籽,桂圆核和荔枝核煎水服用可以治疗糖尿病,请问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