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内科

流口水是脾虚还是神经病变

时间: 阅读:8936
从07年开始,经常睡觉的时候会不知不觉流口水,打湿被子或枕巾,是脾虚还是神经病变引起的呢?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5-02-23 12:44:29

流口水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口腔内存在炎症刺激或者是由于存在感染等情况导致的,也可能是吞咽功能不协调,中药认为可能是脾虚导致的。

指导建议:
建议到医院儿科看看,明确一下,看看是什么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情况的话,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多数没什么好的治疗效果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3-05-04 20:20:20

    可能是睡觉姿势不当。像趴在桌子上睡、侧卧位睡觉,都容易引起流口水,口腔内的炎症也会促进唾液分泌,一些神经官能症或其他可能引起植物神经紊乱的全身疾病患者,睡觉时也可能出现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的情况,会使大脑发出错误信号,引起唾液分泌增加。建议检查。

  • 蓦山溪
    回复
    2023-05-04 20:20:20

    睡觉流口水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睡觉时候流口水又会成为 一件非常令人尴尬的事情。比如说在课堂上打盹的时候,流口水不仅很容易暴露自己,还会被周围的同学嘲笑。因此为了尽量避免流口水,我们首先要了解为什么人在睡觉的时候有时候会流口水。

    通常来说,大多数人睡觉流口水都是因为睡觉姿势的问题。我们很多时候都会见到趴着睡的人会流出很多口水,这是因为在睡觉的时候,口腔当中的唾液腺被压迫,从而分泌出过多的唾液。并且由于此时口腔微张开,所有口水就会顺着嘴唇留出来。

    对于这一种流口水,我们最好的措施就是改善睡眠姿势。从原本的趴着睡或者是侧卧睡,改编成仰卧睡的姿势。这种情况下的流口水只能够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是什么疾病。

    除了睡姿之外,睡觉时候流口水还有可能由于脾虚的原因。对于脾虚的人来说,由于体内湿气重,不仅仅是流口水这个单纯的症状,还会出现很多的相关疾病症状。关于脾虚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改善饮食来进行防治,因为普通的脾虚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疾病症状,这个时候我们就尽量通过食补的方式来进行脾虚的治疗。

    除了上述两种方式,当胃肠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由于体内酸碱平衡失调,也会导致流口水情况的发生。因此关于流口水的原因,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合理的判断。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5-04 20:20:20

    流口水是宝宝常见现象,一般来说,宝宝流口水是阶段性的,婴幼儿时期,宝宝唾液腺不发达,一般是属于生理性的,不需要用药治疗,等着慢慢长大,身体机制发育成熟,就不会流口水了,如果长大了,还在流口水,就需要就医了,可能是口腔或神经发育不完全。尤其长牙期的宝宝如果还经常流口水有可能是脾虚,可通过饮食或按摩进行调节。

    有不少妈妈在后台留言问护士君关于宝宝流口水不止这一问题:

    小铃妈妈:我叫宝宝都一周岁了,而且牙齿都长出了6颗,之前流口水以为是因为牙齿没长出来的缘故,为何长了牙齿还是经常流口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壮壮妈:小儿子都三岁半了还是流口水,真的很纳闷。去哪都要带着小手帕给他擦,口水流的整个嘴下巴都红通通的。医生你觉得这种现象正常吗?需要看医生吗?

    宝宝流口水不一定都因为长牙

    很多宝宝小时候都会流口水,特别是在长牙的时候。这是因为小宝宝口腔浅,不会调节口腔内过多的液体,因而就会发生流口水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萌出,口腔深度增加,宝宝逐渐学会用吞咽来调节过多的液体,这种流口水现象逐渐消失,家长只要做好护理就好,不必过于担心。

    导致宝宝流口水的病理性因素

    如果宝宝过了长牙期还老是流口水,家长应考虑宝宝是病理性流口水。

    1、孩子患口、咽黏膜炎症引发吞咽不良;

    2、病毒感染,如感染手足口病、水痘等,都有可能引起口腔内及舌旁的溃疡而导致疼痛、吞咽困难;

    3、神经障碍,如智障、昏迷、面部神经麻痹、延髓麻痹、脑膜炎后遗症,都会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引起口水外流。

    如果是病理性原因导致的流口水,一定要到医院进行确诊,并及时治疗。

    宝宝老流口水可能是脾虚

    从中医方面来讲,宝宝过了长牙期还老是流口水也可能是脾虚。

    孩子脾虚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中医认为,脾虚则运化失常,老流口水便是表现之一。孩子“脾虚”的表现还有面色萎黄无华、体倦乏力、形体偏瘦、厌食、拒食,或稍微多吃一点,大便中即有不消化残渣,大便多不成形,易出汗,平时易反复感冒。

    如果是脾虚造成的流口水,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脾虚的宝宝应该适量多吃一些能补脾益气、醒脾开胃及消食的食物,如大米、薏米、莲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少吃性味寒凉,易伤脾胃的食物,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茭白、莴笋、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等。

    另外,一些简单的按摩方法也对调理宝宝的脾胃有效果。比如按摩宝宝的足三里穴,每日按摩10-15分钟,可以增强消化功能;也可采用捏脊法,家长用双手捏起孩子脊柱两旁的皮肤,从尾骶部逐渐向上移动,直捏到颈部,反复十多回,每天2次,捏脊可以改善食欲、减少感冒、增强体质。

    宝宝流口水要做好护理

    唾液呈酸性,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口水外流,经常浸渍颊部、下颌乃至颈部皮肤,会使皮肤局部发红、肿胀甚至糜烂、脱皮。无论宝宝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流口水,都应该做好护理工作。

    1、勤擦勤洗

    在日常生活中,宝宝经常流口水时一定要及时用干净的毛巾拭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选择质地柔软、吸水强的棉布手帕,因为宝宝皮肤比较娇嫩容易磨伤。另外宝宝睡觉流口水导致被褥弄湿也要及时换洗,防止细菌滋生。如果妈妈嫌日常洗衣服洗得太频繁可以给宝宝买几个围兜来换,围兜最好选择柔软的、吸水性强的棉制品,同时还要注意经常换洗,保持围兜清洁和干燥。

    2、做好皮肤护理

    爱流口水的宝宝,要保持其脸、嘴唇周围、下颌及颈部皮肤干燥,以防止口水刺激皮肤,引发皮肤炎症,可适当涂上润肤霜或油脂类护肤品,保护宝宝稚嫩的皮肤。

    辨别疾病引起的流口水

    很多宝妈宝爸们以为宝宝流口水只是流口水,却没有考虑到是不是因为某些疾病的缘故导致流口水。所以,各位宝爸宝妈们要注意了,一定要注意宝宝的身体状况,平时要多检查宝宝的健康问题。

    1.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时,嘴巴附近和口腔内里都会出现小水泡,而且黏膜变多,舌头也会出现溃烂的现象。这时,宝宝的口腔内会疼痛,使得宝宝吞咽困难,口水就会流出。

    2.喉咙发炎

    如果宝宝在流口水时,还伴有流鼻涕、发高烧等症状,那么宝宝可能是感冒了,且导致喉咙发炎,引发扁桃体炎等吞咽不适的相关疾病。这时,宝宝也会流口水。

    3.病毒感染

    如果因为病毒感染,从而导致水痘、手足口病等疾病的话,也会引起宝宝口舌溃疡,使得宝宝口腔疼痛,吞吐困难,口水直流。

    4.神经障碍

    如果宝宝神经方面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宝宝昏迷、脑膜炎、智障等神经性疾病。它们都会使得宝宝面部出现麻痹,口舌使用不当,导致吞咽功能受损,引起流口水现象。

    5.咬伤

    宝宝要是不小心咬伤自己的口舌,那么就会影响口腔蠕动,在口腔疼痛的情况下,使用舌头会使得宝宝流口水。

    宝宝流口水多数情况下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并不代表咱们就只要做好护理就行了,咱们可以做的其实可以有很多,比如先从帮助宝宝学会吞咽口水开始。同时,许多原因都可能导致宝贝的“长流水”,有可能是正常正处于某个阶段而流口水属正常,也有可能是因为某些疾病导致,所以妈咪需要特别关注,如果宝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他的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

  • 徐长卿
    回复
    2023-05-04 19:19:10

    老年人在睡梦中流口水,多半是脾虚引起的,此外还容易感到精神疲惫、气短怯冷。山药可以补脾益气,不妨吃一些来调理调理。

    很多老年人身体健康,也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疾病症状,但是睡觉时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是不是有什么疾病征兆呢?下面我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分析。

    老年人除了吞咽功能是受口腔及咽喉部有炎症、或神经系统等疾病影响外,单纯流口水的现象比较少,一般表现为睡眠中流口水。排除中风、口腔疾病以及药物中毒因素,老年人经常流口水有可能是脾虚的表现。当老人脾脏虚弱,口水容易流于外,所以老人睡梦中流口水主要可能与脾虚有关系。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脏虚弱,则其运化作用失常会出现面色萎黄、精神疲惫、气短怯冷,以及营养吸收的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脾虚的调理办法因人而异,有的人夹寒,有的人兼热,有的人气滞血淤,所以要根据医生开的具体药方进行个性化的调理,健脾益肾是关键。建议老年朋友平日多服食补脾益气、醒脾开胃的食物,如芡实、山药、粳米、籼米、薏米等。忌食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物。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投稿,如果有侵犯您版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小时内删除内容

    编辑:admin

心脏经常停一下

老人咳嗽有痰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