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内科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有什么病理变化?

时间: 阅读:6762
老公在一家化学厂上班,可能是工作环境的影响,吸入过多的刺激性物质,总是咳嗽,就像是一有点东西刺激就会受不了似的,昨天去医院做了系统性的检查,诊断的结果是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七里香

七里香

2025-02-01 05:55:48

你好,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急性弥漫性肺泡损害。肺泡腔、间质和支气管壁可见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大部分病例可有透明膜形成,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后期可见间质水肿、炎症细胞大量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3-07-05 17:17:28


    ������������ϸ���Է�����ʲô����仯��

  • 远志
    回复
    2023-07-05 17:17:28

    1.炎症是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于损伤因子(生物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炎症过程中最特异的环节是血管反应(白细胞的游出)。

    2.趋化作用:游出的白细胞在组织内做定向移动。

    3.炎症的局部表现:

    红——血管扩张、血流加速;

    肿——充血、淤血、水肿;

    热——动脉性充血,血量升高,代谢加强,产热增多;

    痛——神经末梢压迫、牵拉和刺激。

    4.炎症的全身反应:发热、白细胞增高。

    注意:病毒性感染、伤寒的白细胞不高。

    5.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①变质:炎症的局部组织发生变性和坏死;

    ②渗出:白细胞渗出。最具特征性;

    急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渗出为主;

    慢性炎症以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渗出为主;

    寄生虫感染以嗜酸性粒细胞渗出为主;

    ③增生。

    6.炎症介质:

    ①组胺、缓激肽:使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

    ②C5a:既能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还有趋化作用;

    ③C3a:只能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④IL1、IL6、PG(白介素1和6、前列腺素):发热的炎症介质;(一溜跑真热)

    ⑤IL1:既能引起发热,又有趋化作用;

    ⑥氧自由基:加重组织的损伤。

    7.炎症的类型:

    急性炎症:包括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出血性炎症;

    慢性炎症:包括一般慢性炎症、特异性炎症(肉芽肿性炎)。

    (1)急性炎症:

    ①浆液性炎症:烫伤后水泡、感冒后流鼻涕;

    ②纤维素性炎症:渗出的是纤维蛋白原;主要见于大叶性肺炎、白喉、绒毛心、菌痢;(白喉和菌痢又称伪膜性炎症)

    ③化脓性炎症:渗出的是中性粒细胞;主要见于小肠、皮肤、阑尾。

    化脓性炎症最容易引起三个改变:脓肿、蜂窝织炎、化脓。如: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疏松组织出现的蜂窝织炎、大肠杆菌逆行感染引起的胆囊炎、金葡菌引起的肺脓肿;

    ④出血性炎症:渗出的是红细胞;主要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鼠疫;

    (2)慢性炎症:

    ①一般慢性炎症;

    ②慢性肉芽肿性炎:主要见于伤寒、梅毒、风湿病、血吸虫病、结核。

    记忆:

    大猴绒毛纤维菌:纤维素性炎见于大叶性肺炎、白喉、绒毛心、菌痢;

    小皮阑尾化脓中:化脓性炎见于小肠、皮肤、阑尾;渗出的是中性粒细胞;

    出血钩体鼠疫红:出血性炎症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鼠疫;渗出的是红细胞;

    寒梅风雪肉芽肿:肉芽肿性炎症见于伤寒、梅毒、风湿病、血吸虫病、结核。

    注意:

    肉芽组织和肉芽肿的区别:

    肉芽组织:由新生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母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

    肉芽肿:由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的聚集,伴或不伴其它炎症细胞的出现。是一种慢性特异性炎症。

  • 龙葵
    回复
    2023-07-05 16:16:18

    目录1拼音2病因病理病机3临床表现4诊断5治疗 1拼音

    màn xìng shì suān lì xì bāo xìng fèi yán

    2病因病理病机

    本病是寄生虫(钩虫、蛔虫等)和药物(呋喃妥因等)所致的变态反应,为肺部嗜酸粒细胞浸润的一种消耗性疾病。

    病理 

    肺间质、肺泡和细支气管内有白细胞浸润,主要为成熟嗜酸粒细胞,少量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肺泡中可见细胞内含有嗜酸性颗粒和尖棱结晶的多核巨细胞,此为本病的病理特点。有些肺小血管,主要是肺静脉有血管炎,有时见多核巨细胞及嗜酸肉芽肿

    3临床表现

    患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发热、体重减轻、盗汗。咳嗽多粘痰,伴气急和咯血。周围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多在20%-70%。

    胸部X片显示不呈段或叶性分布的周围片状阴影,常为双侧分布。糖皮质激素治疗后48h内症状和胸片可迅速消失。在同一局部可反复发生,数年后变为纤维化或蜂窝状改变。

    4诊断

    根据典型病史、 病程及X线表现等可作出诊断。但与其它嗜酸性细胞增多伴肺部病变需作鉴别。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亦为寄生虫和药物所引起的变态反应,在肺间质、肺泡壁及终末细支气管壁有嗜酸粒细胞浸润灶,可无临床症状,轻咳少量粘液痰,胸部X线示小片或大片模糊阴影,呈游走性。一般无需治疗。

    哮喘型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是以曲菌为主所致的反复哮喘发作为特征的变态反应。在肺泡和间质有多量嗜酸粒细胞浸润,终末细支气管扩张并充满稠性粘痰,可找到真菌丝。胸部X片多见于两肺上部游走阴影。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真菌药物治疗可使哮喘控制,阴影消散。

    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为丝虫等感染所致,肺部嗜酸粒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可呈支气管肺炎分布,伴小支气管坏死和嗜酸性脓肿。有哮喘样发作性剧咳、痰少,不易咳出,感胸闷、乏力、纳差。X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伴粟粒或模糊阴影,慢性者可有间质纤维化。经抗丝虫药治疗后,症状数天缓解,肺部病变较慢消失。

    5治疗

    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常可恢复正常,因停药较易复发,故全疗程需在一年以上。

手指小针刀手术后肿胀

臀部疼痛用力就感觉到痛是什么病症?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