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的情况可能是贫血、低血压、低血糖、营养不良等。 指导意见 建议去医院做检查,如血常规、血糖、微量元素等,确诊后做相应的治疗,饮食要规律,营养要全面,避免挑食。注意锻炼,增强体质.
眩晕有的是因为血压的问题,脑供血不足,甚至还会昏倒。比如,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我国著名的射击选手王义夫昏倒在赛场,就是这个原因所致。
刁文鲳教授介绍:很多颈椎病患者都有眩晕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恶心,甚至耳聋、眼花、看不清楚东西。最主要的特点是有恶心甚至呕吐,面色苍白,有时候浑身出汗,连路都不能走,需要人搀扶。80%的眩晕与颈椎椎间关节错位有关,眩晕是怎么发生的呢?我认为,除去脑神经畸形等先天因素或外伤引起的器质性病变外,大约有80%的眩晕与颈椎椎间关节错位有关。
我们知道,椎动脉是人体的一条重要“管道”,它穿过颈椎通向大脑,负责脑部的血液输送。而颈椎发生任何错位、增生等问题,都可能伤及或影响这根供血“管道”,进而影响脑部供血。眩晕是由于枕寰椎、寰枢椎椎间关节错位压迫了椎动脉第3段,致使脑基底动脉供血、供氧不足所致,此时脑干、小脑、间脑、大脑均缺氧、缺血,迷路动脉、内听动脉也缺血、缺氧,造成耳内神经紊乱而出现耳鸣、耳聋;同时因压迫颈上交感神经引起脑内血管痉挛,更加剧了脑缺血状态,所以出现眩晕等症状。
2009年7月18日,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卫生局、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医刁氏正脊”治疗“眩晕""心脏神经官能症”市级科研项目启动仪式暨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刁文鲳教授对眩晕的研究结果是:对于确诊是由于枕寰关节或寰枢关节错位导致的眩晕,治愈率83%,有效率96%。怎么治的呢?那就是采用“中医刁氏脊椎关节五点一线手法复位术”,针对错位的椎间关节进行手法复位。随着错位的椎间关节复正,其相对应的组织器官达到相对平衡,眩晕等症状自然就会缓解、消除。
引起头晕头痛、身体晃动、走路不稳的原因比较多,除了休息不好,还有4种情况。?
高血压。它的一个常见症状就是头晕、头疼,同时还可能出现心悸、失眠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因此,当我们出现头晕头痛、身体晃动、走路不稳的现象时,最好先测量一下血压。现在测量血压是非常简单的事,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也没有多少费用。
血压偏高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调理。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平时要加强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同时要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将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小脑缺血
小脑是人体维持平衡的组织。如果小脑缺血,不仅会导致营养不足,而且同时会引起缺氧,导致小脑功能下降,从而导致身体平衡失调,所以导致出现头晕的症状。一般情况下,小脑缺血引起的头晕还会伴有走路不稳,双足有踩棉花感,严重时可能出现醉酒样步态。
出现小脑供血不足,可能是由于血栓所引起的,要及时进行治疗,平常多喝温开水,注意适量运动,防止出现急性脑梗死。
低血糖反应
体内血糖过低,会引起头晕,此外,还会伴有心跳加快,大量出汗,四肢无力和走路不稳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抽搐、昏迷和认知功能障碍等状况。如果头晕的时间持续比较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低血糖反应引起的头晕,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后果,严重时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
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引起的头晕,要立即食用含糖类食品,这样可以迅速提升体内的血糖含量。如果家里有糖,如白糖、冰糖、蜂蜜等,要优先食用,等头晕等症状缓解之后,可以继续吃一些面包、米饭、瘦肉和蔬菜等食物。
颈椎问题
由于电脑、电视和智能手机的出现,导致现代人颈椎问题频发。特别是对于一些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来说,颈椎问题更是多见。颈椎出现问题时,会压迫周边的神经和血管,从而引起头晕和头疼,同时伴有颈部疼痛,上肢麻木无力,甚至会引起恶心和呕吐,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视物模糊、心跳过速和吞咽困难等症状。
颈椎问题是需要长期进行调理的一种慢性病,平时要注重进行针对性的调理。
按摩是缓解颈椎问题非常好的方式。正确的按摩能够有效缓解颈部肌肉带来的紧张和痉挛感,同时,按摩还能够有效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松懈软组织之间的粘连,从而可以有效缓解头晕、头疼等症状。但是按摩不能自己随意进行,最好找专业机构进行调理。
注:图片来自网络
经常头晕,走路不稳,走路摇晃,那么你有有可能是造成脑供血不足造成的,是由于小脑军事后循环供血不好,这个大多数是由于颈椎不好引起的,这个你可以查一个颈椎的片子,然后查一查脑供血的情况,如果都没有问题,你就要查一个头颅的ct或者核磁
早上起来头晕走路不稳
早上起来头晕走路不稳,在生活中很多人一起床的时候就会自己脑袋晕晕的,走路也走不稳,好像要摔倒了一样的,这是怎么回事,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早上起来头晕走路不稳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早上起来头晕走路不稳11。关键发病原因是因为脑供血不足所造成的,出现这类状况,建议还是到医院门诊开展一个对症治疗治
疗,可以用一些活血的药物,营养神经的药,止晕药物医治。
2。在头昏,脉压差变小,这需要考虑到是心脏出现问题,心脏血供不够的主要表现。这类状况,需要尽早服食中药材改进心脏血供,才可以使脉压差修复。改进脑供血。现在可以服食丹参片等。
最先脉压差小,会导致心脏每搏泵血较少,导致头部血供不够。再再加假如房间内过度密闭式,气体不新鲜。及其早上起床后挨饿导致的低血糖等均可能会造成头昏的状况。
1、建议最好是到医院门诊做心电图、心脏B超、耐糖量、血糖、血常规化验,到心内科融合临床医学详查,尽早确立发病原因和确诊,尽快遵医嘱医治。
2、假如心脏无异常,适度多到户外活动游戏,增强抵抗力,提升心脏功能。
头昏仅仅病症,原因许多,普遍的有颈椎病,贫血。美尼尔氏综合症,心律失常,,腔隙性脑梗塞等,建议去医院检查,诊断发病原因才可以合理医治。
3。考虑到肠胃功能紊乱,建议胃友和吗丁啉医治,平常多补充维他命C,B族,积极主动医治,维持精神开心
精神抑郁或紧张焦虑和疲惫,非常容易导致肠胃混乱,谨慎使用,不宜对黏膜有损害的药品,如阿司匹林等,该类药品长期性乱用会使黏膜遭受损害。
早上起来头晕走路不稳2一讲到眩晕,人们常会联想到颈椎病和脑血管疾病,但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眩晕疾病中一种“好”病——耳石症。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一般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10个眩晕门诊患者中大概有3个就是由于耳石症引起。之所以说它是一种“好”病,不仅是因为这种疾病容易治疗,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同时也是因为这种疾病导致的眩晕发作其实是身体发出的一个善意的警报:你的身体超负荷啦,要休息啦!
发病机制
耳石症又叫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由于头部位置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具有自限性,但是容易复发。据报道,目前的年发病率为(10.7~600)/10万,终生患病率约2.4%,通常高发于40岁以后,而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上升。
耳朵里面的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颗粒脱落后进入半规管管腔,当头的位置发生改变时,脱落的耳石小颗粒受到重力作用,相对于半规管的管壁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刺激位置感受器,便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有50%-97%患者的耳石颗粒脱落是不明原因的,其他患者可继发于耳科或全身系统性疾病,如中耳炎、头部外伤、偏头痛、手术和应用耳毒性药物等。
临床表现
典型的耳石症发作是当患者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时,比如起床、躺下、床上翻身、低头或抬头,突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所谓的.眩晕,常是天旋地转的感觉,症状来得急,去得也快,通常症状不超过1分钟)
不典型的时候,患者常常会一直有晕乎乎的感觉,并且走路也不太稳,而且在头部位置变化时眩晕症状明显加重,这种加重往往是一次性的。
其他症状还包括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头晕、头重脚轻、漂浮感、平衡不稳感以及幻视等。
如何诊断
一、症状
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后出现反复发作的、短暂的眩晕或头晕,通常持续时间不超过1 分钟。
二、基本检查:位置试验
临床上大部分患者为后半规管耳石症和水平半规管耳石症(外半规管耳石症)。
1、后半规管耳石症位置试验(Dix-Hallpike试验)
首先,让患者端坐在检查床上,将头朝向一侧旋转45度,再将体位迅速变为仰卧位,头部后垂,与水平面呈30度,此时若是患侧耳朵靠近地面,患者可以出现旋转朝向下方的眼震,且常伴有头晕的主观感觉。眼震和头晕感觉持续15-20秒后逐渐减弱和消失。重新坐起时,则会引发朝向对侧的眼震。
2、水平半规管(外半规管)耳石症位置试验(Roll 试验)
患者坐于检查台上,在检查者帮助下迅速取平卧位,继之头向左或右侧转90度。此时患者会立刻或经过很短的潜伏期后出现剧烈旋转性眩晕和水平向地性眼震,且反复进行同一试验,患者会反复出现眩晕和眼震症状。
3.其他检查
如:前庭功能检查、听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平衡功能检查、钙离子、血糖、血脂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如前庭性偏头痛、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迷路炎、上半规管裂综合征、后循环缺血、体位性低血压、心理精神源性眩晕等。
治疗
一、耳石复位
耳石复位是目前治疗BPPV的主要方法,复位时应根据不同半规管类型选择相应的方法。针对后半规管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方法首选Epley法,步骤如下:
第1步:让患者纵行坐在床上,检查者在其背后扶头,头转向患耳45°。
第2步:快速躺下,垫肩,伸颈,头放置在床上面,患耳向下。
第3步:将头逐渐转正,继续向对侧转45°,保持头位30秒以上。
第4步:头与躯干同时向健侧转90°,维持此位置30秒以上。
第5步:头转向正前方,让患者慢慢坐起,呈头直位。
对于手法复位操作困难的患者,也可以选择耳石复位仪辅助复位。
针对水平半规管(外半规管)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方法可选Barbecue翻滚法,步骤如下:
第1步:患者坐在治疗台上,在治疗者的帮助下迅速平卧,头部向健侧扭转90度;
第2步:后身体向健侧翻转180度,头转90度,鼻尖朝下;
第3步:继续朝健侧方向翻转,处于患侧卧位;
第4步:由平卧位转向坐位。
需注意的是:上面每一个步骤都应在患者眩晕、眼震症状消失后再维持1分钟左右。
二、药物治疗
原则上药物并不能使耳石复位,但考虑到耳石症可能和内耳退行性病变有关或常常合并其他眩晕疾病,当患者出现下面这些情况时,可以考虑加用药物治疗。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时,应同时治疗该类疾病。
耳石复位后仍有头晕、平衡障碍等症状时,可给予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如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等。
三、手术
对于诊断明确、明确发病部位是半规管,经过1年以上规范的耳石复位等综合治疗后仍然无效,且活动严重受限的难治性患者,可考虑行半规管阻塞等手术治疗。
四、前庭康复训练
前庭康复训练可作为耳石症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法,用于复位无效以及复位后仍有头晕或平衡障碍的病例,或在复位治疗前使用以增加患者对复位的耐受性。如果患者拒绝或不耐受复位治疗,前庭康复训练也可以作为替代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