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情况考虑是属于慢性炎症,
指导建议:
一般情况下建议及时消炎治疗,结合激素等控制的啊。
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哪些主要表现 1、不明原因发热,关节痛、关节炎、不伴关节畸型 2、面部蝶形红斑,日晒后加重 3、口腔溃疡 4、肌肉疼痛、肌无力 5、指(趾)端发青紫,冬天明显 6、脱发 7、淋巴结肿大 8、癫痫或精神症状 9、溶血性贫血、蛋白尿或管形尿 若发现自己有上述表现,须速到皮肤专科就诊作进一步的检查,明确诊断,以免耽误病情,错过诊治时机,因为本病早期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现代医学治疗进展2001-09-0514:53北方网摘编
目前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等方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1、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较快抑制免疫反应和较强的抗炎作用。是最常用的治疗药物。近年采用的激素冲击疗法提高了危重症的缓解率,但是激素也有不少副作用,导致肥胖、多毛、各种感染、高血压、青光眼、糖尿病、消化道溃疡、出血、精神症状、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
2、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免疫反应使自身抗体生成减少,用于大剂量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激素减量,病情复发或有心、肾、脑等重要器官受损的重症患者。近年,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或与甲基强的松龙配合的双冲击疗法、氨甲┻是誓谧⑸湟约盎钒?顾谹、霉酚酸酯等药物的应用,使顽重症疗效有所提高,但毒副作用较多,可导致脱发、胃肠道反应、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伤、月经紊乱或闭经、并发各种感染等。另外环胞霉素A、霉酚酸酯价格昂贵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3、丙种球蛋白:大剂量球蛋白静脉注射通过抗体封闭作用治疗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不能控制的难治性患者、国内外均有成功经验。但此法对不同的病人疗效差异很大,也有一定副作用。价格昂贵应用受限。
4、血浆置换、双重滤过、血浆吸附:能迅速减少血液中的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较快改善病情,但仍属短期缓解病情的权宜疗法,需和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配合应用。也有并发感染、凝血障碍、水和电解质失平衡等副作用。而且价格昂贵。
5、骨髓移植、基因疗法:尚在初步研究中。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最典型的自身免疫病,可以伤害皮肤、粘膜、浆膜、血管、关节、心、肾、肝、脾、肺、胃肠、血液、淋巴等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病情复杂而凶险,治疗困难。目前认为该病是因遗传、内分泌和环境因素等综合作用引起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过量的自身抗体而发病。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等西医药在于抑制亢进的免疫反应,而中药则侧重于通过整体性调节重建免疫功能自稳状态。因此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标重于治本,在缓解病情方面有较强优势,对于发病初期和活动期特别是单用中药短期难以阻断病情发展的急危重症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但是,红斑狼疮又是一种慢性而且容易复发的疑难病症,从长远观点看,中药治疗的整体调节和辩证论治,治本多于治标,在增强疗效减少激素的副作用,预防感染减撤激素稳定病情防止复发,保持长期缓解纠正易患体质,实现整体康复等多方面具有优势。大量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已证明中西医结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或用单纯中药治疗。是目前使狼疮患者康复的最佳疗法。
红斑狼疮的发热特点是什么??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许多系统和脏器。小儿多发于女性学龄儿童,临床常伴见发热等症,现将本病发热特点及处理原则介绍如下。
临床若见学龄女性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不规则发热,体温呈低热或高热,经抗菌素治疗无效,且伴见下列症状时,当高度警惕此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蝶形或盘状的红斑,关节痛伴多脏器损害,脱发,口腔溃疡,血管炎等。此时应进一步做有关化验检查,若血沉明显增快,抗DNA及ENA抗体阳性,抗核体阳性且滴定度高,狼疮细胞阳性,补体C3降低等,则可诊断本病。
本病发热与幼年型类风湿病发热均可伴见皮疹、关节痛等证,临床应注意鉴别。通常幼年型类风湿病不侵犯肾脏,而系统性红斑狼疮则最易累及肾脏且往往出现较严重的损害。此外幼年型类风湿病检查补体C?3不降低,抗DNA抗体则呈阴性。
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发热,除身热较高,需对症降温处理外,目前西药主要采用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等药治疗本病,随整个病情的好转,身热亦会渐趋缓解。因该病属慢性疾患,治疗可能需要维持数年,临床应鼓励患儿积极配合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感受外邪,日晒火毒,用药不当等致病,其发热或缘于热毒炽盛,或因于阴虚火旺,临证应予明查。
因热毒炽盛所致发热,通常体温较高,同时伴见烦渴,皮疹色鲜红等症,临床可予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因阴虚火旺所致发热,一般多呈低热,同时伴见口干咽燥,斑疹色暗红等表现,临床可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
此外临床尚可选用中成药如犀角地黄丸、犀角化毒丹、狼疮丸、紫草丸等药,以清热解毒凉血,对退热降温有一定功效。 红斑狼疮的早期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皮肤、血液、骨、关节、肝、肾、心、脑等多脏器损害的严重的结缔组织疾病,晚期往往发生尿毒症而危及生命。早期红斑狼疮有较理想的治疗方法,甚至能治愈,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治愈该病的关键。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表现往往不具特征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虽然好发于青年和中年女性,但近来老年人的患病率也有增多趋势。系统性红斑狼疮起病大多在春季,大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是面部出现鲜红色的斑疹,范围局限于两侧面颊部、鼻梁部,边缘清楚,皮疹外形像蝴蝶,俗称蝶形红斑。这种皮疹还有光敏性表现,在室外阳光暴晒后皮疹颜色加深,水肿加重。用手触摸红斑的边缘,有一种柔硬感,患者往往没有瘙痒感。这种皮疹形态粗看与面部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相似,如由化妆品过敏引起的化妆品皮炎。但化妆品 皮炎的皮疹虽然也有光敏性表现,但红斑往往不累及鼻梁部,触摸红斑的边缘,没有柔硬感,且化妆品皮炎患者有明显瘙痒。 另外,早期的红斑狼疮患者,两手背往往有冻疮样皮肤病表现。两手背有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水肿性红斑,对称分布,一般不发生溃烂,不痒,有灼痛,称为多形红斑。这种皮疹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存在,而冻疮好发于冬季,常发生溃烂,有明显瘙痒。 更重要的是,早期的红斑狼疮往往伴有许多不引人注意的全身症状。如周身大小关节酸痛、低热、乏力、贫血等。因为早期红斑狼疮患者血液里存在一种疾病因子———红斑狼疮因子,该疾病因子可破坏人体的血细胞、关节腔、肝脏、肾脏、心脏、脑组织等。这时候作血液化验,就有如下实验室改变: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血沉增快,再作免疫方面的化验,还有如下实验室指标出现:抗核细胞抗体阳性,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液中能找到狼疮细胞。 青年和中老年女性,如有早期红斑狼疮的皮疹表现,同时伴有如上全身症状,须及时到医院就诊,作有关实验室方面的检查。 (摘自健康报,作者曹来安) 2004-1-13
http://www.zgxl.net/sljk/pfk/xtxhblc.htm
第一,一定要注意皮肤的保暖,避免挤压。红斑狼疮患者的末梢循环较差,这些部位包括手指、脚趾、鼻、耳朵等。温度对皮肤的血液循环有很大的影响。温度过低易引起血管痉挛,血管炎症加重,导致末梢肢体出现雷诺现象和血管炎性红斑丘疹及疼痛等。
而温度过高,组织充血水肿加重,出现肿胀疼痛。故适宜的温度对患者非常重要。气温低时尽可能避免接触冷水。宜穿棉质,柔软保暖性强的衣物,宜穿戴棉手套(手套最好选择除拇指以外四指均连在一起的手套,令四指可相互取暖,且对手指的压迫小)、棉袜保护,以防受寒冷刺激。洗澡温度要适宜。挤压可进一步加重肢端微循环障碍病情,因此除了注意肢端保暖,也要避免挤压,如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常穿棉袜,避免赤足行走和穿凉鞋,不穿紧脚的鞋。
第二,一定要注意防晒。红斑狼疮患者存在光敏感,紫外线照射皮肤后会使病情加重,因此无论是活动期、缓解期还是静止期都要避免暴露在阳光、白炽灯及某些射线下,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3点阳光较强的时候外出,阴天也最好擦防晒霜、穿长袖、戴宽边帽或打伞,病房尽量不要用紫外线消毒。
第三,防破损。禁用碱性肥皂、刺激性化妆品以及染发剂,避免接触农药及某些装饰材料。对皮肤干燥、瘙痒患者,应用温和润滑剂止痒,如3%水杨酸软膏,维生素B6软膏等。避免搔抓,以免擦破皮肤,一旦破损,应保护好受损皮肤的完整性,如发生溃烂、感染应及时治疗。吸烟能使血管痉挛,加重血管炎症,应劝导患者戒烟。常修剪指甲,不要用手去抠鼻子,防止抓破皮肤。口腔溃疡患者可用0.9%生理盐水500ml+小苏打30片配制的4%碳酸氢钠液体漱口3~4次/日,西瓜霜喷洒创面以消炎、止痛。刷牙动作应轻柔,使用软毛牙刷。
(1)西医药治疗。
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病情稳定者可适当活动,但应注意劳逸结合,积极治疗感染,避光以及积极治疗并发症等。
①早期轻型患者或非典型患者可用中药或非激素类抗炎剂治疗。
②肾上腺皮激素治疗:典型SLE伴狼疮性肾炎者,应以强的松或强的松龙为首选药物,目前推荐小剂量长疗程方案,强的松,每日20毫克,清晨顿服,出现疗效后可逐渐减量,每2~4周每日减2.5~5毫克,直至每日1~10毫克,长期维持。对伴有活动性较重狼疮肾炎者,需同时用环磷酰胺(CTX)治疗。
③免疫抑制剂:CTX能抑制T及B淋巴细胞。用于中枢神经狼疮、狼疮肾炎及严重溶血者激素的辅助剂。剂量2~3毫克/千克,静注,或每日50~100毫克,口服。
④免疫调节剂: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等,但疗效目前尚不确切。
(2)中医药治疗。
①阴虚内热:症见长期低热,手足心热,面色潮红而有暗紫斑片,口干咽痛,渴喜冷饮,目赤齿衄,关节肿痛,舌质红少苔或苔薄黄,脉细数。相当于SLE慢性活动期。治宜养阴清热。
方药:生地30克、生石膏(先煎)、生苡仁、忍冬藤、虎杖各30克,麦冬、玄参、知母、川牛膝各12克,黄岑15克,生甘草3克。
服激素的病人常见苔白腻厚,只要胃纳正常,不能以湿重辨证,应舍苔从症。
②气营热盛:症见高热,满面红赤,红斑红疹,咽干,口渴喜冷饮,尿赤而少,关节疼痛,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洪数。相当于SLE急性发作期。治宜清热泻火。
方药:生石膏、寒水石、滑石、生地、苡仁各30克,玄参、银花、知母各12克,黄芩、丹皮各15克,赤芍、人中黄各10克。
③热郁饮积:舌红苔厚腻,脉滑数。相当于SLE引起心脏损害,表现为心包炎、心肌炎及胸膜炎等。治宜清热蠲饮。
方药:葶苈子、桑白皮、生地、生苡仁各30克,沙参15克,黄芩、猪苓、茯苓、杏仁、枳壳、知母各12克,甘草6克,郁金10克。
④瘀热痹阻:手足瘀点累累,斑疹斑块暗红,两手白紫相继,两腿青斑如网,脱发,口糜,口疮,鼻衄,肌衄,关节肿痛,小便短赤,有蛋白尿,却无水肿,舌苔薄舌红,舌光红刺或有瘀斑,脉细弦、涩数。本证相当于SLE慢性活动期手足血管炎并有狼疮肾炎。治宜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方药:知母12克,黄芩15克,红藤、丹参、落得打、六月雪、接骨木、生地各30克,川牛膝、川芎各10克,甘草6克。
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性风湿病,自身免疫反应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常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红斑狼疮。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喋呤、雷公藤多甙等,这些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损害、泌尿系统反应、影响生育、脱发、增加肿瘤发生率等。因此在应用这些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师的医嘱并注意使患者居住环境安定卫生,避免外感,给予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饮食,有消化道副作用时,注意给予保护胃肠的药物,并注意定期送检血、尿常规及肝功能。在应用这类药物时,嘱病人多饮水,促进药物排泄,减少药物的副反应。血浆置换、双重滤过、血浆吸附:能迅速减少血液中的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较快改善病情,但仍属短期缓解病情的权宜疗法,需和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配合应用。也有并发感染、凝血障碍、水和电解质失平衡等副作用。而且价格昂贵。血浆置换法适合于严重的红斑狼疮伴有高水平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和急性弥漫增殖型狼疮性肾炎而肾小球硬化不严重的患者。血浆置换法是将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液引入一个血浆置换装置,将分离出的血浆弃去,补充一定的新鲜血浆或者代用品,如4%人血清白蛋白,林格氏液等。来帮助清除体内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及部分抗体,接受这一治疗的部分患者在治疗前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很高,治疗后显著下降,常可获得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但血浆置换法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所以此疗法只能做为红斑狼疮治疗中短期的辅助疗法,不宜长期使用。由于血浆置换疗法只能清除现存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而不能阻止这些物质的再生成,治疗时应配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以确保安全可靠,治疗方法:每次置换1~1.5升,每周2~6升,分2~4次进行,重复2~3周为一疗程。中西医结合治疗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最典型的自身免疫病,可以伤害皮肤、粘膜、浆膜、血管、关节、心、肾、肝、脾、肺、胃肠、血液、淋巴等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病情复杂而凶险,治疗困难。目前认为该病是因遗传、内分泌和环境因素等综合作用引起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过量的自身抗体而发病。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等西医药在于抑制亢进的免疫反应,而中药则侧重于通过整体性调节重建免疫功能自稳状态。因此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标重于治本,在缓解病情方面有较强优势,对于发病初期和活动期特别是单用中药短期难以阻断病情发展的急危重症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但是,红斑狼疮又是一种慢性而且容易复发的疑难病症,从长远观点看,中药治疗的整体调节和辩证论治,治本多于治标,在增强疗效减少激素的副作用,预防感染减撤激素稳定病情防止复发,保持长期缓解纠正易患体质,实现整体康复等多方面具有优势。大量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已证明中西医结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或用单纯中药治疗。是目前使狼疮患者康复的最佳疗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