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女性健康

原发性痛经的饮食禁忌,中医有效治疗原发性痛经

时间: 2023-08-14 17:08:23

一、原发性痛经患者在饮食上的禁忌

1、浓茶、柿子--妨碍铁吸收

茶叶中含鞣酸,它特别喜欢与铁离子结合,大大妨碍身体对铁的吸收,这在经期可不是好现象。柿子也一样,柿子中的鞣酸一点不比茶叶中的少。

2、含咖啡因的饮料--刺激神经,加重疼痛

含有咖啡因,可刺激神经和心血管,让你情绪紧张加重疼痛,或者导致经血过多,如咖啡、可乐、茶等经期应不喝或少喝。而温热的白开水是最安全、最舒服的选择。

3、碳酸饮料--影响营养摄入,降低身体抵抗力

有的碳酸饮料中含有磷酸盐,同样会妨碍铁的吸收。而碳酸氢钠遇到胃液后会发生中和反应,月经期间本来就食欲不振,如果影响饮食营养摄入,缺乏抵抗力,痛经会更嚣张。

4、啤酒、过量白酒―影响经期的整体状态

酒精与B族维生素格格不入,身体缺乏B族维生素,会严重影响经期身体的整体状态。葡萄酒味辛甘性温,可以散寒祛湿,活血通经,可适当少喝一点。

二、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

痛经中最常见的是原发性痛经,疼起来可能会不亚于生孩子那么疼,可是身体没有器质性病变。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是因为女性来月经时会产生前列腺素,刺激子宫的平滑肌收缩。由于胃肠壁也有平滑肌,也会同时受到刺激,所以有的女孩痛经时会呕吐,那就是胃肠痉挛的表现。月经时子宫内膜大块剥脱,堵塞住子宫颈口,子宫会作出自然反应,加强收缩将其排出,引起疼痛也是痛经的发病机制之一。尤其是那些子宫颈口窄小的女孩更易痛经。

精神因素其实也是那些敏感的女孩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精神压力大的时候,比如学习紧张时,有的女孩就会痛经,待精神放松后就不痛了。原发性痛经多半不会持续很久,往往月经来的第一天痛得厉害,几个小时至24小时就会缓解。大多数少女痛经都是原发性痛经,分娩后或婚后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

三、原发性痛经怎么治疗

1、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可以有效的治疗原发性痛经,一般来说,50%的原发性痛经患者可以使疼痛完全缓解,40%左右的患者可以感觉到明显的症状减轻。这主要是因为口服避孕药改变了卵巢激素的失衡状态,抑制了子宫的活动,从而减轻了原发性痛经带来的疼痛。不过这种方法只适合于有避孕需求的原发性痛经患者。

2、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如果口服避孕药的效果不好或者是没有避孕需求的话,那么可以采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也就是非甾体抗炎药来进行治疗。它可以阻断环氧化酶的通路,抑制PG合成,这样子宫的张力和收缩力就会下降,自然就可以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了。这种方法的效果比较好,而且副作用少,受到了痛经患者的广泛欢迎,但是在这里也要提醒的是,服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以上就是我们简单介绍的两个治疗原发性痛经比较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钙离子通道阻滞药或者是通过脊椎推拿术等来进行治疗,效果都很不错。患者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四、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法

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月经疼痛,又称功能性痛经。常发生在月经初潮后不久,多见于未婚或未孕妇女,经生育后痛经缓解或消失。该病属于祖国医学“痛经”、“经行腹痛”范畴。痛经治疗原则以通调气血为主,然病因不同,证有虚实,治法各异。

每次经前2日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常伴胸胁乳房作胀,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证属气滞血淤,治宣行气活血止痛。选取气海、中级、关元、带脉使用泻法针刺。亦可用梅花针丛关元、气海,加拔罐治疗。

经期经前小腹胀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骶胀痛,经色黯红,质稠有块,平时或有带下黄稠,小便短黄,舌红黄而腻,脉弦数或滑数证属湿热下注,治宜清热除湿,化瘀止痛。选取气海、关元、天枢、三阴交、间使、合谷、足三里用泻法针刺。亦可用三棱针点刺以上诸穴,加拔罐治疗。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黯红不鲜而有瘀块,或如黑豆汁,舌边紫,苔白腻,脉沉紧。证属寒湿凝滞,治宜温经散寒除湿,活血祛瘀止痛。选取关元、阳交、内庭、合谷、肾俞、关元可加炙法,灸法同下。

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经量少,经色黯淡,畏寒肢冷,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舌苔白润,脉沉。证属阳虚内寒,治宜湿经喂宫,化瘀止痛。采取扬刺法加温针治疗;脐下。

3寸取关元穴,用毫针直刺入1.5寸深,得气后用提插捻转手法强刺激。以关元穴为中心点,上下左右1寸处,各刺1针,深1.5寸,取长的艾段,套在针柄上点燃,每日1次,每次在每根针上连用3个艾段,3次为一个疗程,痊愈后为巩固疗效,分别在两个月经周期治疗2次。经后2日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喜揉按,经量少,色淡质黄,或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知质淡,脉细弱,证属气血虚弱,治宜益气补血,调经止痛。选取白劳、肾俞、关元、归来、次,用补法针刺。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