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女性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妊娠期糖尿病怎么办

时间: 2023-08-18 04:17:14

妊娠期糖尿病是很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在怀孕期间身体激素分泌的改变而引起的,一般在分娩过后就可以恢复正常,糖尿病症状也会消失。但是在妊娠期糖尿病还是应该重视调理和饮食的,这样才有利于孕妇自身和胎儿的健康。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是比较多的。孕妇会经常感觉到饥饿的现象,在平时饭量会大增,而且会感觉到时常口渴,在冬天的时候皮肤会出现干燥,而且会有瘙痒的症状,同时还会感觉到非常疲乏和食欲不振。尿频尿急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有的孕妇容易发生血糖低的症状,就会出现头晕甚至晕倒的现象。

妊娠期糖尿病应该保持饮食健康。孕妇在怀孕期间不要吃过分精细的食物,应该适当的吃一些粗粮和杂粮,可以多吃玉米面和全麦面食物,应该多吃五谷杂粮,不要吃或者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应该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和水果,但是不要吃含糖量高和淀粉高的蔬菜和水果,不要多吃葡萄和香蕉以及香瓜,可以多吃西红柿和黄瓜以及青菜等食物。每天可以吃一个鸡蛋来补充蛋白质,还可以多喝脱脂牛奶。

妊娠期糖尿病应该注重运动。孕妇在平时可以进行散步和孕妇操,还可以进行呼吸练习和孕妇瑜伽等方式,但是运动量不能过大,时间也不能过长,每天应该坚持练习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而且应该控制在饭后一小时左右进行运动,当然也不能进行空腹运动。如果在运动过程当中出现了不适的现象,应该立即停止运动。

总之,一旦出现了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孕妇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是比较大的,会严重影响到孕妇自身的健康,还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发育,甚至会出现流产等意外发生。为了避免这些危害发生,孕妇应该采取相对应的日常护理和饮食调理。

妊娠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1 “三多一少”症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初期一般没有明显的患病症状,通常是在孕期筛查中被检出高血糖。

如果出现症状,和普通的糖尿病一样,最明显的是“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却减轻。

1、多尿:因血糖过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量越多,排糖亦越多,如此造成恶性循环。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以饮水来作为补充。因此排尿越多,饮水亦会增多。

3、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

4、体重减少: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消耗过多,体重下降,出现形体消瘦。

2 出现疲乏妊娠期糖尿病的另一个常见表现是疲乏,这是由于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很好利用同时分解过快,体能无法得到充分补充。虽然吃了很多营养丰富的食物,但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食物中葡萄糖未被充分利用即被排泄掉了,而由脂肪供应热能,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于是体内糖类、蛋白质及脂肪均大量消耗,致使患者体质差、体重轻。

3 易发生真菌感染由于葡萄糖分解代谢加速,导致血、尿中葡萄糖的含量明显增加,因此妊娠期糖尿病也容易发生真菌感染,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感染反复发作。

4 皮肤瘙痒糖尿病患者中30%以上都会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其根本原因是血糖升高,血糖升高引起皮肤抵抗力下降,同时皮肤腺体分泌的体液中含糖量升高,形成了细菌或真菌孳生的温床。而且血糖升高还会引起周围神经感觉障碍,植物神经紊乱,皮肤汗液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引起瘙痒。

孕期糖尿病怎么办?

孕期是一个需要好好护理的时期,这样才能生一个健康的小宝宝,但是在孕期,很多孕妇都会出现一些健康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妊娠糖尿病了。在怀孕后患上糖尿病,而威胁着孕妇的健康,还会对胎儿造成影响,那么,孕期糖尿病怎么办?孕期糖尿病怎么预防?
1、监测血糖
怀孕期间应继续控制好血糖。在怀孕的前3个月,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可确保胎儿各器官的正常发育。在后6个月,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防止婴儿长得过大,出现巨大儿。总之,整个怀孕期间应尽可能把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
1型糖尿病患者在怀孕的前3个月可在饭前测一次血糖,在中间和最后3个月内,应在三餐前后各测一次,睡前、凌晨2点左右再各测一次,并在锻炼或体力活动(包括性生活)之前测一次血糖。
患有2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且仅靠饮食来控制血糖的患者,可在三餐前后和睡前各测一次。锻炼之前同样也要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妊娠时血糖控制标准:
空腹血糖5.55毫摩尔/升(孕期正常值3.33~4.44毫摩尔/升)
糖化血红蛋白7%(正常值5%~8.5%)
尿糖(±)~(+),24小时尿糖定量15克
无低血糖,无酮症酸中毒
温馨提示
由于妊娠期肾糖阈值降低,所以尿糖不能反映血糖的高低,不能用尿糖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而应勤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使糖尿病孕妇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基本正常,血压不高,尿酮阴性。此外,对糖尿病孕妇的尿蛋白、尿培养、肝肾功能、血脂及眼底的监测也十分重要。
调节饮食控制体重
适量控制糖尿病孕妇的体重,可以预防新生儿并发症,如巨大儿、出生时低血糖、出生时呼吸困难等。糖尿病孕妇整个怀孕期间的最适体重增加量为6~8公斤。因此,在控制饮食时,应将所进热能限制在此范围内。
一般情况下,体重正常的糖尿病孕妇妊娠前5个月每日热能比非孕妇增加150千卡,后5个月每日增加350千卡。肥胖型糖尿病孕妇应取糖尿病每日基础饮食1200千卡。要注意个体差异,应和产科医师商量后再决定,总热能在执行中可以酌情增减。
2、妊娠三个阶段进食
第一阶段为怀孕前3个月,往往有妊娠反应,其饮食基本与孕前相似,但应遵循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第二阶段为怀孕4~6个月,胎儿生长发育较快,热能每日要增加200千卡,蛋白质15克,主食每天不低于300克,配合注射胰岛素,应少量多餐,分5~6次进食。
第三阶段为怀孕7~9个月,蛋白质每日较孕前增加15~25克,主食每天不少于300克,分5~6次进餐(包括睡前加餐)。
妊娠呕吐
糖尿病孕妇如果在怀孕的前3个月内出现恶心或呕吐的症状,应少量多餐。可在起床前吃一些面包或饼干,而且每2.5~3小时吃少量的食品。避免食用含脂肪或含盐高的食物,以及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在两餐之间喝些水,但不要在进餐时喝水。在晚饭之后或睡前服用产前维生素,身边要常备一些零食。即使有呕吐现象,也要进食。
温馨提示:
糖尿病孕妇孕期除注意饮食的调节外,还应补充钙(每天400毫克)、铁(每天30~60毫克)、叶酸(每天400~800微克)及多种维生素。
适当运动
怀孕期间坚持体育活动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而且也有助于应付生产时的体力需求和生完孩子后的身体恢复。最好在怀孕前坚持有规律的锻炼,怀孕后也不能停止,但可以降低运动强度。这样,不仅可以控制体重,降低血糖,还能增加体能和耐久性,有利于分娩。
怀孕期间不可以开始一个新的运动剧烈的项目,尤其是在怀孕前不能有规律的坚持运动者,更应注意这一点。但可以开始一个低强度的运动计划。
怀孕期间比较好的运动方式有游泳、平缓的有氧运动、散步和原地蹬车。但在运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运动前、运动中或运动后大量饮水。
●保证剧烈运动时间不超过15分钟。
●运动时控制心率在每分钟140次以下(每10秒钟脉搏跳动23次)。
●体温保持在38℃以下。
●避免跳跃运动或突然改变方向运动。
●如果感到头晕、虚弱或呼吸困难,立即停止运动。
●如果在运动期间感觉子宫收缩,是过量运动的信号,应减小或停止运动。
温馨提示:
怀孕4个月的糖尿病孕妇不要做仰卧位运动,避免急促呼吸或屏住呼吸。饭后运动和运动前监测血糖,可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妇女妊娠以后,由于身体中的部分葡萄糖要供给胎儿生长发育,血糖会比非孕期有所下降。但是随着妊娠的进展,糖尿病孕妇由于胰岛功能差,胰岛素分泌不能随妊娠的进展而增加,或从孕早期分泌就不够,而使血糖升高。补救的办法只有应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是分子量极大的蛋白质,它不能透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所以注射胰岛素不影响胎儿,孕期应用既安全又有效。糖尿病孕妇不宜口服降糖药,因为降糖药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胰腺增生,分泌过多胰岛素导致胎死宫内或畸胎。
注射剂量
应用胰岛素治疗可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孕早期由于妊娠反应,进食量少,胰岛素需要量较少,有时空腹血糖正常或者有低血糖者,可不用注射胰岛素,但妊娠后期由于胎盘中生长泌乳激素、雌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及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多,均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故常需增大胰岛素剂量。
胰岛素使用方法:(1)一天两次注射;(2)一天多次注射(三餐前及睡前中效胰岛素治疗);(3)胰岛素泵治疗。胰岛素用量根据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及个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调整。当血糖在8.3~13.9毫摩尔/升时,每次用正规胰岛素10~20单位。因孕期孕妇肾糖阈低,故允许尿糖+,餐前如尿糖+,则剂量不变;++或以上时增加4单位,(-)减少4单位。
3、妊娠糖尿病的原因
1、家族遗传因素
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1.55倍,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升高到2.89倍。
2、肥胖因素
肥胖者体内的脂肪细胞肥大,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较低,这就加重了胰岛的工作负荷,久而久之胰岛会被累垮,血糖自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女性在怀孕后进补过多、控制不住体重容易患上糖尿病,本身就肥胖的女性更是如此。
3、内分泌因素
怀孕之后,妈妈体能的内分泌系统会发生很大变化,激素的分泌水平会变得很高。胎盘生乳素、甲状腺激素、甾类激素等虽对胎儿有利,却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如果妈妈们内分泌失调,可能有患上糖尿病的危险。
4、不良生活方式
饮食不合理,过多摄取高糖分、高热量、高脂肪,出现营养过剩,而且体力活动和运动明显减少,导致原有潜在功能低下的胰岛B细胞负担过重,最终引发糖尿病。
5、高龄怀孕
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多项研究表明,同等情况下30岁以上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
6、不良产科病史
原因不明的异常分娩史,如流产、早产、死产、死胎、畸胎、巨大胎儿分娩史、妊娠期糖尿病史等,再次妊娠发生糖尿病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
7、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容易冲动的一些朋友也会引起糖尿病,因为一些过激反应容易提高高血糖的激素的大量分泌。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

了解妊娠糖尿病

了解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什么?每位怀孕的妈咪都会有这种疾病吗?这种疾病会遗传吗?假如在怀孕期间发现有妊娠糖尿该怎么办?妊娠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相当重要,做好饮食控管才可避免症状恶化。接下来就由专业医师和营养师来告诉您,妊娠糖尿病发生的原因、筛检过程、低血糖的处理,以及饮食建议。 何谓妊娠糖尿病 双和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杨振铭指出,妊娠糖尿病为怀孕期间发生葡萄糖耐受不良的症状。约3~5%的孕妈咪会出现妊娠糖尿的现象。罹患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险群包括有糖尿病家族病史(二等亲内有糖尿病史)、高龄产妇、曾生过巨婴、体重过重等,细项列举如下:

●前胎糖尿病病史。

●家族有糖尿病病史。

●曾产下婴儿体重超过4000公克。

●曾产下死胎或先天畸形婴儿。

●反复性流产病史。

●肥胖。

●持续性 *** 念珠球菌感染。

●尿糖。

●羊水过多或预估胎儿体重过重。

●34岁以上的高龄产妇。

妊娠糖尿病为母体和胎儿带来的影响1.未经治疗或控制不良的妊娠糖尿病对妈咪及宝宝会造成较高的罹病率及死亡率。

2.有妊娠糖尿病时,母体可能会并发高血压、子癫前症、羊水过多等情形。

3.并发症的危险包括:高血压、子癫前症、羊水过多及增加剖腹产情形。

4.有过妊娠糖尿病的妇女发展成糖尿病的危险性会增加。

5.妊娠糖尿病的妇女所生产的婴儿有长期健康的风险,包括肥胖的危险性增加;有较高比率的耐糖障碍及第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的妇女在怀孕期间血糖控制不良时,其代谢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婴儿的智力及神经发育。

在怀孕期间由于荷尔蒙发的变化,加上个人体质差异容易造成妊娠性糖耐受不良。举例来说,在怀孕初期,胰脏胰岛细胞变大,致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降低血糖。然而随着怀孕周数的增加,到了怀孕中后期,肾上腺提质素、妊娠素及游离脂肪酸的增加,对于肝脏葡萄糖的新生作用及周边组织对葡萄糖需求减少,胰岛素分泌未能代偿,就会导致妊娠糖尿病。

了解妊娠糖尿病 罹患妊娠糖尿病的 ●遗传基础 :如果患者有过妊性娠糖尿病的话,那么在将来会出现第2型糖尿病的几率是非常大的。因此有人认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与引起第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彼此相关。

激素异常 :在怀孕期间,体内的胎盘会产生可以促进胎儿生长的激素,而这些激素对胎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却可能阻断母体内的胰岛素作用,引发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多发生于怀孕第24~28周,同时也是这些激素分泌量的高峰期。

肥胖 :肥胖容易引发许多疾病,妊娠糖尿病也不例外。

孕妈咪的身体在怀胎十个月内虽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有些症状在怀孕初期并不会显现出来,反而是在怀孕一段时间后才出现。建议准妈咪们还是要提前于怀孕12~14做早期的血糖筛检,并于24~26周复检,确定自己的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如有异常也可及早发现。

妊娠糖尿病之筛检~分两阶段进行在孕期24至28周左右进行第一阶段筛检,孕妈咪不需禁食,到院后医师会给孕妈咪喝50公克的葡萄糖,喝完一小时后测量血糖,若是低于140mg/dl表示正常,但若高于140mg/dl表示异常,但这时尚无法确定是否已经得了妊娠糖尿病,必须隔个几天再做第二阶段的葡萄糖耐糖测试。

第二阶段的检查孕妈咪必须在检查前禁食八小时,到院后在空腹状态先抽验一次血糖,之后喝100公克的葡萄糖,喝完后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小时各测一次血糖,这四次的血糖值分别不可以超过105mg/dl、195mg/dl、165mg/dl、145mg/dl,如果其中有两个血糖值超过标准,就可确认已罹患妊娠糖尿病。若是只有一个血糖值超过标准,虽然没有得妊娠糖尿病,但必须还要观察一段时间,并要开始做饮食调整与控制。

了解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靠饮食控制病状 一般糖尿病患者是靠饮食、运动和药物三合一疗法同时进行,但为了孕妈咪母体和腹中胎儿健康着想,医师还是会先以饮食控制为主,再评估个体情况给予药物治疗。

建议孕妈咪可采少量多餐的方式,一天吃5至6餐,每餐的饭量都比自己平常的量少一点,例如原本一餐吃一碗饭改成吃八分满的饭即可,而且淀粉类最好选食纤维含量高的五谷米、糙米等纤维素高的食物,可减缓血糖上升。另外,吃饭的顺序也可帮助孕妈咪控制血糖,建议吃饭前先喝半碗汤,接着吃新鲜蔬菜类,之后再吃蛋肉等蛋白质类,然后吃适量的淀粉类,最后才吃适量的水果。其中要注意水果的份量不能太多,一日二~三份即已足够。

孕期血糖控制目标

饭前

≦105mg/dl

饭后2小时

≦120mg/dl

孕期建议增加体重

怀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

建议体重增加的重量(公斤)

< 19 (体重过轻)

12.5~18

19-24.9 (体重正常)  

11.5~16

25-30 (体重过重) 

7~11.5

>30 (肥胖) 

<6

※BMI=体重(公斤)/身高(公尺2)

了解妊娠糖尿病 十大饮食重点国立成功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营养师柯玉珍指出,以孕妇为中心的团队运作,可以帮助妊娠糖尿病的妈咪,减少周产期的罹病率、改善怀孕结果,同时兼顾怀孕期间的营养需求与适当的体重增加,照护团队包括医师、营养师、护理师、社工师及其它相关专业人员等。妊娠糖尿病的妈咪可依据监测的血糖、酮体、胃口与体重增加状况,与营养师共同协商饮食计画。另外建议孕妈咪要把握下述饮食重点:

●养成『定时定量、均衡饮食』的饮食习惯,有助于血糖稳定:避免提早或延缓进餐的时间,血糖较容易维持稳定;最忌暴饮暴食或误餐不食。

采少量多餐(每日5~6餐)方式进食,以防止空腹过久,引发不适感。

多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豆类、燕麦、水果、蔬菜、全榖类等)可减缓糖类的吸收,使血糖缓慢升高。

●避免吃含精致糖类或加糖食物:如糖果、汽水、可乐、炼乳、罐装果汁、中西式甜点等,这类食物易使血糖迅速上窜升,应尽量避免食用。

●少吃油炸、油酥、油煎及含油脂高的食物:除了油炸、油酥、油煎烹调的食物外,也应该避免肥肉、猪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食物烹调法采用清淡方式:如炖、卤、烧、清蒸、水煮、凉拌等方法,以减少用油量。

●烹调宜选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因植物油 ( 如大豆油、橄榄油、等 ) 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与含饱和脂肪酸高的动物油 ( 如猪油、牛油、椰子油、棕榈油等相较,较不易造成动脉硬化的问题,但需要控制摄取的份量,以避免体重增加。

●少吃含盐分高的食物,以预防高血压。调味料勿放太多,加工过的食品如肉松、罐头、酱瓜、火腿等应少吃。

●少吃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内脏 ( 脑、肾、肝 )、蟹黄、鱼卵等。

●避免饮用含酒精饮料。

了解妊娠糖尿病 严重害喜的饮食

1.早上起床后可吃些苏打饼或全麦吐司。

2.避免含咖啡因、高油脂及浓稠重口味的食物。

3.将原来的餐量分多次进食,减少恶心现象。

4.两餐之间进食液体食物。

低血糖的处理

1.若血糖值低于70mg/dl或有低血糖症状(头晕、盗汗、发抖),需食用含15公克的糖类食物。相当

?3颗葡萄糖锭。

?3颗方糖。

?120c.c.果汁或含糖汽水、饮料。

?1汤匙砂糖或蜂蜜。

?1瓶养乐多。

2.若血糖值低于50mg/dl时,则需食用含20~30公克的糖类食物。

3.15~20分钟后再测量血糖,如果血糖值仍为70mg/dl,则再食用15公克糖类食物,如果血糖值仍未达到正常范围应立即送医。

4.口服10公克的葡萄糖,30分钟后血糖值约可增加40mg/dl,而60分钟后血糖值便开始下降,因此需评估低血糖发生时距离下一正餐或点心用餐的时间距离,若超过1小时以上,有可能再次发生低血糖,所以需要在1小时内食用正餐或点心。

外食 饮食原则

●多蔬果:增加烫青菜或生菜沙拉(油醋酱或和风酱)。

●少酱料:酱料含盐分高,应减少酱料使用或避免勾芡类食物。

●少油脂:避免油炸类、加工类食物(碎肉制品),肉类去皮食用。

了解妊娠糖尿病 聪明食用各式料理

西餐

主食类-面包不要涂奶油,多选烤马铃薯、米饭、通心面等。

主菜类-选鸡肉或海鲜,少吃焗类或有奶油、乳酪的主菜。

汤汁类-喝清汤、少喝浓汤。

沙拉类-少加沙拉酱。

饮料类-少吃奶精或鲜奶油。

中餐

少吃坚果类。

多吃蔬菜。

少吃勾芡食物。

少吃高油烹调食物,如炸虾球、炸春卷、炸丸子。

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蹄膀、狮子头。

日本料理

注意鱼卵、乌鱼子胆固醇含量高。

少吃油炸食物或将裹粉的皮去除再食用,如炸蔬菜、虾、猪排等 。

多选用蔬菜。

火锅

汤头-选用清汤或蔬菜做汤底,喝汤时要把浮油捞掉再喝。

火锅料-蔬菜比肉多,少用加工食品如鱼饺、虾饺等。

沾料-少沾花生粉、芝麻粉、沙茶酱,可选用酱油、醋混合葱、姜、蒜、芹菜末、柠檬等。

了解妊娠糖尿病 其他注意事项 ●可依个人需求,照会营养师给予饮食卫教。

●密切监测血糖及尿酮。

●生产后应再评估葡萄糖耐受程度。

●若饮食控制不佳需注射胰岛素,则由门诊主治医师转介相关科别。

●注意胎动:正常胎动为每天测三次,每次30分钟至少有4次胎动,或12小时内至少有10次胎动。

●假如身体状况不错,建议每日运动15~20分钟,可降低20~40mg/dL的血糖。不过要注意若平时没有在运动或运动量少,就不适合在怀孕期间才开始剧烈的活动,应事先与医师沟通,经评估后再循序渐进。

杨振铭学历:台北医学院医学系医学士 经历:台东马偕医院妇产科主任马偕纪念医院 妇科泌尿学科主任 现任:双和医院妇产科专任主治医师、妇科主任、台北医学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妇产学科 副教授

柯玉珍学历:中山医学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硕士 经历:郭综合医院营养师、台东基督教医院营养师、桃园圣保禄医院团膳营养师 现任:国立成功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营养师

妊娠期糖尿病有什么症状表现

妊娠期糖尿病不仅对孕妇的身体是一个考验。那么妊娠期糖尿病有什么症状表现以及日常保健。下面我就为你介绍妊娠期糖尿病有什么症状表现的相关知识。

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表现 妊娠期得了糖尿病,最明显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多、喝多、尿多,但体重减轻,还伴有呕吐。注意不要将妊娠期糖尿病症状混同为一般的妊娠反应,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呕吐可以成为剧吐,即严重的恶心、呕吐加重,甚至会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体重减轻是比较明显的妊娠期糖尿病症状,虽然孕妇食用了大量营养丰富的食物,可是体重却明显减轻了,孕妇应该出现正常的体重增加的情况,所以出现了此种糖尿病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妊娠糖尿病筛查工作,让专业的医生和设备及时诊断自己出现的此种情况是不是妊娠期糖尿病症状。

妊娠期为什么容易出现糖尿病 胎盘形成以后,逐渐分泌较多的胎盘生乳素,并随妊娠周数增加而升高,妊娠30周以后达到高峰,这种激素能够抵抗人体内的胰岛素,加上孕妇体内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也都能够对抗胰岛素,如果孕妇胰岛素功能本来就不足,就容易发生糖尿病。

生化妊娠的饮食注意事项 1、摄入更多含热量,蛋白质、钙、铁和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膳食合理搭配,不宜过精,清淡为主。

2、8小时每天睡眠时间,中午必须休息,左侧卧位,尽可能减少工作量。

3、远离吸烟人群。

4、只能按医生处方用药。

5、避免接触高危人群。

6、宽松暖和,不穿高跟鞋,穿宽大平底鞋。

7、24周后每天温水洗乳房,28周后乳房需按摩。

8、勤洗澡换衣,但不能盆浴。

9、12周后和32周后避免性生活。

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症的保健护理 1、本疾病只有孕妇才会发生的特殊病症,患病率约2.3%-4%。为了预防产后出血,产前可补充维生素K。

2、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消胆胺对止痒有一定效果,苯巴比妥不但可以减轻瘙痒,还有助于夜间入睡,为了预防产后出血,产前可补充维生素K。 妊娠胆汁淤积症介绍 妊娠胆汁淤积症是只有孕妇才会发生的特殊病症,每100例孕妇中有2.3~4人发生。皮肤瘙痒是首先出现的症状,大多发生在孕28~30周,但最早在孕12周即可发生。随着孕期的进展,皮肤愈来愈痒,以躯干及下肢为主,严重者可波及全身,夜间尤甚,影响睡眠,瘙痒难忍时抓痕累累。分娩后1~2天瘙痒迅速消失,少数持续1周。瘙痒数周后约有50%孕妇出现黄疸,但仅眼睛巩膜轻度黄染,部分孕妇还有食欲减退、腹泻、乏力、腹胀等不适,但不严重。

妊娠期的不良反应 1、腿痛

易发生在大腿及小腿后面,特别是夜间发生时常伴有痉挛、抽筋。这是由于缺钙、缺维生素的表现,应补充钙片和复合维生素B。

2、胸痛

好发于肋骨间,状如神经痛。有的是肝区或背部脊柱两侧疼痛。这是缺钙的原因,应补充钙片。

3、手臂痛

手臂枕在头下睡觉时疼痛,或手臂疼痛,不能抬高,或有抽筋疼痛和蚂蚁爬行感觉。这是孕后脊柱骨骼变化,压迫神经的原因,待产后可不医自愈。

4、头痛

在妊娠早期,会出现头痛。在妊娠晚期也会出现,头痛也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症状之一。这时要积极治疗,否则会发生抽搐、昏迷,甚至会危及生命。

5、腹痛

女性妊娠初期,子宫后倾或盆腔充血,以致骨盆区有牵引痛或下坠感。如腹痛剧烈,下身?见红?,则小心宫外孕或流产,应立即去医院检查诊治。怀孕中期,子宫增大,也会出现牵引胀痛。这时,可取侧卧位,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休息。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