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女性健康

哪些妇科疾病适合看中医呢,中医如何治疗妇科炎症

时间: 2023-08-18 17:07:12

一、这7种妇科病更适合看中医

1、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包括范围很广,表现有经期紊乱,经血的色、量、质发生变化及经期出现其它症状。如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治疗月经不调是中医的拿手好戏。它以月经周期和出血量的改变为主,结合月经的颜色、质地及全身症状,从寒、热、虚、实等方面辨证治疗,确实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有不少妇科病,中医均从调理月经入手,月经一调,诸疾皆愈。

2、不孕症

凡是生育年龄的妇女,在未避孕的情况下,婚后3年以上未怀孕者,或分娩、流产3年以上不孕者,均称为“不孕症”。中医治疗不孕症经验丰富,只要患者无严重的生理缺陷,用中药治疗调理,一般都可获效。

3、子宫肌瘤、卵巢囊肿

是常见的妇科病。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这两种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可以通过B超、核磁直观地看到。但有些女性在手术切除了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后,没过半年发现又长了新的。其原因在于,手术仅仅祛除了病灶,而患病根源依然存在,这时就需要中医调理了。

4、妇科炎症

也是困扰很多女性的常见疾病,特别是慢性盆腔炎等慢性炎症,迁延不愈,让人备受困扰。抗生素对于女性急性炎症的治疗作用毋庸置疑,但其弊端也不可小觑。合理使用抗生素,再积极配合中药,能预防很多炎症的迁延和反复,对慢性炎症效果更好。

5、功能性子宫出血

指妇女阴道不正常出血,多由卵巢功能失调所致,中医称“崩漏”,认为多由肾气不足、血热妄行、气虚血瘀所致。中医治疗本病,方法独到,效果卓著。

6、乳汁不下

产后有乳不下,产妇乳胀,疼痛难忍,西医却难以医治,如用中药“涌泉散”口服,往往只要两三剂药,即可乳如泉涌。

7、急性乳腺炎

中医称“乳痈”,是初产妇女产后常见的乳病。早期西医通常用抗生素治疗,但效果不显著;后期则多施行手术切开,易致乳腺破坏,病人痛苦较大,更影响婴儿哺乳。若用中药治疗,红肿一般均可消退,病人轻松,又不影响婴儿哺乳。

二、中医治疗妇科炎症的优势

妇科病是一种女性特有的疾病。有的疾病,如经行感冒,可通过食物调理,休息后就能缓解,但有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月经量少,可发展为闭经;阴道炎、附件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展为盆腔炎、输卵管炎,甚至影响生育。因此,妇科疾病的治疗成为千万女性关注的问题。对不同的妇科病,中医和西医有不同的研究,治疗方法不同,疗效也不同。很多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免疫性不孕、原发性痛经、乳汁不下、急性乳腺炎、慢性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则适合中医药治疗。实践证明,对于不孕不育的治疗、术后康复和保健、产后康复、女性更年期保健、月经不调的治疗、亚健康、性功能保健等项目,中医调理疗效独特。

中医治疗讲究“个性化”,即以辨证施治为原则,因人、因地、因时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根据患者致病因素不同、个体体质差异、居住环境和病程症状不同,分析归纳,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处方用药也随着疾病的变化而变化。中医大夫每次开出的处方都是“原创”,都是为患者量身订做的方药。治疗疾病时,中医不拘泥于一病一方,而是从整体出发,以辩证施治为原则的个性化治疗,是中医治疗的特点。

三、中药治疗妇科炎症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让中成药唱主角

专家说,因为广告宣传的关系,加上传统医药深入人心,治疗妇科炎症的中成药大多“名声”很响,比如妇科千金片、花红片、金鸡胶囊,还有乌鸡白凤丸等。很多女性有了妇科炎症的症状,比如白带量多、颜色和气味异常、阴道口瘙痒等,习惯于马上求助于中成药治疗。

但无论是慢性宫颈炎,还是阴道炎和慢性盆腔炎,首选的治疗皆不是中成药。妇科中成药大多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起到较好的调理内分泌效果,可以调整女性的体质,但起效较慢、针对性不强,一般用作慢性妇科炎症的辅助治疗,不能作为首选治疗,否则用“慢兵对强敌”,引起炎症的病原体会趁机扩散、发展,从而耽误了病情。

误区二:治疗不按疗程

大多数女性进行自我药疗时,判断疗效的往往凭主观感觉:症状好了、白带正常了就是病好了,于是赶快停药。专家指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来说,往往症状减轻了,就可以停止药物治疗;其他的妇科炎症,治疗有一个较为严格的“疗程”概念。

以常见的霉菌性阴道炎为例,因为有比较典型的症状:一是发作前大多有诱因,如工作劳累、出差、伴有糖尿病等;二是会出现特征性的豆腐渣样白带。因此,这本来是个适合于进行自我诊断从而进行自我药疗的病,但很多女性治疗时往往见好就收,不遵守疗程,没有“剩勇追穷寇”,霉菌感染大多还会再次反弹。

四、中医治疗妇科炎症的七种中药

1、当归

李时珍认为,当归是女人调血的要药。从我国南北朝开始,当归就被视为补血活血珍品。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泽颜润肤、生肌强体、延年益寿。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极其重要。

2、枸杞子

是我国最早记载的一味妇科用药,可滋阴养血,益肝补肾,能明目润肤,乌发养颜。《重庆堂随笔》评价它:“专补心血,非他药所能及。”《中药大辞典》认为它滋肾、润肺,补肝,明目。

3、黄芪

能够增强皮肤营养和皮肤的抗菌能力,防止皮肤老化,促进毛发生长,防止脱发。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及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叶酸等,具有全面营养作用。中医认为,它能够补中益气,对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有疗效。

4、白芍

《日华子本草》评价它:“治风补涝,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后诸疾。”《唐本草》说它“益女子血。”现代中医认为,它能够养血柔肝、缓中止痛,对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有效果。

5、珍珠

珍珠历来是名贵的中药材,对皮肤有特殊的滋养保健作用,能保持颜面细腻白嫩,并可促进人体细胞再生,防止衰老,延缓皱纹产生。中医认为,它具有养阴安神、镇心熄风清热、解毒生肌等功效,可治眩晕、耳鸣、烦躁、头痛、失眠、惊悸等病症。

6、芦荟

对女性来说,芦荟是最熟悉不过的美容佳品。中医看来,芦荟能治疗清热、通便、热结便秘、妇女闭经等症。

7、川芎

川芎在唐朝《日华子本草》中有着很高的评价:“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对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等有效。壮筋骨,调众脉,养新血……”《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

以上7种中药都是最常见的药材,在治疗妇科病方面有很好的治病养生疗效。有些中药可以用来泡水喝。女性朋友选择中药时,一定根据自身体质及症状等因素而定。

哪些病适合看中医?

现在很多人在患病之后更原因去看中医,因为很多疾病中医治疗可能会更彻底一些,或者说更更全面一些,因为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是从整体来看的。但是也有些疾病是不适合看中医的,所以要区分。那么,哪些病适合看中医?哪些疾病看中医更好?
1、什么疾病看中医
1.慢性疾病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综合分析人体各脏腑之间的功能平衡。因此,中医对肝炎、肾炎、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胃炎、肺气肿、贫血、糖尿病等系统的慢性疾病有相当好的效果。
2.妇科疾病
痛经、月经失调、功血、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不孕、妇科炎症等妇科疾病宜看中医。
3.大病初愈
大病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失眠、乏力厌食、消化不良、盗汗等体虚症状。采用中药治疗,能较快恢复健康,避免对病症用药的影响。
4.儿童疾患
中医儿科采用望闻问切的方法,并结合现代化的化验检查,经过综合分析,可准确地诊断病症并对症下药。
5.疑难杂病
各种肿瘤病人在手术和放化疗后,采用中医治疗可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延长生存期。阳痿、遗精、少精、女性不育等疑难杂病,或一人同患多种疾病情况,中医治疗会取得好疗效。
6.有病难诊
许多人自觉身体不适,或部分脏腑出现功能问题,而未形成病,但经各种现代化检查、化验后,仍难以确诊时宜看中医。如气虚盗汗、耳鸣、肢麻、肢冷、腹胀、便秘、溏泻、小便频数、夜尿、口渴、胸闷、狂躁、忧郁、精神萎靡、身倦无力、头晕眼花、失眠健忘等症状。
对西药过敏或有严重副作用患者时,亦宜中医药治疗。
2、中医健康长寿秘诀
1、吞津养肾
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这反过来证明,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
2、饮食保肾
能够补肾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养肾外,核桃、韭菜、虾、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3、睡眠养肾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因此,不要过度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利于肾精的养护。
4、避免劳累节房事
体力劳动过重会伤气、脑力劳动过重会伤血、房劳过度会伤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劳作有度,房事有节。这样才有助于养肾护肾精。
5、警惕药物
不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一些副作用,有的药物常服会伤肾。所以在用药时要提高警惕,要认真阅读说明书,需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时,要咨询相关专家。
6、护好自己的双脚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另外,足底有许多穴位,如涌泉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7、大便要畅通
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胸闷气促,而且会伤及肾脏,导致腰酸疲惫,恶心呕吐。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也是养肾的方法。大便难解时,可用双手手背贴住双肾区,用力按揉,可激发肾气,加速排便;行走时,用双手背按揉肾区,可缓解腰酸症状。
8、饮水养肾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9、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因此,有尿时就要及时排出,也是养肾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10、运动养肾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养肾纠虚,是值得提倡的积极措施。这里向您介绍有助于养肾纠虚又简单易学的运动方法: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可补肾纳气。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