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女性健康

月经提前的原因,教你如何调理月经提前

时间: 2023-08-20 05:08:06

一、引起月经提前的六个原因

1、器质病变引起

月经提前的原因有很多,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颅内疾患,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等。

2、内分泌失调引起

月经提前的原因之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经病。

3、阳气盛引起

月经提前的原因之素体阳气盛,或过量食用辛辣食物和补品,或情志抑郁,或久病失血较多的人,都容易血热。血得热则枉行,流速也加快,以致例假提前。

4、气虚

据医学界表明,劳累过度或者饮食失节的人最容易损伤脾气。因为脾是血的“管理者”,“管理者”一旦处于弱势,“被管理者”难免就想造反,所以导致了月经提前。如果脉证无火的话,那么经早不及期者,是因为心脾气虚,所以不能按时到来。

5、血热

人体阳气盛,或者心情抑郁,或者吃辛辣刺激的食谱和补品,又或者久病失血比较多的人,都很容易出现血热。血得热则枉行,流动的速度也会加快很多,所以就导致了月经提前。

6、生育状况

月经提前与生育状况也有一定的关系。受孕的年龄越大,绝经就越早,而妊娠次数越少,绝经越早。

这是因为初次妊娠的年龄越大,妊娠的次数就越少,导致女性排卵的次数增多,绝经就会越早。

另外,要是准妈妈的哺乳时间越长,绝经越晚,这是因为在哺乳期排卵会受到影响,哺乳时间延长的话,排卵次数就会减少,所以绝经就越晚。反过来,哺乳时间越短,绝经就越早。

二、在家如何治疗月经提前呢

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反映女子健康与否的一个标志。但中医学认为经血是人体之阴血,经血的不断损耗,会使女性机体相对容易处于血分不足的状态,加以紧张的工作、快速的生活节奏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女性的月经推迟。

而女性月经结束后的第1天到第7天,身体大量分泌雌性激素、全身生理细胞活跃、新陈代谢加快,处于一个内在巅峰状态,亦称女人的“黄金七天”,此时进行任何调理都会事半功倍!

因此,在经期到来前三天,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运动形式,以较为轻柔、舒缓、放松,拉伸的运动为主,如冥想型瑜伽、稳迈舒运动按摩、初级的形体操,或只是在家做一些简单的伸展动作。经期第五天,身体开始恢复,此时可以开始进行慢走、慢跑等有氧运动。不过,还是要避免一些球类及负重较大的运动。

三、月经提前要多吃这些食物调理

在生活当中有些女人月经会有提前的情况,而月经是关乎女人健康的,所以月经提前女人还是要调理一下,那么月经提前如何调理呢?月经提前的调理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大家就起来看看月经提前怎么办吧!

月经提前吃什么调理?

1、月经提前的女人饮食应以清淡且富有营养为主。

2、注意补铁。

3、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的重要作用是促进生血机能,用以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

4、月经提前的女人平时可以多吃豆类、鱼类等高蛋白食物。

5、月经来潮的前一周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增加绿叶蔬菜,水果,也要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骨盆充血。

6、月经来潮初期时,女性常会感到腰痛、不思饮食。这时不妨多吃一些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如枣、面条、薏米粥等。

7、月经期会损失一部分血液。因此,月经后期需要多补充含蛋白及铁钾钠钙镁的食物,如肉、动物肝、蛋、奶等。

四、中医调理月经提前的方法

如果平时和月经期间已注意饮食清淡,月经仍提前到来的女性朋友,可辅以下列药膳食品。凉血饮料用生地30克、地骨皮30克、白薇10克、丹皮10克(以上中药可在中药店购得),同入砂锅,加清水500毫升,煮沸后小火再煮20分钟,倒出药液约300毫升;再加清水200毫升,煎煮法如前,去药渣,取滤液约200毫升;合并两次药液,调入蜂蜜15克。平时当茶常饮。本饮料有清血热的功效,对青少年或壮年女性月经提前,经量较多,血色红紫,心烦热,或夜间潮热者有良效。

参芪鸡用党参30克、黄芪60克、大枣10枚,洗净后与仔母鸡(最好用乌骨鸡)1只(宰杀后净毛和内脏)同入砂锅,炖至鸡肉烂熟,去党参、黄芪,吃肉、枣、喝汤。吃时可加盐、醋调味,但不宜放姜葱、胡椒、花椒。月经后第6天开始吃,每周吃1~2只鸡。本方有补气摄血调经的功效。宜于气虚引起的月经提前。年轻体壮的妇女月经提前来,多是血热引起的;但年长体弱的妇女月经提前来,以气虚的居多。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