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女性健康

美容美发小心免费体验消费陷阱

时间: 2023-08-20 12:15:32

“美女,我们美容店全北京40家连锁,现在搞活动可免费领取护肤品。”

“真不花钱,好几种免费产品可选,先到我们店里看看?”

“就在二层,不麻烦,免费的那还能不要吗?”

记者暗访北京多家美容机构,一连串免费体验和免费产品背后,遭遇的却是重重的消费陷阱。

强制消费露出马脚

北京市朝阳区读者刘女士举报一家美容院,打着“免费领取奖品”的幌子让消费者进店接受服务,之后却以种种理由设置消费陷阱逼消费者买单,刘女士就这样消费近千元。

“一位销售经理带我进了美容院,才知道不能把赠送的护肤品带走,要在店里做皮肤测试,随后就是洗脸、测验、护理……短短半小时,这位美容师告诉我消费了880元!”

5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刘女士遭遇强制消费的这家位于朝阳门附近的美容院。刚走近商场正门,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就向记者走来,热情地介绍可以领取“免费护肤品”的活动,“我们家店面是北京40家连锁之一。”

坐电梯上到二楼后,记者左手边看到了一家很小的店面。

大约不到十平方的接待室墙壁上摆着很多护肤条幅,淡紫色的橱柜灯光把市面上不常见的护肤品烘托得很高档,门口小沙发上摆着几盘小吃,两个穿着粉色短袖的中年女子在沙发上磕着瓜子闲聊,看见“经理”带客人进来,其中一位女子立刻站起,接待记者走进了一个小包房,经理叫来一位美容师,开始为记者检测皮肤。

躺在包房床上,美容师开始为记者洗脸、涂抹没有包装说明的“护肤品”,记者反复向美容师确认是否免费,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完成了“晒后修复护理”,这时美容师才提示:“所用护理品拥有最高等级的修护功能,具体消费情况要看用量,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我不止一次确认是不是只做免费测验,这个费用我不交。”看到记者态度如此强硬,刚刚进门的经理大喊道:“皮肤有问题还不做修复?免费测试已经属于优惠了!”

僵持不下,记者拿起手机佯装报警,经理态度缓和下来,“既然不想做就不做了,这次护理就当免费送。”记者从美容院出来还未远,身后仍是经理的抱怨,“没有钱来什么美容院,还真想天上掉馅饼啊?”

走出商场时,记者看到又有两位中年妇女跟随之前的“经理”走进美容院,推销的仍是“免费体验”和“免费护肤品”。

免费美发设计:

藏在隐性消费环节后

记者在暗访观察中发现,在一些美发造型设计店里,各类消费陷阱五花八门,以“免费造型设计”、“免费服饰搭配”为诱饵,多数消费者都不得已接受消费甚至办卡。

5月6日和7日是双休日,记者来到被举报最多的朝阳区富力广场附近进行暗访,商场一层遍布着某发型设计店的推销人员,以“免费设计造型和提供服装搭配”引诱逛商店的消费者,而且多数是2-3个人围堵一位路人。

记者在富力广场一层徘徊30分钟时间里,被同一家店的三拨导购人员“围攻”,可进入该发型设计工作室后,才发现免费设计头发造型只是个噱头,前提是先进行洗发和头发护理等自费项目,而免费的服饰搭配也必须先购买修饰胸针等饰品。

不过,这些隐形的消费项目,都是在结账付款时才被告知。记者身边一位女士对“免费设计”产生的500多元消费项目产生质疑,这时店员忙解释,该女士先做了护理,后做了软化,这些项目之后才能做设计,不然头发无法固定。与此同时,这位店员推销自家原价3600元的会员卡,现在可享受1800元的五折活动价,此次消费的500元即相当于抵消,多次协商之后,这位女士最终妥协,在美发店办了卡。

律师建议:

做好证据保存,报警维权

免费诱饵、诱骗消费和强制消费现象在我们生活中不少见,尤其是美容和美发行业,经常被媒体曝光。

2017年4月,据荆楚新闻网报道,湖北武汉黄陂区王女士在听信 “免费美容”后,被骗7000元,经民警调查,该美容院以免费美容为由诱骗顾客进入店内,骗取顾客办卡,诈骗金额达累计十多万元。

2017年1月,据半岛晨报报道,大连甘井子区一位70岁的老人听信导购“免费泡脚”,在该美容院累计消费16800元;2016年11月,重庆晚报报道江北区一位消费者为领取纪念品被强制消费4000元。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北京市鼎弘律师事务所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表示,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美容院如此强制消费,或设置消费陷阱属于违法行为。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直接报警,请求公安部门对涉事机构进行调查;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举报,维护作为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受骗者还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和药监局投诉,对所用产品是否合法进行调查。

该律师提醒,在消费过程中一定要保存好交钱票据和会员卡之类的证据,如果不能归还所交欠款,且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所有消费都是强制性消费,可以向法院起诉商家。

哈尔滨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主任辛栋曾对美容受骗者提出建议,很多消费者明明上当受骗了,也不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致使此类案件频发。辛栋提醒,消费者在消费时,该签的合同一定签,该要的发票一定要。如果权益受损,一定要立即拨打12315申诉举报。

美发店有哪些套路?

1.美发店的产品有内幕
理发店柜台上摆满各种各样高档品牌的烫、染、护发产品,一看全是英文、韩文、日文的高大上的感觉,其实里面装的可能是劣质勾兑产品或者仅仅是个摆设。很多小型理发店用的洗发水、护发素都是小作坊勾兑的,10块钱一桶,质量没有保证还往往重金属严重!
2.理发师拿提成主要靠烫染理发行业中,理发本身是最不赚钱的,所以理发师赚钱的大头永远是动辄几百元上千元的染发和染发,以及一些昂贵的头发护理。一个客人消费多少理发师的提成是不同的,所以都极力推荐你办卡、多消费。理发店的成员几乎都会在早上或者晚上开会,他们在讲什么?其实就是“推销”的技巧,怎样让客户多办卡、多消费。
3.理发师也会看客户身份
理发师是聪明人,也会看人下菜,你一个中年大叔进来,一看就没什么消费能力,那就不多费力气;再来一个打扮时髦的女人,你把她说开心了花钱肯定不含糊,各种高端产品使劲推荐吧;然后再来一个涉世不深的女学生?心眼坏点的人肯定设下各种陷阱坑人了,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这类人不富裕,一般也会秉着自认倒霉的态度掏钱离开。所以提醒自己女朋友的任务,不要忘记!
4.总会想办法把你的头发说得很糟
为了方便推广产品,理发师总会说你的发质不好,而且还会说得让你觉得很有道理。头发这个东西,哪有完美的呢?只要有心挑问题,肯定能挑出来,所以不必太在意理发师的这些警告,尤其是结合产品推荐的时候,一般都别有用心。
5.没有所谓的高科技
美发师都会给你推荐一些“特别好用”的头发护理的产品,有头发营养的、有柔顺的、有补水的、有去油、甚至还有生发的。实际呢?头发长出来就是死去的蛋白质堆成的,并没有什么营养可以吸收进去?目前头发护理类的产品无非就是增脂剂和弱酸溶液的化学原理,没有什么高深之处。
6.收费有陷阱
原价500多,实际100多的团购套餐很划算?去了之后才发现100多不包括营养药水、烫染护理等,如果不做这些头发肯定受损,所以还得乖乖掏钱。有的理发门口写着50元烫染等超低价位,进去一问告诉你这个价位的染发剂最伤头发,建议你换另一个牌子……
7.办卡更不划算
美发店极力游说消费者办卡充值,表面上看折扣确实让人心动,实际上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很难得到真正的优惠。办卡时,故意将各种价格提高,然后跟你说打折,实际价格没少多少。还有些“会员专用”的高级产品,说白了就是变相多划去一些卡上的余额。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