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女性健康

黑眼圈眼袋的形成原因,黑眼圈眼袋很重怎么办_

时间: 2023-09-14 20:41:50

一、黑眼圈眼袋的起因

1、眼睛周围表皮薄:眼睛周围的表皮天生较薄,所以肌肤的色素或皮下血管的颜色容易显现出来。

2、化妆品色素渗透:经常使用一些色素性化妆品,可能会导致深色素微粒渗透至眼睑内, 久之就会形成黑眼圈。 戴隐形眼镜,每天化眼线,卸妆不彻底,或是卸妆方法不正确,使眼皮拉扯用力。还有戴隐形眼镜的时候拉动下眼皮也是导致眼袋形成的原因之一。

3、过度疲劳: 当过度疲劳且睡眠不足时,由于自主神经失调,血液循环不畅而引起眼轮匝肌及眼睑皮肤的静脉血流淤滞。由于静脉血的颜色较暗,所以使眼皮呈暗灰色。

4、静脉曲张: 眼窝或眼睑的静脉瘤或静脉曲张以及眼睑长期水肿,也会引起静脉淤血。

5、眼部活动量大:眼部肌肤人体肌肤最薄的部位,而且眼部肌肤的运动量很大,平均一天要眨眼10000次,所以容易老化松弛。松弛的眼部肌肤就会形成眼袋。

二、黑眼圈眼袋的预防措施

1、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过度疲劳及用眼过度。

2、平时多喝水,但应避免睡前过多的饮水。

3、生活规律与饮食要均衡,多吃含维生素A、B2和胡萝卜素较多的食物,忌烟酒。

4、保持乐观的情绪,及时治疗疾病,尤其是月经失调、痛经等。

5、不要养成眯、眨、挤眼睛及揉眼的习惯。

7、先天性黑眼圈与遗传有关,较难去除。

8、眼袋的去除主要通过眼袋切除术。

9、眼部卸妆应用专用的卸妆液,玫琳凯的清爽眼部卸妆液能够温和并彻底卸除一般甚至油性的防水眼部化妆品,并能同时滋润眼部肌肤。

10、日常生活中多做一些运动,运动可以促进我们的血液循环,黑眼圈很多时候就是由于眼部血液循环不好导致的,所以适量的运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11、 记着必须使用适当的眼部卸妆用品,才可以彻底卸除所有眼部化妆,包括防水睫毛液。误用不当的卸妆用品可能会导致双眸敏感不适。

三、黑眼圈眼袋的缓解良方

1、热敷:每天早晚起床或者睡觉前,用温热的水侵湿干净的毛巾,折叠成长方形的形状,放在眼睛部位,静止5分钟左右,拿掉,重新湿热水,重复敷2-3次,然后轻轻抹干之后,在眼脸下方涂上改善眼袋的眼霜并加以按摩,对除去黑眼圈和眼袋有很好的作用。

2、敷茶叶:最好是绿茶,每次泡完茶的剩茶叶包,趁还有点温度的时候,把茶叶包平均摊在眼袋和黑眼圈部位,有利于促进眼部血液消除眼袋黑眼圈和浮肿,20分钟左右拿掉,清水洗干净眼部,涂上眼霜并按摩。

3、敷黄瓜或者土豆:首先把黄瓜(土豆)洗干净,用小刀削成薄薄的一片片,闭上眼睛,把削好的黄瓜片(土豆片)放在黑眼圈或者眼袋处,10-15分钟左右去掉,并加以按摩。

4、充足的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是消除黑眼圈和眼袋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看书或者玩电脑的时间不宜过长,30-40分钟左右休息一下,做一下眼操,减缓眼部疲劳,同时尽量不要熬夜。

5、睡觉前少喝水:晚上运动时间少,睡觉前喝水,使得积聚在身体上的水分不容易排泄出去,很容易造成眼部浮肿,有眼袋。

6、平时多按摩眼部:闲暇时间可以把无名指指腹放在眼脸上,以鼻梁为中心向两边提拉式的按摩,有利于缓解眼部衰老,减少皱纹,去除眼袋和黑眼圈。

四、去除黑眼圈眼袋手术的注意事项

1、前两周内,请勿服用含有阿斯匹林的药物,因为阿司匹林会使得血小板凝固的功能降低。

2、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在初诊时翔实向医生告知病情,以便应诊大夫确认手术方案。

3、在使用手术方法前确定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或其它身体炎症。

4、如果决定使用手术方法的话,女性要避开月经期。

5、术后3天内口服抗生素、滴眼药水。

6、术后可能轻微疼痛,但不会很明显。

7、术后局部可能肿胀,每个人术后恢复所需的时间不同,差异较大,一般在1周消退。

8、术后眼睑上可作冷敷,但切记不可使用阿司匹林等活血药物。

9、一般5天左右拆线。

10、可戴墨镜1~2周,以防止风和光的刺激。

11、如肿胀消退得比较快,短期内即可恢复大部分工作。

12、 在切口处用纱布覆盖、轻压,1-2天内头高平卧位休息,冷敷,减少眼部活动,防止术后出血,减轻术后肿胀反应。

13、眼袋手术后,应注意休息,尽量少看书、电脑、电视,有利于消肿;口服消炎药3天左右;可用冰袋冷敷手术区,以减少出血,防止肿胀,一般术后5天即可拆线。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