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到来虽然带来了很美丽的景色,但是同样也带来了很多季节交替的疾病,比如:伤风咳嗽、风热感冒等。那么在秋季如何才能保养自己的身体,从而让身体维持健康的状态呢?那么就要进行简单的秋季养生了,秋季煲汤、煲粥、喝茶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功效。
秋季如何养生
1、霸王花猪肘汤。这道汤具有清肺、润肺、滋肺的效果,进入秋季之后,做到润肺工作是十分有效的。做法:猪肘500克、霸王花10克、章鱼10克、猪骨头20克、枣子适量;将猪肘子洗干净之后大火转至中火慢炖,在转至中火的时候放入其他的材料,做法很简单,营养却很丰富,特别适合秋季养生。
2、田七煲鸡。田七20克、老母鸡250克、葱姜蒜适量,做法:将老母鸡清洗干净后炖50分钟,再放入田七,小火煮20分钟之后再放入配料。田七煲鸡汤具有益气、润肺、强心补脑的效果。
3、玫瑰花薄荷茶。做法:准备好干的玫瑰花蕾5颗左右、适量的薄荷;将玫瑰花瓣和薄荷一起放入杯中用温热水泡5分钟即可。玫瑰花薄荷茶具有活血化瘀、舒缓情绪、驱除疲劳的作用,最适合长期办公的白领了,对于秋季养生是个不错的选择。
4、菊花茶。菊花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对于保护眼睛十分的好。秋季眼涩、干燥可以适量的喝点菊花茶,除此之外,菊花茶还具有清肝明目、缓解头痛、滋补肝肾的作用,泡法很简单,很适合想在秋季养生但又懒惰的人群。
5、山药粥。山药具有补肾、预防心血管疾病、安神的功效,山药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胡萝卜素、粗脂肪、碳水化合物、钾、钙、钠、铁、铜、锌等多种维生素以及22种氨基酸,用山药来煮粥时秋季养生去燥的最佳选择之一。
秋季养生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只要从简单的生活饮食入手就可以让身体达到健康的程度,何乐而不为呢?另外,白粥在秋季也能够起到很不错的养生效果,虽然白粥看起来很普通,养生效果却是一点都不普通。
1、秋天干燥,所以要多吃绿色叶菜,因为维生素含量高,多吃有好处。菠菜、青菜、芹菜、茼蒿、苋菜、胡萝卜等深色蔬菜,它们和棕红色蔬菜一样,不仅维生素含量多,胡萝卜素含量更高。
2、秋天养生,还有一个讲究是“健脾化湿”。中医讲究天人合一,秋天,人体必须先把脾胃养好了,才能为冬天做好准备。
3、白色蔬菜可养阴生津,如萝卜、花菜、百合、山药等。夏天津液损耗严重,入秋后,要多吃些养阴生津的蔬菜,而白色蔬菜一般津液比较浓。
4、秋季小儿忌吃生枣。红枣色彩鲜艳,美味可口,象征着吉祥、幸福和喜庆的红枣,是秋季佳果。但是,小儿忌吃生枣。中医学向来重视“食贵有时,食贵有节”。
/iknow-pic.cdn.bcebos.com/aa64034f78f0f73612c252120555b319ebc413e0"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a64034f78f0f73612c252120555b319ebc413e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a64034f78f0f73612c252120555b319ebc413e0"/>
秋一到,气候虽然凉爽,但进入秋季,燥气过盛,一是易伤肺,因肺喜清肃濡润,主呼吸与大气相通,外合皮毛,故外界燥邪极易伤肺和肺所主之地。二是燥盛则干,燥邪耗伤津液,人体会出现一派干涸之象,如鼻干、咽干、口干、舌干、皮肤干燥皱裂,大便干燥、艰涩等等。秋季应尽量少吃辛辣食物,不喝白酒,以免燥上加燥。应遵循 “秋季养阴”的法则,选择滋阴润燥、滋补润肺、清热降火的膳食。如山药、枸杞子、百合、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花生、鸭蛋、菠菜丝瓜、苦瓜、小白菜、绿豆芽、萝卜、橄榄、梨、甘蔗、饴糖、煮冬瓜汤、莲藕汤、白萝卜花生汤、大白菜汤、白梨银耳汤等;还可以适当吃些醋等酸味食品。秋燥“不渴也要喝水”,日常生活中特别要注意多饮水。
秋天是成熟、收获的季节,是为冬天的“藏”做准备的,所以秋季养生还讲一个“收”字。除了用饮食调养、以润去燥的方法预防“秋燥”外,人们在起居方面也应该收敛神气,使正气内存。秋季要早睡早起,天亮时即外出锻炼。晚饭后要减少外出,以防“秋邪”。从中医角度讲,“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鲜空气,能够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加强防寒锻炼,可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从而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
秋季养生宜保胃秋凉之后,外则暑阳渐炽,内则微阴初生,昼夜温差变化大,是脾胃病高发季节,特别是有溃疡的患者更易复发,最当调停脾胃。故患有慢性胃炎或者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特别是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患者如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应及时就医,防止复发,甚至继发消化道出血。在秋季一般应少吃多餐,多食熟软开胃易消化之物,勿进油腻食物,不宜过食寒凉之品如螃蟹、河蚌等,或生冷、不洁瓜果,否则会腹痛、泄泻。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秋后进补十分必要。但进补不可乱补,应特别注意防止虚实不分、切忌多多益善,适宜清养温润。现推荐几种方便、经济的药膳。
1、核桃粥。取核桃肉1 5克,粳米100克。将粳米洗净,与核桃肉一同放入锅内,加白糖适量、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转用文火熬煮至熟即可。此方具有润肺止咳、补肾固精、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肺燥咳喘、肾虚咳喘、腰膝酸软、阳萎遗精、小便频数、大便燥结等症。
2、麦门冬粥。取麦门冬1 5~30克,粳米100~200克。冰糖适量。先将麦门冬用水煎,去渣留汁,再将粳米放入汁中。煮成粥,加适量冰糖即可。此方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适用于肺阴不足之干咳燥咳,胃阴不足之口干、口渴,及心烦失眠、阴虚有热、身热夜甚等。
3、鸭蛋银耳羹。取鸭蛋一个,银耳1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泡软,用水熬煮至软熟,鸭蛋打至碗内调匀,然后倒入银耳羹内,加入适量冰糖,鸭蛋煮熟即成。此方滋阴润肺。适用于肺热咳嗽、久咳、咽炎、咽干痛、口渴、大便干结等。
4、莲子芝麻羹。取莲子肉20克,芝麻1 5克,白糖适量。先将芝麻炒香,研成细末,莲子加水煮1小时左右,再加入芝麻细末、白糖,再煮几分钟即可。此方补五脏、强肝肾、清心安神。适用于肝肾不足的眩晕、健忘、腰膝酸软、头发早白、肺阴虚的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症,脾胃阴虚的大便于结等症。
5、山药百合炖兔肉。取淮山药、百合各30克,兔肉 200~300克,生姜、盐等调味品适量。先将兔肉洗净,切成小块,然后与淮山药、百合及适量调味品同放入炖盅内,隔水炖 1小时即可。此方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肾固精、润肠通便。适用于因肺脾肾不足引起的久泻,尿频,肺热咳嗽,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潮热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