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秋季食疗

秋季要注意睡眠,多休息促进健康

时间: 2023-02-20 01:30:01

秋季要注意睡眠,多休息促进健康

秋季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会有睡眠不足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是容易影响我们健康的,而且秋季的时候是我们是容易产生睡眠不足情况的,所以说大家应该掌握方法调整好才行,学会合理的睡眠方法很重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具体秋季的时候大家如何睡眠。

晚上21点前睡

秋季的时候我们是应该注意睡眠的,首先在秋季的时候我们应该重视,这时候最佳睡觉时间很重要,我们应该在晚上21点睡下,早晨5点起床比较好。如果可以及时的进入睡眠状态,百脉可修养生息,可使人一生身无大疾。特别对女性朋友们来说,大家如果想长久保持睡颜姣好,就应早睡早起。另外中医理论还认为:“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胆又为少阳,“少阳不升,天下不明”。如果晚上不能及时睡觉,或睡觉质量不好,第二天少阳之气没有升起,人就易困乏,没有精神,所以说秋季的时候注意睡眠的时间,合理睡眠很重要。

增加半小时午睡

秋季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注意,这时候大家还应该在中午的时候进行污水才行,实际上大家在秋季的时候除了晚上要保证良好的睡觉外,中午的时候我们也要安排半个小时入睡,这样对我们保护皮肤健康有帮助,在秋季带来的时候,这时候由于年轻人的午休是会减少的,再加上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压力大,易熬夜,睡眠时间也就随之减少。俗话说“春乏、秋困、夏打盹”,秋季容易犯困,所以在这时候我们要适当午休,但不宜深度睡眠,最多半小时就足够。这不仅能改善下午工作效率,还能让自己更好适应季节变化,这样在秋季的时候更健康。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秋季养生的方法,可以发现在秋季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会有睡眠不足的情况,所以说大家应该学会正确的睡眠方法,合理的进行睡眠,这样才能在秋季让我们更健康,对大家健康的度过秋季有意义,大家不要错过。

秋季养生睡眠很重要,教你4招提高睡眠质量,安心过秋

俗话说得好,春乏秋困,随着季节气温的变化,进入秋天后人们更易感觉困,不过也有发现自己虽然经常有困意,但睡眠质量却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还是有失眠多梦以及其他睡眠障碍问题。其实好的睡眠是多方面形成的,在秋季如果想要 养生 ,就要注意好自己的睡眠,而以下这些措施能缓解。

由于在炎热的夏天,持续高温会使身体有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大量出汗,身体水源代谢失调,胃液分泌量减少等,此时体液会大量丢失而导致缺水,在进入秋季后因为气温逐渐转凉,日照时间也比较短,身体各系统会跟着发生变化,出汗量减少,代谢逐渐恢复平衡,消化功能也恢复常态,这时食欲上升,加上身体内环境稳定,也就可以促进睡眠。

1、滋补要注意

在进入秋季后,大部分人会选择一些滋补药材来提高身体免疫力,但对于睡眠不是很好的人来讲要注意一些滋补食物,在服用后会导致肝火旺盛,影响睡眠质量,所以想要食用滋补食物先咨询医生,看是否适合自己。

2、饮食要规律 健康

健康 的饮食,可以提高五脏六腑的功能,帮助提高机体安全,只是要注意不要在睡前吃得过饱或者睡前吃各种辛辣刺激食物。

3、保持有规律的作息

虽然秋季比较易入睡,但也得顺从身体生物钟的状态,如果经常熬夜,生物钟紊乱,就算早早入睡也没办法进入睡眠,所以要保持有规律的作息习惯,尽量在每天晚上10点入睡,此时是褪黑色素分泌最高峰时期,可以快速使身体入睡,并且修复器官。

4、睡前要关窗

虽然秋季气温宜人,让人感觉心旷神怡,但由于秋季早晚温差过高,进入深夜凉风对身体有刺激易引发感冒导致睡眠质量变差,所以在晚上入睡时要翻窗入睡,可以防止风过大影响到室温,也能减轻户外噪音,提高睡眠质量。

温馨提示

在秋季经常会感觉困倦并且想睡觉,这是一种常见现象,只是在秋季不要被这种问题所困扰,提高睡眠质量才是保持 健康 的关键,只有休息足够才可以有足够精神投入工作,也起到 养生 的作用。

#家庭医生超能团##真相来了#

秋季如何保证睡眠的八个妙招

【导读】:秋季气温逐渐下降,人也容易犯困,那么,如何在秋季如何保证良好睡眠呢?看看本文我给大家介绍的养生技巧吧!

1、晚上21点前睡

最佳睡觉时间应该是亥时(21-23点)至寅时(3-5点)末,也就是在晚上21点睡下,早晨5点起牀。亥时三焦经旺,三焦通百脉,此时进入睡眠状态,百脉可修养生息,可使人一生身无大疾。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亥时睡,寅时起。可惜现代人很少能够做到,所以大街上脸色红润的人越来越少。女性若想长久保持睡颜姣好,就应早睡早起。

另外,中医理论还认为:“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胆又为少阳,“少阳不升,天下不明”。如果晚上不能及时睡觉,或睡觉质量不好,第二天少阳之气没有升起,人就易困乏,没有精神。

2、增加半小时午睡

除了晚上要保证良好的睡觉外,中午午时(11-13点)也要安排半个小时入睡(午睡被称为美容觉,养颜效果明显)。

入秋之后年轻人午休少了,加之工作生活压力大,易熬夜,睡眠时间也就随之减少。俗话说“春乏、秋困、夏打盹”,秋季容易犯困,此时也要适当午休,但不宜深度睡眠,最多半小时就足够。这不仅能改善下午工作效率,还能让自己更好适应季节变化。

3、睡前适当进补

睡前可吃一点养心阴的东西,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羹、藕粉或桂圆肉水,因为人睡觉后,心脏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脏中,心脏最辛苦,所以适当地补益心阴将有助于健康。

牛奶中色氨酸是人体8种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它不仅有抑制大脑兴奋的作用,还能使人产生疲倦的感觉。1杯牛奶中的色氨酸含量足够起到安眠的作用,可使人较快地进入梦乡。

4、忌开窗当风睡眠

秋夜凉风习习,开窗而睡,风吹在头面部,很容易引起偏头痛、头晕脑涨等。另外,地面上的灰尘、细菌等,还会被吹进气管,引起咽炎、气管炎等。

秋季如何睡眠最养生呢?在夜凉风大的时候,尽量不要窗户大开睡觉,适当关小一点通风即可,并且睡觉一定要盖被子,尤其注意背部和腰腹的保暖。此外,睡前可以先将双手搓热,再揉搓腰部,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

5、注意肠胃保暖

秋季肠胃容易受 *** 。睡眠过程中着凉,易引起胃痛、腹泻等症状,尤其是身体瘦弱的人,肠胃保暖就更重要。因为身体较瘦的人,胃壁比较薄,着凉后更容易产生痉挛,轻者导致胃痛和消化不良,重者可能产生呕吐和腹泻。所以,秋季睡眠一定要保证肠胃不受凉。

所以天再热都要注意腹部保暖,更不用说凉爽的秋季。睡觉时至少要在肚子上盖一条毛巾被或薄毛毯。

6、应头朝西脚朝东

关于睡觉的方位,有不同的说法,令人困惑。有研究指出,由于地球磁场的影响,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方位,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而我国古代养生学家却认为,人的睡觉方向应该随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而改变。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这就是考虑到“应四时所旺之气而卧”的缘故,因中医的五季与五方相应,有春东、夏南、长夏中、秋西、冬北之说,因此睡眠的方位也与当时节气相应。

尽管这些理论都有一定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受房屋朝向和家居布局的影响,而存在一定局限性,市民其实不必太过拘泥于这些理论,而导致不必要的担心。反而建议大家,应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入睡前应“安神定志”、饮热牛奶或蜂皇浆,或用温水沐足,最好能辅以足底 *** 等,以利“心肾相交”……这些措施对于提高睡眠质量有更明显效果。

7、起牀时间要顺时

凌晨3点是一天的“立春”,6点是一天的“春分”。天地在3点醒了,人体的细胞在这个时空感应下也醒了。在每天3点到5点之间醒了无须再睡,有时侯反而越睡越累。天醒人不起牀,也如同“拔河”,人是拔不过天地的。5点前还没有起牀,6点“春分”人的神就出不来,使人精神不足。

如果晚上睡得过晚会耗杀阳气,早上起得过晚会封杀阳气。这叫“双杀”。因此,既使睡晚了,早5点前也要起,中午补个觉,防止“双杀”。

8、晚饱不宜过饱

如果晚餐过饱,必然会造成胃肠负担加重,其紧张工作的信息不断传向大脑,致使人失眠、多梦,久而久之,易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故晚餐不能吃得太饱,更不能暴饮暴食,因为这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使人在睡眠中休克,若抢救不及,往往会危及生命。

另外,晚饭吃得过饱,耗气就多,耗气就要动气,就扰动了阳气。晚上阳气不足,就可能导致消化不良,食物积存在胃内,郁久就化热,容易产生胃热,阳盛则热,就会睡不好觉,影响睡眠质量。因此,晚饮不宜过饱,也是睡觉最补的好方法。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