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

委中穴: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

时间: 2023-11-01 17:05:23

委中穴为经穴名。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委中别名郄中、血郄、中郄。属足太阳膀胱经。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膀胱的下合穴,五行属土。四总穴之一。委即弯曲,中即中间,此穴在腘窝横纹中点,故名委中。

委中穴: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

【腧穴释义】

委中:委,堆积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为吸热后的上行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故名。

腘中:指本穴所在部位为腘窝横纹处中点,故名。

郄中:郄,孔隙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郄中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聚集,出入缓慢。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气血的输出输入皆较缓慢,如从孔隙中出入一般,故名郄中。

血郄:血,指委中穴的气血物质为受热后变成的红色液体也。郄,孔隙也。血郄名意指本穴气血为膀胱经水湿吸热后的气化之气,亦即是血的气态物。

膀胱经合穴 本穴物质为膀胱经气血汇合而成,故为膀胱经合穴。

【取穴位置】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委中穴: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

【穴位解剖】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分布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

【功能主治】

功能:舒筋通络、凉血解毒、散瘀活血、清热解毒。

主治:

1、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2、腹痛,急性吐泻。

3、小便不利,遗尿。

4、丹毒。

【穴位配伍】配肾俞、阳陵泉、腰阳关、志室、太溪主治腰痛;配长强、次髎、上巨虚、承山主治便血。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腰背痛、急性腰扭伤等。

【委中穴的养性作用】

膝盖后方的穴道主导生殖器官的神经延伸到这里,用手指轻轻抚压穴位,能提高女性的性亢奋度,同时对缓和紧张情绪引起的性欲下降特别有效。

古有“腰背委中求”之语,出自《四总穴歌》,初录于明代针灸学家徐风编著的《针灸大全》,“腰背委中求”是指凡腰背部病症都可取委中治疗;此穴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等作用,故马丹阳用于治疗鹤膝风;杨继洲用于治疗丹毒、痈疽;《医宗金鉴》又用于治疗流注。

委中穴可疏通太阳经气,泄脏腑之里热,刺络出血可治伤暑、霍乱、吐泻;清热泻火、引火下行、凉血止血而止鼻衄。点刺拔罐出血;又能泄血分之热邪,清热利湿除风疹;疏阳邪火毒,除血分积热,解毒祛痰疗疔疮、且能舒筋活血 痹痛。此外,临床上还常用于治疗下肢痿弱、偏枯、酸楚、肿痛,小腿拘急痉挛等症。

急性腰扭伤所致的腰痛,常为跌仆、闪挫,损伤筋脉所致,气血凝滞不通而作痛。刺委中血郡浮络出血治疗急性腰痛,早在《内经》就有记载。

《素问·刺腰痛》篇曰:“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民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此后《千金》、《外台》、《铜人》、《大全》、《大成》直到《金鉴》,皆言委中主治腰痛。如《席弘赋》云:“委中专治腰间痈”、《灵光赋》也云:“五般腰痛委中安”等。

委中为膀胱经之合穴,考膀胱经脉从头至足,其中直行经脉夹行脊柱两侧,直达腰部,沿膂内深入内腔联络肾脏入属膀胱,复从腰部分出,夹脊柱穿过臀部直下膝窝之腘窝中。另一支经过肩胛夹脊柱下行过髀枢部;沿大腿外侧后缘下行,与前支会合于委中穴。委中穴位于两条支脉的相合处,有疏调经气,达到通则不痛、强腰健膝的作用。故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规律,这就决定了其治疗急性腰痛等病症的功能。

从解剖学来看,委中穴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有胫神经和腘动脉、腘静脉,刺激本穴针感通过感受器及传入神经,引起中脑中缝核对丘脑束旁核痛敏细胞放电的影响,及内啡呔的释放,从而提示痛阈和耐痛阈,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取刺委中穴主要是用于治疗由于跌仆损伤等原因所致的急性腰痛。若因房劳过度、肾虚亏损所致的腰痛绵绵,隐隐作痛等肾虚腰痛,治当补肾培元,不宜点刺本穴出血更虚其脉,正如《类经图翼》所说:“虚者不宜刺,慎之。”

腰背委中求,腰和背部发生疾病,如:腰酸背疼。委中穴自助按摩法,两腿上的委中穴各按五十次,站起来以后,就能感觉非常轻松了,压力就完全消失掉了。除委中穴外,承山穴和昆仑穴也是治疗腰背疼痛的常用穴位,进行正确地按摩,也能很好地解除腰背的酸痛。

【委中穴治疗腰背疼痛】

俗话说“腰背疼痛最难当,起步艰难步失常”。腰酸背痛作为一种常见的亚健康形式,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人患腰背疼痛,更是痛苦难堪。发作时不妨按摩一下委中穴,腰背疼的症状就会缓解。

委中穴是治疗腰背疼痛的要穴。中医学认为,委中穴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刺激委中穴可用于治疗腰脊强痛、股膝挛痛、风湿痹痛、小便不利以及头痛身热、呕吐泄泻、咽喉疼痛等病症。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按揉委中穴100~200次,有助于治疗腰腹痛、头痛、恶风寒。

委中穴: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委中穴5~20分钟,可改善小便不利、腰背痛、遗尿。

【刮痧疗法】用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委中穴3~5分钟,隔天一次,治疗腰腿痛、下肢疼痛等。

【针灸疗法】直刺委中穴l~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针刺不宜过快、过强、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按摩委中穴的具体方法如下:

1、用两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连做10~20次。

2、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该委中穴,连做20~40次。

3、用两手拇指指端置于两侧委中穴处,顺、逆时针方向各揉10次。

4、摩手至热,用两手掌面上下来回擦本穴,连做30次。

此外,膀胱经最活跃的时候为下午3点到5点,在这段时间刺激委中效果更好。

【特别注意】

委中穴的委中刺血纯属泻法,临床应用治分虚实寒热,实热证宜取。虚寒证当忌。操作必须熟练轻巧恰到好处。体位多取俯卧位,对于急性腰扭伤或下肢疗毒瘀血疼痛较剧者,或采用站立位。

委中刺血法放血量应视病情而定,一般约l~5毫升,色浓紫者以转红为度。若出血太多或本为血虚之体,可导致气随血脱。另外,误伤腘动脉或腘静脉引起血肿,易致感染,实为针家之戒,临床上不可貌然,对于体质素虚、精血不足、病久体衰、孕妇、贫血、一切虚脱之症和习惯性流产、失血、易于出血的病人禁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