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四季养生>夏季养生

夏季养生需遵循这3个基本原则(夏季养生原则)

时间: 2023-02-21 16:32:24

夏季养生需遵循这3个基本原则

众所周知,养生重在坚持,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无论是哪个季节,我们都应该积极养生。夏天是一个湿热、高温的季节,因此,"祛湿散热"是这个季节养生的重点,在这种季节里,想要把养生工作做得更好,在日常生活中就必须要遵循这3个养生原则,这样才能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1、清热利湿、生津止渴

因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所以夏天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并且因这一时期暑湿并重,所以应在日常多注意清热利湿、清暑化湿。中医认为,长夏在五脏中归于脾,也宜清补。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过湿对脾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但应注意,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泻能燥能坚的功能,所以不宜多食。此外,高温天气下还应减少冰冻食物和寒性食物的食用量,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2、清心祛暑、清热解毒

中医认为,夏为暑热,夏季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而心喜凉,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之外可适当多食些猪肉、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所以在夏天的饮食上,我们可以多吃些以性寒凉味酸食物,少吃辛辣温燥之物,以免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

3、健脾养胃,补气益阴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饮食上宜以清淡食物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结语:湿热是暑季特有的气候特点,文中介绍的3个养生原则是基于人体在夏日的生理现象以及不良反应而确定的,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并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灵活变化,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养生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水是生命之源,在炎热的夏季里,大家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免脱水。

夏季养生原则

夏天的特点是燥热,“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那么夏季养生原则有什么呢?下面我和您去看看,希望下面 文章 对您有帮助哦!

夏季养生原则

一是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 方法 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中医四季养生之夏季养生原则:

一、养阴扶阳

“养阴扶阳”,是夏季的气候特点决定的。暑和湿都是“邪气”,但两者的性质却截然相反。

暑属于“阳邪”,易损耗人的津液,导致人体产生“热变”,常用的对付方法是避暑、养阴、生津。湿属于“阴邪”,特点是下行,比较重,比较浊。湿气一重,人体容易受影响的器官就是属土的脾。脾脏被困,肠胃就不舒服,于是出现肚子胀、不想吃饭、大便不成形、四肢有时候冰凉等。所以,此时也需要扶阳,如服用温阳化湿的五苓散之类。

二、健脾和胃

夏天,人们大量喝水,脾胃运化水谷、水湿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体力消耗大,也需要脾胃有个良好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把脾胃保养好十分重要。

夏季可适当吃一些带有刺激性的调味料,如辣椒、香菜、大蒜、醋、姜、葱等,另外,苦瓜也可以多吃点;冰镇冷饮食用时要有度,不能贪图一时之快伤了脾胃;还可以按摩腹部(饱食和饥饿时不要按摩)和足三里等穴位。

三、清心养心

夏季在五行上与火对应,在五脏上与心对应。而这个季节,也是心脏负荷最大的季节。赤日炎炎,人体血液流动加快,心脏的工作量增大。这种天气还容易让人心火亢奋,应清泻心火。清泻心火首先要学会避暑,天既然热了,就少到人多的地方。其次,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会睡“子午觉”,就是子时(23时)之前入眠,午时(11时~13时)再补午觉。另外,可以吃一些清凉的食品,如莲子粥、百合粥、绿豆汤、赤豆汤等。>>绿豆的功效与作用

除了以上三大夏季养生原则之外,施卫兵还提醒大家,要注意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暑、腹泻与痢疾等夏季多发性疾病的预防。预防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外界干净,内部清气。一方面保持饮食卫生,注意避暑,创造一个“干净”的外部小气候;另一方面保证脾胃、心、肺功能运转良好,能抵御外部邪气。达到这两点,自然可以安度夏天。

夏季想要健康养生需遵守的原则是什么呀?

原则一: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原则二: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原则三: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原则四: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